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寶刀未老朱鎔基
送交者: 閒言 2002年03月15日15:27:32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朱鎔基記者招待會,無疑又使朱成為眾人評說的焦點.

社會批評是知識分子的天職.但同時應該看到,批評也是最容易的;社會批評,本質上是勿須負責任的.因此,批評更應謹慎:它應該是理性的,而非情緒的;是建立在獨立認知上的,而非人云亦云的.

可惜,我們的知識界主流,大多缺乏直面社會與人生的淬鍊,往往把舶來的教義當現實,不時泛出一些淺薄而不知所以雲的觀念和命題.

對於現實的評價,除了御用學者外,當前的主流基調是"糟得很";對於當前領導人的評價,似乎也與此仿佛.自命清高的主流評論似乎從未察覺,這兩個命題在現實中是互為矛盾,不能並存的:如果我們是處在一個糟糕領導人治理下的糟糕國家,國家豈不早就垮了?何至於能維持今天的局面?

說中國經濟"一枝獨秀",顯然是言過其實.但中國宏觀經濟在惡劣環境下,不但沒有衰退 崩潰(按照某些"專家學者"的描述,中國經濟應該崩盤不止一次兩次了),甚至還有所增進,是事實.謂予不信,有稅收增長為證.問題是,這只是事物的一個方面;事物的另一面是:中國今天所面臨的許多難題 隱患,也是許多國家所沒有的,頗具中國特色.

中國今天的現狀說明:要麼,中國原來的底子很差,但它恰恰碰上了好的舵手;要麼,中國的領導人很差勁,但好在中國地大物博,底子厚實,經得起折騰.

你會相信哪一種?

確實,要評價朱鎔基,就必須評價中國現狀.這種評估不能是靜態的,而必須是動態的,動態才有意義.

一,動態地看,中國的核心問題是改革,亦即完成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這大致包括:經濟市場化(含產權制度的變革) 政治法治化(包括社會搏奕的民主化進程) 社會多元化(含對外對內開放).

中國需要改革.這既是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全球化競爭越來越充分下的立國之本.只有採取最適合於時代特徵的政治 經濟 社會形態,中國才能有長遠發展,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將經濟的發展轉換為人民的福利.

二,很多人都認識到,改革,是今日中國走出困境的根本所在;但很少人認識到,改革,也是今日中國的危機之根本所在.我們今天所感受到的社會弊病,大都是隨改革而來,其根源都在改革.

如果勿須改革,我們個人 政府 社會,會沿着原有的航線平靜地行駛.整體上看,物資可能不會有今天的富足,但我們內心平靜 生活平均,不會有那麼多貧富懸殊 社會矛盾.更重要的是:無論個人 政府還是國家,都不會因被強迫改變而感到痛苦.

但是,這樣我們將會落後,將會被遠遠拋在現代強國的後面,甚至有一天,我們可能被開除球籍.中國這一名詞,將成為歷史的陳跡和衰敗的象徵.

三,於是我們要"忍痛"改革,爭取迎頭趕上.改革並不總是甜蜜 大快人心的,更多的必然是痛苦.習慣於內河航行的船隻,到得海上,必然是顛頗陣陣 百孔千瘡.

中國這艘古老的大船,要在海上改弦更轍,顛頗和痛苦是免不了的,甚至有可能立馬傾覆 散架.因此,為了減輕乘員的陣痛,改革必須是漸進的,問題最好是在發展中來解決.

四,因此,發展(經濟的即時發展)只是手段,主要是為了給改革創造寬鬆的氛圍,改革才是根本.

同樣,穩定也只是手段,是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條件.強調穩定,是因為大船顛頗,有不穩的可能.

五,這樣再來看中國,圖象就比較清晰:一方面,在風高浪惡的國際險境下,不但維持了百孔千瘡的大船的穩定,經濟上不但沒倒退,還能逆流而上,確屬不易;另一方面,轉型尚未完成,問題仍未解決,風浪依然險惡,大船動輒有覆沒之憂.

這就是中國的困境.各國的現代化是歷經漫長的年月,自然演化形成的;中國卻要在短期內人工合成.中國面對的,是比各強國棘手百倍的難題.舨賣西方現成的套餐,是遠不足夠的.中國需要真正的不世之才.

六,破船和堅船,對舵手的要求是不同的.中國的領導人確有其不足為外人道的難為之處:歷史和民眾,都只等着看結局,不會理會你底下的艱辛.歷史和制度的包袱,都要由個人來承載,都會算到今天領導人的頭上.

