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中蘇改革成敗原因淺析(1)
送交者: 他就欠這個 2002年07月17日16:47:5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1,不負責的政府

首先應該承認俄國改革到現在為止,是失敗了,因為俄國現在的人均壽命,收入,和國家GDP都不如改革以前。男性壽命下降到了非洲國家的水平�57到58歲。GDP只有改革前的一半。如果誰非要說俄國改革成功了。我們也不和他爭。他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好了。如果大家承認俄國改革失敗了,我們就可以討論他失敗的原因。

從表面上看,俄羅斯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俄國政府極不負責。從91年開始改革之後,政府把自己發行貨幣、國債和私有化證,用各種的方式全都蒸發掉了(也就是賴掉了)。甚至放在國家銀行中的居民儲蓄,也都被他盡數吃光。誰拿着政府發行的這些貨幣票證,算誰倒楣。誰拿着銀行的存款單,就要小心這存款一年之內貶值1000%。結果人們只把美元和馬克當真錢,民眾一旦有了這種心態,別說什麼改革了,連正常的經濟活動都難以進行。

另外,俄國改革也違反了若干常識性的規律。很難解釋為什麼他們會犯這些錯誤。既然是常識,人人都應該明白。如果說蓋達爾和邱拜斯是書呆子,從學校直接就進了政府,那葉利欣和切爾諾梅爾金可都是很有經驗的政客和企業家。實際上蓋達爾和邱拜斯只是俄羅斯官僚集團使用的棋子,或者說,是被利用的紅衛兵。蘇聯的改革和中國的文革有相似之處。其時間長度和破壞程度也近似。作這麼大的事情,總需要有打衝鋒的紅衛兵。俄國改革紅衛兵和中國文革紅衛兵一樣,直接從學校里拉出來。然後讓他們承擔幹壞事的主要責任。但真正起作用的是紅衛兵背後那伙人,那就是蘇聯的龐大的官僚集團。他們才是這場改革的主角和主要得利者。很多俄羅斯人把這場改革叫作“官員改革”。可以把這場改革看成一個官僚集團的蛻皮,他們脫掉了破舊和帶着血跡的戰鬥服�蘇共,穿上了資本家的燕尾服。從而得到了新的身份�名正言順的,受國外歡迎的資本家。我們知道如今的俄國比前蘇聯的人口和面積都少得多。但是它的政府官僚集團可沒縮減。當然更沒失業。實際上官僚的人數比以前增加了20%,而官僚的腐敗程度,遠遠超過了蘇聯時期。如今富人當中,有85%是原共產黨員。剩下的15%,大多是以前的黑社會老大。只有極少數富人是企業家。簡單地說,前蘇時代的共產黨權貴,把共產共產黨解散之後,直接把蘇聯的共有財產私吞了,作為他們廢除共產黨的報酬。實際上他們自己,就像葉利欣、切爾諾梅爾金和普金一樣,都是職業共產黨幹部。應該說,在解散蘇共的同時,解放了蘇共的幹部。

但是這麼解釋俄國改革的失敗,還是太簡單了。我們還是要分析一些俄羅斯犯的具體錯誤。或許能從中得到一點啟示。這種分析因為以下原因顯得更為必要:俄國是中國的前車之鑑。中國完全具備重蹈俄國覆轍的條件。咱們的幹部集團也很可能把中共解散,從而得到西方的承認和讚許,把國產、民產全都私吞,作為他們消滅最後一個共產主義大堡壘的報酬。。而他們就變成了有功於民主自由的資本家。說實在的,中國至今還沒這麼作,已經讓我驚奇。或許是有志於此的同志們,正在等適當的時機。我們還是在他們動手之前,把這件事說明白了。也好讓老百姓在以後,能從他們五光十色、新奇古怪的表演中,看明白他們演的是哪出戲。

