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楊閒士9264
萬維讀者網 > 攝友部落 > 帖子
微距拍攝技巧和經驗
送交者: 自由鳥 2010年04月23日08:33:37 於 [攝友部落] 發送悄悄話
                            微距拍攝技巧和經驗
 

  拍微距需要理由嗎?以前膠片相機拍攝微距,要麼使用微距鏡頭,要麼使用大長焦鏡頭,兩者價格都不菲,而對數碼相機來說,微距攝影是數碼相機的特長之一,在拍攝一些細小的東西,如水滴、珠寶、花鳥、魚蟲、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優勢。即使是很多民用級的低端數碼相機,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雖然與專業的微距拍攝無法相比,但會讓你一試微距世界的美麗。 


 微距世界很美麗,因為微距可以放大微觀世界,獲取的是我們日常視覺看不到的東西,所以更有視覺衝擊力。微距題材很廣泛,盆養的花、廚房菜板上被切開的菜、家中的小飾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樓下草地里的昆蟲世界……

  所謂微距攝影,一般指拍攝比物體正常尺寸要大的圖像,即圖像大小與實物大小的比例超過1∶1。傳統相機鏡頭的焦距較長,要較好地實現微距拍照,需要配備微距鏡頭(包括標準距離50mm~60mm、中距約90mm~105mm與長距180mm~200mm)、三腳架等附件。而數碼相機CCD感應器的面積較小,鏡頭焦距較短,有的甚至僅為幾個mm,因此能有相當理想的微距功能,即便是入門級攝影愛好者,也容易成為一個微距攝影高手,拍攝出花間采蜜的蝴蝶,樹上蠕動的爬蟲,層次豐富、背景虛化的花……


  雖然數碼相機微距上手比較快,完全不需要傳統相機要配備很好的微距鏡頭,並需要足夠的經驗才能實現精彩的“一拍”,但是,要想用數碼相機拍到好片子,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行。在實拍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靈活把握好光圈、焦點、景深及光線等影響片子效果的幾個重要因素之間的關係。

焦點的選擇

 不同的焦點選擇,能營造出不同的圖像效果。在移動拍攝焦點時,應使拍照對象處於畫面中間,一般情況下應該選取畫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現的部分,並保持快門的半按狀態,在焦點對準以後(要稍微等一下以便相機進行對焦)再從容地按動快門,避免拍攝出的照片發虛。

 一般說來,在數碼相機微距模式下,鏡頭距離物體越近,拍攝出來的物體越大,如果不注意畫龍點睛,片子畫面就會顯得非常呆板。如對小昆蟲一類的主體拍攝,焦點的選擇應該落在昆蟲的眼睛上。眼睛是生命的靈氣的所在,拍得越清晰越好清楚。尤其是像蜜蜂、小青蟲和螞蟻昆蟲這樣微小的生物,更要重視對眼睛的表達。

聚焦與景深

 景深在微距攝影中往往是成敗的關鍵。由於微距拍攝時鏡頭距景物很近,所以景深一般都很淺,背景都幾乎看不清楚。但有時為強調畫面效果,需要適當加強景深,因此要特別注意聚焦與景深的調整。

 景深一般取決於三個因素:

  1. 光圈大小。在焦距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為了展示花鳥魚蟲細節方面的微距拍攝,縱向增加主體的清晰度,一般適宜用較大的光圈值以加深景深。

   2. 鏡頭和景物的距離。距離越遠景深越深,距離越近景深越淺。拍攝時最好把要拍攝的主題都能放到同一個與鏡頭軸向垂直的平面里,否則會有一部分主題可能不夠銳利。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配置一枚廣角鏡頭,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景深,而且可以讓你更靠近景物。

 3.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淺,焦距越小景深越深。不同的光圈和焦距的組合可以產生不同的景深。我們應該學會合理地利用光圈和焦距的組合,既能虛化背景,又能保證主體清晰。如果用遠端變焦進行微距拍攝,拍攝的照片就會不夠理想。

曝光和背景

 微距攝影曝光程序比起普通拍攝有少許不同之處,因為微距拍攝的物品一般都是很小的,占很小部分篇幅,曝光程序很有可能被背景所愚弄,所以在拍攝時最好人為加上背景,這樣更能讓主題突出。

