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朱熔基追求名声 不顾老百姓死活
送交者: 佚名 2002年10月31日15:14:02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中国的希望在哪里?

写出这几个文字,心里便觉得不是滋味。翻翻中国的历史,皇帝是真龙天子,何谓真龙天子,那就是神仙降世来救民于水火。尽管袁世凯想保留下这个传统,但被不信神的革命党给掀翻了。看看那些什么演义之类的东西,总能看到某某皇帝是白龙,某某又是青龙之谈。再就是民间常流行的一句话,希望青天大老爷再世。何谓青天大老爷,那自是说的宋时之包拯了。据说此君生性刚直,铁面无私,断了不少的好案。

这当中不难看出中国老百姓总是把希望寄托于自身之外。就说朱熔基吧,可不要以为此君真是什么一心为国为民了。观其言,察其行,不难看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那句古训。一般老百姓终日为生计而奔波,脑里自然就把人民币考虑得较为多些,对以权谋私的“私”理解就自然变成了谋求人民币了。但是,老朱已看透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这位清华毕业生自然不会把谋求人民币当作自己的首要目标了。那么老朱谋求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名了。谋钱容易翻船,谋名声则不易让人察觉。所以此君在国有企业一片死气沉沉时,仍大言不惭地说国企已基本实现扭亏。再看看其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改革手法:在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名存实亡,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就急不可奈地推出国企破产之类的改革,把大批产业工人置于死地。

说明白一点,这是具有清华头脑的老朱与中国老百姓玩了一次文字游戏。大家都还记得国营企业一说吧。何为国营企业,按照共产党的理论,生产资料属全民所有,也即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只是由国家在经营而已。而从国营变为国有,一下子便将所有一切从全国人民手中夺走了。进而之,国企破产表面上是国家破自己的产,而实质上是在破全国人民的产。而在这时,全国人民却没有发言权。按老朱的想法,为了确保自己“在三年内实现国有企业基本扭亏”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不择手段,把亏损的国企都破光是最快的捷径。事实上,老朱的国企改革除了“破”以外,可以说没什么真东西了。

再说金融领域,这位经济学博士别的没学好,但如何盘剥老百姓的血汗钱却很有一整套。开股市,降存款利息。然而,节节攀升的银行个人存款余额就是降不下来。说真的,这个时候老朱就该学学政治了,为何个人存款余额降不下来,这是老百姓对经济前景不看好的征兆,进一步说是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的征兆。老百姓担心自己可能会随时失业,而在失业后又没有社会保障。在这里可以对老朱大为歌颂的是,在整治“三金” 中为国家作出的无法统计的巨大贡献,在一夜之间让多少老百姓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当然公仆们存在基金会里的钱早就在得知消息后取走了,垫背的只有是国家主人的老百姓了),让多少人引颈黄泉。这个时候,我们共和国的总理——老朱有没有想过,或者考虑过那怕是一丁点生活在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的利益,而不是什么国家利益和自己的名声。要知道在中国,老百姓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们只能以最为朴实的行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提那些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们了,只想问问老朱有没有想过,中国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难道宁意存死钱而不知享受?难道在政府、政党、政客们眼里,他们真是可以被愚弄的傻子?

其实,痛心也罢,落泪也罢,共产党已经不再是成立之时的那个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的共产党了,如今的共产党政府的脑子盘算的只有如何挤干老百姓的血汗了。房改是其盘剥老百姓的第一步:首先,共产党从1949年执政开始一直采用高积累的方式,所以包括住诸如住房建设和医疗伤害保险的资金已被政府高积累走了,那么房改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向老百姓偿还被高积累走的这笔钱;其次房改开始后,老百姓的工资结构仍然是高积累时期的工资结构,也即其工资中只有维持最低生活保障的钱,既然要老百姓掏钱买房,那么相配套的就是立即改变工资结构,在其中增加住房工资、医疗保险工资等相关成份。可惜的是这两步,至今仍标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政府都没有做。

开股市是政府从名义盘剥老百姓迈向实质盘剥老百姓的第二步:伴随着股市的出现,国有股应运而生。何为国家股,顾名思意为国家持有的企业股份。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东西,但是国有股的来源却令人生疑,因为它来源于原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这是问题的要害所在,因为国有股是原本该属于全民的那部分股份,其股权、股利理所当然该属于全国人民。过去这是全国人民享受国家福利的资金来源,而现在却通过股市被政府独享了。

言归正传,细细看来老朱能被人称道的就只有反腐了。但是在关键时刻,老朱却又为自己多考虑了一点。一但反到了要害级人物,老朱便会忘掉当年答记者问时那句响当当的 “做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的豪言壮语,绝不可能一反到底。远的不说,就说远华案,这个涉及近1000亿人民币的案件里挖出了什么?在国内外一遍风声直指XXX要害人物时,老朱沉默了,他明白如果自己不能以总理身份全身而退,结果就只能落得如胡赵二人一般的下场,当然也就谈不上为自己树碑立传了。综合而言,老朱实在是没有做总理的真才实学。那么当年老朱在上海何以能井井有条?这其实是另一个问题,不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但答案只有两个字“剥削”。这种剥削是从共产党上台便开始的,即城市剥削农村;特殊城市剥削全国。如果宝钢不是投在上海,如果扬子石化不是投在南京,由此假设开始不难找出答案。所以说老朱在上海的风光也不是他自己的能为。事实上,总理不能只是经济学家,还必须是战略家。放眼中国,问题的关键在教育,在于国民综合素质低下。可是老朱在任期间又为教育做了多少呢?急于为自己树碑立传的老朱有没有想过,在他的碑上刻下的将是什么呢?大评了一把老朱,把老朱点得一无是处,其实是因为急功近利的老朱在追求其名声时,也还简接做了些实事。而被一大群人大代表视为中国的救星的老朱尚且如此,那些整天喊着口号过日子的人就更不可能寄予希望了。

那么中国的希望又在哪里呢?用树人先生的话说中国的落后在于国民的瀛弱,这个瀛弱不仅仅是指身体,而更指的是综合素质。所以树人先生选择了以笔为刀剑,想以此唤醒国民。但他忽略了一点,就是素质瀛弱的国民是不会对他的“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消亡”的《呐喊》感性趣的。在他们的眼里,能吃好穿好用好玩好就是最大的需求。为了能吃好穿好用好玩好,他们整日如牛马般奔波,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得更多。这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呢?绝不是。在北京的棚棚学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希望。在那里义务执教北师大的教师们,犹如当年在在北京西城宗帽胡同租赁房屋作为临时校舍里义务执教的他们的先辈一般,正用自己朴实、默默无闻的行动,为改变瀛弱的国民而奉献着自己。唯一不同的是宗帽胡同的临时校舍可以让人放心执教,而棚棚学校却因来自人民政府的压力,被人民政府组织的联合执法队强行执除了。但无论如何,老百姓追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努力是不会因此而终止的。一个棚棚学校被镇压下去了,千万个棚棚学校还会应运而生,这是星星之火,而点亮这星星之火的,则正是象义务执教的北师大的教师们一样心怀民众的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他们才是中华儿女的脊梁和应能寄托的希望。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