為此我們先要說說一些相關的現象。

2、資金的進出

美國之音報道,俄羅斯的資金外流趨勢依然嚴重。從95年開始,平均每年往國外流出200多億美金。在這之前,流出數量也大約是這個數。雖然去年(2000)國內局勢比較穩定,但外匯流出量和99年一樣,一點不見減少。俄國有錢人說:資金必然會跑到它覺得最舒服的地方。而俄羅斯不是這地方。對俄羅斯的資金來說,最舒服的地方是哪裡?報道說,塞浦路斯是其中之一。因為塞浦路斯的稅收低,外匯管理寬鬆,是全世界最好的避稅洗錢天堂之一。不光是俄羅斯的錢往這裡跑,美國德國錢的一樣往這裡跑。而且美國的錢來比俄國還多。所以按經濟的自由度來說,塞浦路斯應該是經濟自由的天堂。或者說,是私有化的天堂。因為洗錢避稅,都是為了往自己的腰包里揣錢,也就是私有化。

我們知道,這類洗錢避稅天堂,經常換地方。以前巴拿馬也是這麼一個地方,美國可沒有讓巴拿馬長久地享受這種自由化或私有化天堂的崇高地位。他們派兵把諾列加將軍抓了起來,關進了他們美國的監獄。他們不能容忍一個國家在麥阿密的對岸,整條街都是銀行,大規模洗美國的黑錢,讓美國的稅收變成不良銀行家的進賬。而這錢洗了之後又跑到哥倫比亞去進口毒品。美國軍隊開着飛機坦克,放着機關槍,殺進了巴拿馬,強行關閉了巴拿馬的洗錢產業。滿大街的銀行沒了生意。這類洗錢逃稅式的自由經濟,是任何國家也不能忍受的。但俄羅斯如今就得忍着。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經濟血液往外嘩嘩地流。因為俄羅斯政府沒有力量,或不願意管這事。至少可以說,在葉利欣時代是故意不管這事。因為老葉也在這裡有好處。葉利欣有個“家族”,這家族並非他自己家的人,而是指幫助他上台的新大亨。這些大亨是他的真正支持者和後台老板。這些大亨都是靠改革和私有化發大財的人。葉利欣自己沒有政黨,但是他在第二次(96年)競選總統的時候,用了三十億美金競選經費。這錢是哪裡來的?是大亨們給的,大亨們還給他找了美國的競選專家,作競選顧問。當然大亨們的錢不是白出的,他們要求回報,其中最出名的是別列佐夫斯基和波塔寧。他們後來都作了政府高官,然後利用職權,大大撈了一筆。這些大亨的錢都放在國外,投資於德國債券,美國股票。或存在瑞士銀行。當然也在法國西班牙買了別墅。大亨們如此,小亨們當然也跟着學。結果如今俄國的資金外逃,已經發展成一個大規模的產業,據說有十二萬家企業專門從事這個行當。普金先生管不了也不敢管。說實在的普金先生也要靠這些大亨支持。因為這些大亨已經掌握了俄國的銀行、外匯、石油、有色金屬和外貿。或者說,掌握了俄國的經濟命脈。在葉利欣執政後期,國內輿論要求把對國家至關重要的大企業重新國有化。這一方面是面對當時的惡劣局勢,國家需要控制這些企業,另外一方面是這些企業被私有的過程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如果要私有化,也應該重新國有化之後,按合法途徑重新私有化。第三個原因也很重要:這些被私有了的大企業,經營情況還不如國有的時候。就連和現在還是國有的類似企業比,也有明顯差距。但普金一上台就否定了重新國有化。說是要維持國家的穩定。所以在普金當政期間,這些國家經濟命脈還是要掌握在大亨的手裡。如此這般,俄羅斯難以保住自己的外匯,更難吸引外國的投資。

我們只能嘆息俄羅斯的倒楣。慶幸中國人的好運。我們知道,從改革開放之後,一直到現在,中國都是資金淨流入國。而俄國從改革一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是資金淨流出國。這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什麼,不說自明。

