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觀日本男人的外形有感
送交者: 佚名 2003年06月28日18:23:3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來日本多年,有一件事一直未見改善:那就是在非節假日的每天早上,從東京的外圍開到東京都中心的上行電鐵比國內的公共汽車還要擠,以至於各個車站每天早上從7點到9點都雇用一批年輕力壯的臨時工(大都是學生),其工作是將人與所攜帶的皮包等物推進車門之內,讓車門擦着人體的各個部位艱難地關上。擠得水泄不通、連氣也透不過來的車廂里竟然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人移動、也沒有人嚷嚷,等到下一站一開門,車門口走道站着的人便隨着人流退出車廂、讓過下車的人、再依次排在等候上車的人的隊列後面、再次擠入車內……

回想起初到日本時,每天早上擠進象沙丁魚罐頭一樣的電車去日語學校上課,正午放學後就必須就必須急匆匆地直奔電鐵車站,趕着去西餐館打工。那時電鐵就比較空,我便坐在座位上,在有意無意的觀察中,有了一個" 大發現" :在視覺上中國與日本的最大不同是——男人!

按理說日本人與居住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人的臉型基本上相似,同樣是東亞地區,為什麼日本的男人外表會使我有身處異國他鄉的感覺呢?

我們平時稱呼" 小日本" 有兩個意思:一是日本與我國相比面積小,二是日本人個子小。 前者無可非議,後者已今非昔喻!那些平時擠電鐵的上班族男人們,給我的普遍印象,就是比我看慣了的上海男人個子高大魁梧,有一種我想象中的北方的山東大漢的感覺(我沒有去過山東)。他們不但有身高,而且肩部有寬度,幾乎沒有弓背的。西裝革履一穿戴、再加一皮包,確是風度不凡。而且這樣的男士在公共場所、大街上比比皆是……

回過頭來想想,當時上海的高個子男士基本上都是綠豆芽形的:高而窄、往上有點彎,身材中等的男士或是瘦窄、或是胖圓形的。平時服裝基本上是毛衣與茄克再加牛仔或西褲。有的人還喜歡把手插在兜里在大街上逛……

這不,在視覺上一目了然:國家不同了!

儘管異國的" 異" 字還包括了建築物、女人、語言、廣告文字、靠左行的交通規則……

這些都要更進一步仔細一點的觀察才能進入視覺之中,而且在商業街上,泛泛一瞥,似乎與南京路、淮海路、神皇廟沒什麼兩樣,但稍將視線放近,看到這些街上行走的男人們,就能馬上明白自己身在異鄉。

" 你們發現沒有,日本男人要比想象中帥多了?"

我將這一" 發現" 告訴班上的同學。

" 我的大姐呀,看你平時這麼老實,怎麼偷看起男人來了呀?"

我被他們鬨笑得頭都抬不起來了……

按照想象,日本人的形象是既矮瘦又佝僂,歷史上所稱的矮人國就是現在的日本國,還有那電影中的日本鬼子的樣子……其實在日本呆久了就知道,我們所想象的日本人的形象確實是真的,但是那些人現在的年齡都基本上在65歲以上。試想戰爭結束時這批人才十多歲,處於生長發育期,本來是以素食為主的日本,再加上營養不足,個子自然不可能高大。美軍占領日本之後,日本正面臨着嚴重的缺糧危機。為了首先確保孩子們的營養,在以麥克阿瑟為首的聯合國軍監督下成立的日本新國會,通過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法案,就是實行" 給食制" :即從保育院到高中的所有學校的學生的中午餐由國家提供。從此學生能吃到自己的家長根本買不起或買不到的肉類、蛋白類和奶製品等。只是午餐內容全是漢堡、西洋肉腸、炸土豆等等美式大餐,當然吃飯的工具也由和式的筷子換成了西式的刀叉。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日本已經很發達的今天,當今的學生與家長們都並不稀罕這頓午餐,有的甚至已對此表示討厭,因為集體給食在夏天容易引起集團性的食物中毒。曾經受益於這一措施的五、六十歲的上了年紀的人也非常感概地告訴我:" 麥克阿瑟真是非常聰明與有遠見,他讓孩子從小就習慣於美式食品的味道,實際上是為美國永遠占領日本食品市場打開了一扇永遠不關的大門!"

正是由於這個在戰後吃洋食的原因,現在五六十歲的人長得矮小結實、三四十歲的人長得魁梧、二十來歲的人長得高大。如果到一個三代齊全的家庭(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去做客,你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一米四十幾公分的祖母與一米五十幾的祖父;一米六七十的兒子與一米五六十的媳婦;一米六七十的孫女與一米八九十的孫子。

本來亞洲婦女的腿形就比不上歐洲婦女,日本婦女的腿形在亞洲還屬於最難看的,粗胖的羅圈腿占了很大的比例。也正是吃了幾代洋食的原因,現在許多二十多歲的日本女孩子的腿形已經能與歐洲女孩的腿形比美,這當然是題外話了。

以上所述只是因為食品與營養改變了現代日本人的身材,至於為什麼現代日本男人高大而不弓背,原因是日本中學男生的校服,竟然是" 中山裝" !

