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劉雲楓:“三個有利於”與新儒學
送交者: 劉雲楓 2014年07月22日16:54:4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三個有利於”與新儒學


新儒學熱熱鬧鬧很有一段時間了,某些大學還建立國學研究中心。儒學和國學不是一回事兒,要是把兩者的關係搞明白,估計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但大致上,國學的中心是儒學應該沒有異議。

主張復興儒學的人和反對這種思潮的人,各持己見,爭論不休——自從中國人被英國人打得鼻青臉腫,爭吵就沒有平息過。悲觀的估計,只要中國人不死光,這場學術之戰就會繼續演繹下去。

我無意參加爭論。或者說,爭論的辦法應該變一變。以前的爭辯之所以沒有結果,原因在於,正反雙方始終沒有找到一個中立、客觀的評判標準,沒有規矩,難成方圓,所以,比辯論更重要的是,正反雙方要首先要制定一個彼此認可的評判標準。

小平1992年南巡的時候,提出了三個有利於的著名準則,能不能用三個有利於來評判儒學的價值呢?我想,最容易讓人攻擊的是,三個有利於是儒學出現2500年之後的標準,用現代的眼光褒貶古人的是非,好像關公戰秦瓊一樣滑稽可笑。我可不這麼看,因為,儒學復興就是古為今用,即把傳統中的精華繼承下來,用之現世,傳之後人,既然這些老古董要為現代人所用,鐵定要用21世紀的標準。要是再用大清朝,或者大宋、大唐、大漢的尺子,才是南轅北轍呢。

關於標準,就說這些。

“三個有利於的核心是:第一,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第二,是否有利於綜合國力的提高;第三,是否有利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這三個準則,是儒學價值的試金石,把號稱博大精深的儒學精華放在這面鏡子下照一照,儒學的本來面目自然會顯現出來。

先看第一條。儒學在中國社會獨占鰲頭,可以說是空前絕後。自西漢開始,到1911年民國成立,儒學猶如永遠不落的太陽一直照耀着九州大地。可是,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究竟有怎樣的發展呢?1776年,亞當.斯密在撰寫《國富論》的時候,曾經非常精闢地指出:中國社會的富裕程度已經達到了其能夠承受的極限,若干世紀以來,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停滯了。20世紀初使用的農具,與馬可波羅遊記中所記載的農具幾乎一模一樣。從這個角度觀察,儒學對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並沒有值得記載的貢獻。此其一。

再看第二條。綜合國力的提高,更是笑談了。宋朝是儒學復興的一個朝代,人才輩出,文化燦爛。可是國家的綜合國力卻是羸弱不堪,先是被遼,再是被金打得丟盔卸甲,不得已龜縮在中國的東南一隅,苟延殘喘。有一段時間,整個朝廷不得不在大海上四處飄流,堂堂的皇帝和叫花子差不多,最多算是丐幫幫主。明朝也是一樣,朱元璋識字不多,可是,對於儒學的虔誠要勝過歷史上所有的其他帝王。可是,就在這個儒學昌盛的王朝,帝國的勢力卻是弱不禁風,東南沿海的幾股倭寇就讓整個朝廷雞犬不寧,人人膽戰心驚。至於後來,被數十萬人口的滿族八旗軍風捲殘雲一樣橫掃,更不是什麼光彩的歷史。

最後一條,儒學是否有助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這種說法本身,已經給儒學增添了光彩。因為,正統的儒學裡面,從來沒有人民兩個字。人民無論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亂年代,都不過是皇帝的殉葬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看看秦始皇和歷代皇帝的陪葬,就知道所謂的民為重,社稷為先,而君為輕,不過是統治者和善於拍馬屁的儒學腐儒騙人的鬼話。

好像我們有過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以及康乾盛世。我們不妨作一個最簡單的推測,在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準之下,以土地產出為主要財富來源的中國農民能有多麼快活的生活。就算漢朝人口較少,只有6000萬人不到,可是,依照2000年前的種植、灌溉、耕作技術推算,豐年有餘,歉收不至於餓死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再有,國人歷來特別能吃苦,多麼艱難困苦的生活也能忍受,從這個角度分析,我們就該知道文景之治不過是夢囈,而康乾盛世更是康熙乾隆大頭症的最好註解。

輝煌的儒家文化,2000年來沒有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沒有增強了中國拳頭的硬度,也沒有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這樣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要他做什麼。或者退一步講,皇帝輪流坐,今天到俺家,儒家在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座上已經端坐了2000多年,也改改朝換代,讓其他的先進文化一試身手了。三個有利於的準則可以讓我們引進所謂資本主義的技術、制度和文化,同樣,它也能夠指導我們拋棄早已應該拋棄的精神污染

我祈禱儒學倒閉、破產,而且永遠也不再重建。離開儒學的日子,中國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快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中國的良知--叢日雲教授在2013屆畢業典
2013: 薄若以政治犯罪被判永駐秦城那只能怪le
2012: 網友說得對,溫家寶是個勇敢的人,正直
2012: 天壇奇觀:毛家辮子軍蠢蠢出欲動了——
2011: 挪威首都發生巨大爆炸首相府受損
2011: 東北是約定俗成的地理名稱,指山海關以
2010: 農民陳凱旋給總理帶路之後
2010: 路透社:中國經濟駛入高鐵時代
2009: 這就是外交部買辦右派的心情: 釣魚島
2009: 駁 --缺福利少自由成就中國經濟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