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日常生活中的信用危機
送交者: 趙牧   2002年03月26日14:39:5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一個中國倒爺到俄國的羅夫斯克(伯利)做生意,沒有戴皮帽,外出送貨的時候被驟然來臨的寒流凍得半死,這時,有個俄羅斯人把一頂皮帽戴在他的頭上,並約定明天此時此地還給他。但這個倒爺沒有履約,還一個勁兒地對人說:“????”

  “信用危機”了。在當今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人與商業機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甚至是具體的個人和企業與政府之間,都處於一種相互之間的缺乏某種信任和信用的危險局面。

  萬惡“騙”為首

  古話說:萬惡淫為首。現在這句話已經可以改為“萬惡『騙』為首”了。

  曾有文章談到“信用”二字,在西方罵一個人是流氓也許不會惹官司,但要罵他是騙子就可能有麻煩了。那場波及全球的緋聞風暴--克林頓和萊溫斯基緋聞案實在是個極好的註腳。在美國人看來,“萬惡之首”顯然不是“淫”,而是“騙”。差點致克林頓於死地的不是他與萊溫斯基是否發生了性關係,而是他有欺騙美國輿論和公眾的嫌疑。

  說到“信用”,中國也曾把它放在首位,兩千年前便有“人無信則不立”。但要說“傳統”,說一套做一套恐怕擁有更多的事實。今天許多人在這方面更進化到了牌坊都不要的地步。

  今年春季,劉曉慶拍了個電視劇,電視劇還沒開播,忽傳劇中兩個女角色竟是她的“私生女”。但很快有報道分析說,這是劉曉慶為推銷電視劇炮製的假新聞。隨後被傳為劉曉慶的兩個“私生女”的家長,也笑嘻嘻地出面澄清這一不實傳聞。

  幾年前曾提議“新聞也要打假”的劉曉慶這次卻一聲不響,裝聾作啞了。

  也許情變婚變鬧多了的劉曉慶不在乎別人怎麼說。但那兩個十七八歲舊時該稱“黃花閨女”的是否在意?事件發展的過程已經表明,今天無論是當事人還是傳媒,都沒人把這當回事了。但即使這些都不論,對於曾自詡影后、歲數直奔50的女人,用這一拙劣方式來吸引觀眾對電視劇的關注是否太可悲太下作了呢?

  炮製“私生女”的假新聞是利用人的窺視欲推銷電視劇。其性質與電影《變臉》劇組炮製的“狗娃失蹤”案異曲同工。1996年,電影《變臉》公映前夕,未成年的“狗娃”扮演者(《變臉》的主角)突然被策劃“失蹤”了,一夜間中國許多城市的街頭貼滿了“尋找狗娃”的海報,《變臉》的劇組肆無忌憚地利用中國人的同情心進行了一次欺詐式宣傳。

  不論是誰在利用人的窺視欲和同情心進行欺詐式宣傳,說這很無恥總不算過分吧?

  “我騙你,因為我愛你”

  “大躍進”時代流行“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今天可以改為“人有多無恥,地有多大產”了。中國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就從愚昧的准宗教性質的全國性狂熱,跳到了赤裸裸的拜物教的全國性瘋狂。當今中國社會的某些側面,正經歷着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規模的消滅羞恥心的強化訓練。人的生存遊戲規則被修改。

  前兩年“偏執狂才能生存”曾一語風行。社會上的流行語通常講述的不是某種人生的哲理,而是揭示着生存的現實,當“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着”是普遍事實時,也是人們無法逃避的現實後,“不要臉才能生存”就成了“真理”。

  在沒了救世主--信仰危機爆發後,生存的艱難和危機感對許多中國人來說突然成了課題,而當現有的法律存在着的嚴重缺失時,靠欺詐為生的現象就在整個社會迅速蔓延。

  電影導演張元拍過一部關於李陽《瘋狂英語》的紀錄片,最初的名字是《一個不要臉的人》。有人問張元拍攝這部影片的動機,同為什麼如此多的中國人瘋迷學英語、瘋迷於集體用大聲喊叫的方式學英語?張元說:“這個故事非常荒誕。學英語用集體大聲喊叫的瘋狂方式,大家一起舞蹈,最大聲、快速的方式。當然我最關注的除了這個學習方法,還有李陽這個瘋狂的人,他的人生之路--一個過去非常自卑膽小的孩子,是怎麼成為這樣一個不要臉的人;這個人的傳奇故事同樣使我深思。”(見《三聯.生活周刊》1999年9期)

  學過外語的多有這樣的體驗:學外語的一大障礙就是“羞怯心理”--害怕說錯了惹人恥笑。因此這個“消滅羞恥心”的故事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

  前幾年非法傳銷活動猖獗一時,它已經展示了“消滅羞恥心”的訓練在中國達到了什麼高度--“傳銷教父”傳授致富的秘訣就是消滅羞恥心,他讓無數渴望發財的中國人在黑暗中齊聲呼喊:“我騙你,是因為我愛你”,而這些接受過訓練的他們行騙的第一個對象,通常是他們的親朋好友。因為這些羞恥心已經被徹底消滅的人,只有在親朋好友那還能騙取一點點信任。

