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老北京为什么没有自来水?
送交者: 馋师 2018年08月23日17:18:53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备注:本文已经先期发表在公众号“留洋派”,请国内读者关注该公号。能第一时间读到各种好文章也!


老北京为什么没有自来水?



慈禧老佛爷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是喝茶。她用的杯子,是白玉的;她喝的水,是太监们一早从玉泉山上用毛驴车、大木桶,拉来的。必须是当天的水,隔天的水,慈禧是不用的。

 

慈禧喝玉泉水,是有根据的。这一根据,来自其祖上康熙和乾隆。

 

康熙在北京,一直喝玉泉水,并以为天下第一。其实,是不是第一是次要的,关键是,他是中国最有权力的人,他享有的,就该是天下最好的。就算不是,也要说成是。否则,饮用更好水质的人,就是僭越,就是该死。或者,他们应该把最好的水,献给皇上。所以,说玉泉水是天下第一,于皇帝于百姓两便,即便是个骗局。

 

待康熙南巡路过济南,品尝了趵突泉,之后,觉得比天下第一泉玉泉水,还要清冽甘甜,于是,改了主意,特地加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还写了一篇《游趵突泉记》,并题书“激湍”两个大字。

 

乾隆比康熙进步了,不再只凭口感,而是采用“科学”方法。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为验证水质,乾隆命太监特制一个银质量斗,以秤量全国各处送京名泉水样,结果是:北京玉泉水每银斗重一两,最轻;济南珍珠泉水重一两二钱;镇江泉水重一两三钱;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趵泉水均为一两四钱。玉泉水“杂质”最少,水就清,质量最好,长期饮用能祛病益寿。

 

传说毕竟是传说,稍加推敲就露馅了。量斗大小不可考,但这不要紧,要紧的是,量斗必是一样大的,否则,不可比较。玉泉水最轻,且信之为真,济南珍珠泉水居然重一两二钱,镇江、无锡惠山和杭州虎跑就更夸张了,分别达到一两三钱和一两四钱了。古时重量为16进制,则济南、镇江、无锡和杭州之水,分别比玉泉水重1/161/83/161/4,可能吗?海水的比重不过1.022左右,黄河水的比重,也没这么大吧!这么重的水,该有多丰富的内容啊!这么重的水,该多浑浊啊,用得着量斗吗?

 

要是后四种水质,均不可信。玉泉水之天下第一泉,还可信吗?较为可信的推理是,乾隆想把玉泉水钦定为“天下第一水”,以证明自己喝的水是最好的。但,又怕难以服众,于是,以“科学”的名义作了一次试验,伪造了一系列数据,以欺世盗名。只是,手段太幼稚了。

 

毛驴运水,数量有限,因此,从玉泉山运进紫禁城的泉水,只供皇帝一人享用,其他人想分一杯,就看皇帝的心情了。但是,紫禁城里可不只皇帝、太后一个人啊,还有三宫六院、还有数以千计的太监和宫女,这些人的用水怎么解决呢?井水。紫禁城内有七十二口井,基本上一个院落,有一口井。 紫禁城内用水,就靠这些井了。

 

旧北京城吃水,也靠井水。可是,因为,地利不济,北京的水质并不好。华北平原是第四纪形成的环渤海盆地,北京、天津、保定和河北中东部,都是古海洋。后来,因为多次冰期、间冰期,海水退去,以及古黄河、古海河、永定河等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填海造地,才形成了今天的华北平原。因此,北京的地下水位很低,但水质不好。水不透明,有咸味,煮开后,放一边儿,会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不宜饮用。

 

可除了水井,北京没有别的水源。井水,就成了老北京的唯一依赖。城里人,还不像乡下人,自己到水井肩挑手提,于是,催生了一个以水为生的群体——水井行业。看过电影《城南旧事》的人,应该对其中的老井、水车、辘轳和送水人,不陌生。

 

其中,井商经营水井,以井牟利,水夫则载运井水沿街叫卖。20世纪30年代中期,北京有水夫六七千人。水夫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叫“水道”,所有者享有专营权——想转让时,则出钱买卖,且价格不菲。当时,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各水夫皆山东人,各有水路,不相侵犯,其团体甚坚。住户有时欲另换一人送水,不惟旧水夫不准(谓系伊用钱买的水道,不准他水夫来卖水),其他水夫亦不敢来。水夫以地缘关系结成集团,垄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势力很大。水夫的威焰既盛,所以,住户对之稍有不好,即用停止送水以对付之。……饮水一日缺乏,则茶饭皆不能办。想另招夫役代理,又无人敢来,到最后,多半屈服于他。北京市民称之为“水阀”,怨言甚大,但无可奈何。

