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一个上海“中产阶级社区”的噩梦
送交者: 蓝点 2003年02月27日18:00:47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真不大能相信!

> > 一个上海“中产阶级社区”的噩梦
> >
> > 发自上海
> >
> >
> >  2003年1月8日是上海市最重要的环境工程---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竣工
> 的
> >
> >日子。上海各大媒体都以大篇幅报道了工程的竣工仪式。
> >  然而对于52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徐肖云来说,苏州河,这原本朝夕

> >处的风景,却已成为她再也不愿提起的痛苦回忆。就在苏州河中心地带的南岸,在

> >离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不到3公里的地方,徐肖云用一生积蓄精心打造的家,几已成
> 为
> >
> >废墟。
> >  与徐老师有同样遭遇的一共有250户人家,从2002年8月到12月,他们居住的上

> >市普陀区西苏州路1381弄宏申小区,在没有履行合法程序的情况下,被强行拆毁。
> >  “这一切就仿佛做了一个噩梦。”2002年12月30日,在接受《21世纪环球报
道》
> 记
> >者采访时,徐肖云说。
> >  风水宝地的中产社区
> >  江宁路桥和昌化路桥之间,苏州河在这里拐了一个漂亮的弯,在河的南面形成

> >一块新月型的半岛。
> >  1996年,由宏申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宏申小区开工,1997年竣工,1998年开始入
> >住。到拆迁之前,小区一共有5幢7层楼房,居民250户左右。
> >  250户居民从职业划分看,大多数从事的都是公认的“受尊敬”的职业,有高等

> 院
> >
> >法官、局处级干部、军官、警官、医生、教师、作家、民营企业家、外资企业高级

> >员等。这个位于苏州河边、内环线内、离市中心人民广场三公里不到,1998年平均

> >格就达到4500元/平方米的新建商品房小区,毫无疑问属于最时髦的“中产阶级社
> >区”。
> >  48岁的7号102室业主钱瑞生回忆说,1998年的上海房地产市场还没有现在这样

> >爆,可供选择的房子并不多。钱最后看中了宏申小区,当时苏州河还没有现在这样

> >景致,对岸的中远两湾城还是上海最有名的棚户区。钱看中的,就是这个市中心的

> >段,他相信苏州河总有一天会变清,两岸的房子肯定会升值。为了付清50多万的房
> >款,当时还在开出租车的钱卖掉了车。没钱装修,他住了3年毛坯房,到2000年才把
> 房
> >
> >子装修了一遍。
> >  徐肖云的想法也和钱瑞生一样。她选择了位于小区东北角的1号楼601室。那是

> >套双阳台的两室一厅住房。从东向的客厅和北向的厨房都能够看到苏州河的河景。

> >老师说:“五年前我就开始享受水景住宅了。”徐老师买房一共花了51万,“一辈

> 的积
> >
> >蓄都投在房子里”。2002年,徐老师的女儿正读大学二年级,53岁的丈夫退休在
家。
> 家
> >
> >里还有全家人最喜欢的一百多盆花卉,从徐老师父亲就开始传下的几千册藏书。徐

> >师说,这辈子能够这样也就满足了。
> >  突如其来的拆迁
> >  然而,钱瑞生和徐肖云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在2001年10月30日,被一纸公告

> >破了。
> >  当天,上海市普陀区房屋土地管理局(以下简称普陀区房管局)在小区内贴出

> >2001年第17号《房屋拆迁许可证》和《房屋拆迁公告》,称为了建设宜昌路大型绿
> >地,宏申小区的住宅需要拆迁。
> >  小区的居民一下子懵掉了。有业主告诉《21世纪环球报道》记者,他回去第一

> >事就是翻出自己的产权证书。因为他们买这个房子的时候,开发商向他们说过这个

> >块以后不可能动了,况且,他们的房地产权证上的土地使用权都是从1996年到2066
> >年,还有65年的使用期。
> >  在律师的帮助下,业主们发现,这则公告首先在程序上不合法。
>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二
条,
> >国家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提前收回。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