3: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的關係

31.建築順序

俄羅斯的休克療法,有這麼幾個內容:分產到戶,放開物價,廢除計劃經濟。這時候俄羅斯的消費品市場還沒建立。所以休克療法包含着這麼一意義:先建立資本市場,再用資本市場帶動消費市場。所謂資本市場,就是股權或產權市場,或生產資料市場。我們常說的股市,就是資本市場的一部分。而消費市場,就是買賣消費品的市場,也就是生活資料市場,比如買賣白菜蘿蔔,豬肉肥皂的市場。消費品還包括服務,比如保險和銀行服務(第三產業的產品市場)。

怎麼建立資本市場?很簡單:俄羅斯把國家企業的的產權分給民眾,並允許他們自由買賣,資本市場就建立起來了。然後大家都等着這個資本市場,能讓俄羅斯生產出西方的消費品,並讓他們過上美國或德國人的好日子。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俄國人的日子越過越壞。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種做法,違反了一個科學規則,這規律就是消費市場是第一市場或基礎市場,而資本市場是第二市場,並附屬於消費市場。要想建立市場經濟,必須首先建立消費市場,而後建立資本市場,這首先是因為消費市場據說在猿人時代就已存在,而且為現代人類生活必不可少。如今個人不可能生產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如果沒有消費品市場,人們很快會死。所以無論如何,這消費市場對人類的生存,比資本市場更為重要。如果不先建立它,整個社會就不得安定。什麼市場也沒有。第二是因為,企業的價值在於它的盈利能力。贏利預期決定股票(產權)價格。而這盈利來自消費市場。所以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就是股票的供求關係和價格走向,是企業在消費市場的表現(預期表現)的產物。比如某家企業的產品賣得好(或預計賣得好),在消費市場上能掙錢,這家企業的股票價值就會上升。反之則下降。俄羅斯在建立資本市場的時候,消費市場還沒建立起來。這時候各企業在市場上的表現還沒有顯示--�也不知道這些企業能不能盈利,能盈利多少。這時候產權價格沒有衡量標準。這樣的市場實際上不能叫做市場,因為人們無從了解市場上的商品(產權)。有人說這是信息不足的市場,實際上信息還沒有產生。資本市場的信息來自消費市場,消費市場還沒正常運作,如何產生正常的信息?我們也知道,俄羅斯把自己的國有財產,包括一些自然資源,估價為120億美金,還不如西方的一個大點的企業值錢。這也說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估價。因為,我們已經說過,企業的價值在於它的贏利能力。在消費市場還沒建立的時候,不知道資本的贏利能力。所以無從估價。

蓋達爾的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把產權分了,企業變成私有私營,那就會生產大量優質的消費品,因為西方國家就是這麼個狀態。對於這個錯誤,可有一比:西方人住着兩層樓,俄羅斯人很羨慕。俄羅斯人也想蓋兩層樓,但是從第二層開始蓋起。第一層是空氣。結果這樓就蓋塌了。

