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學偉論道】美國最高法推翻大學招生平權行動,利好亞裔?
送交者: 法國劉學偉博士 2023年07月03日09:41:0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劉學偉】

6月29日,美國最高法院明令廢止了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常春藤大學推行了40多年的、按族裔區別待遇的“Affirmative Actions”(直譯積極行動,意譯平權)政策。簡單地說,美國所有的大學,以後都必須對申請學生的族裔膚色採取“色盲”即一視同仁政策,不得對任何族裔予以優待或歧視。

這個事件理所當然地引起熱烈討論。比如,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深感失望”,而特朗普則稱“這是偉大的一天”。在此,本文不會大量引述這些近期的評論,僅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幫助大家理解這一重大事態發展對華人/亞裔,甚至更大範圍內可能產生的重大意義。

筆者曾在2014年翻譯過美國猶太學者羅素(Nieli Russell)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的一篇文章,題目叫《美國唯才是舉的神話》(The Myth of American Meritocracy),該文的中心思想被概括為“亞洲人就是新猶太人,猶太人就是新黃蜂”。(Asians as the New Jews, Jews as the New WASPs. )這個黃蜂的英文寫法是WASP,同時又是盎-薩白人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的縮寫。

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100年前的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的猶太人才開始大規模移居美國,他們的子女很快以優異的學業成績震驚美國教育界。當時美國的大學都是通過標準考試方法(類似中國現行的高考)錄取,猶太裔很快取得太過驚人的入學率。在常春藤學校中還占統治地位的WASP們驚覺大事不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冥思苦想和反覆試驗,他們終於搞出了一套自由裁量度大出太多的“綜合錄取法”。

Illustration by Michael Hogue

怎麼個綜合錄取法?就是通過複雜的方法去考量比如“領導力“、“積極人格”、“親善力”、“勇氣”、“善良”和“廣受尊敬”等相當主觀的性格特質,而把標準考試成績的權重降低。但事實上,這一套“綜合錄取”的絕招,並沒有幫助WASP們把城池守住很久。猶太人很快就琢磨透了這一套,想出了有效的對付辦法。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美國教育界、新聞界、法律界、政界,猶太人都占據了一個不說壟斷、至少是已和WASP平分秋色的地位。依據人口比重,他們就是被大大地超額代表了(super presentation)。但是猶太人現在大權在手,一切都被巧妙地隱藏起來了。

比如在人口或入學統計中,你永遠看不到猶太裔的單獨統計數據,他們一定是被混在白人(white)這個十分籠統的門類中。猶太人在美國的人口比重一直在2.2%上下。羅素根據姓名研究(依照姓氏推測族裔),估算他們在常青藤學校中的就讀比率一直在16-25%之間,占到籠統的白人學生比重的一半甚至以上。

羅素說,以前相當一段時間裡,這個超額代表率其實是公平的,因為在一切各種標準考試或各種知識技能競賽中,猶太裔永遠都是名列前茅。但現在,據羅素推算,猶太裔的孩子只能占據優秀學生的6%左右。他們若有3倍的超額代表率還算合理,10倍就不合理了。

新的問題是,自1970年代以來,步50年前猶太人的後塵,亞裔大量移居美國,他們的子女自1990年代開始就非常準確地複製當年猶太人的軌跡,在所有的標準考試和學科競賽中攻城略地,而且是以壓倒甚至碾壓一般的優勢,把猶太青年排擠出去。