> >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
> >  而《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以下简称《出让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 >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人应当至迟于收回土地使用权之日前6个月,将出让地
> 块
> >
> >的坐落、四周范围、收回理由、收回日期等通知受让人。
> >  《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则规定,拆迁施

> >单位在申请房屋拆迁许可证之前,必须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 >  据此,居民们认为,宏申小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还没有收回,就发放拆迁许可
> >证,贴出拆迁公告,从程序上讲是违法的。
> >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2002年1月29日,普陀区房管局再次贴出公告,对2001
> 年
> >
> >10月30日的第17号《房屋拆迁许可证》和《房屋拆迁公告》进行更正,称宏申小区

> >块变更为宜昌路绿地的二期拆迁范围。
> > 2002年1月30日,普陀区房管局发布了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告,4月22日又

> >布了《房屋拆迁公告》,规定拆迁期限为2002年4月22日至2002年9月30日。
> >  此时,宏申小区的居民们意识到,他们的小区避免不了被拆迁的命运了。但是

> >们认为:按照《出让办法》,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应该提前6个月书面通知受让人,
> 土
> >
> >地使用权在1月30日公告收回的6个月内,即2002年8月1日以前还是小区业主的,但

> >普陀区房管局要求他们从4月22日就开始搬迁,这显然不合法律。
> >  19号502室业主,53岁的私营企业主庄熙国说:“其实要收回这块土地也没有关
> >系。大家按照游戏规则,走法定的程序。至少要开个听证会,听取一下居民的意
见,
> >按照市场价格给居民补偿。我们小区的居民也不会蛮不讲理、漫天要价。现在这样

> >弄,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 >  宏申小区居民开始上访,先是到区里,然后到市里。到2002年8月1日,前后上
访
> >将近30次。居民和区、市两级信访部门、规划部门的对话也进行了几次,但是始终

> >有结果。
> >  市场行为与行政压力
> >  2002年8月6日,负责拆迁的普陀区西部企业(集团)动拆迁置业有限公司出动

> >300~400人,用推土机、掘路机把小区的围墙、大门、门卫室以及健身用具(业主

> >有财产)全部铲平。
> >  小区业主之一,上海宏安律师事务所有12年从业经验的一位律师告诉《21世纪

> >球报道》记者,根据《细则》规定,拆迁过程应履行这样的程序,第一,拆迁双方

> >成协议。第二,如果协议不成,拆迁人申请仲裁。在裁决作出之后,才能实施强制

> >行。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必须在公安局、公证处等八个相关部门的共同监督下,由

> >证处公证,对被拆迁的财务进行“提存”,没有损伤地搬走。而小区业主并没有和

> 迁
> >公司达成协议,8月6日离普陀区房管局要求的9月30日最后期限也还有近两个月。
> >  8月11日,小区绿化被连根铲除。之后所有的防盗设施被陆续破坏,包括所有的
> 防
> >
> >盗门上面的信箱。有居民自己找工匠焊上,结果很快被拆除。17号301室业主孙东明
> 告
> >
> >诉记者,这时小区已经人心惶惶,动迁组只要进入小区,大人小孩均避而远之,有

> >些住户开始搬出小区。
> >  迁走的住户中,有12位上海市高等法院的法官。一位法官说,他们先后受到了

> >自单位上的压力,所以不得不搬迁。“动迁明明是市场行为,却要动用行政力量,

> 算
> >
> >什么回事?”
> >  2002年5月下旬,不服拆迁决定的宏申小区141户居民集体向普陀区人民法院提

> >诉讼,状告普陀区房管局违法发放拆迁许可证。7月29日,该案开庭审理。8月30
日,
> >普陀区法院判决小区居民败诉。原告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本案是在普陀区

> >院控告普陀区的政府部门,所以胜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 >  9月25日,141户小区居民把案件上诉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目前,该案

