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工人階級談地方工會
送交者: 伯恩施坦 2024年04月30日22:17:1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作者 中國勞工通訊 寫於 二零二四年

河北鑫達集團欠社保工人集體維權 企業工會主席竟是管理高層


2024年03月26日


在中國經濟不景氣、製造業未完全復甦之際,欠薪、欠社保、以致工人集體維權情況時有發生。 3月6日,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遷安的京東管業,有數百名工人集體行動,要求鑫達集團旗下的京東管業補繳欠交了28個月的養老保險費。而中國勞工通訊調查更發現,維權發生前後,企業的工會都沒有參與工人維權工作,工會主席更是由其集團的高層擔任。

網上圖片。

工人遭企業欠養老保險 過百工人走上街頭維權

涉事企業京東管業成立於2002年,隸屬於河北鑫達集團鋼鐵冶金事業部,主要經營業務包括球墨鑄管、球墨鑄鐵等。而京東管業的母公司是河北鑫達集團由1992年創立。連續多年擠身"中國企業500強"、"中國鋼鐵工業20強 "等稱號。近年,河北鑫達集團得到多個官方獎項,包括中2023年因為尊重退役軍人,被評為"擁軍示範企業"。而在2024年,鑫達集團更新增了兩項鋼鐵技術的國家發明專利。


根據網上視頻的描述,京東管業因為經營不善和受中國國內大環境影響,已經瀕臨關閉;企業亦欠工人的養老保險金長達28個月,公司除了欠交社保外,亦宣布放長假,放假期間更不向工人發薪,做法引發工人不滿,繼而在3月6日發起集體行動。

工人分別在鑫達集團總部和遷安縣的政府門口集會,希望政府能出面回應工人訴求。畫面可以見到,大批的維權工人更一度和現在保安發生衝突,大樓大門亦在衝突亦受破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雇主及員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翻查京東管業網頁的紀錄,京東管業在要求職工放無薪假期前,曾舉辦多個活動。包括在2月9日的除夕日鑫達集團副總裁劉鳳利曾探望一線職工,而兩星期後即2月24日又組織了元宵節活動。

河北京東管業有限公司,一行領導看望慰問堅守崗位的一線職工。(網上圖片)


翻查資料,京東管業欠交社保已經不是第一次,在2022年,有網民在“問政河北“網站上,向河北省政府求助,指公司在2022年2月開始,已經欠繳社保,以致該網友在7月份離職,入職新單位後仍因社保欠繳無法繳納。

企業工會主席疑似是企業總裁 違反《工會法》規定

據了解,鑫達集團是有企業工會的。鑫達集團企業工會的主席,正是河北鑫達集團董事、執行總裁劉鳳利,但工會法早列明企業主要負責人和近親不得擔任代表,根據《工會法》第二章第九條﹕

各級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近親不得作為本企業基層工會委員會成員的人選。

中國勞工通訊電話訪問到遷安市總工會辦公室,接聽的陳部長表示了解事情。起初,陳部長否認工會主席是劉鳳利,但在CLB向陳部長展示2月9號來自鑫達集團的報道後,陳部長表示會向上反映,願意在日後開展調查。

CLB﹕員工在 2月9號如果工會主席還看望他們,不到一個月以後就被告知是,要放無薪假,而且才發現28個月養老保險被欠繳,那就說會不會也跟這個工會主席,其實是有名無實,是有直接關係的,其實不能代表員工的利益。

就是管理層,左手聽右手,左耳朵聽右耳朵的事,這個就變成是有名無實了。所以這我們看起來就有點覺得真的是, 它不只是一個違法。就是說由企業高管擔任工會主席的事,但就是它後邊的一些後果是有直接的關聯性的,這是我們看這個的一個聯想。

陳部長﹕這是真的吧 ?我會儘快的跟上面反映,然後跟相關科室反映,然後是核實這事。

翻查法庭檔案,劉鳳利多年來早年涉及多宗的勞動爭議訴訟,而根據判決書劉鳳利是作為吉林鑫達鋼鐵公司的法人代表。包括2014年一宗涉及工傷的勞動爭議(案號﹕2014東民初字第792號),當時她的職銜為吉林鑫達鋼鐵公司的副董事長;2017年涉及一宗工傷判決(案號(2017)吉0421民初612號),當時職銜為吉林鑫達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而在2020年一宗涉及施工合同糾紛的官司中,劉鳳利是吉林鑫達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經理。而根據財新數據,劉鳳利是吉林鑫達的工商股東,占股比例達4.09%

可見劉鳳利一直在鑫達集團擔任管理層角色,而拋開違反《工會法》的因素,劉鳳利作為工會主席,能否有效代表工人,亦相當成疑。如果企業工會要代表工人向追討社保,到了法庭,那主席劉鳳利是否一方面站在控方陳辭,同時又要擔任答辯人,如此滑稽?

網上圖片。


欠交社保達28個月 地方工會卻表示﹕「要先聽從政府部門安排」

除了主席劉鳳利竟是企業高層外,地方工會在今次事件上亦顥得被動。中國勞工通訊有問到市總工會會否派員協助,代表職工向公司談判協商時,陳部長卻表示當前由政府主責,應先讓政府調查清楚再作介入。

CLB﹕工會有沒有就到現場去介入、代表員工讓大家不要這麼衝動,然後亮明身份、代表員工跟企業協商談判?

