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萬維讀者網 > 詩詞歌賦 > 帖子
漢語拼音新韻與平水韻之比較(轉自網絡)
送交者: GEORGES3000 2014年05月03日02:20:19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漢語拼音新韻與平水韻之比較(轉自網絡)


劉先生編制的《漢語拼音韻、平水韻對檢表》,這對不懂拼音的老年詩友用新韻寫詩很有幫助,對學過拼音卻不熟悉平水韻,卻有寫格律詩詞願望的青年朋友及後人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劉先生編訂的拼音韻為20個(a啊、ai哎、an安、ang骯、ao凹、e婀、ei/ui微、en恩/un溫、eng庚的韻母、er兒、i衣、ie耶、in因、ing英、o噢、ou歐/iu油、ong東的韻母、u烏、ü迂、üe曰),跟《十三轍》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詩韻新編》基本一致。


下面是 1.《拼音韻》2.《詩韻新編》3.《中原音韻》4.《十三轍》的韻名比較:

(1)a         ai      an    ang  ao     e      ei/ui  en/un     eng    i       ie     o      ou/iu  ong     u  ü    er

(2)麻       開      寒    唐    豪     歌     微     痕           庚     衣     皆     波     侯      東      烏  魚   兒

(3)家麻  皆來 寒山 江陽  蕭豪 車遮 齊微  真文      庚青  支思 皆來 歌戈 尤侯   東鍾    魚模   支思

 (4) 發花   懷來 言前 江陽 遙條 梭波 灰堆  人辰      中東   一七 乜斜 梭波 油求   中東   姑蘇    兒


在《拼音韻》裡還有er兒韻、《平水韻》歸在上平聲四支里,《中原音韻》歸入支思韻。語音差別較大,所以《十三轍》、《新編》和《拼音韻》把它分出來是合理的。


《十三轍》裡“梭波”轍包括“o、e”兩韻,《新編》分為“波、歌”兩韻,拼音韻也是主張分開來。


應該注意的是,在《平水韻》、《詞林正韻》中的歌目在《十三轍》中看不出是否有變化,北方人可以認“歌”是“e”韻,吳方言裡仍可以認作“歌波”同韻。在《新編》和《拼音韻》裡就分得符合現代規範漢語語音實際了。


在《十三轍》裡,“ü”韻跟“支、齊”合為“一七”轍;《新編》則分為“魚、支、齊”三韻目;《拼音韻》則主張“支、齊”合為一韻目。


《十三轍》裡的“人辰”轍包括“en、in、uen、ün"四韻;《新編》標“痕”韻;《拼音韻》則主張把“in”韻分出,該韻屬《詞林正韻》第十三部,即《平水韻》中的“侵、寢、沁”三目,另三韻則屬詞韻第六部,即《平水韻》中的“真、文、元(半)”目。分出來既合歷史上的變化過程,也符合現代規範漢語的發展方向。


《十三轍》裡的“中東”轍包括“ing、eng、ueng、ong”四韻;《新編》標“庚”韻和“東”韻。《拼音韻》則把“ing"韻分了出來。該韻在《平水韻》裡屬下平聲“青”韻,在《詞林正韻》裡則和"eng庚蒸"韻合在一起為第十一部。“ong”韻則為第一部。考慮到宋代以來詞人的習慣和社會的認可,“庚青”韻合在一起還是可行的。

 

在《拼音韻》裡還有一個“üe曰”韻。這個韻在《平水韻》屬入聲,在《新編》歸“皆”韻,在《十三轍》歸“乜斜”轍。應該說也是經實踐證明是可行的。


《中原音韻》有19個韻目,其中“寒山、桓歡、先天、監咸、廉纖”五韻,韻腹、韻尾是相同的,只是韻頭有差別。《中原音韻》是曲韻(元曲),唱曲對開口、合口、齊齒、撮口都有講究,就分得細了些。在《十三轍》就合為“言前”、“人辰”兩轍。這樣一來,《中原音韻》就只有16個韻目了。如果把《中原音韻》中的“魚、模”分為兩目,那麼,就是17個韻目。《中原音韻》裡還有個“車、遮”韻,《十三轍》歸在“梭、波”轍。可能《十三轍》的編者是南方人,顯然是受吳方言的影響。《拼音韻》、《新編》也是分開的,這符合語言發展的現實。所以《十三轍》也應該分出“歌戈”和“庚青”兩轍,加上“兒”轍,該是“十六轍”。如果在“姑蘇”轍外加個“魚迂”轍,就是《十七轍》了。


先秦兩漢古音韻有11個入聲韻目,《平水韻》有17個入聲韻目,《詞林正韻》合為5部入聲韻。《中原音韻》已經沒有入聲,現代規範漢語沒有入聲,這反映了漢語語音的巨大變化。“入派三聲”,有一些入聲變成了平聲,寫格律詩、填詞該如何去認定?我以為只有跟着變。格律詩很美,在唐朝達到頂峰,也在唐朝,就有人反對寫格律詩。陳子昂堅守古風陣地,李白的五、七絕達到最高境界。而李白在古風第一首開宗明義寫道:“大雅久不作,吾舍竟誰陳...自從建安來,誇麗不足珍。”後來白居易也致力新樂府的創作。


總之,唐朝最有感染力的詩,不是格律詩,而是古風、樂府等歌行體的詩。堅持反映社會生活的詩“垂輝映千春”。趕時髦,講平仄、鑽典故、用駢句的格律詩最後也趨衰落,代之而起的是長短句的宋詞。這就是傳統詩詞應該從變中煥發生機的歷史根據所在。


兩種觀點都有片面性。

一種觀點認為學作傳統詩就要從平仄學起。就是先學格律詩。這不符合詩歌發展的路徑,也不符合人的認識規律,容易把人難倒。個人主張學作詩應先學比、興,張開想象的翅膀。先寫一些古風式的、新樂府似的詩,後學格律。


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學七百年前的《平水韻》,是在用古人的音韻格律反映現代的社會生活,而又要用現在的音去讀,就顯得不倫不類,並由此反對人們寫格律詩。


講究格律的唐詩、宋詞是一種歷史現實,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現在研究得還不夠,應該去認真研究。有人想用這種形式來表情達意,就任它在詩園裡綻放。何況那些“古音”有的也並未死去,還壯實地活在我國的多種方言裡。現在寫傳統詩的大多是老年人,他們中許多人並沒有學過拼音,還由於受方言的影響,用新韻作詩詞會有一定困難,相對地對原來的音韻倒比較熟悉。


因此,許多人仍會用《平水韻》做詩,用《詞林正韻》填詞,繼續使用入聲字來調平仄。此外,傳統詩詞對元曲有影響,對明清小說也有影響。比如說研究《紅樓夢》就要研究裡面的詩詞,這種研究就要了解格律詩詞,了解舊的音韻。事實上,現在許多地方劇種,如江南地區的越劇、滬劇、錫劇、評彈等都還有入聲的存在。


從這些方面去考慮,更可以認識到劉先生編制的《漢語拼音平水韻對檢表》的社會價值。




轉自網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Kristine Sa & Cathy Viet Thi
2012: 四月的雨
2012: 同桌的你
2011: 帕斯掠影
2011: 阮郎歸:逍遙吟
2010: 西江月:為余哈哈鏡影院題
2009: 申時行: (詩) 姐妹
2009: 殷夫所譯裴多菲的《自由與愛情》未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