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深圳涩女郎 (zt)
送交者: airflower 2002年02月16日13:28:39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情人节汪汪给我mail 来这个,觉得里头有些话好有意思 :) 比如说某个男子吃饭总是抖腿 :)
忍不住大笑了。。


深圳涩女郎

--------------------------------------------------------------------------------

作者: 杨慧 (推荐: 一读者) 2002年1月29日 06:30 http://www.clibrary.com


  【涩】1.不光滑,不滑溜。2.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3.文字
难读难懂,不流畅。

  没人会想到“涩”可能与“女郎”连在一起,直到朱德庸来了个创造性的发
明。人们在对着他的《涩女郎》漫画前仰后合的同时,多少觉出了点涩女郎的滋
味来。继而,涩女郎一词逐渐成为了女单身族的代称。随着《涩女郎》电视剧的
开拍和播出,这个词将进一步风行。

  颇有些人乐意“涩女郎”这个词,因为它毕竟比什么“女单帮”、“女独身”、
“女光棍”、“老姑婆”一类的说法来得雅致时尚些,但如果仔细一读《涩女郎》,
却发现这个涩字似乎更刻薄更无情。那四个住在同一套公寓的单身女人,一个妖
冶放荡男友无数,一个中性打扮只顾事业,一个什么男人都想嫁,还有一个连什
么是男人都还没想通。她们的人生充满着等得到和等不到的男人,还拥挤着自己
想要和不想要的东西。她们身上几乎集合了所有女性的矛盾、荒谬、贪婪和可笑。

  人们关心的所谓“女单族”似乎有个不成文的界定,多半指的是那些在30到
45岁之间的非婚女人。“女单”在中国作为一个现象出现似乎从开始有职业妇女
的民国时期。比如张爱玲的那个姑姑似乎就是一个典型的早期涩女郎。记得女作
家苏青曾在40年代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谈论过“女大不嫁”的现象。她说:“说
到现在女性择配困难,以前总是中学女生想嫁大学生,大学女生想嫁留学生,现
在战事爆发,没有了留学生的来源,于是女大学生就难有对象了。”她还说:“
女人以‘失嫁’最为可怕,过时不嫁有生理变态的危机。”

  在深圳,这个被人断言为中国女单密度最大的城市,涩女郎或曰女单身这个
概念投射出来的意蕴并非那么不堪。苏青那个时代没有“单身贵族”一说,而现
在既然可以将“单身”和“贵族”两个词合二为一,至少说明单身已经是部分女
人自觉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女人不嫁的原因也已经不完全是所谓中学生大学
生留学生供需量这样简单的原因了。

  在深圳,时不时会听到男人对女人绝望或女人对男人绝望的哀号。涩女郎在
这种冲突下应运而生。虽然婚姻的形式在遭到质疑,但当代涩女郎中,没有几个
是信誓旦旦宣布自己终身不嫁的。即使那些潇洒快活的单身贵族也从不否认嫁的
可能。既然这样,“失嫁”虽不为“最可怕”的,但嫁与不嫁之间那点焦虑尴尬
也足以折磨人了。虽说现代社会对性的宽容可以不致使失嫁之人有“生理变态的
危机”,但不得不做高龄产妇一类的危机却还是活生生的现实。

  危机中的涩女郎仍然给生活提供了更多的色彩。她们延展了自己的年龄也延
展了男人们的想象力。一个35岁的涩女郎可以有以往任何35岁的女人所没有的风
姿和可能性。所以那些坚持要将涩女郎作为一种应当去解决的病症或问题的人实
在是过于操心了。

  我们倾听涩女郎的故事,了解她们的世界,看到她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形态,
感受她们在自己的各种欲望中挣扎协调,在嫁还是不嫁,嫁给谁,什么时候嫁这
些问题上困扰着。这些何尝仅仅是女人们面临的课题,或许这是做一个现代人所
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所以我们祝福她们——涩女郎们——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涩女郎“涩”故事系列之1

  等待浪漫爱情的降临

  mmfox:33岁公司经理

  mmfox的小窝在八卦四路一个小区内,一室一厅。房间里显得淡雅,物品摆放
得随意而不凌乱。靠近窗台边的一座两米来长的鱼缸非常醒目,里面养着十多条五
颜六色的热带鱼。她给里面的每条鱼都取了动听的名字,她说,这些游动的鱼可
以让她每次回家时都能感受到房间的生气。

  mmfox开始考虑婚姻问题是在1998年。那时她在深圳工作已经稳定,事业也算
初有成就。平时工作忙起来时还没什么,可一到周末或长假时,mmfox忽然发觉周
围的朋友都有家可以回,只有自己成了一个多余的人。看到同龄人一家三口逛街
其乐融融的样子,她非常羡慕。“我并不比别人差,怎么就不能拥有自己幸福的
家呢?”快三十的mmfox决心把主要精力从工作中抽出来,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缘
分。然而,等到她真正留心的时候,她吃惊地发现在深圳找位男友很容易,但找
一个老公却非常难。

