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水土志》————世界最早记载台湾的文献
周 琦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汉至今的两千多年里,台湾便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上。东汉时期的《后汉书》称台湾为“夷州”;三国时期沈莹的《临海水土志》和《三国志·吴志》称台湾为“夷州”;隋唐时期《隋书·流求传》称台湾为“流求”;元代时期《元史》称台湾为“镏求”;明代时期《皇明祖训》称台湾为“小琉球”;直到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才正式称为“台湾”。从现存史料溯源,D世界上最早记载台湾历史的著作,则是为三国东吴时期的丹阳太守沈莹(?----280)的《临海水土志》(约作于231年至280年间,原书已佚,今为张崇根辑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据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孙权(182—252)为追求“普天一统”,于黄龙二年(230)春,“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到达台湾。“军行经岁”,“得夷州数千人还”。自汉以来,实行“郡尉分治”制。即郡治与尉治异地分治。西汉时会稽郡治在今苏州,东部都尉治句章(宁波市江北区乍浦乡城山渡)。东汉会稽郡治今绍兴,东部都尉治句章或章安。三国东吴的东部都尉治章安。吴太平二年(257),即“以会稽东部(都尉)为临海郡”。从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派严助持节,去会稽发兵“浮海救东瓯”;后又遣韩说“浮海伐东越”来看,都是在会稽东部都尉调集水师,然后实施军事行动。
三国东吴时期的章安作为吴会稽东部都尉治所和东南沿海的军港要塞,肩负上至杭州湾、下至福州湾(时福建未设郡)的防务重任,且管辖浙闽两大船场,即“横屿船屯(今温州平阳)”与“温麻船屯(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而吴黄龙元年(230),孙权遣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首航台湾,从建业(南京)始发,至章安军港会集水师,浮海首航台湾。故吴丹阳太守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中以“临海”统称台湾,而不以他郡称之:“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南朝刘宋孙诜《临海记》、唐·徐坚《初学记》,亦以临海统称台湾。《临海记》云“夷洲在(临海)郡二千里,众夷所居。秦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止此洲。山顶有越王射的白石”。《初学记》亦云“临海有夷洲,古无铜铁,磨砺青石,以作弓矢(上所引,载《嘉定赤城志·纪遗门》)”。这可佐证卫温、诸葛直由此浮海首航台湾。沈莹亦应随航台湾,归作《临海水土志》(见张崇根《临海水土志·重订后记》;叶哲明《东吴卫温、诸葛直远规台湾出海港口考析》,《东南文化》1990年第六期)。沈莹《临海水土志》对台湾历史最主要的贡献,在于记载了台湾原住民山夷与大陆百越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渊源关系。
首先是台湾山夷为百越民族的支系。
第一,文物考古证实台湾与大陆原始文化同源。根据近年在台湾文物考古发掘资料,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有台南左镇的人类化石和台东长滨乡八仙洞的旧石器,表明在距今约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在台湾岛上活动。又从台湾各地陆续发现的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遗物,其中包括有肩石斧、有段石锛、石镞、石刀和大量的印纹陶、彩陶、黑陶等来看,高山族的原始文化与大陆东南沿海的原始文化同属一个类型。这充分说明早在新石器时期,高山族祖先和大陆沿海古代居民就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第二,“越王射的”典出越王勾践复国。“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山夷即山越;“越王射的”,即越王箭靶;此典故源于百越文化中心绍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40·渐江水注》:“(绍兴)有射的山,远望山的,状若射侯,故谓射的。射的之西,有石室,名之为射堂。年登否常占射的,以为贵贱之准。的明则米贱,的暗则米贵。故谚云:‘射的白,斛米百;射的玄,斛米千’。”越国素以神剑善射闻名,有剑神越女,神箭陈音,创有剑道、箭道。古越文化最早的两大专著《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有记载。
所谓剑道:“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所谓箭道:“夫射之道,身若戴板,头若激卵,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雄雌。此正射持弩之道也(《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春秋战国以降,古越的神剑与神箭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永恒的体现在古越的地名之中。“射浦者,勾践教习兵处,今射浦去县五里。射卒陈音死,葬民西,故曰陈音山(《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南朝孔晔《会稽记》载:“射的山,远望的的,有如射侯,故曰射的。南有石室,可方丈,谓之射室。传云,羽人所游憩,土人常以此占谷贵贱。谚云‘射的白,米斛一百;射的玄,米斛一千’。”孔灵符《会稽记》云:“射的石水数十丈,其清见底。其西有山,上参烟云。半岭石室,曰仙人射堂。水东高岩临潭有石的,形甚员明,视之如镜。”又《会稽录》云:“仙人常射如此,使白鹤取箭,北有石帆壁立(《太平广记·卷397·山·射的山》)。”
