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失落在美国的梦幻
送交者: 佚名 2003年03月27日10:14:5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我心灵与情感上的痛苦所换来的是什么呢?无非是高级的轿车、舒适的洋房以及高薪的工作,这些都是显而易见而被国内同胞所羡慕的。很多人费尽心机想尽办法出国留学,想一想为的似乎只是物质上的享受。

  1996年,我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美国,先上学后工作,物质生活似乎是越来越好。但想想自己,看看别人,怅然若失的感觉却有增无减。

美梦被现实击碎

  每个人都抱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来到美国,但很快就需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重新做出抉择。为了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也就是为了能够继续留在美国,不得不转学中国人擅长且美国社会大量需要的专业。计算机,会计、统计以及工程的各分支(电子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等等),成为中国学生云集的学科。在美华人主要在从事两大类工作:一是高科技研究或操作,二是餐饮、洗衣等服务行业。其它行业别说政治人物,就是高级企业管理人员都少,艺术家和文学界更是寥寥无几。来时的雄心壮志和幻想憧憬,只能和其它美好回忆一起存放在记忆的角落里。

告诉自己要坚强和忍耐

  上学的时候,为了保住奖学金忍气吞声拼命为教授干活。上班以后,为了转签证办绿卡,对老板点头哈腰陪笑脸,工作起来更是加倍努力谨小慎微。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逛街购物,外出旅游,即使受到不平等对待,也是尽量给自己解心宽,能忍就忍。能怎么办呢?语言不好,理论不过人家,块头瘦小,动武又不在一个量级上。此外,千万不要惹出什么事端以至影响了在美的合法身份又是广大华人最大的顾虑。没有长久居住权,在工作、税收、出入境等各方面都被划作另类而区别对待,自然而然地就低了人一等。到了美国,民主没享受到什么,逆来顺受倒被现实调教出来了。

  父母大都不懂英文,再说年纪大了也不适应西方的生活方式,只能隔几年把老人接来住住。但父母在国内生了病,却不能回去照料。他们有什么生活困难,也无法帮助解决。逢年过节,不能和双亲吃顿团圆饭,不能让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明知寄回去的美金远不能弥补这所有的一切,却也只能以此尽一点孝心。

结婚生子的困惑

  很多中国留学生到美国时都没有结婚。窥视一下周围的异性同胞,年龄适当又可供选择的屈指可数。只能降低标准,能和一位在国内不会作为考虑对象的异性结合就心满意足了。实在不行,女生只好嫁老外,男生回国探亲,两三个星期火速讨个老婆回来。爱情谈不上,只是解决人生一大难题罢了。

  孩子生长在美国,只会说洋文,满脑子西方观念,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或和中国有多深的渊源。孩子和来美国创业的父辈间的思想隔阂可想而知。很多人以为自己的孩子有美国公民身份,又说得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将来自然能融入美国社会。岂不知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仍会把他们和欧美移民的后代区别开来,仍被称作华人和外国人。有人把孩子送回国去抚养,孩子终年不在自己身边,又是人生一大痛苦。

四处漂泊的无奈

  出国以后,很多人为了所谓前途,出于自愿或被逼不停地搬家、转学、换工作,在美国东西海岸间四处漂泊。所去的城镇虽多,而且不少地方自然和人文环境都甚佳,但总也没有那种到家了、可以安顿下来了的感觉。不少人都觉得在国外挣美元的还没有在国内拿人民币的花钱大方,因为前者对自己的未来和生老病死更不确定,收入虽多却有着朝不保夕的危机感。

  独自在外,举目无亲。即使有几个亲朋,也都各自在异地不停地挣扎奔波着,聚少离多。美国大大小小的节日很多,但自己过节的心情却是那样的淡漠,一切似乎都与自己无关。看着美国家庭一大家子一大家子地野炊聚餐开party,失落感和思乡愁就会袭上心头。

  放弃理想追求,降低人格尊严,失去亲情友爱,远离祖国家乡,这些心灵与情感上的痛苦所换来的是什么呢?无非是高级的轿车、舒适的洋房以及高薪的工作,这些都是显而易见而被国内同胞所羡慕的。很多人费尽心机想尽办法出国留学,想一想为的似乎只是物质上的享受。

  我无数次在问:留学究竟为的是什么?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朱 金容 基”“入网”我惊叹
2002: 朱总理,请慢一点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