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言真輕: 當前經濟危機是全球一體化的結果,貿易保護主義必然取而代之
送交者: 言真輕 2009年02月04日08:43:0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本次經濟危機是長達近二十年的全球一體化的結果和破產。 全球一體化是在西方企圖進一步以擴大資本和商品市場為前提提出的一個方案,它施行了這麼多年,最後證明: 1。全球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是地球資源可以支持的,本次經濟危機的觸發點之一就是自然資源嚴重短缺。 2。貿易不平衡,使西方國家的經濟空洞化,最後造成西方金融體制的崩潰。當然了,金融體制崩潰的原因很多,包括從業人員道德喪失,圖利,和政府監管過松等。但在大規模剩餘資金湧入,而實體經濟被掏空的前提下,金融機構出現上述腐敗行為是可預見的,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3。技術擴散速度加速。西方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模式中,如果想扔高踞人均生產效率的前列,就必須有能力控制技術的擴散,或不斷營造新的經濟發展領域。但是現在對高技術的壟斷非常難,技術跟人走,技術隨市場擴散,技術輸出變得更便捷更隨便。西方根本無法繼續壟斷技術,而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沒有出現,這樣西方要想保持對發展中國家在人均產值上的優勢變得更難,僅靠服務業是不夠的。 4。隨着勞動效率的全球均衡化,保持人均經濟優勢變得很難。而過高的人均收入,使西方產品很難參與國際競爭,而降低身份參與競爭又不是西方人願意的。 這些原因都將促使歐美更趨於從全球一體化中退身。全球一體化已經被證明是不利於西方,而更有利於欠發達國家。全球一體化沒有給西方發達國家帶來預期的機會,而是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和問題。 此外,美國歐洲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分工中,想拌演得是領導者的腳色,而因為國際政治並不均衡,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幾乎沒有共同語言,更沒有共同利益的共識。貿易平衡,匯率,國際污染,資源使用效率,。。。等全球一體化產生的問題,都很難在國際合作中達成共識。 我認為,全球一體化必然會首先在西方引起嚴重的重新考慮,在找到新的切入點之前,各國尋求自我保護是非常自然的選擇。 貿易保護對誰更有利呢?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現在消費是經濟的最主要的動力,當然貿易保護主義對美國是非常有利的。美國的貿易逆差很大,如果繼續擴大進口而眼看自己國家的工人下崗,顯然對任何政客都是不可能的選擇。所以,美國從經濟全球化中率先退身是可以理解的!當然不應該如此高調,但這對美國這種民主國家很難作。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而內部市場並不大,也就是說,中國經濟更依賴國際市場而不是國內市場。從這個角度看,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來說是個可怕的信號和聲音。首先,如果沒有出口,沒有國際企業在華的生產線,中國人靠自己的內部消費市場和經濟系統來提高人均勞動效率是很難的。 中國近代的經濟奇蹟,從很大程度上看,是以依賴國際市場和生產效率提高為基礎的,中國的服務水平很低。從這個角度看,如果國際企業撤出在華的生產基地,那麼它會造成兩個層面的嚴重問題。1。是中國的人均生產效率會大幅度滑坡;2。是消費能力會雪上加霜,市場會因為勞動效率的降低而萎縮。這點,中國的經濟和美國不一樣,美國可以在生產移到海外後仍在很多領域保持優勢,比如:高科技,金融,文化產業,軟件,服務,教育,醫藥,軍事,。。。而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產業萎縮後,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就相對要少。 如果說,現在美國所面臨的經濟危機是由於生產空洞化造成的經濟空虛造成的,那麼貿易保護為什麼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子呢?
0%(0)
0%(0)
  全球一體化與發達國家經濟空洞化並無必然聯繫  /無內容 - 劍寧 02/04/09 (175)
  希望是這樣  /無內容 - ylord789 02/04/09 (16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貪污也曲線救國?
2008: 都來為抗災獻計策:假如我是溫總
2006: 再說老王糊塗——感慨王希哲的“民意”
2006: 美中永不言戰
2005: 趙紫陽被綁架上賊船
2005: 胡錦濤的個性
2004: 中國人的痛
2004: 盛雪談賴昌星難民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