台湾山夷“磨砺青石,以作矢镞”,“山顶有越王射的”;弓箭既是台湾山夷猎捕的生产工具,又是部族自卫的生存武器。因而善射是古越民族的“光荣传统”,“越王射的”足以说明台湾山夷系百越民族的支系。“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更是百越部族自治的共同特征。
其次是台湾山夷与百越民族的生活方式相似。
第一,居住房屋为同为干栏式。沈莹以“安家民”为例,“安家之民,悉依深山。架立屋舍于栈格上,似楼状。居处饮食,衣服被饰,与夷洲民相似”。百越民族因地处东南沿海,多为滨水“沤民”,其居住房屋为多为干栏式,以避湿气。台湾山夷居住房屋为同为干栏式,说明与百越民族建筑文化同源。
第二,饮食习惯同好腌制鱼腥。台湾山夷“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取生鱼肉,贮大瓦器中,以盐卤之。历月余日,乃啖食之,以为上肴”;“饮食皆踞相对,凿床作器如槽状,以鱼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食之”。百越先民的生产方式多为“稻作海牧”,饮食习惯多为“鱼羹饭稻”。东南沿海一带自古以来,尤喜腌制鱼腥,以为佳肴,此风俗至今尤盛。
第三,审美同喜“断发文身,雕题凿齿”。台湾山夷“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与作夫妻,同牢而食。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因高山族祖先主要是大陆沿海古越先民,故其民俗仍保留着“断发文身,雕题凿齿”之俗。《台湾志略》载,淡水岸里、内山、双寮、宛里诸社“皆长发,穿大耳,文身,截发覆额,状如头陀”;陈梦林《诸罗县志》称,岸里、乌牛难、阿史里等诸社高山族妇女亦““绕唇昭皆刺之,细细黛起,若塑像罗汉髭头,共相称美”。迄今高山族仍以黥面为男女成年时装饰。
第四,丧葬习俗同为“悬棺葬”。台湾山夷“父母死亡,杀犬以祭,作四方函以盛尸。饮酒歌舞毕,仍悬着高山岩石之间,不埋土中作冢也”。“悬棺葬”是百越先民最常见的丧葬习俗。在长江上游的三峡,到下游的龙虎山,从天台山(近年还发现唐代悬棺)到武夷山,从浙江瑞安至福建连江一带的“安家之民”到“台湾山夷”,都有悬棺葬的习俗。台湾雅美人至今还保留着“悬棺葬”习俗,仍能广见“悬棺葬”遗迹。这更证实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
卫温、诸葛直在台湾“军行经岁”,沈莹《临海水土志》对台湾山夷记载如此真切,应是沈莹从征亲历所见。至于有人认为该志中有不少晋代地名,就否定非沈莹所作。沈莹战殁于晋平吴之役,《临海水土志》由此流失可能性较大。古人注书,往往采取“夹注”或“尾注”。而《临海水土志》中出现的晋代地名,恰恰就是古人“夹注”或“尾注”的部位。
如“沈莹《临海异物志》曰:(晋安东南)呉屿山,呉公千万积聚。或云长丈余者,以作脯味,似大虾”;“《临海异物志》曰:杨桃子(生晋安候官县),一小树得数十石,实大三寸,可蜜藏之”;“《临海异物志》曰:多南子,如指大,其色紫,味甘与梅子相似(出晋安)”。
删去晋代地名(即括号内的地名),佚文仍“文通意顺”。由此可见,所谓晋代地名,其实就是古人的“夹注”或“尾注”。这些晋代地名的词频,以“晋安”最多,应是晋人所注。其佚文经历代辗转传抄引录,导致“误将夹注当正文,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千年公案!
《临海水土志》作为世界上首次记载台湾的著作,其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弥补了《三国志·吴志》关于夷州记载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有力地佐证了卫温、诸葛直首航台湾,首次行使中国国家权力的历史。并写进了国务院对台办于1993年9月1日发表的《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距今1700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它们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
————————————————————————————
民族史研究刍议
徐淮开拓者——淮夷
三国孙吴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
骆越属僚的一支
僚与越是两个不同的族群
郑和永乐三年始行西洋考
世界上最早记述台湾的书——《临海水土志》
连横的爱国主义精神——读《台湾通史》札记
读张校本《越绝书》札记
《闽书》版本琐记
《读史方舆纪要》校勘三则
《台海使槎录》简介
《中国古方志考》一勘
《三国志》校勘一则
附录:民族工作大事记(1978年2月-1993年12月)
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料总汇
第一辑 行纪会要
“张骞出关志”(西汉张骞《出关志》?)
《史记》(西汉司马迁)西南夷传、大宛列传
《汉书》(东汉班固)地理志、西南夷传、西域传
“班勇西域记”(东汉班勇《西域风土记》?)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东夷传、西南夷传、西域传
《扶南传》(三国吴康泰)
《魏略》(三国魏鱼豢)西戎传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魏志‧东夷传、吴志‧吕岱传
《佛国记》(东晋法显)
《太清金液神丹经》(晋葛洪等?)
