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再現大量證據,劉鄧是浮誇風禍首(圖)
送交者: 風雨聲 2013年12月21日11:36:4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共產風""浮誇風"到底誰刮的?

    1958年7月5日,劉少奇在北京石景山發電廠同工人談話時說:工廠要辦食堂、托兒所、 洗衣店,辦學校、辦農場,發點槍給大家操練,總之工農商學兵都自己干。又說:這樣下去,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大有希望,不要幾年就好了。現在苦幹幾年很 有必要。不然過了不關,苦幹幾年就不那麼落後了。大家幹勁這麼大嘛,不計上下班時間,幹完才算數,有這麼股勁,我看七、八年就行。又說:靠什麼?一是黨的 領導,一是大家努力好好干。大有希望。中國進入共產主義不要好久,你們大家都可以看到共產主義。現在趕上英國不是十幾年,兩三年就行了,明年後年要超過英 國。這不是假的。鋼鐵、煤炭明年就可以超過,電要慢點,多幾年,大概五年,五年不行七年,他大都是二年三年。15年超過美國的問題。其實也用不了15年, 七、八年就行了。……中國人口等於三個蘇聯,四個美國。美國就是多幾噸鋼和其他工業產品。15年我們要超過整個歐洲(包括蘇聯)。歐洲共六億人口,和我們 一樣,面積也差不多。歐洲幾十個國家,不互相幫助,我們幾十個省可以互相支援,發揮地方積極性,15年許多省要超過一個國家,河北要超過英國,河南要超過 法國,再一個超意大利,再一個超西德……我們大有希望。前途好得很。我們在報紙上所以不提二、三年趕英,七、八年超美,是為了麻痹敵人…(上引劉少奇談 話,見劉少奇:在景山發電廠的講話<1958年7月5日>)。

    1958年7月14日—18日,劉少奇在山東壽張縣視察,有報 導說:少奇同志非常關心共產主義生活方式萌芽的出現。少奇同志說:現在有的地方組織了公共食堂、托兒所、縫紉組等等,使家務勞動社會化。劉少奇對當地的浮 夸風,畝產幾萬斤,大加讚賞,說這是“壓倒了科學”,“是一個革命”。並要求當地政府撥出幾百畝地,辦一個學校,學生一面學習,一面生產,用這個辦法,不 要很久,全國人民都能上大學。(《光明日報》1958年8月4日)劉少奇在江蘇常熟縣視察時,一個鄉的黨委書記告訴他稻穀畝產1萬斤,劉少奇反問道,還能 再多嗎,你們這裡條件好,再搞一搞深翻,還能多打些。(《人民日報》1958.9.30日)

    1958年8月6日,劉少奇派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副部長陳正人,帶着康有為的《大同書》到河北省徐水縣搞共產主義公社試點。陳正人傳達了劉少奇關於搞試點的指示,還把康有為的《大同書》送給一些人(趙雲山、趙本榮《徐水共產主義試點始末》《黨史通訊》1987年第六期)。

    徐 水縣委第一書記張國忠立即宣布“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成立公社,樹木歸集體,房屋也由公社統一分配,社員實行工資制,社員和幹部大搞實驗田,計劃一畝山藥 產120萬斤,一棵白菜500斤,小麥畝產12萬斤,皮棉畝產5000斤。這些將要發射的衛星莊稼,是在邁向共產主義的人民公社殿堂上空飄揚的鮮明耀眼的 紅旗,也只有人民公社才能豎起這樣的紅旗,一個二分地沼氣山藥堆就得花幾百個人工,成本更是不可計算,這除了幾萬人的人民公社,那一個普通農業社能夠辦得 到!(康濯:《徐水人民公社頌》1958年9月1日《人民日報》)

    1958年9月16日—18日,劉少奇到河南視察,9月24日人民日報 以《少奇同志在河南視察時具體闡述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幾個條件》為題目報導了這一重大新聞。報導說:劉副主席在9月13日的人民日報社論中,已經強調,有條 件的可以立即過渡到全民所有制,條件還不成熟的最慢不能超過三、四年或五、 六年

