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莫言獲獎,國人遭殃!
送交者: 老牛爺 2019年04月13日14:29:1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莫言得諾貝爾獎中國人光榮嗎?


 

    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文學委員會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紹了莫言的作品,闡述了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下面這一段是她的講話節錄:

“他(莫言)給我們展示的世界沒有真相、沒有常識、更沒有憐憫,那裡的人們都魯莽、無助和荒謬。這一苦痛的證據就是中國歷史上經常出現的吃人肉的風俗。在莫言的筆下,吃人肉象徵着毫無節制的消費、鋪張、垃圾、肉慾和無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能夠跨越種種禁忌界限試圖加以闡釋。

    莫言的小說《酒國》中,最美味的佳餚是烤三歲童子肉。男童成為很難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無人問津反而得以生存。這一譏諷的對象正是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因為這一政策女嬰被流產,規模之眾多達天文數字:女孩子不夠好,都沒人願意吃她們。

。。。。。。

中國人吃小孩嗎?

    我沒有認真完整讀完莫言的作品《酒國》, 看了幾段, 文中描寫了幹部下鄉是地方政府用一種叫燒童子肉的菜來招待上邊來的貴客, 菜的原材料是各種食材, 例如用五孔蓮藕做成的童子胳膊。

    莫言的那篇小說實在無法讀下去。 我真不知道中國某個地方是否有這樣的菜, 至少我是聞所未聞。

    中國人吃小孩嗎?無論在歷史上的大災荒年代, 即使有過極個別易子相食的傳說或者例子, 那也是極其變態的個人行為, 水滸中的孫二娘開人肉包子黑店, 誰能保證現實中發生過呢? 食人魔的故事在西方也很流行。

    問題是到了諾貝爾獎頒獎委員會主席口裡。這種描寫就變成了中國人吃小孩成俗了, 愚昧,野蠻而沒開化。甚至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後中國人還在普遍吃小孩。女嬰被流產是因為沒人願意吃,這簡直是喪心病狂, 毫無根據的胡說八道。

我不清楚這個過程究竟是怎麼回事, 反正感覺莫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即使這不是他的作品中的原意, 他也罪責難逃。

    他寫的什麼樣的故事無關緊要, 要緊的是到了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嘴裡就成了吃小孩, 把諾貝兒獎授予一個來自吃小孩成俗的國民?莫言還有臉站在那台上領獎?

就問一下在西方支持莫言的國人, 如果任何一個人問你: 你們中國人飯桌上吃“烤三歲童子肉"嗎? 你的臉往哪擱?

            我有的只是憤怒!

附;

瓦斯特伯格的頒獎辭全文如下:

 

    莫言是個詩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傳海報,讓個人在芸芸眾生中凸顯而出。莫言用譏諷和嘲弄的手法向歷史及其謊言、向政治虛偽和被剝奪後的貧瘠發起攻擊。他用戲弄和不加掩飾的快感,揭露了人類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經意間找到了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形象。

    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很少的旅程能超越這些故事和歷史進入一個這樣的國度,那裡驢子和豬的叫囂淹沒了人的聲音,愛與邪惡呈現了超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翱越了整個人類。他是了不起的自然描述者;他知道飢餓的所有含意。20世紀中國的殘酷無情從來沒有像他筆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強盜以及堅強、不屈不撓的母親們那樣得以如此赤裸裸地描述。他給我們展示的世界沒有真相、沒有常識、更沒有憐憫,那裡的人們都魯莽、無助和荒謬。

    這一苦痛的證據就是中國歷史上經常出現的吃人肉的風俗。在莫言的筆下,吃人肉象徵着毫無節制的消費、鋪張、垃圾、肉慾和無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能夠跨越種種禁忌界限試圖加以闡釋。

   莫言的小說《酒國》中,最美味的佳餚是烤三歲童子肉。男童成為很難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無人問津反而得以生存。這一譏諷的對象正是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因為這一政策女嬰被流產,規模之眾多達天文數字:女孩子不夠好,都沒人願意吃她們。莫言就此話題還寫了一部完整的小說《蛙》。

    莫言的故事都偽裝成神話和寓言,將所有的價值觀置於故事的主題中。在莫言筆下的中國,我們從來沒有遇見過一個理想具有合乎標準特徵的公民。莫言描寫的人物都充滿了活力,不惜用非常規的步驟和方法來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打破被命運和政治所規劃的牢籠。

莫言所描述的過去,不是共產主義宣傳畫中的快樂歷史,而是他用誇張、模仿以及神話和民間故事的變體重現五十年的宣傳,令人信服、深入細緻。

    在他最傑出的小說《豐乳肥臀》中,女性角度一直占據主導位置。莫言描述了大躍進和1960年代的大饑荒。他嘲笑試圖用兔子精液讓母羊受孕的偽科學革命派,他們把所有對此表示懷疑的人斥為右派分子。這部小說的結局是90年代的新資本主義,所有的騙子因為兜售美容產品而致富,仍在試圖通過異體受精孵化出鳳凰。

    在莫言的作品中,一個被人遺忘的農民世界在我們的眼前崛起、生機勃勃,即便是最刺鼻的氣體也讓人心曠神怡,雖然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冷酷無情卻充滿了快樂的無私。他的筆下從來沒有一刻枯燥乏味。這個作家知道所有的一切,並能描述所有的一切,各種手工藝、鐵匠活、建築、開溝、畜牧和土匪的花招詭計。他的筆尖附着了所有的人類生活。

     他是繼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後,也是繼我們這個時代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後比很多人都更為滑稽和震撼人心的作家。他的辛辣是胡椒式的。在他描寫中國最近一百年的宏大如掛毯的故事中,既沒有跳舞的獨角獸,也沒有跳繩的少女。但他所描寫的豬圈般的生活如此獨特以致我們覺得已經在那裡呆了太久。意識形態和改革運動來來去去,但是人類的自我中心和貪婪卻永存。所以莫言為個體反抗所有的不公,無論是日本侵略還是毛主義的恐怖以及今天的狂熱生產至上。

莫言的家鄉是一個無數美德與最卑鄙冷酷交戰的地方。那些敢於去的人,等待你們的將是一次踉蹌的文學冒險。中國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詩般的春潮所吞噬?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學發出的巨吼淹沒了很多同代人的聲音。

瑞典文學院祝賀你。請你從國王手中接過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前蘇聯: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2018: 如果菲律賓和台灣爭地盤,中國不偏向台
2017: 聯合航空公司有沒有種族歧視?
2017: 美聯航的厄運美帝是越南的手下敗將
2016: 捉刀:反擊巴拿馬 習總瑞士挖貪官老根
2016: 小飛刀:2016年中國官場掀起一輪自殺潮
2015: 格致夫:美國為何轉而協助中國反貪腐?
2015: 香椿樹1:大躍進是怎樣餓死人的
2014: 看2009年薄熙來在重慶如何將毛左投進大
2014: 烏克蘭西部重鎮利沃夫宣布獨立於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