《晋书》(唐房玄龄等)西戎传、南蛮传
《扶南记》(南朝宋竺芝)
《宋书》(南朝梁沈约)蛮夷传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林邑、扶南传
《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
《职贡图》(南朝梁萧绎)
《梁书》(唐姚思廉等)海南诸国传、东夷传
《宋云行记》(北魏)
《惠生行传》(北魏)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炫之)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魏书》(北齐魏收)西域传、释老志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安息、波斯传
《隋书》(唐魏徵等)赤土传、裴矩传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译,辩机撰)
《释迦方志》(唐释道宣) 遗迹篇、游履篇
《中天竺国行记》(唐王玄策)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唐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唐义净)卷一
《往五天竺国传》(唐慧超)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唐圆仁)
《海南诸蕃行记》(唐达奚通)
《经行记》(唐杜环)
《边州入四夷道里记》(唐贾耽)
《蛮书》(唐樊绰) 卷一、二
《旧唐书》(后晋刘呴等)南蛮传
《唐会要》(宋王溥)卷九八至一○○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金利毗逝传
《新唐书》(宋欧阳修等)地理志、南蛮列传、骠国传、西域传、裴矩传
《赴天竺记》(宋继业三藏)
《武经总要》(宋曾公亮)前集卷廿一
《文昌杂录》(宋庞元英)卷一
《云麓漫钞》(南宋赵彦卫)卷五
《岭外代答》(南宋周去非)
《诸蕃志》(南宋赵汝适)
《梦粱录》(南宋吴自牧)
《华夷图》(宋佚名)
《历代地理指掌图》(宋佚名)
《宋史》(元脱脱等) 占城传、注辇传
《真腊风土记》(元周达观)
《(大德)南海志》(元陈大震、吕桂孙)卷七
《岛夷志略》(元汪大渊)
《元史》(明宋濂等) 马八儿传、爪哇传、史弼传、西北地附录
《瀛涯胜览》(明马欢)
《星槎胜览》(明费信)
《西洋番国志》(明巩珍)
《西洋朝贡典录》(明黄省曾)
《郑和航海图》(明佚名)
《南诏野史》(明倪辂原集,杨慎编辑)卷上
《四夷馆考》(明王宗载)卷下
《续文献通考》(明王圻)卷二三五
《四夷广记‧海国广记》(明慎懋赏)九四、一○一、一○二册
《安南图志》(明郑若曾)
《闽书》(明何乔远)卷三九、一四六
《明史》(清张廷玉等)郑和传、外国传
《天下郡国利病书》(清顾炎武)卷一二○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卷九九
《海国闻见录》(清陈伦炯)
《安南纪游》(清潘鼎珪)
《噶喇吧纪略》(清程逊我)
第二辑 地志丛辑
《禹贡》(周佚名)
《南越行纪》(西汉陆贾)
《异物志》(东汉杨孚)
《扶南传》(三国吴康泰)
《扶南异物志》(三国吴朱应)
《异物志》(宋膺?)
《南州异物志》(三国吴万震)
《异物志》(三国吴薛珝)
《临海水土志》(三国吴沈莹)
《交州人物志》(三国吴士燮)
《交州名士传》(晋佚名)
《交州杂事》(晋佚名)
《交州先贤传》(晋范瑗)
《交广春秋》(晋王范)
《交广记》(晋王隐、黄恭两家)
《南方记》(晋徐衷)
《南方草木状》(晋嵇含?)