  mmfox第一次来深圳是她1994年到一个朋友那里玩,感觉这个城市很有活力,
与内地完全不一样,于是萌动来深圳发展的念头。1997年,既是为了给自己一个
新的空间,也是为了彻底逃避昔日的情感,mmfox终于决定离开贵州来深圳发展。

  mmfox说自己是一个很要强很认真的人。她当时进入现在的公司,是从普通的
市场销售开始做起,一年后因工作出色成为市场部经理,2001年又被提拔为公司
副总经理。她大学时学的是数学专业,现在却介入了计算机行业。这些新的知识
都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而得来。与自己同时来的朋友都换了很多次工作,只有她
还守着一个单位。

  刚来深圳时,身材娇好的mmfox被男士追求的次数不少,但由于受过情感创伤,
加之立足未稳,她在感情上非常小心。她所认识的一些男士多是与自己业务有关
的朋友,这种掺杂着利益关系的朋友她心里明白是不大可能继续发展成婚姻的。
平时工作忙,她自己通过其他途径深入认识某个人又很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
务的提高,她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窄。

  一些热心的朋友给她介绍男朋友,mmfox走马灯似会见了一些人以后,性格开
朗的她才发觉事情并不简单。“深圳男人太浮躁了。30多岁这个层次的男人对女
孩的年龄和相貌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深圳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比例相当高。”她
叹气道,没想到,在这个女性人口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的浮华都市里,男性在择偶
的天平上,不是看重另一半的学历、知识与修养的砝码,而更多倾向于女性的年
轻和美貌,尤其是事业有成的优秀男士。

  也不是没有心动的。曾经有一个比她大3岁的工程师让mmfox很有好感。开始
两人感觉都不错。有一次,他们一起到一家家私城看家具,不知不觉聊到收入问
题。对方忽然发觉mmfox已经做到公司副总的位子,自己的薪水只有她的1/3,就
不再打电话给她,他对她的朋友说,他无法忍受妻子比丈夫挣得多,那样压力太
大。mmfox有点无奈地说,“其实,在婚姻中,男人所承受传统的压力比女人更大。”

  mmfox也有过一段8个月的网恋。对方是美国的华人留学生,做软件开发。他
们在网上认识,彼此很投缘,无话不谈。有一段时间,这段网恋几乎成为她的精
神支柱。然而,当他们在8个月后第一次真实面对时,这个精神支柱坍塌了。那次
会面非常的尴尬,“原来所有美好的想象都不见了,两人怎么都没有感觉,更谈
不上擦出爱情的火花。他后来形容这次会面为‘仓皇出逃’。”mmfox自嘲般地笑
了。几天后,他们在电话里作了一次彻夜长谈,以后他们之间就转变为好朋友的
关系了,譬如,他可以把自己与新女友之间的烦恼向她倾诉呢。

  作为一个高级白领,mmfox看上去非常开朗健谈、成熟稳重。她的言谈显示她
比别人更加理解深圳众多单身贵族的苦恼。她说,其实,她非常希望找一个可以
依靠的人。但不知怎么的,很多时候她发觉自己更容易与一些女友男友们形成一
种“铁哥们”式的好朋友关系,无话不谈,却很难向婚姻上走。

  现在,mmfox很注意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些,她爱做健身运动,常常
随朋友一起去短期旅行。mmfox说,在深圳这个移民城市里,不像内地有来自家庭
社会的压力,年轻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尽管一个人生活很孤单,但mm
fox说她不会凑合着结婚。没有浪漫爱情的婚姻是可怕的,她相信自己,并一直会
耐心等待那属于自己的缘分。

  涩女郎画像

  爱煲电话粥

  最重要的随身物件是电话本。有时候是与女友惺惺惜惺惺,有时候是与男友
相互试探,但很少与父母煲太久。给新男友只留手机号,偶尔关机,一半因为在
忙,忙开会忙另外一个约会,另一半因为在梦中,不敢接不愿接。短期旅行回来
听电话录音,却依然只有妈妈一个人的声音,还是千叮万嘱,并且只有一个问题。

  上次分手的原因:男人有问题

  崇尚独立主义,经济独立感情也独立。既不会饥不择食,又不会一见钟情,
因此约会见面分手的三部曲就多了起来。自己看不上他,总比他看不上自己更让
人舒坦。他不行的原因大致有:没有安全感,经济还有待努力,感觉不对,不够
帅气,不自信——总之,肯定是那个男人有问题。

  不爱过节

  工作的忙碌可以使人忘记一切;过节不行。假期的前天晚上好不容易聚会,
兴致正酣,已婚好朋友却要在晚上12点前赶着回家,只留下三杯两盏残酒。所以,
过节的代名词就是“寂寞入睡”,过节就是“精神的失业”,过节就是“一个人
的累”。生病的时候也可视为过节:寂寞节。

  不吃早餐

  周一不吃早餐是赶着上班,周二不吃早餐是保持身材的瘦身运动,周三不吃
早餐是省时间多睡会儿养颜,周四不吃早餐是加班很晚,周五不吃早餐是忽然没
有胃口,周六不吃早餐是昨晚闹得太晚,周日不吃早餐是这么早起来干什么呢?

