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統一,我們能得到什麼?
送交者: 老幺 2002年08月12日14:22:4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統一,我們能得到什麼?

作者:老幺

統一,我們能得到什麼?兩岸支持統一的中國人都應該想一想這個問題。

當年香港回歸了,很多人問,“一國兩制”,大陸人民依然不能自由進出香港,更享受不到香港的政治經濟自由,幹嘛對回歸這麼興高采烈?我說,“我也不知道,看着查爾斯王子灰溜溜的樣子,我就說不出的開心。”

尊嚴!這也許是統一的最大好處,一種不能用金錢來計算、不能用言語來形容的、許多中國人視為生命的東東。西方人是不大在乎面子的,西方文化本質上是“利益文化”。所以當2001撞機事件後中方苦苦要求一個道歉,美國人就想不通了。當然尊嚴有時候也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比方說,回歸後,大英百科全書提到香港就老老實實地在背後加上(China)的字樣,這就象奧運會上看到“中國台北”就比看到“台灣共和國”更開心一些。又比方說,美國軍艦要停泊香港,也要跟中國打聲招呼,金庸、成龍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中國人。

阿扁常說,台灣實際上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在許多跨國公司的眼中,中國卻已經是統一的國家。稍具規模的跨國機構,包括跨國律師事務所,都有中國組,包括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在外國人眼中,台灣人再強調“本土意識”也是台灣人,就象有各自特色的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人一般,都是中國人。在某種程度上,比如法律方面,民國法律還代表更傳統的中國法律。這也證明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獨喜歡提到蒙古問題。蒙古獨立當然是歷史的錯誤,遲早是會解決的。但是客觀上,台灣,中華民國的台灣,與蒙古有着本質的不同。蒙古文化,包括20世紀中國丟失領土所代表的文化,對中華主流文明沒有很大的影響。很多人對中國遲遲不收復南沙群島、釣魚島表示焦慮,對在喜馬拉雅山中印戰爭後主動放棄的領土耿耿於懷。這當然是對的,但如果部分台灣人以為大陸既然可以暫時放棄這些領土而會對台灣舍手的話,那就走入了誤區。

台灣的價值,並不只在於那3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這就象香港、澳門的回歸從更大意義上是代表了中國近代屈辱史的結束。能夠讓昔日的殖民者低頭,就是港澳回歸的最大價值。台灣的戰略位置固然很重要,但台灣對於大陸更重要的是其象徵意義。一方面,它是清朝甲午戰爭失敗的印證,另一方面它是國共內戰的延續、美國干涉的結果。台海的統一不僅意味着中國徹底走出仰人鼻息的窩囊史,而且使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更加完整。

熟悉中國歷史的都知道,中國正史常稱“唐宋”。其實與宋並列的,在大唐領土上建立的國家還有遼、西夏、大理等國(就象《天龍八步》裡寫的一樣)。單就領土面積來說,遼與宋不相上下,遼甚至還是宋的宗主國,宋對遼稱臣並進貢。但誰也無法否認,宋是中國的“正統”。這個地位其實是在文化上取得的。台灣對中國的重要性也在於此。比方說,如果老幺要研究民國時代的法律制度,那多半在台灣就可以找到史料。又比方說老幺想看《清明上河圖》,那也可以跑到台灣去。老幺這裡並不是說台灣代表中國的“正統”,雖然從某種角度這也是對的(比如繁體字)。老幺只是強調台灣對於中國的價值,除了其戰略地位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意義上的。

台灣有着雙重含義。一來她記載了《馬關條約》,二來她代表了中華民國。無論哪個都是中華民族無法、也不應該忘記的歷史。台灣如果獨立了,就是《馬關條約》的勝利。中國如果失去台灣,相當部分的中華文明將蛻變成台灣文明。這就是為什麼二戰勝利後蔣介石堅持收回台灣;這就是為什麼兩岸分立數十年,以毛、鄧之雄才偉略都可以放心地把台灣問題“留給下一代去解決”,而第三代領導人卻時不時武力恫嚇?

這是個“先有雞,先有蛋”的問題。毛、鄧與蔣氏父子當政,兩岸雖然對峙,台灣卻依然是中國人的台灣。只要台灣依然教授中國歷史,依然說中國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而不是玉龍雪山,就是再分立一百年,也就象《三國演義》一般,“群雄逐鹿”,最後天下一統。問題還是在於那個姓李的日本人。“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李登輝就跟那個王莽差不多,蔣經國在世時喬裝打扮,權力在握後就露出日本人的本來面目,搞什麼“去中國化”。大家想一想,台灣的文明是古今中外無數中國人共同創造的,台獨分子“去中國化”,不就象小偷偷了汽車然後把白車漆成黑車、然後掛上自己的牌照說是自己的車?這也象自己辛辛苦苦帶大的孩子突然被人領走還說他本來就不是你的孩子。這樣一來,胡適、周樹人等中國精英不就成為“台灣精英”了?