 

要说水夫,也是“低端人口”,但是,他们可不像今天的“低端人口”一样,需要的时候“北京欢迎您”,不用了,就肆意驱赶你。水夫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群体,来则能战,战之能胜。在与后来的自来水公司的竞争中,技术是落后的,但,论打架占地盘,水夫们没有一次落于下风。不论是单打,还是群斗,水夫都战无不胜。一是,水夫们日日挑水,练就了一身力气;二是,水夫都是山东人,不是一家子,就是乡里乡亲,很抱团;三是,挑水的扁担,就是随身的武器;扁担一抡,三、五个人,近身不得。

 

该来的还是要来,贵为帝都的北京,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自来水。

 

1908 年,著名官员兼实业家周学熙等人发起,成立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以京东温榆河为水源,建孙河水厂,经东直门水厂向城内输水,1910 年,正式投产供水,开始了北京自来水的历史。自来水公司以蒸汽动力汲水,设沉淀池3 座,清水池2 座,日平均出水量将近1.3 万立方米,可供约16 万人口生活用水。

 

自来水,一方便,二水质更好,因为,水源是地表水,且,经过科学处理,符合卫生标准。可是,其高昂的价格,却不是帝都一般家庭能承受的。

 

价格有两部分,一是入户安装成本,二是水费。

 

由于自来水公司资金和建设能力所限,北京自来水系统的初期管线,只有主管道。用户申请供水之前,需要自费安装由水厂主管到专户的专管,类似于今天的“最后一公里”。《鲁迅日记》完整记录了鲁迅一家安装自来水管的花费:

 

1919 年,鲁迅、周作人兄弟迁居八道湾住宅,为安装自来水管道,花去工料费高达80.1 元;水管要穿越邻居陈姓住宅,还被索去“假道之费”30 元;另外还有中间人调停费5 元,总共花费115.10元。

 

1919 年,鲁迅的月薪大概是银元200 元大洋,同时代,北京普通小学教师的月薪是8-12元。1918年冬天,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北上来京,在北大图书馆任职图书管理员,月薪也是8元。这么高昂的支出,连大学教授都甚是在意,就别说一般百姓了。

 

日常水费,如何呢?

 

20 世纪30年代,北京自来水售价,大抵是每10加仑(英制,1加仑=4.546升,1立方米=220加仑。)售银元(大洋)1分(即每立方米0.22 元),而且设有最低消费额:装表计费用户每月1500加仑(1.5 元,6.8立方米),包月用户每月1600加仑(1.6元,7.3立方米)。以毛泽东的收入计,要是其负担一个家庭的自来水费,则其收入的1/6强,要用于买水;要是单身狗,水费是0.3-0.4元之间,占总收入的3%-4%。1916年,北京猪肉的售价,是一市斤(新秤)为银元0.11元。

 

两相比较,可见,自来水的价格相当昂贵。自来水售价,更是远高于当时的井水。1933 年时,占全市1/25 售水量的自来水公司全年售水费约为30万元,而剩余24/25的井水售水费用仅需2~3万元,差距显而易见。

 

由于价格太高,所以,北京的自来水事业,进展很慢。据统计,1930年,北京自来水用户7777 户,1936 6 月,安装水表户数达到10384户。整个三十年代,北京的自来水用户,基本稳定在万户上下。这个比例是多大呢?也就是说,1930年代帝都有多少人、多大比例使用了自来水呢?1/30。当时,北京的总户数,约在30万户,以户均4口人计,北京的人口在百万之上。

 

中国人,以历史悠久而自豪,翻开教科书,动辄说什么什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可要提起自来水——城市生活的便利之一——中国的城市,真是大大落后了。落后的不是几百年,不是上千年,而是两千多年。

 

圆明园有一个大水法,是乾隆爷仿照西方的喷泉,由西方传教士设计并建造的。大水法的十二个喷头,是中国的十二属相。12属相,对应于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到一个时辰,对应属相的嘴里会喷出水来。应该说,这是一个中西合璧、极为高明的设计,可是,乾隆知其一不知其二,遍布罗马的喷泉,不仅是为了好看。罗马城内的喷泉,首先是一个取水点,是古罗马自来水系统的终端。

 

罗马城有多少处喷泉呢?据公元二世纪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传出的统计表,罗马城有11条输水管道,1352处路边喷泉。喷泉遍布罗马城大街小巷,确保每一家罗马人,步行40米,就有一个取水点。要是你勤快,就自己去打水,24小时、全天候供应,不限量。要是你嫌麻烦,想把自来水引到你家里去,那就要额外支付费用了。

