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經濟發展豈是任務?
送交者: 薛兆豐 2003年07月15日11:18:4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大多數人都認為“經濟發展”越快越好。一次又一次,根據計劃經濟的指導思想,為了達到某個既定的經濟指標,我們不惜代價,使出渾身解數。但是,發展藍圖越是壯觀的年代,我們的生活越糟糕。而香港過去三十年來經濟政策的至高理想,卻只不過是“量入為出”而已。到底是計劃不得當,還是計劃本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呢?

全局計劃有別於局部計劃

稍有管理知識的人,尤其是理工科出身,然後再深造西方企業管理的人,都知道計劃的重要性。但被人忽視的是,那些知識和經驗,只適用於個人或企業,更準確地說,只適用於目標簡單的系統;而對於整體經濟,或者說目標極其複雜的系統,全局計劃是不適用的。

我計劃托福一定要考650分,這是簡單的目標。我必須作出犧牲,失去睡眠、娛樂、體重、金錢,用這些換取好成績。為了實現目標,計劃顯然是有用的。企業也類似,每個人進入企業,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幫助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對於企業,計劃也同樣重要。

但是,社會有別於企業,更有別於個人。把社會比喻為個人、企業、或戰壕里的隊伍,都是不恰當的。社會是由很多人、很多企業、很多組織構成的目標極其複雜的體系。有誰知道“公眾”需要什麼嗎?誰也不知道!誰也不知道公眾需要多少鋼鐵、棉花、大米。這只能放手讓個人和企業自負盈虧地去冒險嘗試。

經濟指標的片面性

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有很多。有一攬子的實物指標,如水泥有多少,鋼鐵有多少,大米有多少,小麥有多少等等,過去計劃經濟年代,很多經濟學家和計劃官員,就是以制定這些指標為職業的。另外,也有綜合的指標,最典型的是“國民收入”,它指最終商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量。

不要以為只有實物指標是片面的,而國民收入則是全面的。它們都是片面的。例如,由於國民收入是以人民幣來衡量的,所以,沒有“市場價格”的商品和服務,如閒暇、家務勞動等,就沒有統計進去。更根本的問題是,國民收入的數字,會令人們對“經濟結構自然調整”和“政府刺激經濟政策”產生雙重誤解。

結構調整不是浪費

經濟結構的調整,會對國民收入造成顯著的影響,儘管這些結構調整往往是有益的。冷戰結束,美國軍備開支急劇下降,大量設備和勞動力投閒置散。這種轉變是有益的,因為騰出了更多的資源,以後可以投入更有價值的生產;但是,當時國民收入大幅下降。本來是好事,但從“國民收入”數字看,卻是壞事。

我們曾經討論過“失業不是浪費”的問題。人們之所以會失業,是因為他們不願意“一遇到工作就做”。人們寧願花時間尋找、評估、比較。這樣做是有建設性的。失業增加,表明經濟結構正在調整,那是有益的,儘管“國民收入”會減少。相反,一遇到工作就做,或者堅守市場價值過低的崗位,那才是浪費。

我們說過,造成損失的根源,是當初的預期與後來的事實不符。早知道冷戰那麼快結束,就不蓋那麼耐用的軍火工廠,請那麼多長工了;早知道科網泡沫那麼早就破滅,就不租用那麼豪華的辦公樓、做那麼多宣傳廣告了;早知道我還沒有到四十歲國有企業就這麼飄搖,我當初就會為下崗未雨綢繆了。

但是,早在決策的時候,損失就已經造成了,只是現在才顯露出來而已。既然不能繼續冷戰、不能繼續講科網故事、不能讓國有企業扭虧,那麼資源和人力的調整就是有益的。造成損失的是當初的決策,而不是現在的調整,現在的調整隻是在為將來的收益做鋪墊。記住,雖然調節是好的,但經濟發展將會放緩。

對待經濟增長的態度

這樣,我們對待“國民收入”或其他的經濟發展指標,就應該抱一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出於好奇,我們不妨預測國民收入;出於善意,我們應該為國民收入增長感到高興。但是,應該認識到,如果為了“好看”,便把經濟增長指標當作任務,用行政手段去阻礙經濟結構本來要發生的調整,或通過增大公共開支和舉債的方式來營造國民收入的增長,那麼後果就是事與願違的。

我們曾經以為鋼鐵產量是國力的標記,於是連家裡的鐵器都要貢獻出來,土法煉鋼。結果,鋼鐵產量的指標達到了,但鋼鐵在國民生活中分配的比例卻受到了嚴重的干擾。本來該在廚房做鍋的鋼鐵,都往小高爐里送。人們的生活水平倒退了。這是奮不顧身追求鋼鐵產量的代價。

經濟結構總要不斷調整,甚至是劇烈的調整,但那有益,不應阻撓——儘管國民收入數字會下降;反過來,政府挑選若干項目來催生,籍此刺激經濟,那往往會造成更大的代價——儘管國民收入的數字暫時會更好看。因為追求政績是政府的天性,所以治本之道是,把國民收入或經濟增長指標,有意識地從每屆政府年復一年的任務中永久剔除出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中國人口問題真相
2002: 馬寅初“人口論”遭批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