  害怕听到好朋友结婚的消息

  好几年前,女伴们一致认为:结婚干什么?一个人过不是挺好吗?但越来越
发觉这个阵营沦落到只剩下自己。能够与女友分享她所交往的新男友的一切细节。
有时候关心女友新男友的程度超过了对自己婚姻的关心。但每一个好朋友结婚的
消息,都是一个疼。也有暗暗开心的时候,比如听说女朋友好像又离婚了——终
于可以重新约她出来逛商场了。

  可以不看书,但爱看碟,翻杂志

  既同情结婚生育的辛苦不浪漫,又哀怜小女孩们随意恋爱同居求快乐无保障。
单身的自由就是有大把的时间思考现实,不必读枯燥的经济理论书籍,但对流行
的文化非常熟悉,房间堆满了各类时尚文化杂志,通晓最新出版的大片光碟;谈
起爱情故事娱乐圈绯闻,绝对是一流的评论家。

  感叹好男人结婚总太早

  对于她们的年代而言,好男人本来就不多,偶尔碰上一个可以眼睛发亮的,
却是已经“名花有主”。遭遇的次数多了,不禁感叹“巴士坐过站,路上没有伴”。
翻来覆去,蓦然回首,才发觉最初认识的男友其实挺不错的。最令人懊恼的是,
在一个偶然的聚会上,又忽然听到他结婚的消息。男人们怎么就这么没耐心呢?

  不相信遥远的爱情

  书上的爱情总是那么美丽,现实的婚姻总是那么平淡。爱情的结果绝对比过
程重要。对于一个没有结果的爱情,中间的浪漫又有什么意思呢?因此,不讲条
件的爱情是风险,过分讲条件的爱情是危险,但她们最不会做是没有保险的爱情:
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炒短线的年代,长线投资行不通吧?

  偶尔做做饭,但很少洗碗

  心血来潮,会买上很多菜,人总得善待自己对不对?如此如此,往往练就了
非凡的厨艺,只是久养深闺无人知。通常,一个人的晚餐以热情开始,以平淡结
束。

  经常约会,但约会后又经常后悔

  没有如一些明星赶场那样繁忙,但几点几分的约会绝对是要事。约会不见得
是机会,但不约会绝对是没机会。决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往往同时和几个男士
约会。尽管每每在回宿舍的路上后悔又白浪费了几个小时,但从没熄灭对新机会
期望的火焰:我一直在努力,下一个也许就是。

  对喜欢的东西,有不计价格的冲动

  东西贵点往往不会很在乎,关键是当时有点喜欢。所以,有时候在家里会忽
然发现自己什么时候买回一堆用不着的东西,莫名其妙。

  很少把情人带入朋友圈中

  情人绝对是一个五星级秘密,有点甜有点酸,最好的朋友也不会知道。当然,
在特殊的场合里也可能向一些朋友口头炫耀的,比如在七嘴八舌的聊天室。

  不喜欢被问及经济收入,却时时留意男人婚否

  一个男人如果一开始就不停地打听她买没买车,购没购房,月收入多少,十
有八九会被认为不怀好意。但如果他不问这些,涩女郎又往往会忍不住自己主动
透露这些“资本”,毕竟婚姻也有一个交换。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她得
留意到男人目前单身。

  不容易激动

  要么已经熟知爱情每一个程序,要么对婚姻的认识还懵懂无知,要么曾经沧
海难为水,要么为赋新词强说愁;经历的与未经历的,都会有一套爱情理论。只
愿以一张微笑的脸示人,对着刚买回的新碟暗自落泪。

  常常幻想,但从不奢望

  从花季雨季中风度翩翩的白马王子,到现在房车兼备、踏实纯情的成功男士
……当然最最好男人的优点他都有,坏男人的缺点他一个不沾。可在生活中,涩
女郎们又出奇的低调。随缘吧,她们说。涩女郎“涩”故事系列之2

