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德國會禁止華為嗎?
送交者: business_angel 2020年07月22日21:52:5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導讀: 英國準備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的新聞受到多方關注。看完幾篇知名自媒體的文章後,發現他們的分析都存有幾個漏洞: 把美國的壓力視為唯一因素。這個解釋並不完整。今天想藉此再做些補充。另外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德國是否也會效仿英國,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迄今為止,大部分關於華為在德的前景都建立在德媒的報道,尤其是引用了默克爾和經濟部長的發言。但是,這也是不完整的。它只說明表面現象,並沒有從更深層次的視角去探討。比如,德國政府為什麼會採取這種態度?再比如,下一屆德國政府是否會採取更強硬的措施?2021年是德國大選。默克爾不再連任。現任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也會跟着退出一線政壇。因此,面對華為問題,也應該把下一屆德國政府作為因素考慮在內。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幾個觀點。

 

 

 

 

第一章 英國禁止華為還有哪些原因?

 

迄今為止,在大多數的華語媒體的報道中,英國今後禁止華為的決定完全出自特朗普的施壓。不禁止華為,美國就不跟英國分享情報、美國就不會跟英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美國不再向華為提供半導體等等。

 

實際上,除此以外還有其它因素,否者無法解釋英國的舉措。1關於國內某自治區的新聞報道起到了部分作用。關鍵詞: ChinaCabels。2此次香港事件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包括英國對《中英聯合聲明》的不同闡釋以及英國準備提供三百萬香港人的長期居留以及入英國籍的聲明。先拋開意識形態和站立場,僅僅從英國的視角而言,約翰遜可能也沒有更好的選擇。3

然而,這又涉及到英國內政: 來自約翰遜保守黨眾多議員的反對聲音。據稱,大約有60多位議員向首相施壓。

 

我們再把時間線放長。

 

2015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隆會見中國領導後宣布,將開啟中英兩國的新黃金時代。時任倫敦市長銀行約翰遜也積極地向中國投資者拋出橄欖枝。2016年,英國率先加入亞太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接管唐寧街10號的約翰遜剛開始依然敞開雙臂擁抱中國。當特朗普首次要求英國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時,被約翰遜拒絕。按原計劃,中英的黃金時代理應暢通無阻。

 

約翰遜

 

但,為何英國在五年後會禁止華為,導致中英關係降到冰點呢?僅僅把特朗普的施壓作為唯一解釋是不充分的。因為約翰遜此前就拒絕過特朗普,並與他在電話上發生激烈的爭執。

 

 

 

退一步說,假如真是因為僅僅美國的施壓足以讓英國做出選擇,這能說明一點,英國依舊認為,從長期角度來說,美國比中國更重要,即使短期內因禁止華為會帶來更高昂的成本。

 

今年年初,約翰遜還表示,只是局部限制華為,把它的市場分割限制在35%以內。自7月1號後,英國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很多人認為,英國是一個"背信棄義,出爾反爾"的國家。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參考德國自民黨黨魁林德納在2017年和2019年針對同一件事的兩種相反說法。2017年聯邦大選後,自民黨林德納拒絕參與組閣。2019年又表示以準備好參與組閣。他給出的原因是如此簡單和常見: 因為局勢變了

 

我們完全可以把這個例子運用到英國身上。英國的態度之所以發生急轉彎,也是因為局勢變了。每噹噹事人覺得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就會以新的參考指數為標準。對英國而言,7月1號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改變局勢的分水嶺。

 

此外,我們也應該把英美跟英歐之間的自由貿易談判也考慮在內。

 

 

 

1..約翰遜不會單純地堅信特朗普會輕易連任。假如特朗普向約翰遜許下承諾,他就一定能兌現簽署對英國更有利的,而不是“美國優先“的自由貿易協定?再說,美國即將面臨大選,英美不可能在大選前敲定自由貿易協定。

 

2.約翰遜急需跟美國談妥,部分原因來自歐盟的強硬態度。為了不讓更多歐盟成員國效仿英國脫歐,歐盟絕不會允許出現一份以"英國優先"的自由貿易協定。

 