—————————————————————————————–

    少奇同志視察江蘇城鄉,對工業、農業、教育和勞動制度等工作提出重要意見

    新華社(1958.09.30)《人民日報》

    新華社南京29日電 9月19日到2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劉少奇同志,在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省長惠浴宇同志,書記陳光同 志,農村工作部部長孫加諾同志以及各地、市委負責同志的分別陪同下,在江蘇省視察工作。視察期間,劉少奇同志對工業、農業、水利、教育和勞動制度等方面的 一些問題提出了重要的意見。在南京視察期間,聽取了中共江蘇省委長一書記江渭清同志,書記劉順元、惠浴宇、陳光同志等的工作匯報,接見了駐南京部隊、軍事 學院的首長和省級機關的負責幹部。

    在十天的視察期間,劉少奇同志走遍了江蘇長江南北的許多城市和鄉村,途經徐州、淮陰、揚州、南通、蘇州 等專區,視察了徐州、新海連、新沂、沭陽、淮陰、高郵、揚州、南通、常熟、蘇州、無錫、南京等市縣,續行程達數千里。在這次視察中,少奇同志廣泛地接觸了 各級幹部和工農群眾,除聽取了全省七個專區和兩個市的地、市委書記匯報外,並接見了各專區的大部分縣委書記,沿途還看了好幾個人民公社和鋼鐵廠、機廠、絲 綢廠,在南京訪問了南京工學院,在豐產試驗田和高爐旁邊和工人、農民作了親切的談話。在淮陰的丁集人民公社,少奇同志還親自和社員們一起參加了深翻土地的 勞動。我們黨中央的領導同志在江蘇省的這一切活動,給人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給江蘇省四千萬人民帶來了很大的鼓舞。少奇同志關於如何貫徹黨的社會主義建設 總路線,關於如何建設美好的共產主義生活以及培養人民共產主義精神的提示,給大家打開了廣闊的眼界,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種少,種得好,收得多是農業經濟一個根本問題

    在 視察中,劉少奇同志了解江蘇省農業生產的情況,他非常仔細地觀看了各地中稻、晚稻和山芋的豐產試驗田。在常熟縣和平人民公社,少奇同志參觀了豐產圩的四畝 試驗田,他親自彎下身子去數了一下稻棵,並且問鄉黨委書記:“可以打一萬斤”,少奇同志笑着說:“一萬斤還能再多嗎?你們這裡條件好,再搞一搞深翻,還能 多打些。”他在和淮陰地委的同志們座談時說:“我在河北、河南視察的時候,有些縣委書記認為少種多收比廣播種薄收要節省的多,應該把豐產田的經驗推廣,集 中使用人力和物力來種好田地。這樣再過幾年,就可以用三分之一的地種糧食,三分之一植樹,三分之一休閒。”他又說:“種得少,種得好,但是收得多,這是農 業經濟上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希望各地好好算一算賬,認真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對於江蘇省的水利工程,劉少奇同志也非常關心。在淮陰專區,他一連看了 三個水閘工程——二河閘、三河閘和蘇北灌溉總渠的高良澗進水閘,並且仔細研究了淮陰專區的水利規劃總體圖。他一再問淮陰地委長一書記孫振華同志,三河閘能 不能利用來發電?能不能搞航運?他說:“水能為患,也能成利,我們要變水患為水利,把水都充分地利用起來。搞一個水利工程,要考慮怎樣把灌溉、防洪、運 輸、發電等結合起來,這就是最大的節約。”在離開淮陰到杭州去的路上,汽車沿運河堤岸再行,對於即將開始動工疏浚開拓的大運河工程,少奇同志又問:“是否 可以把內河航運和海洋運輸結合起來。如果把運河拖寬挖深,使五千噸的大船能夠由直接進入運河,這樣,江蘇的東西就可以直接裝船出口,東北來的東西也可以直 接入口,不需要再到上海去裝卸,這將節省很大一筆運輸費用。”

