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我所喜歡的Paul Simon的歌
送交者: jhun 2002年09月30日16:40:33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送交者: 巴爾的摩 2002年9月28日14:33:23


我所喜歡的Paul Simon的歌

對作家,我還能說有幾個特別喜歡的人,如外國的狄更生、羅曼.羅蘭、雨果等,以及中國的魯迅,當然還有其它的一些作家。對於歌手,也許我會喜歡某個人的一兩首或者更多一些的歌,但是很少會自稱喜歡他們中的一個人。Paul Simon是唯一的例外,我喜歡他的歌,以致於想盡一切辦法收集他的CD,不管價錢如何,見了就買。

Paul Simon在我心目中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幾乎他所有的歌的的歌詞都是他自己親手寫的,而且幾乎每一首歌的歌詞就是一首詩。他很善於捕捉人生、生活中的一些小片斷加以描述、詠唱,對人的一些很細微的心理活動和內心感受也捉摸的極其準確,同時他的創作題材也很廣泛。他的歌中有一種從從容容、娓娓道來的感覺,他也有感情迸發的歌,但是由於他的鋪墊做的很好,並沒有讓聽眾感到突然和不自然,反而心靈也隨着激盪起來,因而深深被打動,獨自細細咀嚼之下,愈覺回味無窮。

他的最早出名的幾首歌當然就是他在“The Graduate” 中的那三首歌了,The Sound of Silence, Scarborough Fair和Mrs.Robinson. 首首皆為上品。“The Sound of Silence ” 永遠是我的最愛,每當我聽到這首歌的旋律,我整個身心就不由自主地沉浸到“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的境界中去,仿佛我也徜徉在無邊無涯的寂靜中,在一片沉默中,似乎能夠看到自己的心臟的脈動,聽到自己的心靈的歌唱,重溫少年的溫情,甜蜜的眼淚,無窮的希望,有時不禁自嘲自諷的對自己笑着說:“我簡直沒得到人生的教訓,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永遠做着同樣的夢”。能夠始終如一的愛,始終如一的信仰是多麼好!凡是被愛過的都是不死的……“Scarborough Fair” 的歌詞是首反戰的歌,卻 往往攪起我心中的往事的沉積,曲調優美惆悵,使人不自禁地黯然神傷:“……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當時,當年的那個她現在又在何方?有時也讓我自省:我也還是過去的那個我嗎?“Mrs.Robinson” 是首風格不同上兩首的歌,聽起來是勸人反省回頭是岸的,很活潑,也很真誠,“Jesus love you more than you will know”, “Heaven holds a place for those who pray”.

1981年Paul Simon和他的老搭檔Garfunkel在紐約的中心公園開了一個演唱會,與會的聽眾和歌迷的人數達到了五十萬,他的歌的生命力可見一斑。在我看來,Simon的歌頗有民歌性質,而他本人就象個中世紀的吟遊詩人,所唱所寫的就是人們身邊的點點滴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所思,只是他把一般人仿仿佛佛捉摸不着的思緒清清楚楚的寫下來,吟唱出來,無怪乎會引起人們的共鳴。他的寫法和唱法都很自然,絲毫沒有勉強的做作的成分在內,如上文中所說的,從容不迫,和風細雨,娓娓道來。題材也象是順手拈來,極自然。例如我很喜歡唱他的一首“Last Night I had the Strangest Dream”, 簡簡單單的吉它伴奏,唱的是他夢見全世界的人們都放下了武器,和平來到了人間。他唱得平平淡淡的,似乎只是敘述一個平平常常的夢,但是只是到了前後過門時的那悠揚的吉它弦的撥動聲中,你才體會到其實他的心也象這撥動,是如何的心潮澎湃,是如何的渴望夢想憧憬這一天的到來。這樣的歌曲很多,比如還有一首“Leaves That are Green”, 我忍不住要把歌詞寫出來:
I was twenty-one years when I wrote this song. 我二十一歲的時候寫下這首歌
I’m twenty-two now but I won’t be for long 轉眼之間一年過去
Time hurries on. 時光匆匆
And the Leaves That are Green turn to brown, 你心中的那片綠葉總會枯黃
And they wither with the wind, 在風中凋零枯萎
And they crumble in your hand. 在你的手中碾碎成灰

Once my heart was filled with the love of a girl. 曾經我心中充滿一個女子的愛
I held her close, but she faded in the night 我想永存我心,可是她悄悄消失在夜空
Like a poem I meant to write. 就象一縷瑰麗的詩興,一現即逝
And the Leaves That are Green turn to brown, 你心中的那片綠葉總會枯黃
And they wither with the wind, 在風中凋零枯萎
And they crumble in your hand. 在你的手中碾碎成灰

I threw a pebble in a brook 就象在小溪中扔進一塊小石
And watch the ripples run away 那水中的漣漪遠去
And they never made a sound. 無聲無息
And the Leaves That are Green turn to brown, 你心中的那片綠葉總會枯黃
And they wither with the wind, 在風中凋零枯萎
And they crumble in your hand. 在你的手中碾碎成灰