> >在等待开庭。
> >  “普陀区没有我们拆不掉的房子”
> >  到2002年11月,整个小区已经剩下不到50家居民。所有这些剩下的居民,几乎

> >没有和动迁公司达成动迁协议。他们也没有收到普陀区房管局的房屋拆迁裁决书。
> >  2002年12月开始,一系列非常的行为开始出现在小区里。
> >  首先,是居民的200多只邮箱被彻底拆除,包括里面所有的信件。小区居民追赶
> 拆
> >
> >邮箱的工人一直追到动迁组所在的宜昌路原青岛啤酒厂厂房,发现邮箱正在装车。
> >  12月初的几天,多名居民家中被用塑料袋包裹石块的“集束炸弹”袭击。屋顶

> 箱
> >被破坏,水从七楼楼顶倾泻而下,漫进室内。
> >  留在小区内的40多户居民家中几乎每家都有被盗窃、被剪断电线、破门而入、

> >坏财物的经历。记者拿到的一份普陀区长寿路警察署2002年12月22日的“接报回执
> >单”,上面记载着25号202室张秀玲家中当日晚上19时被盗、被毁坏物品的详细清
单。
> >总计有空调、电子防盗门、不锈钢双水槽、助动车、不锈钢雨篷、晾衣架等物品被
> >盗,全套塑钢门窗、淋浴房、室内房门、热水器等被砸毁损坏,价值2万多元。
> >  张秀玲家中被盗的时候,几名邻居同时认出了前来“盗窃”的是动迁组下面的

> 个
> >工人。邻居追问他们为什么要拆空调,工人回答是动迁组叫他们干的。目前这两名

> >人的证词录音在多位居民手中。
> >  除了盗窃以外,还有莫名其妙的破坏。17号501室业主夏向模是著名的挪威船级
> 社
> >
> >注册主任审核员,家境富裕。2002年11月22日下午16点,动迁组经办人郭某在夏家

> >锁上涂油漆,被当场抓住,并拍下照片及录像。
> >  12月7日晚上9点,夏家卧室窗户玻璃被砸,家中手表、名酒等被盗。小偷还颇

> >闲情,把浴缸和水斗的龙头都卸走。
> >  12月19日晚,夏家因为不堪忍受骚扰,已经搬走,楼上601室的楼板被人用冲击
> 钻
> >
> >打穿,自来水管被打开,水从6楼流到夏向模卧室。
> >  庄熙国说,他记得动迁组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普陀区没有我们拆不了的房
> >子”。他开始一直不相信,现在有点相信了。
> >  交大女教师的遭遇
> >  与前面提到的事例相比,52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徐肖云的遭遇更加

> >人同情。
> >  徐肖云在交通大学从事外语教学已经20多年,在同事和学生心目中一直是个温

> >可亲的好老师。2002年12月29日,徐肖云带着记者来到宏申小区已经被拆得不成样

> >的楼房里。
> >  在自己被砸得满目疮痍的房子里,她小心地捡起一个竹制鸟笼,对记者说:
“我
> 女
> >
> >儿从小就喜欢养花、养鸟。这是她最喜欢的东西,都没有了。还有一百多盆花,我

> >书,都没有了。”
> >  “我先生53岁,为这事头发全白了。”
> > 12月15日,徐肖云的丈夫张锐到24号邻居家借纸板箱,碰到5、6个动迁组的工

> >人员。在此之前,因为不肯搬迁,张锐已经和动迁组的人发生过争执。为此,他曾

> >写信到区政府反映动迁组态度恶劣。据徐肖云称,那天动迁组的人认出了张锐,几

> >人同时围着他开始谩骂,几户邻居在场目睹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陈如娟伸手打了张

> >两记耳光。
> >  徐肖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老实巴交的丈夫会被人打耳光。当天下午徐就和

> >伴到市信访办申诉。但是晚上等他们回到家,发现门被撬开了。推门进去,徐老师

> >即失声痛哭。她花了一辈子心血的家就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被砸了个精光,18扇窗
> >户,8扇门,一百多盆花,几千册书,所有的油盐酱醋瓶瓶罐罐包括过冬衣物,都被
> 扔
> >
> >在地上,搀杂着泥土和碎玻璃。
> >  当天晚上,在一个好心的警察的许可下,徐肖云在长寿路警察署的一个办公室

> >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她乘头班公交车到了学校,为几百位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上