 

公元前312年,记住,是公元前312年,秦始皇还没有出生的那个时点,中国还处在战国乱世。古罗马的第一条输水管道阿皮亚输水道建成了。阿皮亚水道全长16.617公里,其中,地下部分16.528公里,地上89米,如此设计和施工,是为了输水的安全,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水质。

 

阿皮亚水道的水质相当好,因为,它不是取自地表的泉水,而是往下深挖16米深,把流进泉眼之前的地下水引到地下的坑道内,然后,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一路暗渠引到罗马城内。阿皮亚水道的送水量为7.33万立方米/日。以人均日消耗水量100升计,则阿皮亚引水渠可以满足73万人口的日用。

 

17公里的距离,和玉泉山到北京城的距离,相当。要是康熙乾隆爷慈悲,心里想着老百姓用水。以“大清盛世”的国力和当时的技术水平,修一条将玉泉山的泉水引入帝都市中心的引水渠,是做得到的。但是,万岁爷压根儿就没往那边想。

 

但,这只是罗马输水道的开始,此后,古罗马人不仅在罗马城一而再、再而三地修建引水渠,还将其建设公共工程的癖好推广到罗马帝国全境,北至英格兰、南到摩洛哥、东到叙利亚、西到大西洋海岸,都留下了罗马大道和引水渠的遗迹。

 

古罗马人修水渠,像上瘾一样。不仅在罗马城修,在意大利境内修,凡是罗马大道主干线经过的重要城市,也无一例外地修。罗马本土的小城市庞贝有一条水道,行省高卢最重要的城市里昂有四条。巴黎在古罗马时期,还不重要,也和其他法国城市一样,有一条输水道。巴黎的水道长16公里,今天阿尔及利亚的舍尔萨乐为35公里,尼姆50公里,里昂四条水道最长的一条是公里,科隆78公里,而必须从沙漠另一边寻找水源的迦太基古城则长达132公里。

 

如果,罗马城的人口,维持在百万左右,或者采取严格的户籍制度,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的话,阿皮亚水道的水量,是可以满足罗马城的大部分所需的。可是,罗马当时是世界的中心啊,条条道路通罗马,既是一种地理形态,也是一种人心所向。地中海周边的各族人民,都向往罗马,都以能去罗马、成为罗马公民为理想,所以,罗马的人口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因此,罗马城的引水渠,不仅要满足当下所需,还要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本地人所需,还要满足流动人口所需。于是,罗马的引水渠,从一条一直修到十一条,十一条引水渠的总输水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100万立方米/日。

 

罗马第二条水道,修建于公元前272年,名为阿尼奥水道,全长63公里,日输水量175920立方米;第三条水道名为马西亚,更长,全长91公里,地下部分80公里,地上部分11公里,地上部分全部为高架桥,也就是拱券结构,输水量为18.56万立方/日。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每一条水道的名字、距离、输水量了。

 

特别要提出第三条、马西亚水道,因为,它直到今天依然在为罗马城供水。十一条水道修建完成后,罗马的供水体系,大功告成。直到公元538年蛮族入侵罗马而停用,至此,第一条阿皮亚水道,已经运行了将近八百年;最后一条水道,也有四百余年了。帝国衰亡了,但是,输水道并没有一起毁灭。

 

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人们又想起了马西亚水道和它良好的水质,并恢复使用。今天,它仍然在为罗马市中心供水,名称如旧,还叫马西亚水道。古代每天的输水量是18.56万立方米,现在增加到了30m3。

 

罗马被称为永恒之城,大概如此——罗马人所构建的基础设施,不是为了一时,不是为了某个集团,而是为了所有人,为了永恒。

 

 

20171212

北京,望京

中午看了电影《至暗时刻》

和英国人民学了一个词:Never

绝不向大独裁者希特勒低头,Never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北美朋友:卖什么关子?
2017: 印度背后大佬终暴露!
2016: 香椿树1:为啥反复辟不需要血雨腥风
2016: 伊萍:解析大陆华裔爱反政治正确之怪象
2015: 溪谷闲人:凤凰卫视是什么货色?
2015: 胜利阅兵中的“六个首次”
2014: 苹果日报:中共屡用美人计整治敌人 三
2014: 吴言:四五运动、六四惨案与邓小平
2013: 薄熙来:中华民族悲剧的一个缩影
2013: 忧中华38-中国人为何缺乏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