  “挑”成单身女人

  本女:32岁私营业主

  在靓女云集的深圳,我虽是个土生土长的广东姑娘,却也自认是得天独厚,
长得身材高挑,容貌俊美,大可以和外省姑娘一较高下。

  1992年,我22岁,入了政府机关工作,那时年纪还小,满脑子罗曼蒂克的思
想,总幻想着有一天会有个白马王子来到我的身边。那时上级单位有个刚分配过
来的研究生,他常跟我打电话,可是吃了两次饭后,我就拒绝跟他出去了。因为
我发觉他吃饭的姿态很难看,并且爱抖腿,从那一刻起,我心里就否定他了。

  后来我在一个女友的生日会上,认识了一个自己开公司做生意的男子,他也
算是事业有成了。然而,我跟他来往了半个月,又发现了他有我不能接受的地方,
他的头发总是湿黏黏的,好像半个月没洗的样子,衬衫袖口边有些发黄,好像没
洗干净的样子,我就有点不明白他是怎么做成每一宗生意的。这跟理想中的白马
王子差得太远了。

  这样我又交往了几个男子,但都是不久就没有下文了。我总是发现他们有这
样或那样的缺点。我就想着后边还有更好的,没有必要勉强自己。不久深圳涌起
了一股下海的热潮,我也在这股热潮中扔了铁饭碗,下海从商了。我是跟两个女
朋友合伙做生意,她们也是跟我一样条件都不错,但都没有男朋友。那时候,我
们可骄傲了,常在一起嘲笑这个女朋友嫁的老公太一般了,那个女朋友的男朋友
又太矮了。总觉得我们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可是,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我们
想在男人的天下里要争分一口羹并不容易,一年下来,我们的公司竟然亏损累累,
那段日子,是我们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我们的身心都扑在工作上了,根本就没
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感情的事。

  3年后,我出来自立门户,生意越做越顺,赚了不少钱。28岁时,我忽然发
觉身边的朋友都一个个结婚生子了,只有我还是“孤家寡人”。我的妈妈这时也
开始像《傲慢与偏见》中那个母亲一样,总是唉声叹气地说:“什么时候,我的
女儿才能够嫁出去呢?”只要有一个男子上门坐一下,她的热情劲就让我受不了。
事后她总对我说:“这个挺不错的,我说你就别挑了,你都快三十了,你挑人,
人也挑你的。”每次听了这话我的自尊心都受了不大不小的伤害。可是父亲的眼
神更让我受不了,他虽不说,但我明白他那个意思,在他心目中,我是他最出色
的女儿,可现在这个女儿仿佛成了商场的换季衣服一样,要打折了。这时候,我
才开始有点焦急了。

  不久,我认识了一个在证券公司工作的男子,他其他条件都好,就是走路的
姿态有点难看,但我也不计较了。我想我妈说的我挑人,人也挑我,人没完人嘛。
我就下定决心要跟他好了。可来往了一段日子,他的态度却是若即若离,让我摸
不着头绪。后来有一天我就问他,他跟我坦白说,他原有一个同居的女朋友,他
觉得她不太合适他,真正要分手却又不是那么容易。我听得那个气呀,我岂不是
成了第三者,再说我也不很中意他。分手后,心里难受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我29岁那年,有个男子跟我求婚,当时在乱哄哄的东门立交桥下,我正要
跟他说再见,忽然他结结巴巴问我,能不能答应跟他结婚,他说梅林一村的福利
房就要建好了,那可能是最后一批政府福利房,他单位下个月就要登记了。如果
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后来他说什么我也没听清楚,
我只知道这还是我们第三次见面。真是的,我还会为了一套房子结婚吗?只是那
一刻,我觉得这个男人很可怜。

  眼看就逼近三十大关了,不是说女人三十烂茶渣吗?这时自己心里更加焦急了。
我跑了几次单身贵族的俱乐部,没有什么收获不说,还让人跟踪,吓得我从此不
敢再涉及那些场所了。有朋友建议我不如去登个征婚广告,这样范围更广一些,
主动权也掌握在自己手里,到时想见谁就见谁。我就花了几百块钱在特区报登了
个征婚广告。也许是我没在里面说明年龄,只说身高和集财貌于一身,3天后,应
征信如雪片飞来。我就在里面挑了一些较出色的见面,但刚开始几个有意无意之
间总要打听我的财产数字,我对这点是最敏感也是最反感的,绝不能容许一个男
人因为我的钱而跟我结婚。我觉得这种认识的方式,双方的防范心理都太重了,
后来就不想与任何应征者再见面了。

  有时候我想,独身也无所谓,特别是听到谁谁离婚了,谁谁又婚姻不幸福,
只为孩子将就着生活,我心里又找到了安慰,想着婚姻大事还是要谨慎,始终是
急不来的。

  说真的,我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但我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是找不到意中
人。一个人的时候会有很多失落,不过,我还是相信缘分,守着一份孤独,宁缺
勿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