> >一堂英语课。
> >  然而徐肖云的痛苦遭遇还未结束,据她的一份书面申诉材料称,当天下午两点
> >多,她再次来到市信访办。等了两个小时后,她的身边出现了三个青年男子,都是

> >迁组的人,其中有一个参与过辱骂她丈夫。徐肖云刚走出市信访办的大门,那三个

> >就一拥而上,一左一右夹住了徐老师,门口停着一辆出租车,徐老师被塞进出租
车,
> >直往江宁路方向开去。
> >  材料说,在车上,她的两只手一直被反剪在背后。她对他们说了一句:“你当

> >点,我是靠手吃饭的。”对方还是没有松手,而且右边一个男人用自己的腿夹住了
52
> 岁
> >
> >的交大女教师的一条腿。
> >  材料说,在路上,三个男人不停地提起她女儿的名字,说他们知道她就读的学
> >校,住哪个寝室,她在出租车里只感到一阵阵寒意。
> >  出租车直接开到宜昌路原青岛啤酒厂动迁组办公室。在一个空空荡荡的大房间
> >里,一个自称是“大组长”的人把徐训了一顿。称“现在敲你们脑子,敲醒你
们。”
> >  记者就此事打电话到普陀区西部集团动拆迁置业有限公司求证,找到了负责宜

> >路拆迁工作的工作人员金正宾。他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你讲动迁组会有这种事情
> 吗?
> >
> >自说自话,就这样子。”
> >  2002年12月25日,19号301室业主,商人罗振候到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拆迁处
> 反
> >
> >映宏申小区拆迁过程中种种违法乱纪的情况。负责普陀区业务的分管员马先生当场

> >电话给普陀区房管局拆迁科。接电话的是一位杨姓女副科长,她否认了拆迁过程中

> >任何问题。
> >  马先生表示,普陀区房管局在土地回收的程序上有不合法之处,此外,动迁公

> >在强制拆迁的申请还未裁决之前就拆毁小区大门、围墙,也是不合法的。
> >  2003年1月6日下午,几十位小区居民代表和上海市信访局、普陀区房管局拆迁

> >的有关人员在区信访局进行对话。面对居民罗列出的大量事实,普陀区房管局有关

> >员的回答是:“拆迁过程中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是难免的。”
> >  当天,罗振候在将对话录音放给记者听的时候说:“按照我的经济条件,已经

> 在
> >
> >乎动迁组给多少钱了。我更在乎这个事情能不能有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现在他们

> >样做,从任何角度讲都说不过去。”
> >  到2003年1月初,宏申小区的居民除了两户以外,都已搬出了小区。
> >  “业主心理不平衡”
> >  2003年1月17日,就动迁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普陀区房管局拆迁科一位姓吴
> 的
> >
> >工作人员接受了《21世纪环球报道》
> >  记者的电话采访。她表示,宜昌路大型绿地拆迁过程中确实存在争议。
> >  对于发布拆迁公告和收回国有土地的程序倒置问题,她解释说,经过政府有关

> >门解释,大多数居民已经理解了,陆续搬出了这个小区。在小区还有30多户居民没

> >动迁的时候,因为宜昌路绿地工程工期紧张,普陀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接受了拆迁方

> >“先腾地后处理纠纷”的裁决申请,批准了强制拆迁。
> >  至于房屋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刑事犯罪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不属于房管局

> >管辖范围,根据警方的说法,那是因为小区在动迁过程中,外来人员能够轻易进入

> >区才发生的。
> >  该工作人员表示,业主主要是认为动迁给的4000多元补偿价格太低,心理不平
> >衡。有些居民对于动迁不理解,有关部门在小区开设咨询会,许多居民也不来参
加。
> >动迁组根本就找不到他们。强迁裁决下来之后,当事人根本就不来。
> >  该工作人员最后说,房管局是政府机关,是管理、仲裁机构。所有的动作行为

