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万维读者网 > 诗词歌赋 > 跟帖
其实用新韵写诗词最好,古韵可以兼顾。今人就算是南方人
送交者: 曹雪葵 2014月12月17日01:23:16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谈两句韵律、洛基山人 于 2014-12-17 00:30:44


也不能不靠死记就能自如地用古韵来写诗词。也许靠死记能记住那几百个现代已经不读入声而古代读入声的字,比如俺大约能死记其中的大部分,但:没有人能准确地记住平水韵所有的字各属于那个韵部。比如平水韵之:



上平一东

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中间]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崧]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蒙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上平二冬



冬咚彤农侬宗淙锺钟龙茏舂松凇淞冲容榕蓉溶庸佣慵封胸凶匈汹雍邕痈浓脓重[重复]从[服从]逢缝峰锋丰蜂烽葑纵[纵横]踪茸蛩邛筇跫供[供给]蚣喁



一东 和 二冬 属于不同的两个韵部,而写律诗作韵字使用时,这两个韵部的字是不可以混用的。问题来了:东 和 冬 都是dong,为啥分入两个韵部?还有 绒 和 熔?因为它们读音完全一样,很难记住谁属于东,谁又属于冬。不幸的是,平水韵中这种现代人很难分清的韵部还很多。 哈哈



俺深信,在古代它们的读音一定是有区别的,否则古人也不会疯狂到把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分入不同的韵部。可咱们现代人咋办?总不能酒兴来了要写首诗还得赶紧先找好平水韵。手头正没有咋办?而当时的古人写诗时是不需要韵书的,否则怎么殿试?是,到了明末清初,文人也得举着韵书写诗了,红楼梦里就有专门的“韵盒子”,俺猜测此物,定像中药柜子赛的,分成一格格的抽屉,一个抽屉,一个韵部,共106个抽屉或隔断。为啥,明清说话已经跟平水韵不一样了。



最大的麻烦还不是用古韵写,而是写完了不会读。网上有视频说是闽南的谁谁谁,用当地话读古诗就完全等于平水韵了。可俺一听啊,扭扭捏捏,洋腔怪调,俺就不信李杜那么器宇轩昂的诗,读出来会是那样的娘娘腔。想象一下,自己写出来的,自己却不会读,这算啥事啊?哈哈。所以俺提倡用新韵写诗词。



兼顾古韵的理由是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如知道 国 在古代读仄,就不会认为古人写错了。



信笔写几行,陋见而已。欢迎山人兄常来指点。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上联:一柱贯三才,王者横行虎虎虎,请
2013: 七律:蔡邕蒙冤
2012: 聚散如梦 (绝句二首)
2012: 和大海聊会儿天 - 跳与悠 (组图)
2011: 【七律.老干体】三民主义(咏蜀故伎兄
2011: 七律:天之道及时行乐耳
2010: 无题(和网友)
2010: 再醮
2009: 七律步韵《白梅花》
2009: 和白居易苏杭二州刺史任内自责五言长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