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中国主宰亚洲沉浮
送交者: 庞中英 2002年05月01日16:00:17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中国主宰亚洲沉浮--亚洲地缘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

  中国成为经济大国不可避免。衰落中的日本竭力与中国争夺亚洲国家,但口惠而实不至,中国却在实际推动亚洲合作

  中国现在已经变成越来越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制造业跨国公司的绝大多数都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与当年大英帝国不一样,中国不是靠自我发育出来的产业向世界辐射而是靠自身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而成为“世界工场”的。这样一个新兴世界工场的重要意义就是自由贸易改造中国,以及变革中国与亚洲的关系。中国面对着历史上第一次机会,用经济影响力而不是帝国的威望与尊严、儒家哲学与饮食方式的“软影响”,更不是欧洲、西方式样的船坚炮利来扩大自己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势力范围。从亚洲的角度看,中国沿着海上与陆上两条大贸易方向,也就是说,沿着中国与其亚洲邻国的自由贸易网络就可以建立其一个庞大的经济国家。实际上,中国刚刚获得的世界贸易组织地位为中国与亚洲经济的一体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在亚洲,除俄罗斯还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其它国家都是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一部分。这样,世界贸易组织框架成了中国与亚洲之间经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亚洲的地区化不可避免地将以中国为中心进一步展开。原来亚洲对中国可能不负责任、不受国际规矩约束的担心将有所消除,因为中国是在WTO规则下开放市场,根据国际规则﹑法治玩经济游戏。中国在亚洲的地缘经济扩展将具有了合法性与规则的保障。

  在中国成为经济大国的情况下,亚洲地缘经济中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谁来主导地区经济?显然,亚洲地缘经济中存在着三个大国:美国、日本与中国。在这三大国中,美国靠的是超级经济大国地位与在亚洲无远弗届的军事存在,日本则是在亚洲经营半个世纪之久的东亚经济分工体系。中国则是一个典型的后来者,只是在最近才全面参与亚洲经济事务。尽管如此,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与日本。按照汇率计算,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第7位,年平均增长率在7·5%以上。但同时,日本经济在最近10年一直经济低迷,甚至呈现负增长;美国则结束了克林顿时代新经济的高速增长而重新进入经济周期的低谷。美国与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并不确定。而中国则肯定将在未来10年继续沿着高速增长方向前进。这就使得中国成为亚洲经济的希望所在。

  这里有必要就挥之不去的日本经济衰退多说两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日本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严重隐忧”。全球一些知名信用评等公司,最近接二连三地调降日本的主权债信评等。这说明,尽管日本政府为解决经济问题投入最大的力量,但是还没有扭转日本经济的颓势。

  衰退中的日本当局、产业界与战略家当然清楚中国在亚洲的经济挑战的严重性,想采取一些措施固防日本在亚洲的地缘经济战线。2002年1月,首次访问东南亚的日本首相小泉宣布日本与东南亚新型伙伴关系框架;2002年4月,小泉在中国海南说要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这些仓促宣布的日本对外经济计划都是这个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对中国在亚洲的经济攻势的被动反应。为了扭转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地位,日本不得不通过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市场而保全其制造能力及其国际竞争力。不过,小泉宣布的日本东盟伙伴计划难以落实,日本经济自顾不暇,更谈不上对亚洲地缘经济的贡献。

  中日之间在亚洲展开的是两种不同的竞争

  中日之间在亚洲展开两种不同的经济布局。中国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在亚洲扩展的。亚洲金融危机宣告了日本在亚洲的国际分工体系的破产,中国没有成为日本设计的雁阵的雁尾,而是由于成为亚洲经济的增长中心而参与亚洲地区经济体系。

  志在世界经济大国是中国的抱负,这一抱负一定能够实现。香港亚太21世纪学会会长黄枝连教授最近指出,如果中国经济再保持高速增长8年(到2010年),它就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这样它就保持了将近3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正因为如此,从全球化的角度,中国现在是个吸引力很大的经济磁盘。日本著名经营顾问大前研一教授认为:“在经济跨越国界日益增强的时代,出现了‘C’跨国界流动现象,所谓‘4C’指资本(CAPITAL)、企业(CORPORATION)、消费者(CONSUMER)、消息(COMMUNICATION)。其结果,一些国家会有‘4C’大量涌入,同时一些国家又是‘4C’的逃离对象。前者会吸纳所有的资本和企业进行发展,而后者会出现衰退,只能成为依附那些吸纳‘4C’大国的卫星国家。非常遗憾的是,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日本将不得不沦为后者”。中国经济现在确实在大量吸纳。东南亚国家感觉最明显,本来投资到东南亚的国际投资在金融危机后大量转向来到中国。台湾担心开放两岸三通而导致岛内经济进一步空洞化。日本业界不断惊呼中国发展太快了的“中国冲击论”。