> >有法定程序,可以接受监督,都有补救措施。
> >  难言的拆迁评估
> >  房管局提到的补偿价格,的确是令宏申小区的居民非常不满的一点,他们认
为,
> >在对被拆迁房产的评估上,他们的房子被大大低估了。
> >  记者拿到了一份上海市房地产估价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开出的对25号202室的《房
> 屋
> >
> >拆迁估价分户报告》。其中最重要的两栏“产权人或使用人”、“产证号”是空白
> 的。在
> >“房屋类别”这一栏中,清清楚楚地写着:职
> >  工住宅(新工房)。“评估时点”写着:2002年4月22日。估价计算的基准价格

> >4467元/平方米,加上朝向、层次等修正系数后,这套房屋的评估产权单价为4556

> >/平方米。
> >  业主张秀玲对记者说,他们的房子是1996年开始建设的商品房,该套住宅的产

> >证上写着房屋所有权“私有”的字样。也就是说,这是一套完全私有的商品住宅。

> 是
> >评估报告上却写着“职工住宅(新工房)”。而“职工住宅(新工房)”的概念原

> 国家
> >或集体为职工建造的住宅,是“公有住宅”,产权是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的,居住者

> 有
> >使用权。由此,业主们认为房屋价值被低估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按照“私有的新建商

> 住
> >
> >宅”的产权性质评估。
> >  对此,记者多方联系上海市房地产估价师事务所要求采访,但最终未果。而另

> >个房地产估价师事务所的一位资深估价师告诉记者,“房屋类别”并不代表产权属
> 性,
> >新建产权商品住宅在估价过程中一般是被归为“职工住宅”类别的,居民们对“房

> 类
> >别”的怀疑并没有说到关键。房屋估价的关键其实在于估价师选择的价格比较样
本。
> 宏
> >
> >申小区4467元/平方米的基准价格,只有负责评估的事务所才知道选择的样本是什

> >价格水平,也只有他们才能说清这个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如果居民有疑义的话,只

> >向上海市估价师协会申诉,要求开专家听证会。
> >  这位资深估价师认为,宏申小区紧邻静安,又在内环线内、苏州河畔,该地段

> >品房的平均价格早已经超过了6000元/平方米。和宏申小区隔河相对的中远两湾
城,
> >平均售价超过了6000元/平方米,好的楼层甚至达到了7000元/平方米以上。况
且,
> >宏申小区是这个地区罕见的多层住宅,按照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一般规律,价格应该

> >高。加上大多数居民住进该小区一般只有4、5年,少的只有一年。现在的补偿价格

> >抵不上原来1996年的房价,更不要算上装修、贷款利息、契税了。
> >  就算是这样一份评估报告,也没有能起到应起的作用,19号102室业主庄熙国告
> 诉
> >
> >记者,自己的房子都被拆掉了,但评估报告至今还没有看到。
> >  普陀区一位人大代表认为,这种“先拆房再评估”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 >  郊外新家
> >  按照评估公司得出的评估价值,2002年12月,小区最后剩下的40多户居民陆陆

> >续拿到了普陀区房屋土地管理局的《房屋拆迁裁决书》。宏申小区的绝大多被强制

> >迁的业主都安置在靠近郊区的真北路2960弄以及2857弄的杨家桥小区。
> >  记者手中有一份24号601室业主陈秀敏的裁决书。其中写道:“被申请人陈秀敏

> >置于本市2960弄(原文如此,应为真北路2960弄)13号201室建筑面积38.08平方米

> >室一厅房屋一套和真北路2960弄13号504室建筑面积38.08平方米一室一厅房屋一
套。
> >此二套房屋价值标准总价212562元。与被申请人原房货币补偿折合人民币384675.61
> 元
> >
> >相抵,申请人应支付被申请人价值标准房屋调换差价人民币171813.61元。”
> >  陈秀敏拿着裁决书告诉记者,他们原来是一套70多平方米的大房,现在却变成

> >两套38平方米的小房。虽然在同一幢楼,却是不同的楼层。“这不是要活活把我和

> >夫、十几岁的儿子拆开吗?真北路2960弄什么地方,再出去一点就是外环线了,那

> >地方以前属于嘉定。”
> >  2003年1月16日,记者走进真北路2857弄14号。紧邻围墙外面是上海通往江苏的
> 交
> >
> >通要道真北路,大型卡车、大客车川流不息。从人民广场出发到这里,出租车计程

