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潘一丁:創新論
送交者: 潘一丁 2015年08月09日15:39:1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最近中央領導提出了一個“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並出台了一些扶助這些相關企業的具體優惠政策或措施,理論上值得肯定。

記得總是“說對話(可惜卻往往做錯事)”的毛澤東,曾經說過『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這是完全符合客觀歷史事實的。因為根據人類靠集體分工合作,建立了自己“人造”的非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社會的事實(西方傳說中萬能的上帝,似乎只是負責建造自己住的“天堂”,充其量只不過給人類祖先亞當和夏娃,留下一座毫無文明可言的原始“伊甸園”而已。連鍋碗瓢勺都沒有,更不用說工具箱或大百科全書了)。所以面對人類社會取得的物質文明成果,理論上可以認為,只有全體社會人才是所有包括創新之類發明創造的“知識產權”擁有者。那些個所謂嘗百草的神農、造字的倉頡、造紙的蔡倫,或西方發明蒸汽機的瓦特之類的人物,其實只不過是社會在某個特定時代的傑出代表,和某種成熟技術或工藝的“接生婆”而已。因為這些技術或工藝,就如“十月懷胎”般,是一個由全社會共同孕育,漸進積累成熟、再一朝分娩的過程,有其因果的必然性。比如倉頡不可能在甲骨文產生之前,就造得出漢字;蔡倫也不可能在竹簡使用之前,就發明出紙張;瓦特在沒有懂得並習慣喝開水、煮茶之前,就更不可能受到茶壺蓋的啟發,而發明蒸汽機;更遑論會有什麼“天才”,在還沒有見過或使用過紙張之前,就發明得出什麼“活版字印刷術”了;……。由此可以總結出一個規律,那就是『任何創造、創新或發明,都只能建立在前人提供的已有物質文明和知識經驗的啟發,以及不同文化加工後,獲得大小不等的聯想能力的基礎平台之上,沒有例外』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暫時無解的“雞、蛋互生”的問題。因為任何被說成是“創造、發明”的精神(如愛因斯坦相對論和筆者的科學《新理論》)或物質(如原子彈),都一定可以從中找到前人留下的、有據可查的“遺傳基因”,而不是什麼前所未有的“無根之木”或“無源之水”。所以站在人類社會的客觀高度來看,任何提出要“保護知識產權”的訴求,本質上都是一種“老鼠愛大米”式的“貪天之功為己有”,除了凸顯自己的淺薄無知和貪婪自私天性外,更是一種沒有出息的“吃(自己或祖先的)老本”思想,是很不可取的。這更是科學《新理論》堅持提出“知識無產權、屬於全人類”的立論根據或基礎,是對“知識產權”概念的撥亂反正,充分釋放全社會的知識“正能量”,加速人類文明進化的進程。

這不是什麼紙上談兵式的誇誇其談,而是筆者因為一個特殊的幸運機遇,不但親身經歷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瘋狂年代,而且居然毫髮無損地全身而退。同時還在創造、創新方面,作出過許多至今還值得一提的成就(歡迎有人來“人肉打假”)。值此新一輪創新熱潮興起之際,為防止重蹈當年(所謂“大躍進”年代)胡干、亂干的覆轍,願意提出一些心得和體會,也就是通過自己成功實踐,總結出來的關於技術開發或創造、創新的“三原則”,來跟大家分享,作為對“知識無產權”理念的帶頭實踐。這三個原則就是:

一,中馬對下馬

中國人一向有爭強好勝之心,就民族整體而言,這並非壞事,有助於培養國民的上進心,但是要防止“物極必反”。過去的年代,出於政治的考量和宣傳需要,總是希望自己搞出來的產品或技術,永遠在他國或他人之上。於是不計工本代價,用盡吃奶的力氣,甚至不惜弄虛作假,吹牛說謊。最後落個“賠本賺吆喝”的下場,像“空心棉襖”一樣--光有好看的面子、沒有實際保暖的里子,是一種不可取的虛榮心在作祟。其實客觀來看,對國家整體而言,就如建造金字塔一樣,固然需要很多作為塔尖的好石材,但是更多地需要作為塔基的材料來承載。其實中國早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以及“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之說。所以在一個需要發動“全民、萬眾一起來努力的事業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象。

