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新 大 陸 > 帖子
中國的飲酒文化
送交者: 蚊子咬的包 2001年12月14日00:14:26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中國的飲酒文化
  

  中國的酒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中國的酒有少量的果酒,主要是以糧食原料釀製而成的,以生長黴菌為主要微生物的酒麴為糖化發酵劑,複式發酵,半固態發酵為特徵,這成為東方釀酒業的典型代表。近代以來,啤酒在中國的發展很快,目前年產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一 傳統的飲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禮

  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觀點,酒的習俗同樣也受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儒家講究"酒德"兩字。其義是說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紂王那樣,“顛覆厥德,荒湛於酒”,儒家的酒德集中體現:  “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  “無彝酒”(不要經常飲 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  “執群飲”(禁止民從聚眾飲酒);  “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  儒家並不反對飲酒,用酒祭祀敬神, 養老奉賓,都是德行。

  飲酒作為一種食的文化,在遠古時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須遵守的禮節。有時這種禮節還非常繁瑣。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亂的嫌疑。因為飲酒過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亂,制定飲酒禮節就很重要。

  我國古代飲酒有以下一些禮節:

  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

  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嘗嘗酒味,並加以讚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 (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 杯為度。

  中華民族中, 除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一般不飲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飲酒的。飲酒的習俗各民族都有獨特的風格。

  二 原始宗教、祭祀、喪葬與酒

  從遠古以來,酒是祭祀時的必備用品之一。原始宗教起源於巫術,在中國古代,巫師利用所謂的“超自然力量”,進行各種活動,都要用酒。巫和醫在遠古時代是沒有區別的,酒作為藥,是巫醫的常備藥之一。古代認為:“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首先要奉獻給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戰爭決定一個部落或國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發之前,更要用酒來激勵鬥志。酒與國家大事的關係由此 可見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戰國時代,對祭祀用酒有明確的規定。如祭祀時,用“五齊”、“三酒”共八種酒。主持祭祀活動的人,在古代是權力很大的,原始社會是巫師,巫師的主要職責是奉祀天帝鬼神,並為人祈福禳災。後來又有了“祭酒”主持饗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動。

  我國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喪葬時用酒舉行一些儀式的習俗。人死後,親朋好友都要來弔祭死者,漢族的習俗是“吃齋飯”,也有的地方稱為吃“豆腐飯”,這就是葬禮期間的舉辦的酒席。雖然都是吃素,但酒還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數民族則在弔喪時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聽到喪信後,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贈送喪家幾斤酒及其大米,香燭等物,親戚送的酒物則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來斤白酒,一頭豬。喪家則要設酒宴招待吊者。雲南怒江地區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戶帶酒前來弔喪,巫師灌酒於死者嘴內,眾人各飲一杯酒,稱此為“離別酒”。死者入葬後,古代的習俗還有在墓穴內放入酒,為的是死者在陰間也能享受到人間飲酒的樂趣。漢族人在清明節為死者上墳,必帶酒肉。在一些重要的節日,舉行家宴時,都要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這時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為祖先置放酒菜,並示意讓祖先先飲過酒或進過食後,一家人才能開始飲酒進食。在祖先的靈象前,還要插上蠟燭,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達對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三 重大節日的飲酒習俗

  中國人一年中的幾個重大節日,都有相應的飲酒活動,如端午節飲“菖蒲酒” ,重陽節飲“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間,春季插完禾苗後,要歡聚飲酒,慶賀豐收時更要飲酒,酒席散盡之時,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歸”。

  過年,也叫除夕,是中國人最為注重的節日,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年夜飯是一年中最為豐盛的酒席,即使窮,平時不怎么喝酒,年夜飯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飯,有的人還有飲酒守夜的習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們一般是不出門的,從正月初二開始,才開始串門,有客人上門,主人將早已準備好的精美的下酒菜餚擺上桌子,斟上酒,共賀新春。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飲屠蘇酒的習俗,飲酒時,從小至大依次飲用。據說 飲此酒可以避瘟氣。