(亞裔的)成就的壓倒性的證據

   在高中的成就金字塔的頂端,亞裔通過各種手段崛起。也許最好的證據是UNZ對國家優秀獎學金半決賽選手名單的分析。誰在高中獲取的SAT考試成績能達到該州的最前1.5%,誰就有資格獲得國家優秀獎學金的半決賽資格。儘管考生的種族和民族信息都沒有被獎學金評定機構公布,這樣的民族 - 種族分類的粗略近似值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姓氏分析得到。而所有這些高得分的準決賽的參賽者的名字是公開的(即人們合理地假定花名冊上的像黃,阮,金,和Dasgupta姓氏可能是亞裔,那些像Rodriguez, Fuentes, Ruiz 和 Vazquez可能是拉丁裔,那些像symptoms, Cohen, Goldberg 和 Kaplan可能是猶太裔)。該方法並不完美,但可以產生價值驚人的結果。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mb3CNDn2u6helMszP1-ZzuWTfy7-0fESTOOK-zV7RCeH5fJOYw3z0UPpyMkP--5n-2kuVM677ohpIrw7rxvrJk9GKq62jMzfs33RI7GX36pM1Cu-OsAeoxdQtg

   近年來,亞裔學習成績已經蔚為壯觀。雖然加州的高中生只有11%是亞裔,他們卻占據了近60%的加州國家獎學金半決賽的名額,其他州情況也是類似。得克薩斯州的亞裔人口只有3.8%,但那些亞洲姓氏的學生占據了超過25%的國家獎學金半決賽的名額。而即使是在紐約州,那裡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在學術上有競爭力的猶太人群和許多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亞洲人只是該州人口的7.3%,依然占據了30%以上的獎學金半決賽名額。更加讓人吃驚的是獎學金測試有意識地壓低了亞裔的數學優勢,因為它有一個雙倍加權語文口試成分。過去的測試顯示亞裔在語文方面比在數學方面弱得多。而且這個測試不考察視覺空間方面的能力。而在這個方面東方人總是勝過其他族群。      在學業成就的最高端,亞洲人的大規模的不成比例的存在簡直是鋪天蓋地。除了獎學金半決賽,近年來亞洲人在美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獎者中比重突出(自2000年以來,58%的獲獎者是亞裔);計算機奧賽獲獎者(自2009年以來超過50%的亞裔),物理奧賽獲獎者(2010年以來,81%的亞裔),英特爾科學人才搜索決賽參與者(自2010年以來,64%的亞裔),以及生物學奧賽獲獎者(自2003年以來,68%的亞裔)。亞洲學生已經清楚地表明,在美國的學術舞台上,他們可以完成什麼。他們展現才幹,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加上熱愛家庭,和睦鄰里,和同齡群體打成一片。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wp-content/uploads/2012/11/f1-large.jpg

太多了的覆轍呢?

但是,像前一個時代的高成就的猶太人一樣,這些優秀的亞洲人沒有都被允許進入與他們的成就相稱的美國最精英教育機構。“他們太多了,” 我們的大學管理者似乎在說。他們因此賦予亞洲人從未被承認的天花板配額。一方面,美國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產生了迅速增多的大學年齡的亞洲人,他們的家庭日益富裕,受過良好教育,並渴望確保子女的精英教育。但在另一方面,這些名校都在給予亞洲的實際入學人數相當嚴格的上限,這迫使亞洲學生越來越激烈地去競爭這些非常有限的名額。

   這種亞洲天花板配額類似於那些在上世紀中葉強加給猶太人的配額。但在兩個關鍵方面,它們之間有區別。首先,對猶太人的天花板配額是公開的。在他們的時代,那些制定此政策的大學管理者自願承認有這個針對猶太人的天花板配額。而今日管理人員都不願承認存在這樣的配額。當被問到時,他們幾乎總是掩飾(通常通過使用含糊的字眼整體招生 。更重要的是,在媒體力量方面,兩個受害者群體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正是主要來自美國的猶太人擁有所有權的大批媒體機構的聲勢浩大的輿論和政治壓力,才迫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常春藤盟校堅持了幾十年的猶太人配額被迫崩潰.....“  相比之下,今天的亞裔美國人連一個單一的顯耀的媒體機構都不曾擁有或者僅僅是控制。在電影,電視,廣播和出版領域,它們構成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少數民族。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媒體不報道的事情就根本不存在,只要那些大嘴巴不說,那麼我們的頂尖學術機構里的亞洲名額問題就是子虛烏有。