> >显示的路程是25公里。14号是一幢建于1980年代末的一梯四户的动迁房,下午四点
> >半,只能容纳一人走过的楼道已经很昏暗了。六楼一套三室一厅房原是安排给业主

> >东明的,现为原宏申小区17号602室业主周静江一家借住。周的妻子吕琴正在里面打
> >扫。她说:“分给我的动迁房在江桥,属于嘉定,已经是上海的西北角。实在没有

> >法,只能先借这个房子。”
> >  “这算什么房子,一个过道就算厅了。小房间里六尺的床都放不下。”
> >  “就算暂时住这儿,我上班还是要倒两三趟车,花费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我工作

> 南
> >
> >浦大桥下面。我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来的。我们小区那么多强迁的,到现在真正搬来

> >几乎没有。大多数人都想方设法住在亲戚朋友家,甚至租房子住。”
> >  2003年1月16日,记者再一次来到宏申小区。此时,7幢楼房中的一幢已经爆破

> >除,几名工人正在费力地从废墟中抽取钢筋。在震耳欲聋的发电机声、风镐声中,

> >余的6幢楼房的门窗、墙壁正被从上至下拆毁。楼房都被绿色的施工网围着,地上全
> 是
> >
> >垃圾,自来水房像瀑布一样在放水。在连续十二年的暖冬之后,上海刚刚经历过连

> >几天的零度以下低温,从楼顶水箱漏出的水在楼房北向的楼梯上下形成了长长的冰
> >凌。一个面南的房间里面竟然还有整套的家具,床、书架、书籍、被褥、空调。只

> >都已经凌乱不堪,而且还有明显的水渍痕迹。
> >  河的北面,是上海著名的中远两湾城住宅小区。十几幢30层高的高档住宅错落

> >致,俯瞰着静静流淌的苏州河。河岸边是造型别致的白色凉棚配着粗大的黑色铁
链。
> >华灯初上的时候,两湾城的灯火倒映在苏州河中,带着不远处轻轨明珠线列车和轨

> >碰击的声音。
> >图:
> >  宏申小区的楼房都被绿色的施工网围着  伍远近 摄
> >  居民楼的内部已基本全部被拆毁  伍远近 摄
> >  小区墙上的拆迁通知  伍远近 摄
> >
> >
> >
> >
> >
> >
> >我是该小区的业主,此新闻背后还有很多见不得人的背景、内幕。知道此小区是谁看
> 中
> >
> >的吗?动迁组的口气是:我们普陀区的胡秉中副区长都没办法,是那个以上调北京

> >的人的小姨子看中了,所以,必须强迁。
> >我迫不得已,迁了。试想:在社会上一个通过暴力夺取利益的团体(或个人),如

> >是个人,我们称呼其为流氓;如果是团体,我们称其为黑社会;如果是政府呢?我

> >又有什么办法呢?
> >我没有出生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时代,但这次可以领教什么叫政府的黑暗统治了。

> >们30次上访,白天是“白谈”;晚上是“瞎(黑)谈”,政府接待人员私地下同
情,
> 可谁
> >叫你们碰上的是“他”呢?
> >各位业主,不要忘了,我们是买的新的商品房小区!我们又有什么过错呢?他要共
> >产,你不得不“共”。世界上还有几个政党还姓“共”?!
> >

>> >
> >应该上到中央!!
> >
>> >
> >看了之后,感到触目惊心。老百姓的生死有谁可怜。中国不就人多了点嘛!这样的

> >迁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可悲的是,这么多的业主还是搬了出去。在流氓行径面前除

> >沉默还能做些什么!!