Hello, Hello, Hello, Good-bye, 嗨,嗨,嗨,再見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再見,再見,再見
That’s all that is. 這就是一切的一切
And the Leaves That are Green turn to brown, 你心中的那片綠葉總會枯黃
And they wither with the wind, 在風中凋零枯萎
And they crumble in your hand. 在你的手中碾碎成灰

這仍舊是一首平平淡淡的歌,但是在動人心鉉的吉它聲中,背後卻有着一種沙沙的急急的節奏,當Simon反覆吟唱着“ And the Leaves That are Green turn to brown, And they wither with the wind, And they crumble in your hand “的時候,如何不能使人覺得時光也象這沙沙的節奏一樣,在匆匆永不回頭的走過去呢?正如朱自清所寫的:時光,當你在沉思時,她從你的思考的額頭上流過;當你在睡覺時,從你的甜夢中掠過;當你在匆匆行路時,從你的匆匆步伐中走過;甚至在你洗臉時,她也和盆中的水一起潑走;而當你伸出你的手想挽留住時光時,她從你挽留的手指縫中漏過,溜走。想起自己隨着時光而逝的真情、親人、希望和理想,如何不叫人悵惘!

Simon也有不少反映社會現象的歌曲,卻絲毫沒有說教布道的味道,如“Richard Cory” ,描述一個人們認為的成功人物出人意料的突然“put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d”,歌中並沒有說明任何原因,只是着重描寫一個普通人是如何的羨慕他的財富,他的榮耀可是突然叫他迷惑不解的是某天這個事事讓人無可挑剔的得意人物自殺了,歌中的“有錢有社會地位並不一定就能夠找到心靈的安寧,並不一定就是幸福” 的涵意是不言而喻的。另一首“ A Most Peculiar Man” 描寫的是一個寂寞到最後自殺的悲劇人物,我特別喜歡這首歌曲,這首歌的曲調極美,歌詞平鋪直敘,細細琢磨來,極美中孕育着悲慘,平淡中含着深切的同情,使人不禁滄然涕下。而在這一類型的歌中我的最愛是“ The Boxer” 。這是Paul Simon的自述性的歌曲,這首歌里包含的故事有點象一部電影“ Midnight Cowboy” 一個年輕人,還只是個孩子的年齡,來到紐約謀生:
……When I left home 當我離開家
And my family, 和我的親人
I was no more than a boy 我還不過是個孩子
In the company of strangers 在陌生的人群中
In the quiet of the railway station, 在死寂的地鐵站
Running scared, 驚慌奔逃
Laying low…… 不敢出頭
在大都市殘酷冷寞的生活中,這個孩子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點,他沒法融入到那血淋淋的人與人的拼殺中去,也無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在憤怒和羞恥中(in his anger and his shame),他喊出了“ I am leaving, I am leaving” ,但是生活對他的打擊並沒有停止,“ the fighter still remains”. 歌曲的最後,是一段長達兩分鐘的無詞的“ lie-la-la…”的吟唱,吉它聲悠揚婉轉,聲聲就象撥在自己的心弦上,使人不禁對人生的艱難和無奈,對世人之苦寄託了無窮的同情和理解。

Simon最擅長的是描述人們內心最細微的感受感覺。上文中的“ The Sound of Silence” 是一個典型例子,另一首我最喜歡的歌是“ Pattern” ,我願意將這首歌的歌詞與大家分享:
The night sets softly 夜幕輕柔降臨
With the hush of falling leaves, 象落葉飄落的聲息
Casting Shivering shadows 夜晚悸動的陰影
On the houses through the trees, 透過樹林印進房屋
And the light from a street lamp 街燈的光線
Paints a pattern on my wall, 在牆上畫出了一幅圖案
Like a piece of puzzle 象一個無解謎語
Or a child’s uneven scrawl. 或者是孩子的無心的亂塗。

Up a narrow flight stairs 走上一道狹窄的樓梯
In a narrow little room, 進入我的小房間
As I lie upon my bed 我靠在床上
In the early evening gloom. 在傍晚的朦朧中沉思
Impaled on my wall 象刻印在牆上一樣
My eyes can dimly see 我的眼睛仿佛看到
The pattern of my life 我的生活的圖案
And the puzzle that is me. 而那個謎語就是我自己

From the moment of my birth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
To the instant of my death, 到我離開人世的那一時
There are Patterns I must follow 人生中有我必定要遵循的路途
Just as I must breathe each breath. 就象我必須要呼吸一樣自然。
Like a rat in a maze 也象生活在迷宮中的老鼠
The path before me lies, 眼前的道理也許欺騙,
And the pattern never lies, 但是生命的圖案永遠是真理
Until the rat dies. 直至死去