《南中志》(晋魏完)
《南中八郡志》(晋佚名)
《华阳国志》(晋常璩)
《荆扬已南异物志》(晋薛莹)
《巴蜀异物志》(晋谯周)
《凉州异物志》(晋佚名)
《异物志》(晋续咸)
《广志》(晋郭义恭)
《交州记》(晋刘欣期。另姚文感、文廷式、邓中缶诸家)
《广州记》(晋宋间裴渊、顾微、刘澄之诸家)
《南越志》(南朝宋沈怀远)
《交趾外域记》(晋佚名)
《外国书》(佚名)
《外国图》(晋佚名)
《西域志》(晋释道安)
《四海百川水源记》(晋释道安)
《游亇行外国传》(晋释智猛)
《外国事》(晋支僧载)
《罗浮山记》(晋袁宏)
《朱崖传》(前燕盖泓)
《登罗浮山疏》(南朝宋竺法真)
《沙州记》(南朝宋段国纂)
《外国传》(南朝宋昙无竭)
《历国传》(南朝宋释法盛)
《佛国记》(南朝宋竺法维)
《扶南记》(南朝宋竺芝)
《林邑记》(南朝宋佚名)
《职贡图》(南朝梁萧绎)
《世界记》(南朝梁释僧佑)
《魏国以西十一国事》(北魏宋云)
《惠生行传》(北魏)
《日南传》(佚名)
《交州以南外国传》(佚名)
《外国记》(佚名)
《突厥本末记》(佚名)
《异物志》(曹叔雅)
《异物志》(陈祈畅)
《异物志》(沈如筠)
《西域图记》(隋裴矩)
《赤土国记》(隋常骏)
《西蕃记》(隋韦节)
《天竺记》(隋佚名)
《大隋西国传》(隋佚名)
《诸蕃国记》(隋佚名)
《诸蕃风俗记》(隋佚名)
《真腊国事》(佚名)
《隋书罗刹等国传》(唐张太素)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
《蛮书》(唐樊绰)
《南蛮獠人俗》(佚名)
《海南诸蕃行记》(唐达奚通)
《四夷朝贡录》(唐高少逸)
《悟空入竺记》(唐圆照)
《戴斗诸蕃记》(唐张建章)
《西域国志》(唐佚名)
《投荒杂录》(唐房千里)
《南方异物志》(唐房千里)
《岭南异物志》(唐孟琯)
《岭表录异》(唐刘恂)
《广州异物志》(佚名)
《郁林异物志》(佚名)
《续南越志》(唐佚名)
《广州记》(唐佚名)
《始安记》(佚名)
《西河旧事》(佚名)
《西州图经》(唐佚名)
《沙州伊州地志》(唐佚名)
《使于阗记》(后晋高居诲)
《沙州图经》(后汉佚名)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
《始兴记》(宋王韶之)
《番禺杂记》(宋郑熊)
《岭表异物志》(宋佚名)
《岭外录异》(宋刘昶)
《华夷列国入贡图》(宋佚名)
《列国入贡图》(宋崔峡)
《西南蛮夷朝贡图》(宋佚名)
《诸蕃进贡令式》(宋佚名)
《二十二国祥异记》(宋张观)
《宋镐行录》(宋)
《安南议》(宋陈次公)
《安南边说》(宋赵世卿)
《安南土贡风俗》(宋佚名)
《安南表状》(宋佚名)
《安南会要》(宋佚名)
《复交趾录》(宋佚名)
《交趾事迹》(宋佚名)
《占城国录》(宋佚名)
《蒲甘国行程略》(宋佚名)
《海道记》(宋冯忠嘉)
《西天路竟》(宋佚名)
《使高昌记》(宋王延德)
《赴天竺记》(宋继业三藏)
《北使记》(宋乌古孙仲端)
《鸡林类事》(宋佚名)
《华夷图》(宋佚名)
《禹迹图》(宋佚名)
《元丰九域志》(宋王存等)
《舆地广记》(宋欧阳忞)
《历代地理指掌图》(宋佚名)
《琼管志》(宋佚名)
《临桂图经》(宋佚名)
《桂海虞衡志》(南宋范成大)
《坠理图》(南宋黄裳)
《广南市舶录》(南宋赵勰)
《舆地纪胜》(南宋王象之)
《岛夷杂志》(南宋陈元靓)
《方舆胜览》(南宋祝穆)
《南海异事》(宋佚名)
《南海录》(宋佚名)
《北使记》(金刘祁)
《元一统志》(元虞应龙等)
《元朝征缅录》(元佚名)
《招捕总录》(元佚名)
《西国图经》(元瞻思)
《张立道行录》(元)
《安南行纪》(元文子方)
《安南纪事》(元陈孚)
《交州稿》(元陈孚)
《元贞使交录》(元佚名)
《大元海运志》(元胡敬)
《广舆图》(元朱思本原作,明罗洪先增订)
《声教广被图》(元李泽民)
《混一疆理图》(明清浚)
《大明混一图》(明官藏)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明金士衡、李茂、李荟、权近)
《渤泥入贡记》(明宋濂)
《百夷传》(明钱古训)
《交趾总志》(明官撰)
《平定交南录》(明邱浚)
《越史略》(明佚名)
《越峤书》(明李文凤)
《使交录》(明吴伯宗)
《安南事宜》(明黄福)
《安南水程日记》(明黄福)
《安南弃守本末》(明佚名)
《平交纪事》(明翁万达)
《交事纪闻》(明张岳)
《使交录》(明钱溥)
《使交录》(明黄谏)
《绥交记》(明杨寅秋)
《绥交录》(明佚名)
《平黎纪事》(明佚名)
《交黎末议》(明蒋彦光)
《征安南事迹》(明佚名)
《安南传》(明王世贞)
《安南来威辑略》(明江美中)
《安南辑略》(明梁天赐)
《交黎剿抚事略》(明欧阳必进)
《寰宇通志》(明陈循等)
《大明一统志》(明李贤等)
《使琉球录》(明陈侃等)
《岭海舆图》(明姚虞)
《南诏野史》(明倪辂原集,杨慎编辑)
《滇载记》(明杨慎)
《百越先贤志》(明区大任)
《古今形胜之图》(明喻时?)
