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落基山人:美國圍堵中國與中國的反制策略
送交者: 落基山人 2011年01月10日12:27:4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美國圍堵中國與中國的反制策略



中美關係一直是非常複雜的關係,中美兩國,按胡錦濤主席的觀點,是和則兩利,打則兩傷。那麼,在現在的形勢下,中美兩國直接開戰的可能性非常的小,但是,美國真的是在圍堵中國。


C型包圍是否存在,與以前冷戰時代的圍堵有什麼不同?


首先,所謂C 型的包圍是否真的存在呢?也就是美國圍堵中國的現象是否存在呢?當然存在,美國重返亞洲的目的,就是要鞏固其對中國的圍堵,其C型包圍從東南亞的印度開始,到菲律賓,越南,台灣,日本,韓國,這個C 型包圍的確是存在的。而且,也不僅是C型,還有點U型了,因為美國現在還占據着阿富汗,在中亞內陸,也對中國構成威脅。其實,這個圍堵中國,很早以前就存在,也就是冷戰時代,尤其是在毛時代,那個時候,中國一直是被圍堵的,而且還有經濟制裁等,只不過,那時的中國投向蘇聯的懷抱,因此這種圍堵,僅僅是西方的圍堵,中國的北面和西面,面向蘇聯和東歐方向是開放的。


後來因為中國與蘇聯搞僵,因此毛就開啟了與美國和西方的對話,中國開始開啟了面向西方的大門,而美國那個時候,為了對付蘇聯,也非常歡迎中國的倒戈,西方的大門也向中國敞開,因此慢慢的,美國和西方對中國的圍堵就削弱了很多。那麼冷戰結束以後,也就是蘇聯垮掉以後,東歐也開始顏色革命,美國與西方這個時候,就不太需要中國了,而且在蘇聯垮掉以後,中國開始成為了西方的一個威脅,尤其是89風波以後。


只是,這個時候,波斯灣地區出現了變數,因此美國與西方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波斯灣,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之後,是911事件,然後是美國的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因此,美國對付中國的圍堵戰略就被推遲了,中國贏得了20年的發展時間與機遇,這20年,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20年以後,中國是今非昔比了。



美國為什麼要重新圍堵中國?


美國為什麼要圍堵中國,這個問題要回到二次大戰。二次大戰剛開始的時候,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占主導地位,美國不太想直接參與歐洲的戰爭,包括在亞洲對日本的戰爭,因此美國開始的做法還是與一次大戰的時候一樣,兩邊發財。在歐洲,美國一方面支持英國法國,但也不對希特勒的德國做什麼,德國攻入蘇聯,美國也賣武器和其他資源給蘇聯,而那個時候,美國和歐洲的主要西方國家,都非常盼望德國與蘇聯開戰,將希特勒的戰火燒到蘇聯這個社會主義的邪惡國家,但美國還是要做蘇聯的生意,賺錢是第一位的。在東方,美國也支持日本對中國的入侵,並希望日本能實現北進的方略,去進攻蘇聯,因此,美國也在經濟和軍火方面支持日本。


因此,在東西兩個方向,美國對德國和日本都採取了不作為的方式,並繼續發戰爭財。但是,其結果是,美國的不作為,助長了德國和日本的野心和膨脹,德國占據了整個歐洲後,開始對付最後一個敵人,蘇聯;日本在占領中國一部分地方後,放棄北進方略,開始了南進的戰略,兵鋒所指,在東南亞一線,其對手已經變成了英法殖民地,而且也涉及到了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到了這個時候,美國才開始約束日本,減少對日本的經濟和軍火的支援,削減鐵礦石的供應。美日矛盾開始升溫,結果是爆發了太平洋戰爭,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


這個時候,美國才開始積極參戰,在東西兩個方向,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美國也付出了死亡40萬軍人的代價。美國徹底放棄了孤立主義的戰略,而開始積極進取,並在東西兩個方向分別與其他國家合作,戰勝了德國和日本,結果是二戰後,美軍和美國軍事基地遍布世界。


二次大戰對美國的教訓是,不能等地區的霸權國家興盛起來以後再打,再遏制,那個時候,就有些晚了。二戰前,歐洲的地區霸權是德國,亞洲的地區霸權是日本,因此,必須要在地區強權出來以前,就將其扼殺在搖籃中,這是美國在參加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最大的歷史教訓與經驗。


因此,二戰後,在冷戰時代,為了對付蘇聯這個強權,美國一直採用積極進取的戰略,也就是積極遏制的戰略,於是,就有了韓戰,越戰,還有的南美洲的許多次的積極干涉的軍事行動。後來美國還支持阿富汗對抗蘇聯,支持中東的兩伊戰爭,支持中東的以色列等等。


在美國的積極圍堵和遏制下,蘇聯這個龐然大物終於垮了。但美國還是不放心,繼續在東歐搞顏色革命,繼續將北約東擴,因為,美國還是不放心俄國。在東方,美國戰勝日本後,壓住了日本,但中國又起來了。因此,美國便開始積極遏制和圍堵中國。現在的圍堵,已經是第二波了。