And the pattern still remains 圖案仍舊在牆上
On the wall where darkness fell, 黑暗在漸漸吞噬
And it’s fitting that it should, 依舊自若沉靜
Foe in darkness I must dwell. 我必須與黑暗共存
Like the color of my skin, 就象我無法選擇我的膚色
Or the day that I grow old, 也象我無法抗拒不老
My life is made of Patterns我的生命就是一組圖案
That can scarcely be controlled. 無法改變也無法控制。
歌詞本身就是一首極好的詩,描寫的情景也很切合實際,誰沒有過一個人躺在床上默默的沉思的經歷呢?可誰也沒有象這首歌這麼把當時的心情刻畫得準確。當樂曲響起,吉它的撥動先勾勒出一個萬籟俱寂的夜晚,但是且慢,鼓點聲輕輕敲起,如同深夜遠方的駛過的列車,另一個隱約可聞的節奏,仿佛是你自己的心臟的跳動,隱隱約約的傳來一兩聲鈴聲,就象你的思想的火花的迸響---這是一個甜蜜的境界。另外有的歌,如“ The 59th Street Bridge Song(Feeling Groovy)”:
Slow down, you move too fast. 慢下來,你走得太快
You got to make the morning last. 你得讓這清晨時刻停留
Just kicking down the cobble stones, 讓我們來踢踢路上的小石子
Looking for fun and Feeling Groovy. 咱們找找樂子,讓我們感受美妙。

Hello lamppost, 嗨,街燈
What cha knowing? 你知道否?
I’ve come to watch your flowers growing. 我看見了你的花開美姿。
Ain’t cha got no rhymes for me? 你是否願意為我輕唱一曲?
Doot-in’ doo-doo, 嘟嘟嘟
Feeling Groovy. 感覺美妙

Got no deeds to do, 沒有非做不可的事
No promises to keep. 沒有非要保守的諾言
I’m dappled and drowsy and ready to sleep. 神思飄揚輕柔而知歸
Let the morning time drop all its petals on me. 時光化為花雨陣陣為我撒落漫天繽紛
Life, I love you, 我愛你生活
All is groovy. 一切多美妙!
寥寥數句,將人的一種輕鬆、美妙的內心感覺很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用詞平淡,表達的意思卻不俗,順手拈來,很有白居易的“問劉十九”那首詩的韻味:“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頗得詩中三昧。我還有一首最愛的歌曲,即那首“ For Emily, Whenever I May Find Her”:
What a dream I had: 這是一個如何的夢:
Pressed in Organdy, 披着如蟬翼般輕盈的薄紗
Clothed in Crinoline of smoky Burgundy; 穿着薄霧一樣的綢衣
Softer than the rain. 如春雨一樣溫柔飄渺。
I wandered empty streets 我在空蕩的街道上徘徊
Down past the shop displays. 商店的櫥窗如影子一樣閃過
I heard the cathedral bells 我聽見遠處教堂的鐘聲
Tripping down the alley way, 在小巷深處迴蕩
As I walked on. 伴隨着我走過。

And when you run to me 當你奔向我
Your cheeks flushed with the night. 你的臉頰在夜光下泛出紅暈
We walked on frosted fields of 我們走在寧靜如水的大地上
Jupiter and the lamplight, 啟明星和街燈照耀着我們的身影
I held your hand. 我們手拉着手
And when I awoke and felt you warm and near, 當我醒過來,感到你的溫暖和陪伴
I kissed your honey hair with my grateful tears, 我吻你的芬芳的頭髮,流下感激的淚
Oh I love you, girl, 哦,我愛你!女孩!
Oh, I love you! 哦,我愛你!
我認為這首詩的意境不在唐人佳句之下。相形之下,也許可以以李商隱的無題詩來類比。這是一個多麼美的夢境,你飄飄蕩蕩,身披輕紗,一個人在寂靜的夜裡,遠處傳來鐘聲,你尋尋覓覓,忽然,如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她向你飛奔過來,你們手拉着手,在天地之間,在啟明星下,緩緩漫步……這首歌的曲調也極美,在開始,吉它只是輕輕的撥響,歌聲也是輕輕的,象是怕驚醒了夢中的人似的,而唱到後來,感情如決堤之水,禁不住大聲唱出了“ Oh I love you, girl, Oh, I love you! “那一刻的感覺,如同你在一生尋覓,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終於找到了你的至愛,那一份驚喜和希望,怎能叫你不有淚如傾!

Paul Simon的歌好聽的很多,無法一一例舉。最後,我以他的“ Song For The Asking” 結束全文:
Here is my song for the asking 這是為請求而寫的歌,
Ask me and I will play 請求我,我就唱,
So sweet, I’ll make you smile 如此甜蜜,我要使得你笑

This is my tune for the taking 這是為接受而譜的曲
Take it, don’t turn away 接受它,不要拒絕
I’ve been waiting all my life 我一生都在等待着

Thinking it over, I’ve been sad 仔細思量,我曾經痛苦
Thinking it over, I’d be more than glad 仔細想想,我能夠很快樂
To change my ways for the asking 我願為了請求改變一切。

Ask me and I will play 跟我說,我就唱,
All the love that I hold inside 唱出我心裡所有的愛!

我愛你們,我的朋友們和願意做我朋友的人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