在學術界戲劇性的逆轉 

   甚至比UNZ不得不說的對亞洲人的歧視更有爭議的是關於猶太人在學術界的作用的戲劇性逆轉。正像今天的亞洲人,猶太人在20世紀初顯現出一種類似恆星般耀眼且穩定的學習成績。正像今天的亞洲人一樣,他 們當年被那些掌管常春藤盟校的人用天花板配額歧視和壓制。而今天,實施歧視天花板配額的正是這些占據了許多常春藤的招生機構的頂級層次的猶太人。他們不僅對亞洲人搞天花板配額,還人為地撐起猶太學生的人數錄取數量,儘管猶太人的學習成績在高端急劇下降。事實上,猶太人的行政官員,和過去時代的老WASP一樣,在做為自己的同胞圖謀私利的事情。

   有些人無疑會覺得UNZ在這裡的質控很離譜,也許他是自我憎恨猶太人(作者本人是猶太人)。但UNZ堅持他的指控有嚴肅的證據。他的最新的提法是,在過去十年中,尤其是在家庭已經在美國幾代的猶太人中,猶太人的學術成就急劇崩潰。調查顯示,在國家優秀獎學金半決賽的名單,數學,物理,計算機,生物和奧林匹克,英特爾科學人才搜索贏家,和西門子AP獲獎者中,猶太名字已經寥若晨星。而非拉丁裔非猶太人的白人和亞洲人的名稱才在相應增加。UNZ估計,今天在美國的表現最好的學生只有大約6%是猶太人。而這仍然是猶太人在全國人口中比例的三倍。這個成績比起更早的時候實在已經相去甚遠。那個時代,非常高成就的猶太人在全國比賽中嶄露頭角的比例往往比他們的人口比重多出10倍甚至更多。

   儘管猶太人在高端的下降,常春藤聯盟院校繼續讓他們招收的猶太學生人數接近於在20世紀過去的幾十年(在15-25%的猶太人比例範圍)的同樣高度,當時猶太人的成就顯然般配這麼高的數字。在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猶太人仍然構成了學生主體的四分之一以上,儘管相對其他群體,猶太人的學術成就的跌幅驚人。UNZ認為這是一個猶太招生偏見的不公平的產物。他們嘴巴上說的是招生將建立在嚴格的選人唯才的基礎上。而事實上,被犧牲的都是亞洲人和非猶太白人。在先前的世代,當猶太學生,有時也包括UNZ自己,經常捧回了在標準化考試中,或有名望的學術競賽的全國最高榮譽的四分之一以上......基於唯才是舉的原則,這時候的哈佛和大多數其他的常春藤盟校有25%的猶太人是完全合理的。但客觀的證據表明,在當今美國我們的頂級學生中只有約6%是猶太人,而現在這樣的非常高的在精英大學的猶太人入學率就是完全荒謬和可笑的了。 

在就業領域,加州硅谷高科技企業中,白人大概占2/3,亞洲人占1/3,其他的族裔都可忽略不計。白人中有多少猶太裔?那又是秘密了。因此,才有了前引文章的題目:《亞洲人就是新猶太人,猶太人就是新黃蜂》。那時的美國,亞裔占人口5.6%,其中華裔占2.2%。但常春藤學校中亞裔的比率,從本世紀初以來,一直被人為地限制在16%上下。在那個時代,說來也有300%的超額代表率。其中華裔有多少?那就跟猶太人有多少一樣,被掩蓋起來啦。但顯然還會比這個300%高許多。

美國的一級名校中,似乎只有加州理工是例外。請大家看下圖,自1996年,加州通過209號法案,禁止族裔平權之後,加州理工的亞裔(顯然以華裔為主)入學率一路飆升到40%上下。須知,亞裔在加州也僅占比15%,而加州理工可是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招生的。