  朝鮮族的“歲酒”:  這種酒多在過“歲首節”前釀造。歲首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歲酒”以大米為主料,配以桔梗、防風、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藥材,類似 於漢族的“屠蘇酒”,但藥材配方有所不同。用於春節期間自飲和待客,民間認為飲用此酒可避邪,長壽。

  哈尼族的“新谷酒”:  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雲南元江一帶的哈尼族,按照傳統習俗,都要舉行一次豐盛的“喝新谷酒”的儀式,以歡慶五穀豐登,人畜平安。 所謂“新谷酒”,是各家從田裡割回一把即將成熟的谷把,倒掛在堂屋右後方山牆上部的一塊小篾笆沿邊,意求家神保護莊稼,然後勒下穀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內泡酒。喝“新谷酒”選定在一個吉祥的日子,家家戶戶置辦 豐盛的飯菜,全家老少都無一例外地喝上幾口“新谷酒”。這頓飯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飯飽。

  “菊花酒”由來已久,《西京雜記》曾記載:“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四 婚姻飲酒習俗

  南方的“女兒酒”,最早記載為晉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說南方人生下女兒才數歲,便開始釀酒,釀成酒後,埋藏於池塘底部,待女兒出嫁之時才取出供賓客飲用。這種酒在紹興得到繼承,發展成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質與一般的紹興酒並無顯著差別,主要是裝酒的罈子獨特,這種酒罈還在土壞時,就雕上各種花卉圖案,人物鳥獸,山水亭榭,等到女兒出嫁時,取出酒罈,請畫匠用油彩畫出“百戲”,如“八仙過海”,“龍鳳呈祥”,“嫦娥奔月”等,並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圓的“彩頭”。

  “喜酒”,往往是婚禮的代名詞,置辦喜酒即辦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參加婚禮。

  滿族人結婚時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燭齊亮,新郎給新娘揭下頭蓋後 要坐在新娘左邊,娶親太太捧着酒杯,先請新郎抿一口;送親太太捧着酒杯,先請新娘抿一口;然後兩位太太將酒杯交換,請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滿族人在舉行婚禮前後的“謝親席”:將烹製好的一桌酒席置於特製的禮盒中,由兩人抬着送到女家,以表示對親家養育了女兒給自家做媳女的感謝之情。另外,還要做一桌“謝媒席”,用圓籠裝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對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達斡爾族的“接風酒”和“出門酒”:送親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滿兩盅酒,向送親人敬“接風酒,這也叫”進門盅“,來賓要全部飲盡,以示已是一家人。爾後,男家要擺三道席宴請來賓。婚禮後,女方家遠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 次日才走,在送親人返程時,新郎父母都恭候門旁內側,向貴賓一一敬“出門酒”。

  “會親酒”,訂婚儀式時,要擺的酒席,喝了“會親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約已經生效,此後男女雙方不得隨意退婚,賴婚。   “回門酒”,結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婦要“回門”,即回到娘家探望長輩, 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稱“回門酒”。回門酒只設午餐一頓,酒後夫妻雙雙回家。  “交杯酒”:這是我國婚禮程序中的一個傳統儀節,在古代又稱為“合卺” (卺的意思本來是一個瓠分成兩個瓢),古語有“合卺而醑”,孔穎達解釋道“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卺,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為結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這一名稱,到了宋代,在禮儀上,盛行用彩絲將兩隻酒杯相聯,並綰成同心結之類的彩結,夫妻互飲一盞,或夫妻傳飲。這種風俗在我國非常普遍,如在紹興地區喝交杯酒時,由男方親屬中,兒女雙全,福氣好的中年婦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給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餵幾顆小湯圓,然後, 斟上兩盅花雕酒,分別給新婚夫婦各飲一口,再把這兩盅酒混合,又分為兩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讓新郎新娘喝完後,並向門外撒大把的喜糖,讓外面圍觀的人群爭搶。  婚禮上的交擘酒:為表示夫妻相愛,在婚禮上夫妻各執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飲一口。

  五 其它飲酒習俗

  “滿月酒”或“百日酒”,中華各民族普遍的風俗之一,生了孩子,滿月時,擺上幾桌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共賀,親朋好友一般都要帶有禮物,也有的送上紅包。

