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七言绝句作法举隅》,每天学写一首:56法之14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14法
此第14法,与前面的第12法完全相同,只是分类更细,即:第三句由“如何”二字引领,并与第四句结合成一句话发问。而笔者在第12法中已经说明过:“第四句或作答,或与第三句整合成一句发问。后者自然无须作答。”可见冯振分类过细,读来反觉絮烦。所以也不再增附例诗,就附冯振原文所举例诗供参考可也:
1- 无题(唐·李商隐)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2- 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宋·朱熹)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裘听子规?
跋:《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的作者是冯振心。简介:“冯振心先生(1897年——1983年),名振,号“自然室主人”,素有“广西才子”之称的。他17岁学诗,是我国有卓著成就的教育家、出类拔萃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杰出的近代现代诗人,有《自然室诗稿与诗词杂话》等著作传世。当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学时,著《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一书,“就七言绝句之作法不同或大同而小异者,略分如干类,先博举其例,而后综籀其法”,授于门生,周振甫、冯其庸咸得其惠。”
《举隅》从古人七绝中归纳出56种写法,虽然拘于构思形式,习作纯熟后,也能悟出作七绝的精神追求。俺记不清什么从网上搜到这篇好文,自己也没有兴致跟着学写。今日又看到,想起以前曾在诗坛介绍过,但没介绍完。可又记不住介绍过多少,干脆从头来,陪着大家再来学写。一天一到两首,一个月,学完。俺吧,每天从《举隅》中摘录一两种写法贴来,大家读完古人例子后,自己找题目写一首。多写不限。要求:一定要严格按照《举隅》所介绍的方法来写,否则就毫无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