> >
> >姓名:VV
>> >一群暴徒
> >
>> >姓名:郁闷
> >
> >我家也是其中一户
> >比圈地运动都不如
> >以色列拆阿拉伯民房也没这么过分
> >
> >
> >姓名:勇敢的心
> >人间正道是沧桑!!!拭目以待!!!
> >
> >姓名:jack wang
> >
> >痛心!昌化路地段属上海市苏州河重点改造区,周边楼盘确已大大升值.河滨围城美丽
> 岛
> >
> >高层卖9000/平方米以上,秋水云庐27层要卖9200/平方米.河水变清,地段升位本来是
> 好
> >
> >事,政府应有足够的钱去补贴拆迁户,为什么只有4000多元?为什么用这么狠蛮无理的
> 手
> >
> >段?此事只是冰山一角,这种类似的事一直在听说,影响极坏,使社会矛盾加剧,政府应
> 从
> >
> >法制及政策层向上彻底改进.本人在洛杉矶从事地产业,周围一大群华人朋友极其关

> >上海市房地产,不少在秋水云庐及河滨围城都有订房,看到此报告非常痛心,难过.
> >
>
> >姓名:byf
> >
> >确是天理难容,人神共愤.所谓的强迁在上海目前的大规模拆迁活动中.正在演变为老
> 百
> >
> >姓眼中的最大的有组织黑社会团体的强抢豪夺.谁来救救老百姓,救救共产党.救救法
> >制.天啊!上帝何在!天理何在!有关部门何在!

> >姓名:DAIKIN
> >绝对要告到中央!对这种行为大家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 >如果大家都置之不理的话,这种行为更会蔓延,说不定明天强迁的就是你家的房子
> >
> >
> >姓名:HKDAM
> >不必义愤填膺,不必鸣鸣不平,太正常了,这种情况在拆迁过程中经常发生,而且

> >后还会不断发生,我们迟早都会遇到差不多的结局。
> >
> >
> >不要羡慕拥有多套市中心豪宅的港台外籍人士,风光无限,毫毛未损,不是不敢惹

> >们,而是收网的时机还未到!!!!!!
> >
> >
> >我不反对大家炒楼,但是一定要快进快出,赢利丰厚的一定要及时出局以锁定胜利

> >果。
> >
>> >
> >姓名:哈哈
>> >
> >看来只有人民翻身得解放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
> >姓名:fxlabour
> >港台人士并非专政对象,因为他们根不在大陆,所以别指望他们的利益会受损,政

> >还会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而上海本地人,如果不多赚点钱,就只有当小市民和

> >岗工人,哈哈
> >
> >姓名:anna
> >他们能强行拆房,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把动迁公司的头的家闹的鸡犬不宁?他来黑社
> >会,你们也可以雇民工保护小区,让民工跟民工打.,记住,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
> 是
> >
> >因为你们太文明,才被人欺负。关键要齐心协力,动迁公司向来善于分化动迁户,

> >们会给不同的人不同的价,所以贫穷的人不能被利用,同盟一旦瓦解,免不了同样

> >场
> >
> >姓名:gov
> >敢和政府对抗,找死!!
> >
> >
> >姓名:Nancy
> >
>> >
> >看了,简直不敢相信,在近期的上海也会发生这种事情。
> >是不是小区的业主已经被分散,抗议的呼声已经被埋没。还有没有人在继续呐喊。
> >还是需要媒体的力量,要争取在更大的报纸和电视上报道这件事。
> >需要在更多的网站上展开讨论,让更多的人了解内幕。
> >还要在试一试法律的手段,继续上告,回头再写
>> >
> >姓名:Leopold
> >问题是并非共产,而是姓了他或她!
>> >
> >姓名:777
>> >
> >密切关注ing
> >姓名:wdr
>> >
> >强烈要求有关部门进行快速处理,主要媒体给予真实报道!!!我们将拭目以待!!!!
> >姓名:HKDAM
> >鸡蛋碰石头,结果还是老样子-----------不了了之。

> >姓名:meimei

> >
> >人权. 中国的普通人民有没有人权,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有人权,在共产党的国家,
> 为
> >
> >何没有 我百思不知其解,

> >
> >姓名:受不了压力

> >
> >
> >本报启事本报上期(2003.1.20)第17版刊登的《一个上海“中产阶级社区”的噩
梦》
> 一
> >
> >文,由于本报见习记者没有直接采访负责拆迁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及实际操作单
位,
> >使该报道未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这一拆迁过程发生的真实情况,并对该地块的动拆迁