《历代市舶记》(明卜大同)
《皇舆考》(明张天复)
《炎徼纪闻》(明田汝成)
《议处安南事宜》(明毛伯温等)
《海道经》(明佚名)
《海运编》(明崔旦)
《海运图说》(明郑若曾)
《安南图说》(明郑若曾)
《朝鲜图说》(明郑若曾)
《琉球图说》(明郑若曾)
《日本图纂》(明郑若曾)
《筹海图编》(明胡宗宪等)
《四夷馆则例》(明汪俊)
《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明慎懋官)
《东夷图说》(明蔡汝贤)
《岭海异闻》(明蔡汝贤)
《岭海续闻》(明蔡汝贤)
《皇明外夷朝贡考》(明佚名)
《皇明诸夷考》(明佚名,清彭孙贻辑)
《四夷考经国雄略》(明郑大郁)
《缅略》(明包见捷)
《广志绎》(明王士性)
《安南图志》(明邓钟)
《安南志》(明苏浚)
《金边略记》(明方孔炤)
《方舆胜略》(明程百二)
《峤南琐记》(明魏浚)
《日本一鉴》(明郑舜功)
《日本考》(明李言恭、郝杰)
《日本考略》(明薛俊)
《日本风土记》(明侯继高)
《华夷风土记》(明胡文焕)
《华夷译语》(明佚名)
《皇明世法录》(明陈仁锡)
《四译馆则》(明吕维祺)
《驭交记》(明张镜心撰,冒起宗订)
《泉南杂志》(明陈懋仁)
《渡海方程》(明吴朴)
《古航海图》(佚名)
《峒溪纤志》(佚名)
《岭南杂记》(佚名)
《岭南纪事诗》(佚名)
《天下郡国利病书》(清顾炎武)
《肇域志》(清顾炎武)
《外国竹枝词》(清尤侗)
《外国志》(清尤侗)
《八紘译史》(清陆次云)
《译史纪余》(清陆次云)
《八紘荒史》(清陆次云)
《东番记》(清陈第)
《裨海纪游》(清郁永河)
《海上纪略》(清郁永河)
《安南供役纪事》(清朱之瑜)
《滇考》(清冯苏)
《狩缅纪事》(清刘茞)
《明末滇南纪略》(清佚名)
《云南蛮司志》(清毛奇龄)
《广东新语》(清屈大均)
《闽小记》(清周亮工)
《广阳杂记》(清刘献廷)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
《四译馆考》(清江蘩)
《增订四译馆则例》(清佚名)
《海外纪事》(清大汕厂翁)
《安南志》(清高熊徵)
《安南纪游》(清潘鼎珪)
《安南纪略》(清佚名)
《安南使事记》(清李仙根)
《安南杂记》(清李仙根)
《西南夷各番针路方向图》(清觉罗满保进呈)
《东南洋海道图》(清施正骠进呈)
《中山传信录》(清徐葆光)
《琉球国志略》(清周煌)
《往津日记》(清阮述)
《岭南摭怪》(清佚名)
《岭海见闻》(清钱以垲)
《南越笔记》(清李调元)
《皇舆全览图》(清官绘)
《乾隆内府舆图》(清官绘)
《西域图志》(清刘统勋)
《吧游纪略》(清陈洪照)
《甲喇吧》(清顾森)
《葛剌巴传》(清佚名)
《噶喇吧赋》(清陈乃玉)
《从征缅甸日记》(清周裕)
《缅甸琐记》(清傅显)
《征缅纪闻》(清王昶)
《征缅纪略》(清王昶)
《缅述》(清彭崧毓)
《缅事述略》(清师范)
《滇系》(清师范)
《大清一统志》(清和坤等)
《汉唐地理书钞》(清王谟)
《嘉庆重修一统志》(清穆彰阿等)
《厦门志》(清周凯等)
《南洋蠡测》(清颜斯综)
《粤海关志》(清梁廷柟)
《西域闻见录》(清七十一)
《西域水道记》(清徐松)
《四洲志》(清林则徐等)
《海国图志》(清魏源)
《瀛环志略》(清徐继畲)
《东南洋针路》(清吕调阳)
《暹罗考略》(清龚柴)
《暹罗别记》(清季麒光)
《暹罗别记》(清李麟光?)
《暹罗考》(清佚名)
《暹罗政要》(清郑昌棪)
《金边国记》(清佚名)
《柔佛略述》(清佚名)
《白蜡游记》(清佚名)
《槟榔屿游记》(清佚名)
《游婆罗洲记》(清佚名)
《般鸟纪略》(清佚名)
《薄海番域录》(清邵太纬)
《岛夷图志》(清佚名)
《海夷纪略》(清佚名)
《海国舆地释名》(清陈士芑)
《古海国沿革考》(清陈运溶)
《古海国遗书钞》(清陈运溶)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清王锡祺)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清王锡祺)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清王锡祺)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丁谦)
第三辑 杂书录要
《尚书》(周)
《穆天子传》(周)
《逸周书》(周)
《竹书纪年》(周)
《十洲记》(西汉东方朔?)