剛才查詢了一下近幾年的數據,亞裔在美國名校的錄取率已經突破20%的天花板。比如最近的2022級,哈佛的亞裔錄取率已達24%,普林斯頓25%,耶魯29%,哥倫比亞32%,麻省理工(MIT)42%,加州理工更達48%!即便是這樣按分數衡量,亞裔還吃了很大的虧。

現在亞裔人口占美國總人口的7.9%。我們把這張表中12所美國頂級名校的招收亞裔總數除以招生總數(6719/28235)恰恰等於23.79%。那就還是300%的超額代表率。

如果僅算八所正統藤校,則是4606/21318≈21.6。還是大有進步的。

加州理工大學的亞裔入學率高達48%

普林斯頓大學2009年曾出過一份研究報告:為獲得進入美國一流大學的同等機會,亞裔美國人的SAT(美國最流行的標準考試)分數需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西語裔美國人高出270分、比黑人高出450分。哈佛大學2013年的內部調查還發現,如果錄取學生只看學業成績,亞裔學生在那一屆學生中的比例將從現實中的19%上升到43%。

有一本名叫《頂端的競賽》(Race at the Top)的著作,講的是在美國最優秀的一些高中里,亞裔和WASP孩子爭奪最優教育資源,而WASP“卷”不過,只好去重點拼體育加分的故事。美國有好多頂級高中曾經唯分是取,會被亞裔攻占40-70%以上的員額。這些高中包括紐約市的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布朗克斯科學高中(Bronx Science)、舊金山的洛威爾(Lowell)以及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的托馬斯·傑弗遜科技高中(Th omas Jefferson)。現在他們紛紛修改規則,降低(尤其是數學)分數的比重,以維持多元化。在這次最高法裁決之後,這些高中的錄取標準會不會又變回去,大家要拭目以待。

就在6月30日,一位名叫Tyler Austin Harper的非裔教授在《紐約時報》撰文,講述他自己的故事和心路歷程。他讀研究生時,為了賺錢,曾在暑期當過大學招生輔導員。他透露說,“華裔和韓裔的孩子都希望讓自己的申請材料少點華裔或韓裔的特徵。富裕家庭的白人小孩希望自己不要露富,不那麼像白人。黑人小孩則希望確保他們能留下足夠黑的印象。拉丁裔和中東裔的孩子也是如此。”

他接着說:“沒過多久,我自己也被迫玩起了這場遊戲:幾年後,作為黑人博士候選人,我在尋找第一份教授工作的時候就苦惱不已,因為我不知如何(以及是否應該)談論我的種族,以便讓我成為多元化招聘的對象。如果這麼做,感覺像是在作弊;但如果不這麼做,又像是和自己過不去。”

中國人除了勤奮努力、吃苦耐勞的優點,還有頗多缺點,比如不善於結社行動,不熱衷政治。就像這次向最高法投訴在高等教育中亞裔受到歧視,歷時十年,不懈抗爭,領頭的居然是一個美國人愛德華·布盧姆(Edward Blum)。他於2014年中成立“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FFA-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就是這次美國最高法上訴案件的原告。

之前,亞裔也有多次散兵游勇式的抗爭,但都掀不起大浪。這回事成,美國的華人真不知當如何去感謝布盧姆和SFFA。布盧姆帶來了亞裔團體急需的法律人才和寶貴的經濟資源,他的團隊裡有着為美國最高法院做過助理的美國頂尖律師。起訴哈佛這所有着四百多億美金財富的世界知名大學,費用高達數百萬美元,這些都是亞裔社區急需的資源。

愛德華·布盧姆 圖自華爾街日報

聰明、努力、家庭願意為子女的學業做巨額投資,一直是美國乃至整個世界包括中國在內的華人最大核心競爭力之一。這次美國最高法的裁決,無論如何,也是對那裡的亞裔/華裔的重大利好。