這第一層樓就是消費市場,第二層是資本市場。西方顧問和當時總理蓋達爾,都想從第二層開始蓋。就是先建立資本市場,這時(92-�94年)消費市場還不存在。這時的資本市場沒有支撐物,它必然倒塌。而且,這個資本市場設計得十分可笑。其規則根本不可運行。私有化的方式是政府發給每個公民“私有化證”(92年9月1 日發放),這個證大約值一萬盧布。這一萬盧布不是現在的一萬盧布,而是91年的一萬盧布。因為在91年根據政府估價。每人可以分到合當時的一萬盧布的國有資產。發完這個證,政府就讓公民自己拿着這個證,到國有企業換股票。可是企業願意不願意和你換,由企業說了算。沒有法律規定企業一定要接受你的私有化證,然後給你它的股票。結果這些證在有些人手裡就好使,在另外一些人手裡就不好使。舉個例子,我有一張私有化證,我想用這證換百貨大樓的股票,可是百貨大樓不想和我換,結果我就換不來。與此同時,百貨大樓的經理和他的親屬,每人也有和我的一模一樣的一張證,百貨大樓很喜歡要他們的證。結果他們就能把百貨大樓的股份私有到自己手裡,而我就不能。我的那證不但換不來百貨大樓的股票,什麼好公司的股票也換不來。只有當官的有權的和有關係的人。才能用私有化證換好股票,我的證沒用。結果我只好馬上用那證換酒喝,以求在醉夢中忘掉這可笑可悲的私有化證。因為這證自發行之後,就迅速地貶值。到了94年,以不變貨幣衡量,這張私證只值30盧布(91年幣值)。當官的有權的就用很便宜的價格,買了我的證,這證一到他們手裡,就身價百倍,就能換來百貨大樓。因為對國有資產的估價很低,百貨大樓明明值一個億,只估價了5百萬,所以他用30盧布買了我的證,可以用這證換來實值20萬盧布的百貨大樓的股票。有權有勢的人就能這麼不停地用30盧布換20萬的股票,他們就這麼暴富起來的。按美國富布斯雜誌上的說法,這些資本家什麼也不生產,什麼也不創造。他們只是把錢往口袋裡面裝。這種“資本市場”叫作什麼,我也不知道。我想這和蘇聯的一貫作風,基本一致。比如說蘇聯憲法規定公民有這權那權,可是有些公民就有這些權,而且權大得很。而有的公民就沒有。換句話說,俄羅斯的資本市場規則,使用的就是前蘇聯的老傳統。這種資本市場應該叫作資本獵場。這裡有的是獵狗和獵槍,獵人和兔子。槍聲響處,百姓的資本(存款和私有化證)如兔子一樣倒在血泊之中,新貴大亨高興地把它放進車裡,俄羅斯人民從此被逐出“資本市場”。

比俄國幸運的是,中國沒這麼私有化。從表面上看,中國建立市場的順序正確。就是先建立消費市場,後建立資本市場。而且這資本市場也比較有規矩。70年代末開始建立消費市場,到了九十年代中才開始漸漸擴大資本市場,也就是股市。其間相差了十幾年。實際上到了八十年代末,物價闖關之後,消費市場已經基本建成。在95年的時候,消費市場已經發展壯大,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這時候建立股市,就是出了一些問題,對消費市場也沒什麼大影響。也就是說,中國的改革順序正確:先消費市場後資本市場;先蓋第一層樓,後蓋第二層。雖然中國股市也非常混亂,但是這種正確的順序,使這混亂不致於影響消費市場。至少至今還沒有很大的壞影響。

中國的官員在私有化過程中也私吞了一些,但比俄羅斯官員少得多。因為俄羅斯是官方支持的私吞。另外是俄羅斯的私吞,被吞企業並沒有得到一分錢:新資本家私吞了企業,卻沒錢改造更新企業。而中國的私有化讓股民們出了大量錢給企業,從而使企業有資金作技術改造,中國也有被整個私吞的企業,但是這些企業都比較小。影響也小。

32.先增加供應後開放物價

中俄兩國為了建立消費市場,有很具體的事可作。一是分田到戶,二是把軍工生產力變為民用生產力。三是把調撥價格取消,廢除價格雙軌制,開放物價。這三件事都必須作。作起來也必須有個順序,這個順序就是必須先分田和軍轉民,然後才能放開物價。如果不按這個順序,就會引起混亂。混亂的原因是:如果不先分田到戶,軍工轉民用,工農業消費品的供應就很缺乏,這時候開放物價,必然導致物價飆升。老百姓將面對一個供應不增加,物價卻飛漲的市場,他們的生活就有了大問題,這個改革也就要完蛋了。所以一定要先增加消費品的供應,就是分田到戶和軍工轉民用。然後再放開物價。我們知道中國的生產能力並不很弱,以前主要的問題是軍工占比例太大,而農民的效率太低。如果分田和軍轉民成功,供應一定會大幅度增加。蘇聯和中國的情況類似。但他門生產力比中國強大得多。他們如果把軍轉民做好,其消費品供應必然會增加得更快更多。可是葉利欣蓋達爾不這麼幹。真讓人搞不明白。

