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宋丹丹不演《超生游击队》而演《家有儿女》了
送交者: 水寒 2007年12月21日11:20:22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刊发于光明网《光明观察》周刊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14/content_710326.htm

节选于《大国空巢》http://www.strongwind.com.hk/product/978-988-99725-3-0.aspx

宋丹丹不演《超生游击队》而演《家有儿女》了
--假如中国没有超生会怎么样?

作者:水寒

1980年2月,新华社公布了宋健、田雪原等人的"百年人口预测报告":"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 2000年中国人口要超过14亿;即使今后平均每位妇女只生两个孩子,也要到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15亿后,才能停止增长"。

1980年中国人口才10亿,粮食就已经短缺,要是 70年之后人口增加到15亿,等于多出三分之一的人口来分有限的粮食等资源。新华社这一预测结果发布后,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很大震动,惊呼中国已人满为患了。受"百年人口预测报告"的影响,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计划生育方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面几种:有人主张"我国人口近期宜取负数发展",建议20年内采取一切措施,进入人口的负增长,要实行鼓励自愿不育户和独身者的政策,每隔 5年开展一个"无婴年"等等;有人提出我国人口要降到七、八亿的"适度人口"的观点;主流观点是:从1980年起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5年普遍做到"一胎化",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接近零,全国人口可控制在 11亿以下;有人建议在20世纪内,将中国的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之内。

于是中国从 19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城乡都是一胎化,加上占总人口6.6%的少数民族可以生育多胎,那么这段时间政策生育率大约只有1.1左右。该政策在农村遭到极力反对,1984年之后改为农村允许生育1.5 个孩子(头胎是女孩可以生二胎)。根据于学军和曾毅教授提供的资料,现在中国的政策生育率是1.38(每个妇女平均被允许生1.38个孩子)。

根据 1982年、1990年、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以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80年到2005 年中国共出生4.6亿孩子。假如从1980年开始一直没有超生的,那么中国人口会怎么样?

这二十多年来,不生育妇女比例急剧增加,其中不孕不育症患者增加 10倍,现在大约有1/8不孕不育;丁克、单身人口比例也不断增加。我们假设1980年到1984年没有不生育妇女,每个妇女生育 1.1个孩子;1985年之后政策生育率为1.38,假设不生育妇女1985年到1989年为5%,1990 年到1999年为10%,2000年之后为15%。那么都响应政策不超生的话,1980年到2005年只出生3.17 亿,比实际的4.6亿少1.43亿。其中1980年到2000年比实际少生1.37亿。第五次人口普查客观资料(不是后面"修正"后的数据)显示2000 年人口为12.43亿,那么要是都不超生,2000年人口只有11.06亿,基本实现了主流学者所认可的11亿人口控制目标。

这 1.43亿超生孩子中1980年到1990年占1.19亿。就是说超生主要是1980年代。1980年代中国的生育率稳定在2.4 左右,每年平均出生孩子在2000万以上,出现第三次出生高峰。1990年小品《超生游击队》把"超生"者的辛酸当做笑料来抖包袱儿,让宋丹丹一夜之间红遍中国。

1990年代之后由于医疗、教育的产业化、房改,就业模式的改变,养育成本增加,超生意愿降低、超生能力降低,只超生两千多万孩子。

这些超生的孩子,少则罚款数百元( 1980年代),多则罚款上万、上百万。平均也在数千元。这1.43亿超生家庭所缴纳罚款数千亿元!这些所谓的社会抚养费其实并没有用来抚养社会(谁分红了?),而是增加了行政成本(尤其是计生委本身的成本)。无数家庭因此倾家荡产,陷入贫困,但当时生活是苦一点,咬咬牙,挺一挺也就过来了,现在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家庭条件比起独生子女家庭来说要好多了;而那些独生子女家庭,当时生活是稍微好一些,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可以用来打麻将、养宠物,但是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水平反而偏低,需要国家用"少生奖"来扶贫,尤其是这些家庭今后的日子更加艰难。国家计生委新闻发言人于学军也认为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吃亏"。

人力资本的报酬是递增的,物质资本的报酬是递减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投资"造人"的超生家庭现在生活水平比当年投资"造物"的独生子女家庭要高的原因。对于农民家庭来说,最佳投资就是多生个孩子。"省钱养儿女"是可行的,但"省养儿女的钱"是省不出来的。想想看,当初每月几十元的收入,假如不用来养孩子的话,这些钱也用掉了,即使特意设立一个账户,当年存的钱到现在也不值钱了,但却少了一两个孩子。 1980年代的万元户很风光,如果将那些钱存起来养老,现在一两年就化光。现在很多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很后悔当初没有"超生"。连宋丹丹都不演《超生游击队》而改演《家有儿女》了。建议黄宏、宋丹丹在春节晚会上续演小品《超生游击队》,当年那些"超生"的孩子都长大了,将他们的家庭与独生子女农民家庭对比。

假如没有超生会怎么样?没有超生的话,少了 1.43亿消费者和1.08亿劳动力(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孩子到2007年年龄分别为18-27 岁,并且大都已经进城,是城市的黄金劳动力,现在沿海各工厂抢的劳动力就是这个群体)。人口决定消费,消费决定需求,需求决定生产。年轻人作为消费者比老年消费者创造的工作机会要多得多,并且年轻消费者促使产业升级,而老年消费者却使得产业停滞。没有这1.43亿活跃的消费者和1.08亿黄金期劳动力,中国经济如何运转?中国经济还能位居世界第四?

2007年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都是 1947年以前出生的,与计划生育没有关系)已经达到了1.43亿人。超生的1.08亿劳动力为缓解目前的老年化做出很大贡献。

203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都是 1970年以前出生的,与计划生育也没有关系)将达到4亿。而现在超生的1.43亿孩子已经是25-5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以25岁生孩子计算,那么1980 年到1987年超生的0.85亿人口的孩子(以世代更替水平计算,也是0.85亿)也已经是劳动力。就是说,因为有超生,使得2030年多了2亿多青壮劳动力帮忙养4 亿老人。否则中国经济可能将崩溃。

可见,超生家庭是"超生"最直接的受益者,国家是"超生"的最大的受益者,独生子女家庭也是"超生"的受益者。最弱势的群体,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做出最伟大的贡献。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中日经济差距究竟有多大 赶超日本需几
2006: 一代人的追求6 -- 自由主义与政教合一
2005: 该出手时就出手–有感于近期华人受辱事
2005: 观察中美关系----- 去了美国才知美国比
2004: 有一类女人叫狐狸精
2004: 刘晓波:用自由言说对抗恐怖和谎言
2003: 解释一下靖国神社和靖国神社问题
2003: 关于萨达姆被捕写给左派槟郎先生的话:
2002: 人要立定伟大的志向
2002: 从中国对北韩的处理看美国的亚洲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