有一個“賽馬”的歷史故事值得思考和借鑑。說的是『齊王要和手下的大臣賽馬,他知道自己上中下三個等級的馬匹中,每一種都好過大臣家同等級的馬,卻次於大臣家上一個等級的馬,所以只要捉對比賽,必勝無疑。此時大臣的謀士,建議用大臣家的下馬去跟齊王的上馬比;用自己家的上馬去跟齊王的中馬比;用自己家的中馬跟齊王的下馬比。結果大臣除了下馬輸給齊王的上馬,上馬和中馬分別戰勝了齊王的中馬和下馬,反敗為勝』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在找開發項目時,不要好高騖遠。要知己知彼地量力而行,找自己相對有把握、可以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的項目去做;

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中國人一向有“一窩蜂”般的趨同性(特別是民辦的鄉鎮或私人小企業),平時不願意(或沒條件)自己花力氣去開發新產品。一旦發現市場上有什麼暢銷的好東西時,馬上跟進仿造,靠粗製濫造的質量和低廉的價格向市場傾銷。結果很快就讓這種產品聲名狼藉、信譽掃地,最後退出市場。這LED充電燈和所謂的“充電寶”就是典型。它們本來都是很有實用價值的產品。卻因為採用了質量低劣的蓄電池,由於使用壽命短,而被消費者冷落嫌棄。可以有把握地說,按照“人有我優”的原則,一旦採用了高質量、長使用壽命的電池,進一步改進性能、並做好充分的宣傳說明後,這兩種技術不複雜、市場潛力大的產品,一定還會東山再起的(不信的話,立此存照)。

記得經常有關於中國旅遊者到日本採購包括馬桶蓋、電飯煲等生活用品的報道,形成可觀的“肥水外流”。倒不是因為國內造不出這種產品,而是同類的產品質量不如日本貨(或被國產的“劣幣逐良幣”)。最後只能“以點代面”地、靠鳳毛麟角般的“領先或占領國際市場”的少量真新聞,來遮羞、掩飾自己全面不如人的尷尬,乃是違背“人有我優”原則的典型;


三,全方位立體開發

托中國文化加工之福,讓中國人擁有了可以“舉一反三”的強大聯想能力。也啟發出一個能最大限度發掘潛力,經濟有效地、發揮整體最大效益的技術開發原則。

當我們花了相當力氣,付出一定經濟代價,成功開發出一種新產品,並開始形成經濟效益後,千萬不要馬上就產生『靠一個產品吃一輩子』的思想。就像把能吹泡泡和潔齒的口香糖,嚼出甜味後就吐掉一樣的可惜,這是對智力資源的開發不充分和浪費。

其實市場就是一個包括有不同年齡段、不同消費習慣、場合、消費層次,直到生老病死、還包括天上地下或水中的、各種需求的立體空間。所以當一個新產品問世並取得市場初步認可後,除了作宣傳推廣、打開銷路外,還應該着手考慮“是否可以利用同樣或類似的技術,在其它的應用領域裡,開發出更多的新產品、創造出更多、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來?”。以上面提及的LED燈為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對充電電池的選用、和充電技術的改進、以及美觀實用的外形設計,將其推廣到抗震救災,或家庭應用和旅遊的市場,甚至靠質量和價格優勢,打人國際市場。

有一個客觀的經驗規律,那就是『技術越簡單的產品,市場需求量往往越大』所以在啟動“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計劃時,大家切忌不要好高騖遠地,爭相『在一棵叫“高科技”的樹下吊死』

筆者確信,這“三原則”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實踐中,取得更快、更大、更多、更好的成功;也可以幫助總結某種“必然失敗”的教訓。

這不是教條式的無的放矢,而是自己和他人,在數十年實踐過程中親身經歷的經驗或教訓的總結。在此之前,筆者曾經遇見過一位某某國際投資開發集團的所謂“執行董事”,跟他談及過這樣的開發原則和一些具體設想。沒想他很不以為然,在不斷接打手機的同時,還調出很多相關圖片來給筆者看,似乎想提醒筆者『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兒科”』令筆者有“他是在重蹈覆轍”的無奈和沮喪。所以在不放棄繼續爭取合作實踐機會的同時,以此文來和作為“真正知識產權擁有者和繼承人”的社會人分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沙葉新:精神與使命——一個作家的心路
2014: 雲淡水暖:國企私有化是一條死路 2014-
2013: 胡亥:薄熙來案暴露了習近平的軟肋
2013: 半江紅: 我對薄熙來的一點希望
2012: 姜維平: 由庭審看谷開來
2012: rfdh: 胡溫庭審鬧劇
2011: 中共勸美國不要借錢,就好比銀行家勸企
2011: 股市大跌,5分黨的工資又要減少了。
2010: 唐家璇
2010: 落英繽紛說:北京政府是唯一合法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