3.英美和英歐自由貿易協定本質上是衝突的。美國要求英國降低各方面的標準。歐盟則要求英國保障各方面的標準。如果約翰遜跟特朗普達成共識,降低標準,那麼英國更沒希望跟歐盟達成自由貿易的協定。反之亦然。不能忽視的是,英歐貿易總額是英美貿易總額的數倍。

 

4英國被動地夾在美國與歐盟中間,現在又跟中國鬧矛盾(據說英國正準備退出亞太投行)。它有可能會成為大輸家。

 

一直以來,國內不少專家都如此堅信經濟至上主義。在他們眼裡,任何“經濟虧損”或“製造成本”的決策和“生意"都是愚蠢的,因為大家都想着賺錢。都想瘋了。不想賺錢的人或國家都是瘋子。在中國的語境當中,這種觀觀念很普遍,常常被視為國際關係的真理或鐵律。實際上,這僅僅只是說明了我們如何看世界視角的態度,而不是客觀地解釋現實世界或現實政治本身。毫無疑問,英國此次充當了一次“瘋子”。

 

假如在歐洲只有英國禁止華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英國率先禁止華為是否會起到多米諾牌效應?比如,歐洲第一大國的德國是否也會禁止華為?

 

第二章 德國會禁止華為嗎?

 

  1. 表面層面

 

關於德國如何看待華為有很多不同的說法。絕大多數華語媒體人的結論歸根結底都來自一個信息源: 默克爾。

默克爾

 

身為德國總理,她擁有制訂整體政治方針的權力,也就是德語裡的Richtlinienkompetenz。默克爾的發言可以被視為德國聯邦政府的官方態度。迄今為止,她都反對採取針對具體某一家企業的政策,比如華為(Lex Huawei)。

 

在默克爾內閣當中,除總理本人以外,只有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一人在很多公開場合發表過相同言論。我在過去幾年寫過眾多文章中都提到過阿爾特邁爾。不管在哪個位置,他實際上都扮演着默克爾的非官方發言人。

阿爾特邁爾

 

華語評論員通常把默克爾和阿爾特邁爾的這番話解讀成"德國力鼎華為"。實際上,這種說法也缺乏充分依據。我有以下理由。

 

如果德國力鼎華為,為什麼不採取更明確和堅定的態度?比如,默克爾完全可以說: 德國支持華為。但現實是,她並沒有做出類似表態,只是不主張明確禁止或反對華為而已。

 

嚴格來說,德國在華為問題上也是"出爾反爾,不講信用“。一開始,德國政府在面臨美國的壓力時說道,它會對所有網絡設備供應商一視同仁,不管是華為、愛立信或諾基亞。但,德國官方的態度在過去兩年也在逐漸發生轉變。從一開始"一視同仁“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附帶條件,比如供應商必須是可信任的。問題是,可信任很難客觀量化,主觀因素偏多。再後來,內政部出台文件,讓所有在德國參與5G建設的供應商都必須給出書面曾諾,必須保障網絡的安全,否者將被踢出局。但內政部長的建議又立馬被媒體和國會議員否定。反對者認為,僅僅讓供應商自己作出信用承諾是遠遠不夠的。

不能只關注當下,而是觀察過去兩年的變化。如果把過程作為衡量指標,通過它來預測未來,其趨勢對華為不一定有利。除默克爾以外根本就沒有更有說服力的實際性依據。

 

德國三大情報局局長一致認為(情報界人士或許有自己的一番邏輯),華為不可信。

 

如果有誰仔細觀察過德媒在過去兩年關於華為的報道,有必要把它視為一個過程來看待。不難發現,它的語調以及基本觀點幾乎一致。自疫情期間的戰狼外交以及7月1號以後,德媒在此問題上的觀點更具有批判性。

 

德國學術界在華為問題上的觀點在過去兩年也很一致。尤其是以專門研究中國問題為主的墨卡托研究所,其所長Mikko Huotari以及另一位中國專家Kristin Shi Kupfer也都持有批判性態度。

 

 

Mikko Huotari在《時代在線》的署名文章,"必要時可以少一點中國"

Mikko Huotari

 