  但是,除了强大的吸引力,一个经济大国要成功还必须要有强大的辐射力。一进一出嘛!综合地看,日本的经济吸引力与辐射力都在中国之上,但是因为长期经济不景气,加上国土狭小、日本市场对亚洲产品不能作到自由化(特别是农产品),日本的经济吸引力与辐射力都在大幅度下降。中国的经济吸引力则在不断增强,但经济辐射力还远不够,虽然亚洲到处都是来自中国的产品、中国公司开始对外投资、人民币也已经在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与地区开始实际使用。最根本的原因是过去20多年中国的高速经济成长建立在一种依赖外需的结构基础上,即经济增长主要靠外贸与外资的推动。作为价值增殖链产业的高效服务业落后。在地区发展方面,多数中国地区还没有做到经济独立与地方自治,半壁江山的中西部广大腹地仍然高度欠发展。国家的教育体系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经济竞争力的人才,大批学子向往的是设在西方国家的学府,知识、技术缺少原创性。各行各业大量从西方引进知识、技术与设备,接受西方的贸易与投资标准以及价值观。这样,中国还不能形成自己的创新体系、生产体系与服务体系并辐射亚洲地区与世界其它地方。

  尽可能把中国的周边整合进入一个叫做“亚洲经济合作”的体系中去

  中国的对亚洲政策(包括对亚洲的经济政策)应该主要由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国家战略利益来主导。亚洲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基础,是中国发展的基本依托,中国在亚洲的利益是中国最关键、最基本、最重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必须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推动亚洲在经济上合作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是中国落实对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承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

  “欧亚大陆”是个错误的叫法,正确的叫法应该是“亚欧大陆”,因为欧洲的正式名字是“欧亚”(EURASIA),欧洲是亚洲大陆的半岛。也就是说,欧亚就是指欧洲,地理上的亚洲外围。顺便说一句,澳大利亚是亚洲大陆的外岛,叫做“澳大拉西亚”(AUSTRASIA)。亚欧大陆一直是世界政治的中心,而中国又处在亚洲大陆的中心。现在有一种流行的传统地缘政治学说法是,阿富汗、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其实,这是一种经典的昂格鲁—萨克逊战略观念。从亚洲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中国才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如果中国四面出击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关系网络,世界经济与地缘战略格局必将发生大变化。东亚国家是中国东部的周边,从长远看,整个东亚地区都具备逐步走向贸易自由化的基础和发展前景。加强与东亚各国的合作将是我国今后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目标。中国十分重视与东亚地区的合作。最近三年,中国领导人先后成功地出席了东盟和中日韩三国(10+3)以及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之间的五次会晤。在第三次10+3会晤期间,各国领导人确定了加强在经贸、金融、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这些努力从政治上进一步推动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在中国西部,同样按照自由贸易的原则,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开展地区经济合作。通过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启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并适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优化贸易和投资环境,实现降低商品、资本和服务流动成本的目的,中国已经为今后实现这一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国还高度重视亚洲—欧洲合作。中美关系起伏不定,实际上为中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机会。而本来,中国这些年有所忽视与欧洲的经济联系,外汇储备中欧元分量不足、中欧经贸关系还不如中美经贸关系,特别是中国没有从战略高度规划欧洲、俄罗斯、中亚、南亚、中国、东亚的之间的地区经济合作。亚欧是一个经济战略大棋盘。比如,穿过中国的几条亚欧大陆桥工程,将是21世纪的丝绸之路,在实现亚欧大陆经济紧密联系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与安全意义。