《神异经》(西汉东方朔?)
《汉武洞冥记》(东汉郭宪)
《交州箴》(东汉扬雄)
《释名》(东汉刘熙)
《风俗通义》(东汉应劭)
《〈吴都赋〉注》(晋刘逵)
《博物志》(晋张华)
《搜神记》(晋干宝)
《抱朴子》(晋葛洪)
《西京杂记》(晋葛洪)
《太清金液神丹经》(晋葛洪等?)
《莲社高贤传》(晋)
《佛图调传》(晋)
《佛图澄传》(晋)
《玄中记》(晋郭璞)
《古今注》(晋崔豹)
《王子年拾遗记》(晋王嘉)
《异苑》(晋刘敬叔)
《交州牋》(晋俞益期致韩康伯)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
《述异记》(南朝梁任昉)
《续画品》(南朝梁姚最)
《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炫之)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大隋翻经婆罗门法师外国传》(隋佚名)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
《续高僧传》(唐释道宣)
《法苑珠林》(唐释道世)
《朝野佥载》(唐张鷟)
《初学记》(唐徐坚等)
《通典》(唐杜佑)
《一切经音义》(唐释慧琳)
《贞观政要》(唐吴兢)
《白孔六帖》(唐白居易撰,宋孔传续补)
《唐国史补》(唐李肇)
《翻梵语》(唐佚名)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唐段成式)
《北户录》(唐段公路)
《曲江集》(唐张九龄)
《昌黎文集》(唐韩愈)
《柳河东集》(唐柳宗元)
《因话录》(唐赵璘)
《杜阳杂编》(唐苏鹗)
《苏氏演义》(唐苏鹗)
《桂苑笔耕集》(唐崔致远)
《唐摭言》(唐王定保)
《隋唐嘉话》(唐刘餗)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
《海药本草》(五代李珣)
《唐会要》(宋王溥)
《五代会要》(宋王溥)
《梁四公记》(宋梁载言)
《北梦琐言》(宋孙光宪)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
《宋高僧传》(宋赞宁)
《事类赋》(宋吴淑)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
《武经总要》(宋曾公亮等)
《东斋纪事》(宋范镇)
《湘山野录》(宋文莹)
《征南录》(宋滕甫)
《涑水纪闻》(宋司马迁)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唐慎微)
《文昌杂录》(宋庞元英)
《梦溪笔谈》(宋沈括)
《香谱》(宋洪刍)
《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
《孙公谈圃》(宋刘延世)
《龙川略志》(宋苏辙)
《唐语林》(宋王谠)
《东轩笔录》(宋魏泰)
《埤雅》(宋陆佃)
《萍洲可谈》(宋朱彧)
《攻愧集》(宋楼钥)
《事物纪原》(宋高承)
《侯鲭录》(宋赵德麟)
《西溪丛语》(宋姚宽)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宋真德秀)
《石林燕语》(南宋叶梦得)
《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学林》(南宋王观国)
《宋朝事实》(南宋李攸)
《东京梦华录》(南宋)
《铁围山丛谈》(南宋蔡绦)
《事实类苑》(南宋江少虞)
《泉志》(南宋洪遵)
《能改斋漫录》(南宋吴曾)
《通志》(南宋郑樵)
《吴船录》(南宋范成大)
《尔雅翼》(南宋罗愿)
《续博物志》(南宋李石)
《玉堂杂记》(南宋周必大)
《可书》(南宋张知甫)
《夷坚记》(南宋洪迈)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
《挥麈录》(南宋王明清)
《清波别记》(南宋周煇)
《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南宋章如愚)
《云麓漫钞》(南宋赵彦卫)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李心传)
《桯史》(南宋岳珂)
《西汉会要》(南宋徐天麟)
《东汉会要》(南宋徐天麟)
《宋会要辑稿》(宋官撰,清徐松辑)
《事林广记》(南宋陈元靓)
《玉海》(南宋王应麟)
《水心文集》(南宋叶适)
《燕翼贻谋录》(南宋王叔永)
《南海百咏》(南宋方信孺)
《南海杂咏》(南宋张诩)
《记古滇说》(南宋张道宗)
《海录碎事》(南宋叶廷珪)
《南蕃香录》(南宋叶廷珪)
