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魯師爺屬理科思維派
送交者: 馬悲鳴 2004年11月23日10:11:3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魯師爺屬理科思維派,是我們的人

馬悲鳴

紹興師爺以刀筆名世,成就了魯迅的鋒利。但他的骨頭是如何硬起來的呢?

現在所有罵魯師爺和靠賣魯師爺成名的(如劉再復),沒一個能說到點子上。魯師爺有篇講演稿《魏晉風度、藥、酒,及其他》究竟說明了什麼?

我看到所有議論此文及議論作者的都不着條道。從魯師爺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他的文章路數不是桐城派,也非唐宋八大家,而是直接傳自漢魏六朝文。除了在三味書屋裡讀過,大概在日本時和乃弟一起也聽過章太炎授課吧。不過魯迅不但沒乃師那麼瘋,而且相反,——出奇的陰冷。

唐之後,文學就被用來考科舉了。最開始唐以詩取士,便出現了大量的應舉之作。魯迅也留下幾首詩,但不多。這些詩算七絕呢,還是五律?魯師爺那首調侃詩「我的所愛在山腰」其實是剝的漢張衡的詩。造地震儀的那位太守。六朝以後的文章,魯迅更關心唐宋傳奇。

讀過漢魏六朝文的,看唐宋文就不入眼了,更何況桐城派。寫現代詩的徐志摩和外國文學教授梁實秋又等而下之。魯師爺文數度提到阮嵇,何曾言及韓柳歐蘇?《柳文指要》是被魯師爺告上大堂的章士釗所著。這裡完全不涉及文章的思想性。大捧魯師爺的余杰、方舟子都沒摸到門,大棒打魯師爺的貝師姐、雲兒姑娘更在雲山外。

之所以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因為那是漢魏六朝文的風骨。其實魯迅不但避居上海租界亭子間裡寫他的「且介亭」,而且他本人就自稱“躲進小樓成一統”,從不曾說過“砍頭不要緊”般硬話。

梁不過讀的西文。魯師爺才是正宗傳世的《全上古漢魏六朝文》。因魏晉南北朝適逢亂世,人性都受到時代扭曲。“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連嵇康都遭殺而致「廣陵散」絕。阮籍者流為保腦袋,話不敢直說,文章自然寫得晦澀,故多非“普遍”人性;不也傳世了嗎?

魯師爺之所以用了一百多筆名而終生不用真名寫作,正是深受魏晉文風與阮嵇遭際的影響。不讀漢魏六朝文,未聞魏晉風度的背景之慘,不知中國的人性之惡。此所以魯師爺有以《狂人日記》出道者也。嵇康被殺的理由是替背了不孝之名而入罪的朋友呂安說話。

魯迅之所以遭嫉,桐城派以後,讀漢魏六朝文這些既難懂,又不能應制的就不多了。特別是入民國,廢古文(胡適之力倡),就更沒什麼人讀了。棒打魯迅的就不必說了,捧魯師爺者也只見其所謂“戰士”、“匕首”、“投槍”的一面。其實都是魯迅自己講出來的。他沒講出來,或不肯講的那些深層的背景大概沒幾個人能看得出來。

北大收了周作人,卻不收魯迅。究竟什麼是周氏兄弟失和的深層原因?解放後周作人對魯迅的解讀真的準確嗎?魯迅南渡真是為了逃避通緝嗎?他又為什麼辭了廈大的教職而到上海租界裡去住亭子間呢?“月光如水照緇衣”究竟是什麼意思?

魯迅畢竟是學礦的出身。礦石不可謂不硬。而學礦訓練的是理工科思維。胡適曾言魯迅屬自由派,是“我們”的人。胡適之自作多情了。其實魯師爺屬理科思維派,是我們的人。要想模仿魯迅,先得讀漢魏六朝文再學理工科混飯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中國是否在欺騙?
2003: 2010,中國為何而戰?
2002: 中國幫香港是“劫貧濟富”
2002: 有感於某台灣同胞在美國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