陳部長﹕現在是政府正在了解當中,還沒讓他們介入。

CLB﹕就是市政府這邊還在了解情況,如果在了解情況過程中,咱們市工會是不是可以 有沒有一個空間就主動介入進去,比如說,幫助工人選舉代表,還有把事情搞清楚,到底是訴求是什麼,咱們市工會有沒有主動介入的空間?

陳部長﹕現在咱們都是一切聽領導安排的。

CLB﹕ 聽工會領導安排,還是政府領導安排?

陳部長﹕政府領導。

當中國勞工通訊提到工會可以派人到現場安撫情緒時,陳部長卻認為建議過於"理想化"﹕

CLB﹕依照工會法的規定就主動到現場去來介入,就是說無論是政府調查還是誰調查。那個畢竟員工啊,現在走出去了,走了這麼一步,相對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情緒化的,我們看那個視頻呢,就說如果工會以員工的娘家人這個代表的身份到現場的話,我覺得是不是對這個平復這個平穩員工的這種情緒,令到這個有機會進入到那個談判協商?

陳部長﹕有這麼個作用,你說這個太理想化了......我們是能到現場肯定能到現場去安撫,但是最後歸根結底,你得給人家問題解決了。

但如果結合其他企業工會情況,或許這種"理想化"的操作或許是工人所需要的。在2023年CLB亦曾訪問過一個企業工會,該企業位於廣東深圳寶安區,因為廠房搬遷關係而裁員、拖欠工資,繼而引發工人抗議。企業工會主席曾一度求助於地方工會,希望起碼可以出現工會的人安撫人心,但最終地方工會沒有派員代表工人與企業談判,更沒有答應企業工會主席向抗議工人送達物資的要求。

而在事發前,遷安市的人社局一直有"雙隨機、一公開"的抽查制度,所謂隨機就是"隨機決定抽查人員"和"隨機決定抽查對象",而"一公開"就是指將抽查的結果公開。但鑫達集團在2022年已經有欠社保的前科下,在2019至今,一直沒有被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抽中檢查。直到工人走到公司門前維權,方發現事件。同時,"雙隨機,一公開“的監察報告中,所有被抽查的企業均沒有發現問題,但是否意味着在抽查對象的選擇上出現錯誤?或是調查方法出現錯誤?或所謂"雙抽查“不過是一種形式主義?

“依法維權”繼續叫天震天響  地方工會被動、企業工會卻是有名無實

保護的勞動者權益,依然是全總今年的核心課題。今年一月全總聯同最高法院、人社部發布了《欠薪糾紛典型案例》,希望樹立榜樣,供各個工會組織和人社部門參考。而當中特別強調“部門聯動,織牢根治欠薪保護網”。在第一批案例中,就有包括府院聯動、建立更快的法律通道等。同時,在全總第十八屆二次執委會議中,全總主席王東明亦有為勞動者維權喊話﹕

「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要認真履行維權服務基本職責,着力解決關係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重視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同時,王東明主席更指出要擴大工會的組織覆蓋面,走群眾路線,提供更精準服務﹕

“不斷增強基層工會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要健全已有的組織基礎,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要創新工作方式,努力為職工群眾提供精準、貼心的服務﹔工會幹部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深入調查研究。”

然而,基層工會在實際面對一堆仍未解決的問題。企業工會主席由往往由管理層擔任,令工會變相無法監察管理層,反而是管理層一部分。在今次鑫達集團京東管業欠社保中,工會主席竟是旗下母集團其他公司的董事長;同樣,在2023年,隆裕鞋廠搬遷一案中,涉事企業工會主席蘇超,是企業的人力資源部主任。當企業工會變成管理層,又如何走"群眾路線"、"增強組織力、服務力"。

同時,地方工會的被動與中央政策大相徑庭。全國總工會一直強調"去四化,增三性"。如果 “去四化、增三性的口號已經鮮有提及,但加深改革、基層工會應更積極仍然是工會工作的主調。就在今年2月5日,全總制定了2024年的工會重點,當中要實施5大工程,開展5大行動,重點抓好9個方面的工作。其中就包括要"高度重視職工群眾"普惠性+特殊性"標準化權益維護體系建設和重點群體權益維護工作",同時,又"將建會入會、開展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工會及時調解勞動爭議作為重點"

而當數到全總的工成就時,全總提到發展了380萬的新就業形態會員,建立了解決職工維權困難的12351服務熱線。但在京東管業個案中,地方工會在得知企業工人維權後,卻沒有第一時間派人協助,而是等待政府部門的調查、反應時,是否會錯過了代表工人、幫助工人的最佳時機?工會如何成為真正的"工人的娘家人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長津湖與朝鮮戰爭:一場詭異的戰爭
2023: 俄烏衝突對未來戰爭的三大啟示
2022: 毛澤東時代: 執政者的一面鏡子(1951
2022: 張學良為什麼誅殺楊宇霆、常蔭槐 更多
2021: 謝田| 中國人口統計造假穿幫帶來的諸多
2021: 獨裁下的最底層級別
2020: 台灣如何一步步被迫變成美國抗中前沿堡
2020: 志大才疏習皇,外斗外行,內鬥內行。
2019: 對金燦榮先生在北航科協講話的意見
2019: 從五四到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