老幺是極其反對戰爭的。不要說把導彈對準自己的同胞,就是對準美國人、日本人老幺也覺得過於殘酷。老幺100%的希望和平統一,如果台灣島內的有識人士能夠有效地阻止“去中國化”,讓“中國認同”不在他們這一代消失。否則任其自然,就象把自己的小孩交在壞人的手裡,用不了多久,吃喝嫖毒,什麼都學會,到時再怎麼拯救也於事無補。我所遇到的台灣人,雖然很少有人喜歡PRC,多半還自認為是中國人。但海外的台灣人比較開明,最愚昧的就是那些熱血沸騰、喜歡盲從的台南人士,就象國內的有些百姓一般,非常容易被愚弄----北京政府當然很清楚對民眾洗腦是多麼地容易,所以民進黨在台上一天,台灣就遠離大陸一步。不出十幾年,“台灣認同”一旦成為主流,那就悔之晚矣!

回到文中的標題。統一,我們能得到什麼?

統一當然好了。大陸用不着去扶持俄國的軍工企業,台灣用不着肯求美國發放軍火,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送給虎狼之國

統一當然好了,大陸用不着每次簽署聯合公報後再加上一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用不着低三下四地討好二十幾個貧弱小國

統一當然好了。孫中山不用整天擔心自己的“國父”頭銜被人搶去,故宮內的古董不用放入“外國博物館”,三毛、瓊瑤也用不着害怕自己突然成了“外國作家”

統一當然好了。海南島就只能是中國的第二大島,中國的領土也就比美國大那麼一點點,鄭成功還可以繼續做“民族英雄”

統一當然好了。台灣的企業家不用眼看商機隔岸觀火,大陸的小女生不用擔心小虎隊、F4突然命喪黃泉

統一當然好了。與台灣女孩約會不用說是跟“洋妞”約會,嫁給台灣人就是嫁給台灣人,而不是什麼“嫁老外”

統一當然好了。兩岸中國人一笑愍恩仇,關於統獨的話題可以告一段落,老幺也可以專心搞法律

laoyao2008@yahoo.com.cn
2002年8月7日,於美國

後記:具體到統一的策略,一方面,大陸不可中了陳水扁的計,放慢三通的步伐。李登輝、陳水扁之所以苦口婆心地鼓勵台商西進東南亞,其用意在於割斷大陸與台灣的聯繫。雖然大量的貿易順差從一定程度上扶持了台灣經濟,但正是這種依賴性使台獨人士感到害怕。台灣去年共有270萬人次訪問大陸,占出境人次的38.6%,遠遠高於訪問日本、美國的人次。如果大陸能夠做到經濟上、人文上統一台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後的善後工作,都要容易得多。

現在有很多人鼓吹從經濟上卡死台灣,那是很不智的。畢竟與大陸有經貿往來的台灣人還是有些“大陸情懷”的,制裁傷害的正是這部分人。一位台灣朋友告訴我,“你不了解台灣,我們從小就是在害怕中長大的,到現在已經不知道害怕了。”我本來想反駁她,但一想也有道理。911那麼撞一下,原來反對布什的人也不好意思開口了;布什搖身一變,“一日之間,從合法性受到懷疑的弱勢總統成長為與羅斯福相提並論的強勢總統”。外力越大,越是容易同仇敵愾。對台灣“經濟制裁”只有在武統的決心下了以後,也就是對台“宣戰”之後才能進行,否則不僅引起國際社會不必要的關注,更是幫民進黨助選。

另一方面,中國不可被美國的“一個中國”的表述所迷惑。老幺非常了解美國人。美國人,尤其是所謂的美國精英,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多半不一樣,今天請你吃BBQ,明天炸你一炸也是說不定的。印地安人就是太相信美國人所以被搞得幾乎絕種。現在美國對內要“拯救資本主義”,懲治公司作假;對外尋找世界輿論支持,準備推翻薩達姆;自顧不暇,根本不願得罪北京。陳水扁在這時候探測美國底線,華盛頓當然不會給他好果吃。美國是個民主的國家,中國再怎麼樣,總有些人“亡我之心不死”,“中國威脅”的惡名是如何也跑不了的。中國最好的對策就是不理美國,開放發展,積極武備。

中國有句俗話,“體大力不虧”,這就是為什麼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致力於統一的原因。如果世界上沒有衝突,沒有戰爭,“小國寡民”當然是最理想的選擇。但是面對外來的壓力,統一幾乎是最好的選擇。試想一下,如果中東地區不是小國林立,而是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帝國”,美國軍隊恐怕就不敢輕舉妄動了。統一的德國催生了歐盟,統一的中國也將促進“大東亞共榮圈”的發展。如此一來,歐、亞、美三足鼎立的“世界新秩序”也就確立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