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困惑:到底應該反美還是親美?
送交者: 陳勁松 2003年02月27日09:24:1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中美貿易順差,歷來是熱門話題。關於2002年的這一數據,中方公布為427億美元,美方公布為1030億美元,其間差距,是因為中方的公布中,沒有包括從香港轉口到美國的貿易。同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繼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後美國的第三大進口國。 於是,中美之間在2002年度的貿易順差同時創下了兩項歷史記錄:是世界上任何一國與美國之間從未有過的最大貿易差;是世界上國與國之間從未有過的最大貿易差。一時全球注目,輿論譁然。美國業界人士對此表示“吃驚”;強烈批評美中貿易不平衡。也有專家預測:美中貿易大戰一觸即發。另一方面,當2001年9月,美國發生了“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次年,即2002年,外資對美國裹足,更大幅度地轉向流入中國,當年,中國以吸吶外資527億美元的記錄,首次超過美國,位居第一。極不相稱的是,在外資和外貿連年大幅增長的同時,中國國內市場卻連續十餘年處於蕭條局面:內需不足,物價下滑。連北京當局都承認:中國經濟增長並非由內需帶動,而由外資牽引。足見國際資本的厲害:能夠拱起一個國家的表面繁榮;也足見國際資本的盲目:惘顧外需與內需之間的落差和陷阱。或許有一天,外部世界的人們,一夜醒來,才驚訝地發現,他們的財富,盡都轉移到中國去了,被中國“套牢”了。說得白一點,所謂中國經濟“增長”,就是賺了外國人的錢。巧合的是,2002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約占中國當年國民生產總值1.2億美元的8%,與國民經濟增長率8%剛好吻合。即:國民生產總值里,2002年比2001年多出的一千億美元,恰恰就是中美貿易順差。於是,這8%、或一千億美元的國民經濟增長,就象是從美國人口袋裡“挖”過來的。就這一點而言,所謂中國經濟“增長”,就是賺了美國人的錢。從統計上看,美國為中國提供了高達40%、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市場,中國對美國市場依賴之大,一目了然。於是,當人們高談闊論“中國市場”的時候,事實上卻不是“中國市場”,而仍然是“美國市場”,成為世界經濟巨大的磁場。縱觀二次大戰後崛起的後起之秀,無一不是不是因為利用了美國的市場而“鯉魚翻身”,日本如此,德國如此,“亞洲四小龍”如此,其他東南亞或南美國家也不例外。

如今,中國也終於搭上了對美貿易的“末班車”,美國對世界經濟貢獻之大,對中國經濟貢獻之大,實在不可估量,不可抹煞。為此,我們理應捫心自問:民族主義者“逢美必反”是否妥當?飽經“大躍進”、“文革”洗禮,至今兇悍遺風猶存的中國人,是否應該重新學會感恩?是否也應該大聲說一句:讓中美兩國“世世代代地友好下去”?在民族主義(這無疑也是集權統治者賴以為繼的最後一面旗幟)的高聲喧譁中,人們陷入困惑:中國人到底應該反美還是親美?必須清楚:中美貿易順差如此巨大,並非中國經濟更強勢,並非中國人更具經商手腕。要害在於:人民幣匯率。中方以行政手段強行管制人民幣匯率(1994年還人為地將人民幣大幅貶值)。儘管,人民幣的低匯率已經與當前的中國經濟成長極不相稱;除此之外,中方將人民幣和美元掛鈎,保持在8.3比1左右,無論美元怎樣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都將不變,死守8.3比1的低兌換率。人民幣匯率低,有利於中國出口和引進外資,但對他國而言,則意味着:中國廉價產品占領該國市場,該國資本加速流向中國。越來越多的美國和日本業界人士都指責北京有意壓低人民幣匯率,使價格低廉的中國產品在他們的國家暢行無阻,而當他們國家的產品進入中國時,卻因價格高而無法與中國產品競爭。他們認為,這是中方人為製造的“優勢”,是不公平的競爭。比如,2002年,由於中國對美國的機械出口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五,就直接造成美國許多中小企業的倒閉。 除此之外,中國製造的手機、玩具、及其他低值易耗產品,大量湧入美國,也是導致美國製造業連續30個月大幅裁員的原因之一。以低廉勞動力為主的低廉成本,保持了中國的競爭力。中國,以其“世界工廠”的形象,確立於世,不僅生產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也生產高科技產品。

近年來的日本,就倍受廉價中國產品的衝擊和困擾,以至於忿而多次對中國產品徵收保護性關稅。日本財政部長甚至斷言:世界經濟不景氣,禍根在人民幣。許多經濟學者認為,儘管中國加入WTO已經一年多,但中國並沒有對外開放足夠的市場,比如農產品市場。按理,加入WTO,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就意味着:全球市場就是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就是全球市場。沒有理由再進行選擇性地市場屏蔽。據說,在東南亞許多國家,人民幣已經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成為當地人最樂意接受的“硬通貨”,問其原因,回答卻讓人哭笑不得: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人民幣不會貶值。此時,面對巨大如天文數字的中美貿易順差,一些國人或許心下暗喜:“韜光養晦”之策大見成效。然而,強行維持人民幣低匯率,對外大肆傾銷,對內封鎖市場,未免損人利己。如此短期行為,未必長期獲益。國人亦當自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關於浙大危機帶給我們的啟示
2002: 清長之戰 值得炎黃子孫自豪和紀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