俄羅斯的“500天休克療法”,首先是把物價放開了。這時候工農業消費品生產還來不及增加,這導致物價飛漲但供應卻沒跟上。供應不足刺激物價繼續上漲,人民受不了,政府在國會的壓力下大量發行紙幣,使盧布極其迅速地貶值。結果貨幣貶職、供應不足和物價飆升形成惡性循環。

中國在開放物價的時候,也遇到很大的困難,而且引發89年的動亂。當時的物價飆升,使人民一生的積蓄嚴重縮水。我們知道那時候的一個主要的口號叫作“反對官倒”。現在看來,這個口號只反映出人民對市場經濟缺少了解。因為不管是誰倒,都是參與商業競爭。而商業競爭只會導致供應增加,物價下降。這不是好事嗎?所以官倒民倒,不管誰倒,只要有人倒,就比沒人倒要好。老百姓認為官倒導致物價飆升,實際上官倒的作用是相反的。或者說,老百姓把開放物價叫作官倒,那也是完全錯誤。因為那時候物資緊張,貨物按市場價銷售,必然比調撥價貴。這貴出來的錢主要給了生產廠家,而非“倒家”��商業環節。因為貨物是以市場價出廠的。而這錢是廠家進行生產的所必須。據筆者所知,只有極少數物資是按調撥價給貿易單位,而貿易單位用市場價賣出。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屬於國家對某些貿易單位支持。這和國家直接撥給他們錢,是一個意思。

雖然如此,這物價飆升,使老百姓的收入和存款縮水,對社會還是很壞的事,導致動亂也在情理之中。當然有人會說,導致動亂的是其他什麼因素。我們這篇文章不是討論動亂。所以也就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我們都知道,動亂一定有若干基礎,其中一個基礎就是當時的物價飛漲,城市居民的收入和儲蓄都跟不上物價。於是,動亂發生了,而且需要有人為此承擔責任。我們知道,趙先生承擔了這個責任。或者說,人們讓他承擔了這個責任。值得慶幸的是,雖然解決動亂的方式相當愚笨,效果也不理想,但是中國還是挺住了。挺住了什麼?挺住了動亂和物價改革(取消雙軌制)。或者說挺住了市場化的巨大衝擊,國家沒有亂,貨幣沒有毛,改革進入良性循環。為什麼中國能挺住?因為“民以食為天”,89年物價闖關的時候,前期的改革措施已經發揮了效力,工農業生產和食品供應空前豐富,天沒塌下來,地也種得不錯,占人口80%的農民沒受物價闖關的影響,還得了好處。所以中國的動亂也就過去了。可是俄羅斯的情況不是這樣。500天休克的後期,人們已經快沒飯吃了。筆者的一個朋友93年正在俄羅斯作生意,說當時的情況十分可怕。本來已經很糟糕的市場突然全部關閉。他手中雖有大筆盧布,卻買不到食品。因為人們都認為盧布要完蛋了。如果不是他的俄國女友送給他半隻雞和一條麵包,他就會被餓死。挨餓比官倒可嚴重多了。如果中國在89年遇到的問題是挨餓而非官倒,那中國會是什麼樣,誰也說不準了。

33,錢與貨

市場由兩個因素組成:一為錢一為貨。如果有真錢真貨,市場必然運行,所謂貨幣理論,建立在一個最基本的前提之上。就是:這錢必須是真錢。如果不是真錢而是花花紙,不能叫作貨幣,也不在貨幣理論的討論範圍之內。但是錢怎麼就能成為真錢?不是靠發行單位和印製精美。而是靠它到什麼地方,都能換到貨物。如果一種錢在換取貨物方面出了問題,那這個錢就不真了。這錢就開始灌水。如果這錢在換貨物方面越來越不行,那這錢里的水份越來越多,它就越來越像糊牆紙,而不是錢。這麼簡單的道理,俄羅斯的總理蓋達爾居然會不知道。他還是經濟學家,而且是貨幣主義者。真是奇怪。