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


美國現在的全球戰略重心有三個,一個是歐洲,不放心的國家還是俄國,但美國現在對歐盟也不太放心了;第二個是中東石油地區,波斯灣地區,不放心的國家是伊朗,因為美國現在已經搞垮了伊拉克;第三個是亞洲地區,不放心的國家是中國。三個戰略重心,其次序也是歐洲第一,波斯灣第二,亞洲第三。現在美國在歐洲基本已經搞定了俄國,俄國雖然還有實力,但已經今非昔比了,美國也做了一些手腳搞歐元和歐盟;美國在波斯灣,雖然費了很大的力氣,搞垮了伊拉克,儘管還沒有完全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伊拉克這個地區強權,基本是完了,現在唯一剩下的是伊朗,美國早就想打伊朗,可惜現在美國的力量不夠,一旦美國的力量夠了,元氣恢復了,美國還會搞掉伊朗的;在亞洲,美國不放心的國家就是中國。所以,在美國搞定了歐洲和中東以後,美國當然要重返亞洲,繼續圍堵中國和遏制中國,以避免中國成為亞洲地區新的強權,尤其是在東亞地區。


而問題是,中國又有了20年的發展時期,美國這個時候回過頭來圍堵中國,時機上有些問題,原因很簡單,一個是經濟危機削弱了美國的力量,而且美國還沒有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完全抽身,而中國現在的發展勢頭很好,實力大增,美國想遏制和搞垮中國,現在還心有餘力不足。因此,美國圍堵中國的路子採用的是拉幫結派的辦法,製造各種矛盾的辦法,也就是利用中國和周邊其他國家的矛盾,來製造摩擦,以夷制夷的戰略來圍堵中國。因此美國開始拉印度,拉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拉台灣,拉日本和韓國。而且也製造了很多的“素材”,使得中國與印度,與台灣,與日本和韓國的關繫緊張起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還是很成功的,至少使得中國的外交很緊張,有些疲於奔命的感覺。


中國如何打破美國的圍堵


中國打破美國圍堵的辦法有幾個,一個就是針對美國的三個戰略重心,以及其中的次序做些文章。也就是中國要在美國的頭等戰略重心歐洲做文章,然後要在波斯灣中東地區做文章,最後才是在東亞地區做文章。歐洲,雖然表面上平靜,但下面是暗流奔涌,歐元,歐盟,美國和歐盟的矛盾,中國都可以利用。中國現在高層已經開始了一些的舉動,包括對希臘的支援,包括用金元搞定法國,還有對德國的友好表示,中國積極參與到歐洲的事物中,是對美國最大的打擊。其二,是要在波斯灣地區做文章,包括支持伊朗。中國的石油戰略迫使中國必須在中東地區有一些的友好國家,因為中國現在正在陸地上建立直通波斯灣的石油通道,這是大的戰略。而且,中國也可以利用美國的戰略重心的次序,也就是歐洲和波斯灣地區優先的次序,來制約美國在亞洲的動作。巴基斯坦和緬甸的通道對中國也非常的重要。


最後才是亞洲與東亞地區。表面上看,好像美國搞了很多的東亞地區的國家與中國對抗,其實,這些與中國陸地直接接壤的國家,更怕的是中國,而不是美國,因為美國無論如何太遠。越南是最可能與中國對抗的,但越南也絕對不敢直接跑到美國一邊,因為越南直接與中國接壤,更怕的是中國,所以越南一直聲稱,越南絕不與美國搞軍事同盟。其他東南亞小國就更不敢了,緬甸巴基斯坦他們,連菲律賓也不敢太過火。東北亞的朝鮮和韓國就更不敢了,日本因為隔着海,膽子還可以大一些的。韓國如果統一了朝鮮半島,有人說,韓國會跑到美國一邊,美軍可以直指鴨綠江,這是非常錯誤的,筆者認為,韓國統一朝鮮的時刻,就是韓國脫離美國的時刻。現在韓國投靠美國是因為前面有北朝鮮頂着,北朝鮮沒有了,韓國將直接面臨中國的巨大壓力,靠近中國是必然的。


所以,中國將美國搞那些小動作的周邊國家搞定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繼續加大與其經濟的合作,並給其一定的好處,就可以了。東盟對美國的態度就非常的曖昧,一方面想依靠美國制衡中國,一方面還排斥美國,拉緊中國,因為中國與其的關係遠比美國要近。


只是,所有這些,都必須是建立在中國的經濟繼續發展,還有中國的軍事力量繼續壯大上面的,經濟與軍事的壯大,是中國制勝的唯一可靠的法寶。當然,外交和文化方面,也同樣重要。中美關係,從長期來看,就是一個圍堵與反圍堵的過程,這要持續很長的時間。而兩國直接開戰的可能性非常的小。中國,慢慢要學會做一個大國,一個謙遜的負責人的大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劉曉波承認自己叛國
2010: 劉曉波不得不說的事
2009: 柞里子:奧巴馬的從諫說明什麼?
2009: 美國十二月失業人口上升52萬,200
2008: 從高智晟、胡佳到胡紫薇(圖)
2008: 說真話要抗拒假話和另類真話
2007: 和合──天下第一低智的政治謬論
2007: 人在歐洲想台灣
2006: 從放棄戰爭賠償看中共本質
2006: 周恩來向毛澤東下跪 劉少奇乃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