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万维读者网 > 诗词歌赋 > 跟帖
主要区别是普通话只有上、去两个仄声,
送交者: 枯木朽株 2008月08月27日23:23:54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按照普通话,国家的国字是入声即拼音第二声吧?蓬莱仙岛 于 2008-08-27 22:21:36
而旧时语音有上、去、入三个仄声,所以较普通话仄声更多。

入声不是普通话中的第二声,只是随着语音的变迁,“国”字正好变成普通话的第二声。
“黑”字原来也是入声,却落入“普通话”中的第一声。

看看杜甫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其中“急”字在普通话中读平声,
就不合律了。但旧读入声,为仄声的一种,所以合律。

再看看毛泽东的诗:“九嶷山上白云飞,”按普通话,成了三平古,严重错律。但“白”字
旧读入声,所以合律。其实毛的律诗都是按旧韵写的,无一例外。

“国”字的入声发音有点介乎“桂”与“乖”之间,但要
发得短促,一发即收。其实写诗完全可按普通话写。但如不清楚旧音,就无法在读旧诗时得到其格调。
甚至很难理解仄声韵。譬如“国”与“职”同韵,但在普通话中差异极大。

绝大多数近代的律诗都是依据平水韵写的。我写诗尚未用过普通话新韵,以后有机会一定试试:)

诗只有不断探讨才能进步,很高兴能与蓬莱兄谈诗。
0%(0)
0%(0)
    共勉:)  /无内容 - 枯木朽株 08/28/08 (208)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2006: 江南今夜雨玲珑
2005: 拾旧:红绿灯狂想
2005: 旧作 散文诗 小鸟葬歌
2004: 踏莎行 奥运尾声
2004: 《也写给奥运三米跳板的冠军彭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