" 中山裝" ,顧名思義,可能就是國父孫中山將日本的學生裝帶回了中國。我個人推斷:參照這種學生裝,設計出了北伐軍的軍裝;南昌起義與秋收起義在井岡山匯合後,再參考蘇聯紅軍的軍裝式樣,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的軍裝;國共合作抗日時又變成了與國民黨軍隊統一式樣的八路軍、新四軍服裝;國共內戰時又恢復了接近紅軍軍裝式樣的解放軍裝。解放後西裝被打入" 冷宮" ,正統的服裝只能由解放軍裝演變了,這就是所謂的" 人民裝" ——毛澤東時代的象徵之一!說得準確一點," 人民裝" 竟然是日本學生裝的孫子或重孫。

" 人民裝" 的老祖宗畢竟與那些離經叛道的兒孫輩們不同,它的領子高而硬,肩部也有硬襯,它將頭部與背部固定成一平面,這樣男生們的身體的姿勢就被矯正得很好了。而又回過頭來想想,現在的中國," 人民裝" 快要成為文物了!

日本男人還有一個特點:頭髮總是疏理得每天都象從理髮店裡走出來的一樣。由於西方的許多生活習慣已經完全融入了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再加上自己的傳統與獨特的溫泉資源,每天泡浴、洗澡完了後,總能自己把頭髮吹得根根錯落有至,絕不比剃頭店師傅做得差。相比之下我們的男同胞,就是極少數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的、在日本已經經過多年磨練,言行、舉止、穿着都與日本人相同的情況下,我還是能看出他是從大陸來的——他的頭髮是披散在頭上的!可能是他洗完頭之後沒有吹好,要麼就是摩絲用得不對,或者就是他的功夫不象" 鬼子們" 那麼爐火純青!

在日本住久了,就會明白日本男人是非常講究穿着的。什麼樣的場合、什麼樣的身份,穿什麼樣的衣服,而且特別注意配套。以西裝為例,什麼樣的季節用什麼樣的料子是服裝店操心的事:春秋季與冬季、夏季使用的料子與顏色都各有特色。非常有趣的是,每年快到初夏時,電視裡的廣告就開始宣傳夏季出售的西裝是多麼透氣、涼快,腋窩下面就好象有一個風扇在吹,似乎穿上那種西裝比不穿還要涼快(其原因後面會講)!男士們特別注意服裝整體的協調:首先是顏色的協調,如藏青的西裝裡面是淺蘭的西裝襯衫、再加帶有藏青條紋的領帶,腳上的襪子也一定是淺蘭或藏青,西裝皮鞋假如是棕色的話,手中的皮包也一定是棕色的。他們決不會上面身着西服,下面腳蹬球鞋;或是在牛仔褲的下面穿一雙西裝皮鞋。無論是去上班還是去休閒,男士們總要在鏡子前比劃一番,不比女人化妝下的功夫少。

另外,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白領上班族、蘭領工人、自由社會人、退休老人等各類人各種衣服,絕對不會有交叉穿的。凡是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公共場所穿西裝的男人占了多數;星期六與星期天則大多是從上到下穿着寬鬆的休閒服的人。

大學的男生平時基本上都是腳蹬球鞋或拖鞋,寬鬆牛仔褲、牛仔式布上衣,有時還外加一件短小的牛仔式背心,里長外短、松松垮垮、涕涕溻溻。儘管如此,看上去倒並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在我過去曾經學習過的大學裡,如果看到襯衣都束進緊身牛仔褲里、腳蹬一雙西裝皮鞋、外加一件收邊夾克衫的,肯定是男同胞無異!這樣的穿着如果在國內的話,肯定會認為他們英俊瀟灑,但是在這裡卻會感到他們是那麼地彆扭。

在國內,正宗的西裝(不包括皺巴巴、軟披披地拈在身上的、仿造的那種)由於價格不菲,一般的男士大多在節假日出們、拜訪丈母娘、重要朋友聚會、參加婚禮等應酬時才穿。有地位、有金錢者則在平時也有多套可以換着穿。總之穿西裝代表了一種時尚、地位或權力。 而在日本,那些白領上班族們穿西裝其實是出於無奈,普通工薪階層穿西裝是沒有自由的。那兒有許多看不見的傳統規矩,首先是顏色不許鮮、跳、淡。一般只能是藏青或灰色(從淡灰到深灰),襯衫只能是素色,領帶也必須是素色(上面或是深色條紋或是格紋)。其次服裝樣式必須是單排扣、且衣褲必須是同一顏色。究其原因,是為了向上級表示他的謙遜與地位的卑微,說直了就是表示他是奴隸的地位。那套背在他們身上的西裝象徵着 " 枷鎖" !