Kristin Shi Kupfer

 

在此,必須要提到Mareike Ohlberg。她曾經也是墨卡托研究員。今年三月份跟澳大利亞學者Clive Hamilton聯合撰寫與出版了一本關於中國的非文學書籍。德語叫“Die lautlose Eroberung“。簡單地說,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分析中國製造2025所帶來的各種影響。她目前是被德媒引用次數最多的一位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德國《商報》也專門推薦過這本書。很遺憾,所有華語媒體都沒有提到過它的存在。Mareike Ohlberg也針對華為問題發表過清晰言論,立場也很明確。

Mareike Ohlberg

 

"Die lautlose Eroberung"

 

在德國國會外交事務政客當中,來自基民盟、社民黨、自民黨和綠黨政客在華為問題上都持有批判性態度。尤其是基民盟的盧特根。他是基民盟下一屆黨魁候選人之一。在2019年的基民盟黨代表大會上,盧特根聯合數十位基民盟國會議員強制性把華為問題提上議程(這一點跟英國保守黨60多位議員反對約翰遜有相識之處)。他們的建議雖然沒有完全被接受,但局部接納就足以導致德國政府在華為問題上的立場有所改變。這是一個小的轉折點。小到沒有引起華語媒體的注意。

 

盧特根

 

以上都是公開信息。用心以及長期閱讀德媒報道的同學都應該知道。

 

但如果再繼續往深處看,情況就不同了。我們需要把各種不同信息 - 包括支持華為的言論,舊的或新的信息 - 組成一張知識網,把反對派和支持派的觀點同時放在桌面上對比,會得出更接近現實的結論。

 

2. 深度層面

 

美的收購德國庫卡公司曾引起轟動。大家都只知道這件事鬧得很大,影響深遠。但深遠的影響到底體現在哪?很少被人談及。

如果把這起事件作為一個過程來看待,它完全可以應用到華為身上。為了阻止更多的德國被中國收購(英國目前也在制定相關政策,名叫“Project Defend")。德國政府強化了《對外經濟法》(Außenwirtschftsgesetz)。但,德方刻意強調,新條款的出台並不針對具體某個國家或某家企業。可實際上,明白人都知道,世上幾乎只有一個國家符合新條款的設置。這是為中國“私人定做“的。官方不會這樣說,但實際上會起到這個功效。

 

一方面,德國提高企業被收購或入股的門檻,另一方面,德國聯合意大利和法國,在歐盟層面上出台統一政策,避免讓德國當獨面對東方的龐然大物。

 

德國人深知,在過去多年,很多駐華外企因各種原因受到各種不同程度的經濟制裁。相對比,德國人比較聰明和務實,並沒有深刻的切身體驗。就近幾年而言,戴姆勒在Instagram上發表某自治區靈魂人物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導致戴姆勒時任CEO親自向中國駐德大使“磕頭"道歉、萊卡相機廣告片因某個被禁鏡頭而遭到全民譴責(很奇怪,為何華為沒有跟萊卡相機決裂)。類似事件常常被德媒提及和引用。在疫情期間,中國駐海外大使館同時對很多西方國家發表比較強硬的言辭,此舉也被德媒視為一種威脅。

 

大使的發言其實是多此一舉,針對華為是否可以在德國參與5G建設起不到任何正面的積極效應,反而成了德媒的“方面教材“。

 

默克爾本人也有親身體會。2007年她在總理府接見某位人物後而立即導致中德關係陷入冰點。她深知,自己做什麼或說什麼,會引起中方哪些反應。很多歐盟國家會向德國看齊。德國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其他歐盟國家的決策。在這種大背景下,德國小心翼翼的作風就更不難理解了。

默克爾

 

在華為問題上,默克爾會嘗試着平衡中國和德國國內的輿論壓力。如果她的發言過於親華為,必定會引起來自國內(比如盧特根、所有國會外交事務政客、媒體以及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與國際(尤其是美國)的輿論壓力。

 