    勞力緊張證明我國在大發展作好五件事使社會風氣大變

    在各地的匯報中,許多同志都提到勞動力緊張的情況。少奇同志說:勞動力緊張雖然給大家的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但是應該認為這是一種好事情,在我們六億多人口 的大國中感到了勞動力緊張,證明我國的工農業生產天在大發展,國民經濟正在一日千里地繁榮起來。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應該做好五件事:第一、要使社會上所有 的人都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第二、徹底地把婦女從繁瑣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第三、大規模地進行技術改革,改革各種勞動工具,提高勞動效率;第四、改善社 會的勞動組織。例如,規模較小的農業合作社轉成規模很大的人民公社,實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農村勞動組織大進一步的改進,這種改進 大大有利於農村勞動力的調配,大大有利於農業生產力的發。又例如,衽鄭州提出的“男女換班、老少換班”,即使女人能做的事不再由男人去做,使老年人能做的 事不再由青年和壯年去做,以便男女老少能夠各自擔任自己力能勝任的工作;第五、發展多面手,一人多藝,提高勞動者的文化技術水平。做好這五件事,不僅可以 解決勞動力緊張的困難,而且將會使整個社會的風氣、社會的勞動制度、勞動組織發生根本的變化。

    實行糧食供給制以後將提高人民共產主義覺悟

    少奇同志非常關心人民公社實行糧食供給制的問題,江蘇省不少人民公社在今年秋收後,即將實行糧食供給制。少奇同志訪問常熟縣和平人民公社時,問鄉黨委書記: “秋後實行糧食供給制,群眾擁護不擁護?”鄉黨委書記連忙接上來說:“大家一聽說吃飯不要錢,都高興得跳起來了,有個老頭說,過去擔心受苦一輩子,怕吃不 飽肚子,這下子可好了。”蘇州地委第一書記儲江同志在匯報時說:“群眾都非常贊成實行糧食供給制,他們說:‘一個心思丟下了,一個心思又來了。’丟下的是 幾千年愁吃愁穿的苦心思,又來的心思是怎樣把生產搞得更好,不然就對不起共產黨。”少奇同志對群眾的這兩句話,感到很有意思,他說:“這兩句話,兩個心 思,很值得我們深思。給我們作了最有力的回答。這說明他們不是變懶了,而是情緒更加高了,生產更積極了。這就是人民的共產主義覺悟提高的表現,是共產主義 道德品質更加提高的標誌。列寧曾說過:共產主義的勞動是自願的勞動,是無定額的勞動,是不指望報酬、沒有報酬條件的勞動。人們不管報酬多少,不管有沒有定 額,他們總是做得更多更好。全體人民都養成了這樣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態度,個別的懶人就會完全孤立,會被大家看成很沒有道德的人,大家都瞧不起他,他也就勢 必會改造過來,參加集體的勞動。只有徹底地實現共產主義,才能徹底的消滅懶漢。”

    在與各地、市、縣委書記的談話中,少奇同志反覆地闡述 了社會主義的教育制度和勞動制度的問題。他說,社會主義的教育制度就是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貫徹這個制度最徹底的辦法之一是把工廠和學校合起來辦。過去 是學校一套,工廠一套,互不相干,以後可以逐步地把兩套合成一套。新辦一個工廠,也就是新辦一個學校,由勞動部門和教育部門聯合招收新成員,既是招工人, 又是招學生。入廠後,先訓練三、四個月,上機器操作,每天作四小時或六小時工作,讀四小時或三小時書,半工半讀,可以從初中一直讀到大學畢業。實行這種辦 法,將使工農群眾知識分子化的過程夠大大縮短,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能夠更快消除;這樣培養出來的知識分子,將是又紅又專的工人階級的知識分子。

    劉 少奇同志還強調指出,我們的工廠在生產鋼鐵、機器、電力等等物質產品的同時,還應該負責培養有文化知識有勞動本領的新人——共產主義的建設者。工廠里應該 出大學生、出技術師、出工程師、出幹部。工廠的廠長、黨委書記要負起建設共產主義新社會的責任,也要負起培養共產主義建設者的責任。

