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民主世紀的戰爭
送交者: 施化 2003年03月30日00:03:5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二十一世紀是人類民主的世紀。最主要特徵除了表現在民選的政府已占全世界國家的大多數以外,人們對民主理念的理解和認同也超過以往的任何一個世紀,尤其表現在東歐和南非。

可惜戰爭並沒有隨着民主的提升而終止。幾個世界主要大國都提高了年軍備預算。由美國為首的國家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現在正在進行伊拉克戰爭。

對於此刻正在伊拉克進行激烈戰鬥的交戰雙方,不論譴責還是支持,不可否認,我們個人的影響力都太微小。但有一個事後的權力卻是萬不可放棄的,那就是觀察、思考和判斷。提高個人而非群體(比如有多少人贊同我就贊同)的價值判斷能力,不盲目跟着一種聲音呼擁,這也應當是民主的題中應有之義。

使自己的認識更接近事物本質的觀察方法之一,就是比較。拿來作比較的樣本最好是事實。由於人們採集事實的來源和方式的不同和必須等待時間解密,距離現時較遠的事實,往往比立即發生的事實更加真實。

同樣是戰爭,這個世紀的戰爭已經呈現許多與上個世紀以及更早戰爭的不同。

首先是公開化。納粹德國的不宣而戰,秘密偷襲,現在已經不再發生(但象伊拉克這樣的受聯合國制裁的准國家除外)。發起戰爭的一方,哪怕巴不得第二天就開戰,也得先極盡外交努力,說服更多國家的同意。對內則說服民意,獲得更高支持率。不知是否有人可以反駁這樣一個事實:布什政府得到了國會授權和很高的民意支持。直接或間接參加戰爭聯盟的國家,已有45個,超過第一次海灣戰爭。

然而反戰的聲音幾乎可以壓倒集束炸彈的爆炸聲音。戰爭在反對聲中繼續,一邊反,一邊戰,阻力重重。戰事幾乎全透明,500多名各國記者被邀請隨軍在前線自由採訪。在旁觀的網絡和媒體中,和戰雙方各訴自己的主張,辯論之激烈不亞於戰爭。以霸權形象出現的幾個軍事大國,全然沒有壓制不同聲音的意思,甚至連在借道運兵這樣生死攸關的重要環節上,還要尊重一個小國的意願。“霸”與不“霸”,可見一斑。

二是害怕傷亡。進攻的一方,再也不以消滅對方的肉體為榮耀。只要敵方屈服,死傷越少越好,就好象戰爭開始的“斬首行動”。照理戰爭就是要大規模削弱敵方的有生戰鬥力,戰爭是以生命為代價的軍事行動。從許多局部的事實看來,進攻的一方不但怕自己的死傷,怕平民的死傷,還怕敵方的死傷,以至於被對方的詐降搞得焦頭爛額。薩達姆甚至把平民的死傷當成置敵於死地的武器。聽說過秦國坑降兵四十萬嗎?古今的戰爭的確大不相同,可見人還是在不斷進化或進步着。

三是戰後的良性結果。當然戰爭還沒有結束,那些重建計劃很可能僅僅在紙上談兵。可是有阿富汗為例,那兒的政府首領不是美國任命,也沒有向美國或英國割地賠款。人們的生活也比戰前安定了許多。再早一些,還可以找出日本韓國為例,這些國家在美國占領後發展得很健康,人民生活得很幸福。可惜沒有人喜歡美國的駐軍,可從總體來講,美國駐軍保持了和平。因此也沒有再發生第二次朝鮮戰爭或中日戰爭。

觀察社會現象,從事實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這將是不誤導自己也不誤導別人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怎麼會誤導別人呢?會。那些積極的反戰人士,如果做過火了,就等於在向伊拉克的薩達姆傳遞一個錯誤信息:“全世界人民在支持你,繼續戰鬥下去。”如果伊拉克人民誤以為他們是站在正義的一方,加強抵抗,戰爭的時間將延長,死傷將增加。殊不知,布什們只不過是要儘快把薩達姆趕下台,讓伊拉克人民過上好日子。這麼一誤導,不全擰了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民運的明星光圈漸漸消失了
2002: 君子動口不動手-中國的正確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