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啟麥:中國的仇官文化
送交者: 不平 2014年09月18日21:20:2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共識網)

在中國,自古官就很難作,名聲也不好。從稱呼官吏的詞彙上就看得出來,民間對官吏不僅評價不高,甚至普遍仇視。雖有“青天大老爺”的之說,表露的意思顯然是民眾的夢想和對官員的託付。要是官員大都清廉公正,就不必用這麼誇張的詞彙來稱呼我們的公僕了。

日常所見對官員的稱呼多半是貶義的。如:“庸吏”指平庸、保守、混日子、沒責任心、沒有作為的政府官員。他們裡面也分等級,最差的稱“昏官”,“顢頇昏聵”一詞好像專門用來形容糊塗馬虎、頭腦糊塗、不明是非官員,別處很少用。

然後就是“貪官污吏”了。顧名思義,無人不恨。這些人里的甚者是“腐吏”。當代中國人很有幽默感,善用嘲諷表達無奈。網上有人用仿元曲越調里的麻郎兒調形容他們買官賣官:“不要將那招牌掛,也不要明碼來標價,要買烏紗帽獨俺開一家。只要銀子夠量、茅台煙酒不管它。啊呀啦,我在位子隨便動嘴磨磨牙,真他媽!千兒百十萬也不在眼皮子下。趁大權在握只管狠狠撈一把。咦,只要不查膽子比天還要大。”過去,如元代“一應貪官污吏,准許先斬後聞。”現在呢,“雙規”一下就從輕發落了。

當然,古代還有“循吏”族。《史記》有《循吏列傳》,記載的都是好官。司馬遷給他們的標準是“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意為尊重法治、講究理性,所謀在於長遠、不追求當下的效果,不作淺薄的政治秀,所以沒有聳動視聽的效果。這些人,基本是大醇小疵,不避禍咎、不阿諛奉上、不飾偽欺君。為官實在不尚空談。但是細考他們的作為,對社會造福有限。這種人有時候,把處事結果放在第一位,不顧法律、道德、民情的約束。與嫻於吏道,善解棘手疑難問題的“幹吏能臣”,多有相似之處。

政治學中的“幹吏”多半信奉“例外政治”:為實現當下目的罔顧將來,基本不懂處理公眾事務的技巧和藝術,所用手段“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以為典則”。這樣做事,往往需要國家社會和民間付出巨大人力物力的代價。因此他們難免嚴苛,從而就與“酷吏”接近了。

“酷吏”也者,除了他的上司,無人不怕。例如唐武則天任用的周興、來俊臣就是典型的酷吏,特別殘暴。酷吏的最大功能是強化皇權,他們嚴刑峻法和殘酷殺戮,使各階層特別是普通百姓極易遭受意想不到的災難,無辜被殺,冤獄橫生,社會不寧。

酷吏中名聲最好的是可能就是明朝的海瑞了。但他也是一名嚴酷的父親,把災難帶給家庭。《見只編》等書記載:一天,海瑞看見他5歲的女兒在吃糕餅,就問糕餅是誰給的?女兒說是某僕人給的。海瑞大怒,訓斥道:女子哪能隨便接受男僕的糕餅?你不是我的女兒!你如果能餓死,才算我的女兒!那個小女孩從此啼哭不止、不吃不喝,直到餓死。酷吏對於“男女大防”等禮教和父權應用到極端,有如此。當然,人們也說:只有海瑞能生出這樣的女兒。

不僅如此,官場文化還很虛偽。大臣們在君主面前自稱“微臣”,甚至“奴才”、“罪臣”;下級在上級面前說自己是“卑職”、“下官”;下級將領在統帥面前稱自己“末將”。中共也和蘇共一樣,喜歡用古代最低級別的公務員自稱,如“書記”。看似是官府中抄抄寫寫的文員,實則高高在上、目無法紀,轉過臉來就把民眾稱作:刁民、草民、愚民、頑民、亂民……。這樣的公務員階層、這樣的幹部隊伍,還能讓人說出什麼別的來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從此碰見毛左,不管他說什麼,一概回以
2013: 中國官員辦事無所不用其極,竟把薄的宣
2012: 毛澤東及其光輝思想又回到中國大地,一
2012: 毛像再上街 中國有希望
2011: 帶路黨歸去號召本壇都去帶路,無人響應
2011: 仰望星空一夥就你們這種欺霸的黑幫手段
2010: 落英發明“提前量導彈”丟了臉。趁我幾
2010: 釣島沒那麼複雜,人家吃定了胡溫太監熊
2009: 河南造電動車的多種新聞:
2009: 傅明: 我終於明白中國農民為什麼這麼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