  “寄名酒”:舊時孩子出生後,如請人算出命中有剋星,多厄難,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廟裡,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大戶人家則要舉行隆重的寄名儀式,拜見法師之後,回到家中,就要大辦酒席,祭祀神祖,並邀請親朋好友,三親六眷,痛 飲一番。

  “壽酒”:中國人有給老人祝壽的習俗,一般在50、60、70歲等生日, 稱為大壽,一般由兒女或者孫子,孫女出面舉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酒宴。

  “上梁酒”和“進屋酒”:在中國農村,蓋房是件大事,蓋房過程中,上梁又是最重要的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梁這天,要辦上梁酒,有的地方還流行用酒澆梁 的習俗。房子造好,舉家遷入新居時,又要辦進屋酒,一是慶賀新屋落成,並志喬 遷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

  “開業酒”和“分紅酒”:這是店鋪作坊置辦的喜慶酒。店鋪開張,作坊開工之時,老闆要置辦酒席,以誌喜慶賀;店鋪或作坊年終按股份分配紅利時,要辦“分紅酒”。

  “壯行酒”,也叫“送行酒”,有朋友遠行,為其舉辦酒宴,表達惜別之情。在戰爭年代,勇士們上戰場執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險的任務時,指揮官們都會為他們斟上一杯酒,用酒為勇士們壯膽送行。

  六 獨特的飲酒方式

  飲咂酒:這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獨特的飲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許多地方流傳, 在喜慶日子或招待賓客時,抬出一酒罈,人們圍坐在酒罈周圍,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蘆管,斜插入酒罈,從其中吸吮酒汁,人數可達五、六人甚至七八個人。飲酒時的氣氛熱烈。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

  “轉轉酒”:這是彝族人特有的飲酒習俗,所謂“轉轉酒”,就是飲酒時不分場合地點,也無賓客之分,大家皆席地而坐,圍成一個一個的圓圈,一杯酒從一個人手中依次傳到另一人手中,各飲一口。這個習俗,據說來自一個動人的傳說:

  在一座大山中,住着漢人、藏人和彝人三個結拜兄弟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請兩位兄長吃飯,吃剩的米飯在第二天變成了香味濃郁的米酒,三個兄弟你推我讓,都想將酒留給其他弟兄喝,於是從早轉到晚,酒也沒有喝完,後來神靈告知只要辛勤勞動,酒喝完後,還會有新的酒湧出來,於是三人就轉着喝開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

  七 勸酒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升華。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和有失面子。為了勸酒,酒席上有許多趣話,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 “感情淺,舔一舔。”有人總結到,勸人飲酒有如下幾種方式:“文敬”、“武敬”、“ 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酒席開始,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 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這是客人與客人之間的“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在這種雙方尋找論據的同時,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華。

  “代飲”:即不失風度,又不使賓主掃興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會飲酒, 或飲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達敬意,這時,就可請人代酒。代飲酒的人一般與他有特殊的關係。在婚禮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飲的首選人物,故酒量必須大。

  “罰酒”:這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有時也不免帶點開玩笑的性質。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時,先在酒杯中倒滿酒,端到客人面前,這時,客人要用雙手接過酒杯,然後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進杯子,輕蘸一下,朝天一彈,意思是敬天神,接下來,再來第二下、第三下,分別敬地、敬佛。 這種傳統習慣是提醒人們青稞酒的來歷與天、地、佛的慷慨恩賜分不開,故在享用 酒之前,要先敬神靈。在喝酒時,藏族人民的約定風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馬上倒酒斟滿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滿,接着喝第三口,然後再斟滿。往後,就得把滿杯酒一口喝乾了。這樣做,主人才覺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主人的酒釀得好。藏民族敬酒時,對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則用小杯 或小碗。

  壯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 相互交飲。主人這時還會唱起敬酒歌:“錫壺裝酒白連連,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貴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錫壺裝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雖不好人情釀,你是神仙飲半杯”。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時,都是敬雙杯。主人不論客人多少,只拿出兩隻酒杯, 在場的主人輪番給客人敬雙杯。

  八 酒令(觴令)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 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

  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

  《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鍾酒,笑着說 :"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 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現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幹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擊鼓傳花: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以示公正。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哄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飲酒。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於女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