《南海药谱》(南宋佚名)
《游宦纪闻》(南宋张世南)
《梦粱录》(南宋吴自牧)
《归潜志》(元刘祁)
《志雅堂杂钞》(元周密)
《齐东野语》(元周密)
《癸辛杂识》(元周密)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
《金华黄先生文集》(元黄溍)
《元朝名臣事略》(元苏天爵)
《乐郊私语》(元姚桐寿)
《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
《说郛》(元陶宗仪)
《君子堂日询手镜》(元王义山)
《群书集事渊海》(明佚名)
《永乐大典》(明解缙等)
《云南机物钞黄》(明张紞)
《莫登庸事迹》(明佚名)
《南翁梦录》(明黎澄)
《菽园杂记》(明陆容)
《双槐岁钞》(明黄瑜)
《病逸漫记》(明陆釴)
《前闻记》(明祝允明)
《野记》(明祝允明)
《明会典》(明申时行等)
《震泽纪闻》(明王鏊)
《南园漫录》(明张志淳)
《继世纪闻》(明陈洪谟)
《海槎余录》(明顾玠)
《弇山堂别集》(明王世贞)
《凤洲杂编》(明王世贞)
《皇明鸿猷录》(明高岱)
《七修类稿》(明郎瑛)
《今言》(明郑若曾)
《国琛集》(明唐枢)
《图书编》(明章潢)
《今献备遗》(明项笃寿)
《典故纪闻》(明余继登)
《戒庵老人漫笔》(明李诩)
《续文献通考》(明王圻)
《三才图会》(明王圻)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见闻录》(明陈继儒)
《珍珠船》(明陈继儒)
《偃曝谈余》(明陈继儒)
《辟寒》(明陈继儒)
《销夏》(明陈继儒)
《粤剑篇》(明佚名)
《国朝献徵录》(明焦竑)
《玉堂丛语》(明焦竑)
《焦氏笔乘》(明焦竑)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
《西园闻见录》(明张萱)
《闽书》(明何乔远)
《名山藏》(明何乔远)
《武备志》(明茅元仪)
《玉芝堂谈荟》(明徐应秋)
《涌幢小品》(明朱国帧)
《赤雅》(明邝露)
《明经世文编》(明陈子龙等)
《明实录》(明官撰)
《国榷》(明谈迁)
《枣林杂俎》(明谈迁)
《经略复国要编》(明宋应昌)
《皇明末造录》(明金钟)
《也是录》(自非逸史)
《求野录》(客溪樵隐)
《如梦录》(清佚名)
《永历实录》(清王夫之)
《安龙逸史》(清屈大均)
《书影》(清周亮工)
《博物要览》(清谷应泰)
《罪惟录》(清查继佐)
《稗说》(清宋起凤)
《夜航船》(清张岱)
《池北偶谈》(清王士祯)
《南中杂说》(清刘昆)
《庭闻录》(清刘健)
《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清陈梦雷、蒋廷锡)
《续通典》(清纪昀等)
《续文献通考》(清纪昀等)
《续通志》(清纪昀等)
《清朝通典》(清官撰)
《清朝通志》(清官撰)
《清朝文献通考》(清官撰)
《茶余客话》(清阮葵生)
《钱币考》(清佚名)
《南汉书》(清梁廷柟)
《南越五主传》(清梁廷柟)
《圣武记》(清魏源)
《辛卯侍行记》(清陶保廉)
《小腆纪年附考》(清徐鼒)
《小腆纪传》(清徐鼒)
《渔瀛胪志》(清王芝)
《海客日谭》(清王芝)
《海国公余辑录》(清张煜南)
《海国公余杂著》(清张煜南)
《海日楼札丛》(沈曾植)
《清朝续文献通考》(刘锦藻)
《清史稿》(赵尔巽)
第四辑 专著汇刊
《山海经》(周佚名)
《扶南传》(三国吴康泰)
《佛国记》(东晋法显)
《宋云行纪》(北魏)
《惠生行传》(北魏)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译,辩机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撰,彦悰笺补)
《释迦方志》(唐释道宣)
《中天竺国行记》(唐王玄策)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唐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唐义净)
《往五天竺国传》(唐慧超)
《经行记》(唐杜环)
《唐大和上东征传》(唐真人元开)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唐圆仁)
《边州入四夷道里记》(唐贾耽)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宋徐兢)
《桂海虞衡志》(南宋范成大)
《岭外代答》(南宋周去非)
《诸蕃志》(南宋赵汝适)
《梦粱录》(南宋吴自牧)
《西游录》(元耶律楚材)
《长春真人西游记》(元李志常)
《西使记》(元刘郁)
《天南行记》(元徐明善)
《真腊风土记》(元周达观)
