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万维读者网 > 诗词歌赋 > 帖子
今人为何要写近体诗?
送交者: 青柳 2005年05月28日19:36:08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近体诗,或称格律诗,究竟应该用什么韵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我猜想大概几百年都没停止过,至今没有任何统一的认识。就格律诗的韵我去年上过一个帖子,在那个贴子里,我是提倡使用今韵的。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争论,甚至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最近,红妆又上了一个类似的贴子,这一次动静闹大了。红妆的文章之所以反响较大,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话说得“绝”了一点:“平水韵可以休矣”,虽然后来态度放缓,改为“今人写诗何不用今韵?”,但无奈覆水难收,人已经“得罪”了;二是身份使然,班主发话,不让用平水韵了,喜欢平水韵的人能不紧张?这几天读贴子,果不出所料,仍然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可以肯定地说,这次争论一定又是无果而终。但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虽然表面上大家似乎是在争论同一件事,即今人写格律诗应该用旧韵还新韵,但争论的双方并不是站在同一个立足点上。吵了半天,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就是我这个贴子的题目:今人为何要写近体诗?

我认为,今天写近体诗的人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仿古”,这些诗人非常喜欢近体诗,但他们是把近体诗当作“古董”来研究的。他们努力地研究它的发展历史,细致的分析历史上成名诗人的风格和格律上的每一个细节,大量地学习历史典故,猜测古人对入声字的可能发音。许多人的目标就是,自己写出的诗混在唐宋格律诗中,最懂诗的人都分不出真假。如果你问这些诗人近体诗该用什么韵,回答是不言而喻的。用今韵怎么可能乱真呢?我猜想,那位张中行先生大概属于这一部分诗人。

第二种是“借古”,这些诗人也很喜欢近体诗,但他们只是借用近体诗这个载体。他们的目标是用近体诗这种成熟,优美的诗词形式写出他们今天的生活和今天的情感。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的作品是否能被今天大多数的读者接受和喜爱。如果在运用这一载体时感到了不便和束缚,他们就会想办法改变他们不喜欢的地方。诗韵就是今天的诗人写近体诗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我认为这就是争论的根源。很显然,如果你问这些诗人近体诗该用什么韵,回答一定是:“Well, it depends.” 如果平水韵不至影响他们诗意的表达,他们不会反对用它;但如果影响了,他们会“造反”。

前一种诗人在当代诗人中的比重不大,但在写近体诗的诗人中却有很强声音。后一种诗人的声音相对较弱,不是因为他们缺乏“锐意改革”的勇气,而常常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理,与其花时间去争论一种诗词的用韵的问题,不如换一种更适合表达自己诗意的形式,毕竟“五四”运动的那些先驱为他们提供了“自由”。就这一点意义上来讲,红妆和其他主张新韵的诗友能把问题提出来讨论,而不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是很让人敬佩的。

我本人对这两种诗人都非常尊敬,而且我也非常喜欢近体诗。我常想,对于一种你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是把它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金科玉律供起来呢,还是赋予它新的生命,让它“活”在今天的生活里呢?我个人取后一种态度。诗词是语言性非常强的文学艺术形势,语言发展了,语言艺术反倒不能发展,这不是怪事吗?张中行先生的这篇文章我以前也读过,但他的观点我很难苟同。如果真向他老先生说的,今天的格律诗创作统统是“仿作”,那等于是说近体诗已经“作古”了,今天的人只能是考古,还谈什么继承,谈什么发展呢?我认为,他的观点并不是在维护近体诗的纯洁,而是在加速它的衰落,是有害的。许多人对近体诗的发扬光大是抱着悲观的态度的,他们认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的思想多元化的当今中国社会里,这种一板一眼的诗词形式终究是要被淘汰的。如果我们连已经明显不适应今天的语言实际的平水韵都不能有所突破,那么这种悲观的估计是完全可能会变成现实的。因此,我愿意在这里站在红班主的背后为她摇旗呐喊一声:支持,鼓励用今韵!

诗韵是什么?不过是把发音相近的汉字放在一起的一张表格。平水韵之所以在今天的一些人的眼中有几分神秘,不过是因为它同今天普通人说话的用字有点不一样而已,而这些“不一样”的地方很可能恰恰是它落后的地方。今天的诗人们怎么就不能用已经发展了的汉字重新列一张表格呢?但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等于就该寿终正寝了,平水韵至今有很多合理的地方,比如,它就很符合南方一些地方方言的发音特点,不押普通话的韵不等于不押韵。文化的发展是在继承前人,研究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一废了之。要先了解它,弄同它,然后才能谈到去粗取精,发展创新。就这个意义来讲,我不赞成“平水韵应该休矣“的口号。

现在的问题是:提倡今韵,什么是今韵?中华诗词学会搞了一个《中华新韵》。说老实话,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诗韵。如果说,旧韵的不合理在于将本来押韵的字硬说成不押韵的话,这个新韵在我看来是把本来并不押韵的字硬说成押韵。比如,ong, eng, ing, 三个发音差别很大韵母放在一个韵里,早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宽韵”。其实,这三个韵母都不窄,分成三个韵完全不会限制诗人们的创作。我个人在写今韵诗时是不参考这个诗韵的,作为北方人,我是严格按拼音来押韵的。但这只是我个人的原则,愿意参考这个诗韵的人当然可以用它。下面我愿意引用我去年上贴里的一段句来结束这篇里罗索的废话,并希望喜欢近体诗的诗友们能继续关注着个话题。

几句结语。我主张将近体诗的“基本原理”与当今汉语变化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发展出一种“今体”格律诗。“基本原理”是格律诗的起承转和,平仄相对和相粘,对偶,用典等。“具体实践”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和词意。总的原则是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起来要押韵。以下是我给自己定的“规矩”:
一.用今韵。用今韵要彻底“从今”。比如十一真中的“神(en)”,十二文中的“文(en)”,十三元中的“门(en)”以及下平十二侵中的“深(en)”均可通押。但不能由此扩展将十一真中的“春(un)”,十二文中的“斤(in)”,十三元中的“元(an)”和下平十二侵中的“沉(en)”也通押,否则就是出韵。换句话说,如用新韵,必须彻底忘掉旧韵(包括诗韵,词韵和曲韵),严格以汉语拼音为准。
二.用平水韵。将一个韵中今天读起来仍然押韵的字或读音相近的字分成不同的“亚韵”(如十灰的“开”和“来”,“雷”和“杯”;十三元的“魂”和“门”,“元”和“言”)。这样做的好处是两头都“照顾”到了,既不出旧韵,也和新韵。缺点是宽韵变窄了。
三.诗用词韵。也如诗韵将今天读起来押韵的字分成“亚韵”。
按照这些“规矩”写出的“今体格律诗”会使一些人感到不伦不类。没关系,“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那个初夏的午后
2004: 贺新郎.中国首次载人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