    劉少奇同志一再讚揚各地從公社裡組織大批“遠征隊”上山採礦,到城市煉鋼鐵的做法。他說:“現在各地方煉鋼鐵、採礦石、修水利都是採取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各 人自帶工具,自備糧食,或者實行糧食供採取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各人自帶工具,自備糧食、或者實行糧食供給制,或者是半供給半工資制,這辦法很好,一個鋼 鐵基地就集中了幾千萬人,他們搭一個棚子睡在爐子旁邊,生活雖很苦,幹勁卻很大,這是一種共產主義的精神,是新的勞動工資制度的萌芽,它給我們今後新辦工 廠的勞動制度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

    鄧小平李富春視察遼吉黑三省時強調說:東北要大挖潛力支援全國

    新華社(1958.10.01)《人民日報》

    新華社30日訊 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李富春、李雪峰、劉瀾濤、楊尚昆、蔡暢和趙爾陸等同志,9月10日至29日先後到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視察了工作,對東北地區工業、農業、文化教育、城市公社、整風等方面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

鄧 小平等同志視察了鞍山鋼鐵公司等三十多個工廠和礦山。他們對東北地區工業建設的蓬勃發展表示滿意。在視察中,鄧小平和李富春同志都指出:東北三省鋼鐵產量 約占全國的一半,機械製造能力占一半以上,是我國工業的重要基地。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全國集中力量把東北建設起來了,東北三省目前的任務,就是充分挖掘 潛力,大力支援全國,並逐步合理發展。支援全國的任務完成得好壞,是檢查東北三省工作的主要標誌。

    東北很多工廠規模大設備新,應該做出更多的大事和新事

    鄧小平和李富春同志一致指出:1959年全國工農業發展的速度,將比1958年還要快得多。東北三省的任務也會越來越大,擔子會越來越重,對此必須作好思想 準備。為了擔負起這一艱巨的任務,東北各企業應該千方百計地挖掘潛力,大大地提高生產水平。東北地區的很多工廠,規模大、設備新,因此也應該作出更多的大 事和新事,在生產躍進方面要帶頭,在挖掘潛力方面要爭先,在技術革命方面要放“衛星”,在企業管理方面要出經驗。如果用這些標準來要求自己,東北的各廠礦 企業就還需要作極大的努力。

    鄧小平同志和李富春同志勉勵各企業、特別是各大企業要高插紅旗,拔掉白旗。他們指出:要樹立紅旗,首先必須徹 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反對老大自滿。要樹立起敢想敢為的共產主義風格:別人沒有的我們可以有,別人作不好的我們可以作好,別人辦不到我們可以 辦到,別人的目標我們可以超過。這就要徹底打倒賈桂思想,埋葬教條主義。

其次,必須堅定地依靠工人、技術人員和職員的多數,充分地發動群 眾,大搞群眾運動,徹底改變企業管理制度。鄧小平同志對長春第一汽車廠的經驗表示滿意。他說:在企業管理方面,我們的“憲法”就是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的兩參 一改三結合。長春汽車廠按照這個“憲法”辦事,他們真正把群眾發動起來了,工人參加了行政管理,也參加了工廠設計和技術管理。這個工廠原來設計是年產汽車 三萬輛,現在準備把生產能力提高到十五萬輛。與此相反,如果思想不解放,陳規陋矩不破除,儘管企業管理人員天天睡到高爐旁邊去,也於事無補。

    在思想改造的基礎上,必須大鬧技術革命。他說:我國的農業關已經基本過去了,工業關和科學技術關還基本上沒有過去,應當努力過好這一關。在技術革命中,大工 廠和大學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些單位要努力鑽研本行業的尖端技術。小平同志談到思想解放的深刻意義,他說:物質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人們只要掌握了 它,就能使它更多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要掌握它,關鍵又在於敢不敢想,敢不敢作,和是否善於去揭露物質的秘密。只要人們思想解放,就能迅速掌握技術,充分地 認識和發揮物質的力量。

    東北地區目前交通運輸很緊張,電力嚴重不足。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呢?小平同志和富春同志一再指出:克服這些困難,不能等待別人的幫助,而要以自力更生為主。他們號召用“土”洋結合的辦法,發動群眾大辦電力和大辦運輸。