如果她的發言過於反華為,又會引起來自中國的強烈不滿。她只能巧妙地模稜兩可,即不能指責她偏心華為,也不能讓人抓住把柄,說她歧視華為。尤其是當華為在中國國內被塑造成民族企業後,反華為就相當於"反華"。"反華"必定會"傷害十幾億中國人的情感。“ "傷害十幾億中國人的情感"的後果很嚴重。默克爾體驗過。德國外長也體驗過。我不是在做道德上的批判,而是試着去理解德國的動機。

 

當有人批評她過於親華為時,默克爾以及她的非官方發言人阿爾特邁爾就會辯護說: 哪有?為了保障網絡安全,我們讓所有供應商做出信譽擔保。我們在不斷地提高安全門檻。我們不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禁止華為。

 

當有人批評她過於反對華為時,默克爾以及她的非官方發言人阿爾特邁爾又會辯護說: 哪有?我們對所有供應商都一直同仁,並不單獨針對華為(或某家中國公司),因為我們的標準是一樣的。所有供應商都必須遵守我們的標準。

 

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它有迴旋餘地。

1. 萬一華為因達不到某個指標(不一定是技術或價格上的)而被排除在外,德方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解釋說: 這是華為的問題,並不是德國政府針對華為。為什麼其他供應商都能達標,偏偏華為不行?

2. 拖延時間,直到歐盟出台統一應對政策為止(或等美國十一月總統大選後)。歐盟能夠出台統一嚴格政策的可能性或許比較低,但不是不可能,比如設定一個最低標準。可能性更高的是,每個成員國可以自己決定,是否將華為排除在歐盟市場以外。這個問題有可能在下次中歐峰會時能得以解決。

3. 或許德國也想禁止(全部或局部)華為,但自己不願意強出頭。假如歐盟真的能夠達成某種共識,中國就不會對德國怎麼樣。在中美貿易戰還沒有結束之前,中國不可能再跟歐盟發生大規模貿易衝突。到時候德國又可以辯護說: 這跟我們沒關係,是歐盟的全體決策。

 

我們不妨腦洞大開,設想一下一種可能會發生的場景: 此次歐盟首腦峰會涉及到如何分配7500億復興歐盟計劃。其中一個重點是大力推動數字化與信息化,5G又是數字化與信息化的基礎。華為的兩家競爭對手如瑞典愛立信和芬蘭諾基亞都屬於歐盟成員國。理論上講,歐盟首腦完全可以把(大)訂單分配給這兩家歐盟成員國。“節約四國“如瑞典、丹麥、荷蘭和奧地利都表示,想獲得歐盟補貼,必須投資到面向未來的行業。數字化和信息化就是面向未來的技術。從7500億歐元里可以拿出大百億歐元。今後再把部分農業補貼轉向與對這兩個領域的投資,每年也可以拿出大上百億歐元。很多人(包括歐盟通信公司)都表示,放棄華為意味着消費者必須要多花錢,因為成本會上升,5G建設必定會延遲數年。但假如歐盟願意多花錢,像英國一樣做一次“瘋子"呢?

 

 

面對此次華為問題,德國幾乎採取了跟《對外經濟法》相同的措施。一方面逐步強化限制,另一方面,德方期望能聯合歐盟,採取統一措施,避免讓自己獨自強出頭。

 

如果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視角看待,德國在對待華為問題上也是德國今後對待中國的態度。

 

3. 未來願景

在所有關於德國與華為關係的文章中,至今為止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去思索。我認為是絕對有必要的。

 

總所周知,默克爾在2021年將不會參與聯邦大選,如果沒有出現黑天鵝事件,下一任德國總理的名字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默克爾。而是另有其人。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總理上任會帶來新風向,新的內閣組合以及新的內閣成員。就以目前形式而言,梅爾茨、拉舍特和盧特根會參與年底基民盟主席競選。假如梅爾茨當選,他不可能把競選總理的資格拱手讓給巴伐利亞州的舒爾德,即便後者在民調中遙遙領先,因為這是他最後的一次機會,梅爾茨的背水一戰。

 

左起: 拉舍特、梅爾茨和盧特根

 

距離下次聯邦大選剛好還有14個月。期間可能會發生眾多不可預期的事件。因此,我也只能以現階段的信息為主,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斷。