 添加背景,一般可以選擇中性灰色的紙作為背景,使用灰色一方面可以讓曝光更準確,還有就是使用灰色讓背景顯得很淡,這種色彩和一般的色彩都可以搭配到一起。也可以使用白色或黑色的背景,不過這樣曝光時就要特別注意,因為它們很容易導致曝光不準確,造成曝光過度或曝光不足,這時就要用到曝光補償進行調整,如果背景太暗,就增加曝光,如果太亮就減弱曝光。

光線的控制 

 微距攝影的光線控制本質上是調節自然光與人造光的比例,正確地運行光線,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與意境。但一般不要使用閃光燈。雖然,閃光燈能縮短拍攝曝光時間,獲得的景深更深,減弱因曝光時的抖動或物體運動所帶來的影響,但微距拍攝時閃光燈的使用要比普通模式下難,很容易造成曝光過度。所以,一般攝影愛好者在進行微距拍攝時,要注意觀察光線的照射方向,儘量利用好自然光,確保光線平均地照射在被攝物體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從側面射入的光線能更好地突出物體的質感。如果自然光線的不足或光線照射位不當,可以用個手電筒或白色泡沫板(充當反光板)補光。

拍攝時的注意事項

 如果是拍攝花草類的靜物,那麼可以很用心地考慮用光與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獲得極好的淺景深,並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虛掉,同時可以獲得藝術美感的效果。但因為是微觀世界,相機鏡頭與被攝物間已經離得很近,極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線,所以輔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內拍攝,請使用大功率家用檯燈之類,至於是白熾燈還是熒光燈並不重要,因為DC都帶有白平衡調節,大不了多試幾次。另外,一張白板紙用來補光也是很好的建議。為了獲得清晰的照片,輔助架穩相機的三腳架、獨腳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拍攝對象是怕驚擾且行動迅捷的小昆蟲,高速快門是第一要素。獲取高速快門有三種途徑,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門速度就可以相應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會造成畫面較粗糙,顆粒感加強,因為表現微觀世界一定要細膩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階ISO還能獲得足夠精細的畫面(很多新款單反數碼相機在ISO800下還可以獲得通透的片子來),否則不建議使用。三是使用閃光燈,例如為了拍一隻縱深感清晰的蝗蟲照片,只有通過小光圈才能獲得,但是小光圈帶來的負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減少與快門速度的降低,而行動快捷的小動物不會給你機會打輔助長明燈光,閃光燈是唯一選擇,而且行動要快。為了避免直射過曝,請在閃光燈上加柔光罩。

用得着的小技巧

  1.遙控或快門線的使用有助於獲得清晰的照片,或者使用相機的定時自拍功能。

  2.測光與聚焦模式儘可能不用點測,因為在點測時反而測焦不准。一般的消費類DC手動聚焦功能較弱,而在被攝物較小不易準確聚焦時,可以在同距離處手持手錶之類的大一點的物件來輔助對焦。

  3.使用液晶屏取景,因為拍微距本身就要與被攝物離得很近,再使用取景器取景不僅姿勢不雅,關鍵是不易端穩相機。而使用液晶屏取景,可以讓拍攝者很從容地構圖,並方便看到最終的淺景深效果。

  4.注意背景。儘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虛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體間的接縫處,有時一不小心就會破壞整體效果。

    5.巧妙搭配不同攝影器材。同事中有人成功使用E20P配標頭反接,這時反接的標頭就成了一個放大鏡,可以獲得更好的微距效果,儘管成像中帶有黑圈,使用大分辨率做裁剪就可以了。

  6.適當嘗試逆光效果。特別是邊緣薄且透的植物花、葉之類,逆光下會表現出特別的美感。

  7.旅遊景點中,像風蝕的石刻、鏽跡斑斑的門鎖之類,在微距拍攝中會表現出強烈的質感。


隨身必備物品

  黑布:方便人工布置背景,突出主體攝影。

  白布、白卡紙(有一定硬度)、小夾子:一是可以方便補光,二是可以擋風,以防花草在風中搖擺。

  水、小噴壺:拍花草時特有用,噴灑點水會使照片特靈光,簡單一點的解決方法就是帶礦泉水,口含水噴一下最方便了。

轉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世界各國新世代王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