    東北的農業生產還沒有翻,要用不斷革命精神領導農業

    鄧小平等同志視察了哈爾濱近郊的金星人民公社、雙城縣的幸福人民公社、蓋平縣的太陽升人民公社,並聽取了三個省的農業情況的匯報。小平同志指出:東北三省的 農業生產,按常規來說,同過去來比,是有進步的。但是,目前是一個出奇蹟的時代,全國糧食產量今年可能增產100%以上,而東北三省糧食產量增長不過百分 之幾十甚至只有二、三十。這樣一比較,東北的農業就還沒有翻身。

    鄧小平同志指出:全國農業增產的經驗,概括說來就是水、肥、土、種、密加 上田間管理齊頭並進。這是農業生產的“憲法”,是毛主席的“憲法”,是事實證明了完全正確的“憲法”,是已經創造了奇蹟的“憲法”。東北的某些領導人和廣 大地區沒有堅決執行這個“憲法”,而繼續執行着寬壠淺耕、廣種薄收的老一套,不是用革命的辦法而是用改良的辦法領導農業,結果使農業生產大大落後了。這個 事實,反映了農業生產戰線上兩條道路兩種方法的鬥爭還很尖銳,說明農業方面還有白旗未拔,思想還沒有解放。

    鄧小平同志勉勵大家要在農業方 面掀起一個革命運動。他說:必須本着不斷革命的精神,根據以上所說的農業“憲法”的各條,深入檢查思想和工作。今年增產的少一些,不要灰心,重要的是取得 教訓,以便在1959年迅速趕上全國的水平。同時,要把真實情況向群眾講清楚,發動群眾大鳴大放大辯論,組織群眾到關內參觀學習。農民群眾是願意多增產 的,只要領導幹部抓得緊、方向對頭、任務明確、措施具體,就一定能把他們動員起來,迅速改變農業生產落後的面貌。

    鄧小平同志在視察幸福社 和太陽升社的時候指示說,每一個社明年都應該指定一兩個耕作區作大面積豐產試驗。可以把現有土地耕種面積縮小一些,集中力量搞好密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這樣,既可以增產糧食,又可以使一部分土地綠化,一部分土地輪休。小平同志還指示農村要大大增加生豬飼養數量。他說,只有把農林牧副漁統統發展起來,才能 增加生產和增加收入,才能使人民公社鞏固發展;公社是建立在生產大發展和人民政治覺悟提高的基礎上的。他希望太陽升社在最近制定出一個長遠計劃,並向他們 生動地描繪了農村建設的遠景。他說,將來要把農村的居民點都建設成一座座漂亮的城市,有電影院、劇院、運動場;房屋都要改建;城中遍種花果;工農商學兵全 面發展。大城市所有的一切,你們都可以有。這樣,就可以消滅城鄉差別。這種居民點,人少了是辦不起來的,大約是數萬人一處。

    大學要全力研究尖端科學技術,中小學學生參加勞動應多樣化

    鄧小平等同志參觀了一些科學研究機關和大學校的科學研究成果,對他們的創造發明很關懷。還視察了一些大學和中小學。他們聽說吉林大學在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方 面已取得不少成就,全校師生在六個星期內編出了二千五百萬字的講義,都一致表示滿意。鄧小平同志指出:大學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結合教學內容全力作好尖 端科學技術的研究和試驗。他說:新編的教材,雖然還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修正,但是起碼比舊的教材好,因為它是在教學改革的基礎上搞起來的。

    鄧小平等同志對哈爾濱十八中、十九中和四平市六馬路小學貫徹勞動和教育結合的教學方法表示滿意。小平同志在視察中指出:中小學學生參加勞動要同年齡相適應, 要多樣化,以便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勞動的收入,不要按人分配,最好是由學校統一掌握。除了給困難學生一些補助外,應當儘量用來舉辦公共福利事業,逐漸 作到不收學雜費用、免費洗澡理髮、統一發給鞋襪和零用、以至吃飯穿衣都不要錢。總之,要培養共產主義思想,貫徹共產主義精神,不能助長個人主義。小平同志 還十分關切地告訴學校的領導人員:學生參加社會服務和生產活動,無論如何不應當削弱學校的基礎課程。