  90年代初,無錫非法集資案又導致了陳希同、王寶森這樣的大貪官落馬。這起詐騙案不僅使無數老百姓的一生血汗化為烏有,非法集資案後面這種背景還直接涉及了政府官員的信用危機,它更深刻說明了當今社會信用匱乏的嚴重性。

  同樣,80年代的三角債,90年代商業領域的賴賬現象拖垮了無數國企或私企,也都無不說明了當今中國社會信用匱乏的嚴重性。

  在眾多的賴賬者中,“中國首富”牟其中無疑是佼佼者。這個欠下銀行數億巨款的騙子還創造了一套完整的“欠銀行的錢可以不還”的理論。並且有一批“經濟學家”為其大唱讚美詩。

  中國的股市呈現的則是另一番風景。證券交易本是一種融資和投資的工具。投資者本來是想把錢交給那些有本事贏利的上市公司,通過上市公司贏利後的分紅達到增值的目的。然而今天的上市公司有幾家具有投資的價值?

  避孕藥的新用途

  要想了解中國當代社會的信用危機,甚至不用討論上述問題。只要問問今天的中國人還敢吃什麼就足夠了。

  餐館裡的黃鱔是越來越肥大了,王八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便宜了。但是這種黃鱔和王八可能是用避孕藥催肥的。能發現避孕藥有這種功效,大概可以算天才。而今天像這樣的可怕天才太多了。

  今天你還敢吃街上炸的油條嗎?又松又大又脆的油條可能是摻了洗衣粉炸出來的。

  今天敢吃豆腐嗎?它也許是用醫院患者腿上的沾着濃血的石膏做的。

  今天炒菜,你對所用的食物油還放心麼?它很可能是用飯店下水道的污水提煉的。而這個技術早在十多年前就被發明了。

  今天還敢吃豬肉嗎?今天的豬肉包藏的危臉已不只是病豬。南方某媒體報道了一個最新發現,有人給豬服用某種止喘藥,可以增加10-15斤瘦肉。但它會嚴重損害人的肝臟。

  在中國,這些年不斷發生工業酒精兌出的毒酒毒死人命案;在南方甚至還發現用“滴滴餵”(劇毒農藥)勾兌的白酒,因為這樣可以使毒酒的口感變得醇和。

  知道“????”是怎麼來的麼?有篇文章說,一個中國倒爺到俄國的羅夫斯克(伯利)做生意,沒有戴皮帽,外出送貨時被驟然來臨的寒流凍得半死,這時有個俄羅斯人把一頂皮帽戴在他頭上,並約定明天此時此地還給他。但這個倒爺沒有履約,還對別人說:知道“????”一詞是怎麼來的嗎?就是這麼來的。

  在當今中國社會,謀財害命早已不限於綠林強盜的打家劫舍。看看泛濫20餘年變本加厲的偽劣商品大潮,就知道信用危機已經充斥了我們生活的所有方面。而面對這個騙子橫行的社會,人們除了感嘆“現在的壞人實在太多了”,還能做什麼?

  如果你是一個消費者,是否有條件自己種菜、榨油、養豬?

  如果你是個商人,你又敢和誰做生意?

  遲到的正義

  嚴重的信用危機會極大地阻礙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在騙子橫行的社會中,交易成本會急劇增長。在這種社會中,無論確認某個商品是否偽劣,還是確認一個生意對象是否可靠,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經濟學家強調說,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在一個沒有信用可言,騙子橫行的社會,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市場經濟。在當今中國,要搞清楚一個商品生產者的信譽究竟如何,要想實證一個生意夥伴的資信狀況太難了,因為一切都可以造假。而一旦上當受騙,在現有的極不完善和低效率司法制度下,無論是索賠還是追債都困難無比。

  今年,深圳消費者的“保護神”楊劍昌終於把“愛國港商”--大詐騙犯彭懷海兄弟告倒了。但這個在深圳橫行數年,詐騙額高達20億,用詐騙來的錢還換來幾頂官場的高帽的彭氏兄弟,早在去年就潛逃出境了。

  楊劍昌在談到此事時說,作為個人他是相當失敗的。的確如此,楊劍昌雖然告倒了詐騙犯,但沒有挽回損失的勝利就是空洞的勝利。

  中國人向來喜歡說什麼“歷史是公正的”,喜歡奢談什麼“歷史的審判”。

  這些年無數中國人都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在中國犯罪的成本太低了,而成功率卻太高了。而所有這些問題最終都不可避免地指向司法領域。在公民社會中,司法機關是每個公民正當利益的最後防線,因此司法機關的因循低效甚至瀆職腐敗,最終將產生瀰漫於整個社會的不信任氣氛。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當今社會的信用危機,就是法制的危機。顯然這不是改革造成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