> >作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报对此表示歉意。
> >21世纪环球报道报社
> >
> >
> >(摘自1月27日出版的21世纪环球报道)
> >

> >
> >
> >姓名:mm

> >
> >上海啊 上海,你你是否病了

> >
> >姓名:过客
> >
> >
>> >我姐夫从台湾来跟我说,你们大陆真行路都这么直这么宽,我们那儿只要户主不想
> >迁,你想动门都没有。这么多户搬得没几户,我说是活该。说难听点矮子打进来都

> >他奶奶的活汉奸。

> >
> >
> >日本国内要造条高速公路因为沿途有家农民不肯搬,政府无可奈何只能为此改道造

> >看看,这是什么,人权!!!
>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自由,平等,万岁!!!

> >
> >中国房地产市场,土地全部是国家的,哪有什么私人财产!!!!!!!!!

> >
> >
> >但房屋本身是老百姓的,只是借用了国家土地并且约定了何时到期,既然要提前收
> >回,那就要履行合法程序并给予合情合理的补偿,看看本案,哪一点符合了?即使

> >是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化,但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法制,没有社会公理么?

> >
> >至少能和业主们商量个合理的价钱,并不是说业主漫天要价就能答应,但至少也要
> >给个差不多吧,如此强行拆除当真是耸人听闻,可怕呀可怕!!!!!!我们还哪里有什么

> >全感????大多买房者都用了所有的积蓄,那是血汗钱!!!而且还背负了繁重的贷款,就
> 这
> >
> >么被化为乌有!!!!!可悲!!!!可悲的政府!!!

> >
> >
> >整日高唱三个代表三个代表,
> >第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而我们的根本利益真的被侵害的时候有谁出来为我们老百姓说句公道话啊???
> >共产共产真的何时能实现共产哦,共产主义只是一个美丽的梦!!!

> >
> >
> >后注:以上纯属发发牢骚而已,无其它内涵.

> >
> >旧区改造,地段升级,房价大涨,钱进了谁的口袋? 为什么动迁费不相应的跟上? 是要
> 把
> >
> >老百姓赶出外环线?借苏州河昌化路改造之光,周边几个楼盘哪一个不在去年年底上

> >了1000元/平方米以上?政府为什么不站在弱势群体那边,向开发商多征收地区改造费
,
> >用以补贴拆迁户, 反而只是向弱小的拆迁户施压呢?
> > 上海房价上升如此剧烈, 社会矛盾如此激化,我们这些境外上海房地产的投资者,

> >开始寒了, 我们不想被当作出气筒.

> >
> >
> >
> >境外的可以暂时放心,要到最后“收骨头”的时候才轮到境外的。

> >
> >
> >我亲戚的好朋友也在其中,她现在只能租房了(搬到静安一个小区,租2室户),2

> >一厅只有30几万,包含装修补贴,周围至少在50-60万。

> >
> >
> >姓名:jjyy

> >
> >这种事在外地多了去了,请黑社会捣乱,不过上海也会出现这样的事真的让人晕
了,
> >难道门面也不要装了吗?!

> >
>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 >
> >姓名:HKDAM

> >
> >
> >不会爆发,也不会死亡,因为太司空见惯,轮到自己了,就认命吧!!

> >
> >就要让你吃不饱,也饿不死,哈哈!

> >
> >
> >姓名:mm

> >看来愚民政策奏效了.中华民族是没有希望.不脚踏实在搞建设,靠虚假的数子,
> >

> >
> >
> >我现在发现最近每天新闻里我们的新市长都有露面在发布
> >上海的好消息呃~ 我每次看到这都笑着对老婆说:“看
> >电视新星又出来秀了。。。还有很多跑笼套的。。。”
> >
> >
> >说完我就转台看那个胖胖的阿彦做那些难看的菜了。。。不过
> >还情愿看这个。虽然难看但真实。不象我们的主流媒体,尽是
> >些虚假的恶心报道。。。好象上海是全世界最好的城市了一样。
> >
> >
> >唉,国人的忍耐力也是够强的了--这是中国人的优点呢还是缺点?
>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流氓 (ZT)
2002: 摩吻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