鄧小平等同志還視察了哈爾濱、長春、 四平、瀋陽四個市的民辦工廠,聽取了在城市試辦公社的匯報。小平同志指出:城市公社必須辦。全國農村正逐步公社化了,城市不能落在後邊。城市辦公社還沒有 經驗,應該先作多種多樣的試驗。向共產主義過渡,包括很多內容,例如建立教育和勞動相結合的教育制度;幹部參加勞動;消滅資產階級法權的等級制度;生活的 供給制;樹立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等等。但目前首先應該把生產搞起來,使城市人力各盡其才,物力各盡其用。他說,在城市中,可否以一市一區為一公社,請各省 市同志考慮。

    城市必須辦公社先作多種試驗,並且應儘快地實行全民所有制

    城市公社的所有制,最初可有三種形式,即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體、全民結合的所有制。但是歸根到底,城市公社總應該儘快地實行全民所有制。一些民辦工廠,如果一開始就能 實行全民所有制,就不必經過集體所有制的過渡形式。城市公社的分配,也可以先採取不同形式,以後再逐步統一。大的國營企業,財務和生產計劃仍然由國家統一 管理,但在企業分成和勞保福利費中,可以抽出一部分交公社支配,由公社統一安排企業職工的生活福利。他說,以上意見,只是作為建議,請各省市具體研究。

    小平同志詳細詢問了四平市的情況。四平市地方工業發展很快,到第二個五年計劃末,除開國營和省營企業外,市營和民辦工業的總產值可能達到十二億到十五億元, 如果以百分之十幾或20%用作分配,全市每人每月即可收入一百多元。全市糧食、蔬菜和肉類也可能完全自給。全市十三萬人口,除老弱和學生外,絕大部分都參 加了生產,領取了工資。根據以上情況,小平同志認為四平市已具備了組織市公社的條件。他指示市委迅速作出一個規劃,草擬出公社章程,在群眾中進行醞釀,並 建議吉林省委在此試點,取得經驗。

    鄧小平同志說:在全國範圍內,整風雖然已經結束,但在個別省區和個別企業中,凡是整風不深不透的,都必須繼續發動群眾大鳴大放大辯論,把整風進行到底,並用群眾運動的方法來推動生產和工作的大躍進。

    在視察中,鄧小平同志和李富春同志先後在黑龍江和遼寧兩省的省委擴大會議上作報告。李富春同志在鞍山市群眾大會上作報告。

    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員在東北三省的視察和指示,給了廣大幹部和群眾以極大的啟示和鼓舞。黑龍江和遼寧兩省省委擴大會議,鞍山市委和鞍山鋼鐵公司的領導干 部,都深入地討論了鄧小平和李富春同志的報告。黑龍江的重型機器廠,原計劃今年11月初安裝好一台六千噸的水壓機,現已決定提前在9月底裝好,作為向國慶 的獻禮。哈爾濱電機廠、汽輪機廠、鍋爐廠原計劃明年生產四百五十萬千瓦的發電設備,經過討論後,決定躍進到五百五十萬千瓦。鞍山鋼鐵公司也修改了生產計 劃,今年要產鋼四百五十萬噸。蓋平縣太陽升人民公社也決定在今年畝產八百斤的基礎上,爭取明年達到畝產兩千五百斤。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不妖魔毛澤東,他們的企圖怎麼能得逞?
2012: 南方系妖魔化重慶模式意在沛公
2011: 新文革從廣東農村開始,壓迫深反抗烈,
2011: 朝鮮媒體:文件稱金正恩3歲會打槍 8歲
2010: 駐韓美軍前司令貝爾忘記了什麼?!
2010: 是次半島事件,美國首次讓
2009: 中國人均GDP2010年年底將接近4000美元
2009: 蘆笛:周恩來為什麼怕毛澤東?(1-2)
2008: 香椿樹:窮人的佛祖毛澤東
2008: 我們為什麼必須反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