他們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只要是上班的日子永遠穿着這套" 枷鎖" :在三九寒冬他們也只穿着一層薄薄的西裝在街上走,他們沒有在西裝裡面穿棉毛衫、褲或毛衣的習慣,再說得露骨一點,西褲裡面就兩條光腿,目的是為了保持服裝不走樣。不象咱男同胞穿西裝的標準模式:西服裡面肯定有一件三角領的羊毛衫,露出領帶的上部與襯衫,再作進一步推測,在三九寒冬的男同胞們決不會是光着兩條腳丫子直接就套一條單褲的吧?在大熱天,可以說是日本西裝族的活地獄:在將近攝氏四十度的赤熱炎炎下,照樣背着這套" 盔甲" 走在路上!看那大滴的汗水從發里、額上、頸後滲出、淌下……他們除了用手巾紙擦一下以外,為了工作需要照樣能忍耐!在我看來,日本的工薪階層穿西裝可以說是忍辱負重,實在可憐!可想而知,大學生們之所以衣服穿得閒散,是因為他們要盡情地享受一下在參加工作之前最後的一段自由時光。

在國內,單排扣西服與雙排扣西服只是流行的式樣不同而已,而這裡穿單排扣西裝是自謙的表示,穿雙排扣西服則是在自我放鬆、比較隨和的場合穿,如:在僅僅自己是上級的情況下、或者是參加同僚聚會及娛樂等。在日本很難在上班的地方看到穿羊毛衫之類的男士,唯一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我過去上班過的那家大公司的社長,就是他與咱們男同胞挺象的,領子敞開的襯衫外面套了一件羊毛背心,在公司里蕩來蕩去,監視大家的工作。

與工薪階層相反,穿着跳眼的西服、襯衫,再加一條鮮艷的大花領帶的人,基本上是晚上在專門為女人服務的店裡打工的男店員,那些人集中在少有的幾條歡樂街(如池袋、新宿等)的夜裡。在那些店裡,女客人們為了討得自己喜歡的男士的一笑,竟然一個晚上可以化相當於五千到一萬美金作小費。最近警察正在嚴厲打擊這些謀取暴利的" 邪店" ,抓走了七八個領頭的。穿這類西裝的除了上述的那類男士以外,還有就是流氓了,俗稱" 雅固雜".他們還有兩個特徵,就是紋身刺花與戴太陽眼鏡。在此我提醒各位:如果將來來日本旅遊,千萬不要戴太陽眼鏡,否則會被認為是流氓。這不是開玩笑,在日本社會就是以穿戴來將人分類的。

星期六與星期天以及國定假日是西裝族奴隸們卸掉枷鎖的日子,可以快快樂樂地穿着T恤、球鞋、涼鞋與寬鬆褲,帶着家族們去郊外、公園等場所徹底放鬆一下。而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則聚在一起打打高爾夫,他們的穿戴大多是比較考究的寬鬆的西裝夾克,即裡面不用穿西式襯衫及系領帶,取而代之的是T恤、牛仔襯衫及毛衣等,下面是一條與上裝配套的、但顏色與之相異寬鬆西褲。

中國男士與日本男士在外形上的不同不是我個人的主觀偏見,有一例為證:幾年前我帶着兩個日本男學生去國內暑假旅遊,當時國內公園對外賓的門票特別貴,我家裡的弟妹們給他們花了裝,穿得舊舊的、再戴一鼎草帽,夾在我們的人堆里,想以內賓的身份混進去——沒想到硬是叫看門的給認出來了!結果錢還是沒有省成。

記得前年夏天去加拿大溫哥華旅遊時,朋友帶着我去逛超市。在空闊的停車場上,我們前面的一輛灰濛濛的車裡走出一位戴眼鏡的亞洲男士,他身穿一件淡灰蘭的類似的確涼的襯衫,將其束進中灰色的類似滌棉的褲子裡,卷着雙袖……被風一吹,那軟披披的衣服鼓的鼓、癟的癟,也不用看腳上是不是穿着卡普龍的襪子,可以肯定是我的同胞!我一時分不清自己的腳是踏在北美大陸上還是在中國大陸的鄉下。

聽朋友說他們在加拿大很少買服裝的,幾乎都是從國內帶來的。因為洋人的尺寸都很大,不適合亞洲人的身材。這使我感到在日本還是很幸運的:不用為找不到不合身的服裝而發愁。 在此我建議各位男同胞如果回國時路過日本的話,不妨挑幾套合身的正宗的服裝(這可能與某些提議抵制日貨的人唱反調)。說句心裡話,在日本正而八經的店裡出售的服裝,就是寫着" 中國製造" 的,也比國內出售的質量要好,價格也並不一定比國內貴多少。

從當代日本男人的外觀以及日本人身材的變遷,可以感覺到日本在戰後的歷史及日本社會的一個小小的側面:其中有無奈、有辛酸,也有一種東西文化融合後的文明,是好是壞,難以斷言。但是對於我們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較之落後的情況下,他們的某些方面是否有一點點值得咱們借鑑的地方呢?

最後再開一句玩笑:從日本人身材的變遷可以推想,再過五十年咱們這一代在海外的同胞們的孫子、曾孫子的體格一定非常高大健壯,並且經過幾代西洋文化的薰陶,氣度一定非凡高雅,其帥的程度不會比白人鬼佬差、超過日本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的體型資質自古代就優于于他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中國工人階級的出路在哪裡?(之三)
2002: 中國工人階級的出路在哪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