中國今天當然是問題多少.但我們要客觀評價,就必須分清哪些是歷史遺留的 哪些是制度造成的 哪些是轉型不可避免的 哪些是人為的.

七,朱在記者會上講了兩句大實話:1,貧富兩極分化,在一定歷史時期是不可避免的;2,農民收入問題,短期內不容易根本解決.

確實,貧富分化是經濟市場化的副產品.這一過程,在市場化改革推進過程中,是無可避免的.只有在市場化轉型徹底完成,產業結構相對成型時,才有可能被終止和扭轉.現在,政府能做的也只是緩解這一過程的震盪,幫助弱勢群體提高收入而已.

三農問題,研究的人很多,但少有人願意講破:中國的三農問題,實質是人口問題.簡單講就是:中國的人太多了,把他都塞到農村,就造成所謂的三農問題.這樣的難題,天王老子也無法解決.根本解決只能寄望於將來整體國力的增強和人口戰略的湊效.現在,政府也只能減輕農民的困境.最立竿見影的辦法當然是輕徭薄賦,但此法能發不能收,作用有限;而且要四億人養九億人,終非長久之策.較長遠的辦法還是朱提出的提升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更重要的可能是,必須給農民保留自我提升的機會.以中國的國情而言,城鄉壁障是不容易一下子廢除的.但至少這一壁障不應該是不可逾越的,應該設置有正常逾越的通道:除了考大學外,農民還應該有其它途徑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的身份.因此,戶籍制度改革勢在必行.而中國政府的承諾,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貧困而不能上大學,如果真正做到,也確實意義重大.

八,關於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朱和其他人已說了很多.我只想補充一點:積極財政政策的實質是,在原國有經濟疲軟乏力,民營經濟受體制和自身力量的局限下,政府果斷出手,利用和調動閒置資源,為國民經濟新建了一個頗具現代水平的發展基礎平台.一方面,拉動了即時經濟,使中國經濟渡過國際性的衰退難關;另一方面,從長遠看,無論是民營經濟還是國有經濟,今後的發展都可以依託新的平台,實現飛躍.

當然,讓很多人看不順眼的是,這次竟是政府在主導經濟行為,無疑違反了市場經濟原理,並且產生了浪費和腐敗.

但是,你能有更好的現實可行的辦法嗎?必須記住,改革是在極其艱難複雜的背景下運作的.既有船體本身的破損殘缺,又有周遭水域的急流險灘,不可能面面諸到,十全十美.軍事上都有先退後進 迂迴穿插的間接路線戰略,我們許多理論家在面對比軍事複雜百倍的社會問題時,卻往往會純情得象十六歲的少男少女.

九,現在開始來正面評價朱.政治上因位置所限,且不說它;經濟上可以拿格林斯潘墊背,作個比較.

格氏現在有點丟價,但他曾經被吹捧成前無古人的不可一世人物,各種讚譽紛紜而來,但他到底做了什麼呢?

格氏不過是在市場經濟已經成熟規範,經濟已進入自我良性循環的美國,對宏觀經濟作些微調,以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

朱則是在百孔千瘡,矛盾重重的中國,在引導社會艱難轉型的同時,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兩者的難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工作力度也不同:美國聯邦儲備當局,只能對經濟實施有限的調節,而中國政府則至今仍是國民經濟的主角.

成績也不一樣:朱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推動了深層改革,並且使中國至今避免了世界性的經濟衰退;格氏指導下的美國經濟,在911前就陷入了衰退.

格氏唯一能更使人讚嘆的或許是:他是一個不錯的學生.他的一切作為,更符合於主流經濟學的規範.

十,中國會是今天這樣子,中國人要比西方人多受一道轉型之苦,這不是朱或哪個人造成的,這是歷史的延持.朱只是在既成的環境下展開他的總理之旅,改造中國.

對於改革與發展,至少我還不知道有什麼比朱所作更好的路子.如果是十年前,有人可能會告誡我們:"還有休克療法",今天,我們知道,這只是胡扯.

有一些制度迷,老在說什麼:不要依靠某個人,要靠制度.

他們難道不知道,制度也要靠人來構思 確立,也要靠人來實施?

任何時侯,人都是最重要的.小如企業,也知道人才競爭是最大的競爭.何況這麼大一個國家,複雜瞬變,死的制度難道能包打天下?

如果有可能,我會投票支持朱連任總理,甚至支持他更進一步,成為中國的no.1.中國需要他鐵腕鐵面的"中國功夫",推動法治和市場化進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