  占据亚洲重要地缘区位优势的中国如果继续这样根据全球接受的自由贸易原则四面出击,日本必然感到长期的中国威胁,甚至与中国出现“战略紧张”。我们应知道,日本作为亚洲的边缘国家,享受到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与繁荣,本来是不正常的,而亚洲大陆的中心国家中国却经历了上百年的经济落后,本来也是不正常的。现在,中国觉醒了,中国要实现国家复兴与在亚洲地区重新发挥自己的作用,一切在走向正常化。这一过程可能导致日本最后回归到它应有的地位,成为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网络的边缘富裕地带,如同中国东部一样。这就是长期的日本的国家正常化归宿。

  日本、东南亚都感到中国的竞争挑战,担心中国的经济威胁,它们都在应付中国的经济威胁,但其效果几乎不大。日本无法降低其劳工成本,无法为庞大的制造业再造一个雁阵模式,无法解决其结构性的金融问题,日本更不可能在短期内缓解其人口老化、社会福利负担沉重的压力。东南亚则很难探索到金融危机后的新发展模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东南亚国家开出的经济药方不完全合适,而在政治民主化大势所趋下日本式的官商一体经济模式也不合适。在地区经济关系方面,一些国家(如新加坡)希望东南亚国家合力面对中国、印度的挑战,但是,由于东盟的一盘散沙性质,如同新加坡人担心的那样,在2003-2004年最后期限到来前,东盟难以落实其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当然,也许中国的亚洲经济计划雄心客观上帮助多样性的东南亚实现经济与政治整合。因此,总体上,虽然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存在着战略紧张,但是,目前的亚洲地缘经济形势对中国有利。中国需要不适时机地扩大在亚洲的经济影响,铸造以经济内容为主的中国与亚洲新关系。

  亚洲“美好轴心”,中国要让更多的亚洲国家说“中国不是威胁”

  就在美国布什统治集团炮制所谓“邪恶轴心”(AXIS OF EVIL)之说时,我们东亚的新加坡人却认为世界存在着一个“美好轴心”(AXIS OF VIRTUE)。这一正确的说法在国内还没有给以重视。我觉得这是新加坡人对亚洲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一个独特贡献,值得中国在地区与全球场合大书特书。2002年 3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一次地区研讨会(有来自东亚主要国家的学者与业界人士参加的高层聚会)上,新加坡巡回大使(负责自由贸易区问题)、著名学者许通美教授与众不同地提出东盟与日本、韩国一起应该组成一个亚洲“美好轴心”,推动这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从理论上讲,5亿人口的东盟是个共同自由贸易区、拥有共同的电子产业基地,其综合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的三分之二。就经济实力排序,日本第一、中国第二、东盟第三,三者如果实现竞争中的合作,密切三方经济关系,最终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组成共同市场,那么这将对三方都有利。中国奉行千载难缝的经济亚洲化战略,这对日本与东盟都是巨大的经济机会。不发展与新兴经济大国中国的合作性关系,当然不利于日本与东盟的长远利益。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亚洲论坛上发表讲话说“中国经济发展不是个威胁”,成为第一个公开说中国不是威胁的日本首相。为什么小泉不象日本国内主流舆论那样认为中国是个威胁呢?除了外交场合不能刺激中国外,小泉其实认为,说“中国威胁”抬高了中国的地位。他不愿意面对中国成为亚洲地区经济大国的现实,所以才自觉自愿地说中国不是威胁。

  不管亚洲说中国不是经济威胁的动机如何,中国肯定欢迎更多的亚洲人象小泉那样说话。按照小泉的逻辑,既然中国不是威胁,那么,这就是一个中国与日本以及其它亚洲国家、公司、个人可以携手在亚洲创造大事业的机会:中国、东盟、韩国、日本等一起建立一个亚洲自由贸易区,加强亚洲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与欧洲与美国平起平坐,让世界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经济上三足鼎立。

  在经济领域,世界不是单极而是多极的。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说,美国不是经济的单一大国,它必须常常站在平等的立场同欧洲讨价还价。他还说,中国的高经济成长率可能使它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可惜,单独日本或者中国都不可能与欧洲与美国竞争。所以,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尽管存在竞争关系、相互视作威胁,面对欧洲与美国,亚洲各国如果在经济上不合作,其竞争力与利益就将被各个击破。中日的竞争与合作决定着亚洲的经济命运。中日之间想不竞争是不可能的,但是竞争中如果有合作将改变整个亚洲的风气。两国都要从战略高度约束竞争、加强合作,因为没有中日的合作就没有与欧美平行的亚洲。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