2021年的聯邦政府很有可能不再是當下黑紅聯盟執政的延續。可能性最大的是黑綠聯盟。

 

綠黨黨魁: Baerbock和Habeck

 

德國綠黨比較理想主義化。它很在意某些普世價值觀。在此次香港問題上,兩位黨魁之一的Baerbock、國會黨團主席Kathrin Eckhardt-Göring以及國會外交事務發言人Omid Nouripour(注: 出生於伊朗)都發表過立場鮮明的言論。

 

Omid Nouripour

 

針對中德關係,不能不提兩位綠黨人士。Margarete Bause以及Reinhold Bütikofer(前綠黨黨魁)。前者是綠黨在國會的人權發言人。後者是歐盟議會成員,也是歐盟議會就中歐關係代表團團長。他們近幾年就某些中國議題發表過鮮明的言論。他們二人都是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成員。

 

Margarete Bause

 

假如新政府步入黑綠聯盟執政,基民盟出任總理,外長的職位由綠黨接管。最有可能接管下一任德國外長的是綠黨兩位黨魁之一以及Omid Nouripour。到那時,整個政治風氣都會發生很大變化。

 

按照目前民調顯示,下一屆德國總理肯定來自基民盟或基社盟,梅爾茨和舒德爾的勝算最大。拉舍特和盧特根勝出的概率相對而言偏低。

 

舒德爾

就中德關係而言,最差的結果是可能梅爾茨出任德國總理。這個結論出乎多數德國華人的預料。他此前並沒有專門就中國問題發表過針對性地觀點。但梅爾茨近日對德媒表示,把GAF跟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相提並論。奇怪的是,他的言論並沒有引起"戰狼外交"的反擊。或許中方並不認為他有絲毫勝出的概率,因此被直接忽視了。

 

梅爾茨上月在接受《明鏡雜誌》採訪中明確向綠黨拋出橄欖枝

 

不少德國華人很看好梅爾茨,大家都覺得他在所有基民盟候選人當中最懂經濟,所以他最適合德國跟中國做生意,因此也最有利於中德關係。其實這也是經濟至上主義的表現。一直以來,我都不這麼認為。因為梅爾茨內心深處還有非常傾美的一面。梅爾茨跟默克爾的少數共同點之一是: 他們兩人都不怎麼喜歡特朗普,但都特別重視德美的戰略關係。

總結以上兩點: 黑綠聯盟的可能性最高,梅爾茨或舒爾德出任新一任總理的概率偏高(本人預測僅建立在當下民調,不排除拉舍特勝出的可能性)。據盧特根表示,假如他當選新一屆基民盟黨魁,不介意舒爾德參與總理競選。他本人在外交事務上有所建樹,並表示,對外長職務頗有好感。在所有基民盟政客當中,他對華為的反對意見最強烈。

 

總結

正如我文中所言,大部分華語媒體的所謂"德國力鼎華為"說辭主要來自默克爾的態度。但,默克爾在2021年秋天將退出政壇。到那時,支撐"德國力鼎華為"的依據就會淡化,甚至消失。顧及到潛在新政府內閣黨派以及眾多候選人人選,很難讓人得出"德國力鼎華為"的結論。

 

假如默克爾模稜兩可的態度只是缺少一個德國版的分水嶺,又或者說,德國其實在等一個分水嶺。英國和林德納的例子告訴我們,一旦局勢發生變化,之前的政策是完全可以被推翻的。更何況,當事人將不再是默克爾。


歡迎關注同名公號: 新華二代在德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張扣扣被判死刑,辯護詞精彩絕倫·鄧學
2019: 七絕 題照(799)燕趙悲歌迴港九
2018: 毛厲王潤之以欺騙人民為手段奪取政權
2018: 網傳中國買官賣官價目表
2017: 被買辦強行耽擱6年, 京滬高鐵回復時速
2017: 劉曉波之死,見證新納粹的誕生
2016: 半夜泄洪 村民睡夢中被淹死慘不忍睹
2016: 數據告訴你:中國真實的國際地位
2015: 中共除了謊言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2015: 大家猜猜,中國的那些不可告人的“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