有人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判決之後,藤校會讓“綜合錄取”更加的變本加厲,不可琢磨,華人的入藤率還會下降。但筆者對此存疑,美國最高法是其憲政體制的最後一關,它的決定無處上訴,除非它自己改,否則就是當下的真理。那些藤校的招生政策肯定會有明顯變動,但他們只能軟磨,無法硬抗。畢竟藤校的掌權者還基本上都是白人,他們搞了幾十年AA,未必就是真正出於本心。廢除種族優惠,白人也必定得益,他們未必不樂意為之。

八所都在東部的常春藤大學再加上加州理工、斯坦福等西部名校,是美國所有行業精英和領袖的搖籃。假以時日,到本世紀中葉以後,美國社會上層的亞裔/華裔一定比現在多出許多。這正是在美國的猶太人走過的成功之路。華人當然不可能全盤複製,但總可以複製相當部分吧。在這方面,印裔實在是為亞裔打了先鋒。

論起像馬斯克、阿爾特曼還有愛因斯坦那樣的人類頂尖科技或企業人才,中國可能還是略遜一籌人,但架不住中國人善於學習、勇於追趕,能夠把後發優勢、人口規模優勢發揮到極致。科學尤其是技術的飛躍,已經有太多次是美西開花、中國結果,比如高鐵、光伏、電池、電動車、大貨輪,美西人對此可是痛心疾首。將來的世界主流國家非美中莫屬,觀照一下現在美國的學業成就競爭大趨勢,是不是可以相對樂觀地預測,亞洲人大致不會輸?畢竟,青年的學業成就是一個文明崛起的最明確的先行指標。

但是,華人孩子在學業上碾壓白人甚至猶太人的狀況,並沒有在歐洲甚至英國出現。其原因,恐怕與最優秀的華裔人才基本都選擇前往美國深造相關。

此外,還有校友和捐款人優待,藤校可是打死也不會放棄。前者就好像給親戚開後門,誰沒有三五門親戚呢?都不照顧的話,這個世界怎麼混?後者就是看在錢的面子上了,畢竟辦學校是要花錢的。

很多人提議以窮人優待取代種族優待,這在經濟上明顯對精英學校不利。比如,現在他們非常偏愛富裕的少數族裔生源,因為這可以同時滿足學校要多元化和收足學費兩項需求。而優待窮學生,無論其族裔如何,由於總是需要提供助學金,對學校而言可是所費不貲。

要知道,華人比起猶太人,有一個絕對無可改變的優勢,就是兩者人口比例大體是80:1,而且華人內部充分融合,素質(相對而言)均勻。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可不是這樣。在這個地球上,他們完全可以獨自扛起一片天。而猶太人永遠是一個小小的民族,他們必須因人才能成事。

在西方,中國人學文科可能趕不上猶太人,也可能比不過印度人,但中國人有數學大腦,可以搞科技。看看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的亞裔比例,就可以想見,二十年後美國的科技工程界,亞/華裔的比重會演變到什麼狀態;也可以想見,美西方可不可能把地球上的科技發展都壟斷?

在最理想的前景里,華人在美國多了、強了,中美之間就會逐步形成類似於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那種聯繫。打仗?就不會了。這可以成為新的壓艙石,而且是比貿易往來更有效的壓艙石。

最後,筆者還想特別提及特朗普,在美國最高法院裡任命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他們都是終身職,在今後數十年裡,都會深刻影響美國發展的軌跡。其它暫且不管,這次亞裔的完勝,很有可能首先是對美國的華人,然後假以時日對全世界華人,帶來非同小可甚至不可估量的利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舊貼:臥冰求鯉
2022: 中國大陸人一輩子,就為了獨裁。
2021: 習近平說,
2021: 中共製造台獨,又要粉碎台獨,自導自演
2020: 從資中筠老師《妄議美國》談起
2020: 默克爾表現出對自由民主模式優勢的疑問
2019: 徐曾師生“見好久收,見壞就上”新解?
2019: 義和團與愛國賊
2018: 羅素:如何避免愚蠢?
2018: ★ 1 Monde | 1 Mondo | 1 World |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