《(大德)南海志》(元陈大震、吕桂孙)
《安南志略》(元黎崱)
《元经世大典地图》(元虞集等)
《岛夷志略》(元汪大渊)
《异域志》(元周致中)
《回回药方》(元)
《西域行程记》(明陈诚、李暹等)
《西域番国志》(明陈诚、李暹等)
《瀛涯胜览》(明马欢)
《星槎胜览》(明费信)
《西洋番国志》(明巩珍)
《西洋朝贡典录》(明黄省曾)
《郑和航海图》(明佚名)
《福建市舶提举司志》(明高歧)
《海语》(明黄衷)
《安南图志》(明郑若曾)
《海运图说》(明郑若曾)
《皇明四夷考》(明郑晓)
《殊域周谘录》(明严从简)
《荒徼通考》(明佚名)
《四夷馆考》(明王宗载)
《东夷图说》(明蔡汝贤)
《西南夷风土志》(明朱孟震)
《四夷考》(明叶向高)
《咸宾录》(明罗曰褧)
《四夷广记‧海国广记》(明慎懋赏)
《日本一鉴》(明郑舜功)
《日本考》(明李言恭、郝杰)
《裔乘》(明杨一葵)
《东西洋考》(明张燮)
《皇明象胥录》(明茅瑞徵)
《顺风相送》(明佚名)
《坤舆万国全图》(明利玛窦)
《职方外纪》(明艾儒略)
《坤舆全图》(清南怀仁)
《坤舆图说》(清南怀仁)
《指南正法》(清佚名)
《海外纪事》(清大汕厂翁)
《海上纪略》(清郁永河)
《异域录》(清图理琛)
《海国闻见录》(清陈伦炯)
《南洋事宜论》(清蓝鼎元)
《噶喇吧纪略》(清程逊我)
《噶喇吧纪略拾遗》(清程逊我)
《吧游纪略》(清陈洪照)
《国朝柔远记》(清王之春)
《皇清职贡图》(清傅恒等)
《海岛逸志》(清王大海)
《吕宋纪略》(清黄可垂、叶羌镛两家)
《苏禄纪略》(清叶羌镛)
《海录》(清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受)
《粤海关志》(清梁廷柟)
《新嘉坡风土记》(清李钟珏)
(拟於06/06/06)
书名:扶南异物志 [普通古籍] : 一卷 / (吴)朱应撰 ; (清)陈运溶辑
ISBN:(线装)
作者:朱应 吴
出版社:: 湘西陈氏
年份:清宣统3年(1911)
页数和开本:刻本 1册(8)
丛编项:麓山精舍丛书. 第二集. 释地类. 古海国遗书钞
题名:
主题:普通古籍
三 国 史 籍
◆《三国志》 (陈寿) ◆《后汉书》 (范晔)
◆《曹操集》 ◆《曹丕集》
◆《曹植集》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太平广记》 (李昉) ◆《太平御览》 (李昉)
◆《太平寰宇记》 (乐史) ◆《后汉纪》 (袁宏)
◆《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 ◆《文苑英华》 (李昉)
◆《东观汉记》 (刘珍) ◆《晋书》 (房玄龄)
◆《华阳国志》 (常璩) ◆《水经注》 (郦道元)
◆《元丰九域志》 (王存) ◆《舆地纪胜》 (王象之)
◆《齐民要术》 (贾思勰) ◆《资治通鉴》 (司马光)
◆《通典》 (杜佑) ◆《史通》 (刘知几)
◆《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
◆《诸葛忠武书》 (杨时伟) ◆《高士传》 (皇甫谧)
◆《武侯全书》 (王士骐) ◆《汉末英雄记》 (王粲)
◆《古今图书集成》 (蒋廷锡) ◆《艺文类聚》 (欧阳询)
◆《北堂书钞 (虞世南) ◆《初学记》 (徐坚)
◆《玉海》 (王应麟) ◆《册府元龟》 (王钦若)
◆《记纂渊海》 (潘自牧) ◆《续后汉书》 (郝经)
◆《蜀鉴》 (李文子) ◆《文选》 (李善注)
◆《博物志》 (张华)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 (张栻)
◆《八琼室金石补正》 (陆增祥) ◆《方舆胜览》 (祝穆)
◆《续后汉书》 (萧常) ◆《括地志》 (萧德言)
◆《文馆词林》 (许敬宗) ◆《建康实录》 (许嵩)
◆《蜀汉本末》 (赵居信) ◆《嵇康集》
◆《阮籍集》 ◆《乐府诗集》
◆《全后汉文》 ◆《全三国文》
◆《全晋文》 ◆《襄阳耆旧记》 (习凿齿)
◆《汉晋春秋》 (习凿齿) ◆《魏略》 (鱼豢)
◆《说郛》 ◆《群书治要》 (魏征)
◆《搜神记》 (干宝) ◆《诸葛孔明全集》 (诸葛羲、诸葛倬)
◆《诸葛亮集》 (张澍) ◆《荆楚岁时记》 (宗懔)
◆《后汉书集解》 (王先谦) ◆《续汉书注补》 (卢文弨)
◆《三国志集解》 (卢弼) ◆《三国艺文志》 (姚振宗)
◆《补三国艺文志》 (侯康) ◆《三国志札记》 (李慈铭)
◆《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洪业) ◆《三国志证闻》 (钱仪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