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朝鮮今天的“悲慘”世界是怎麼來的
送交者: 佚名 2002年09月22日12:03:5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在朝鮮戰爭50周年之際,許多人士撰文指出是50年前的朝鮮戰爭,導致朝鮮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延續到今天,所以導致朝鮮貧窮,一句話"是社會主義制度導致朝鮮的貧窮和落後"。許多人不斷地在網上發表什麼"遊記"等第一手資料,來嘲笑朝鮮人民的落伍和思維僵化,心中充滿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富人看見乞丐,油然而產生的優越感。

我個人實在不敢大着膽子向"社會主義=貧窮"的公式挑戰,不過既然是論壇我想在擺一擺老掉牙的事實,總還是可以的吧。我記得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朝鮮的北方是在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都不遜於南方的,七十年代初期,朝鮮的人民的成就也許比不上台灣地區,但肯定比今天大陸的局面要好一些。在1980年,南北朝鮮的人口城市化比率還都是56。9%,南北朝鮮的人均GNP都是一千多美圓,南方至少也沒有經濟方面的重大優勢。至於在社會發展層面(如全民教育和衛生保健)的差距恐怕南方決不能與北方相提並論,不過在某些人看來,這樣的社會價值一錢不值,那就算做是一錢不值好了,我可不敢大着膽子與這些權威爭論。

朝鮮經濟形勢的惡化起於七十年代的連年大旱,對朝鮮的農業打擊特大,但這樣的災害任誰都會碰到,不能說是滅頂之災,雖然對於朝鮮這樣地域狹小的國度來說,打擊難免格外沉重一些。朝鮮不比大陸,反正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少有東西南北一齊遭災的時候。不過這對朝鮮也還只是皮肉之傷,總有個康復的時候。

但真正打擊朝鮮的經濟命脈使其遭受毀滅性的打擊的,是八十年代的中國大陸對外開放,和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蘇東波"事件。大陸的對外開放其實是一個向外學習的過程,別的成效如何我不太清楚,但是西方的勢利眼確實是一步學習到位的,原先作為朝鮮生存命脈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記帳貿易"制度,中國人一下子不稀罕了,不僅支付需要硬通貨(不要記帳外匯)而且連賒帳都不行,這一下子朝鮮人可是傻了眼。好歹還有蘇聯和東歐國家在,朝鮮的日子也還不至於過不下去,哪知道好景不長,蘇東國家解體的解體、轉向的轉向,朝鮮這才是真的到了山窮水盡四顧無路的絕境。只好屈膝於1991年8月加入了聯合國,但是西方的大人們並不因此大發慈悲,制裁依然變本加厲地進行。

可以這麼說,朝鮮今天的景況是西方國家和中俄連手制裁朝鮮的結果,雖然中俄和西方的主觀出發點大不相同。如果日本遭到這樣的鐵桶般的圍困,只要三年,日本的巨大人口恐怕要減少一半;如果這種命運降臨在台灣地區,恐怕境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當然有特異功能的---沒有米也能煮出稀飯的人可以例外。這種局面只有一些大國如中國能夠勉強應付。

最後特別指出,本文的分析有兩個前提:一是經濟發展是需要自然資源的、如果缺乏資源那麼必須以國際貿易來互通有無;二是朝鮮的自然條件是既定不變的,如果資本主義制度能夠使朝鮮缺乏的自然財富如石油滾滾而來的話,那麼我的分析是顯然不能成立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