蓋達爾這個名字我們這一代人都挺熟悉。因為我從小就看他爺爺寫的小說。作家蓋達爾是寫書的,總理小蓋達爾是個書呆子。蓋達爾在1991年底開始開放俄羅斯的物價。導致物價飆升。我們知道,建立市場最重要的事是要有真錢真貨。所以一定要維護盧布,不讓它變成糊牆紙。如果它變成糊牆紙,那市場的兩條腿就少了一條。市場就必然垮台。可是一旦開放物價,物價就必然飆升,要停止物價飆升,就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增加供應。一個是限制物價。限制物價和改革精神相牴觸,他們根本不考慮。增加供應不是那麼快的事。中國改革開放了十幾年之後,貨物供應大幅提高之後,才廢除物價雙軌制,就這樣還引發了89動亂。而俄羅斯一開始改革就放開物價。這就必然導致了物價不停地飆升。盧布就越來越不中用。它實際上已經不能算是真錢。一種一年貶值1000%的貨幣,一個季度(92年第一季度)貶值900%的貨幣,誰也沒法把它當作真錢。這個時候,市場必然要垮台。而且更糟糕的是,人們需要真錢。因為人們不能不儲蓄。人們總不能把剛到手的錢,馬上全花了,不為明天或者明年着想。蓋達爾對於俄羅斯的居民儲蓄,抱着敵對的態度。改革帶來的貶值,使居民的儲蓄突然間化為烏有。他一點也不在乎。還公開宣稱,俄羅斯政府對人民儲蓄不會作任何補償。好像是因為這些儲蓄本身,也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老廢物,應該徹底廢除。結果人們根本就不敢要盧布。人們就被迫去找真錢。美元是真錢。實際上我們的人民幣也是真錢。但是人民幣只在中國國內是真錢,塞浦路斯不認得它。所以俄羅斯人認準了美元和馬克。他們要美元馬克,不是為了買進口的東西,而是因為那是真錢。只有真錢才可以保值。他們根本也不把美元存在銀行里,因為俄國的貨幣不真,使俄國的銀行也就變得不真。你存進去的錢是不是能拿出來。誰也說不準。俄國人被迫把錢放在自己的襪子裡。每天晚上秘密地數一遍,因為只有這錢才能在以後換吃的。盧布只能糊牆。

也就是說,書呆子蓋達爾的貨幣理論,根本就是反貨幣理論。他用漲價把盧布變成了糊牆紙。從而消滅了盧布。俄羅斯人只好拼命搶購美元。以前有個理論,叫作“劣幣驅逐良幣”。意思是壞的假錢,能把好的真錢,趕出市場。在流通領域是這樣。人有了壞錢當然希望馬上花了它。誰也不敢拿着它過夜。而好錢誰都捨不得花,都放在襪子裡藏着。也就是說,在流通領域是壞錢驅逐好錢,在儲蓄領域是好錢驅逐壞錢。俄羅斯人和全世界的人一樣都要儲蓄,所以人們對好錢的需求就非常大。一個俄羅斯那樣的大國,如果儲蓄全用美元馬克,這個需求可不得了。據說俄羅斯人這幾年一下子就吃進700多億美金。加上逃到外國的,那就是將近三千億美金。我們知道美金對其他貨幣的比值,這十年一個勁地上漲。俄羅斯的巨大需求,是這種上漲的動力之一。這種需求純粹是來自對盧布的不信任。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突然有一個主要貨幣��盧布,被消滅了,必須有另外一種貨幣補充它留下的真空,這種貨幣就是美金。盧布對美金的荒誕性的下跌,就是這件事的反映。

盧布都不是真錢了,俄羅斯的市場當然也就要垮台。這是書呆子蓋達爾的錯誤。

但是不是書呆子的切爾諾梅爾金,幹得和蓋達爾一樣糟糕。切爾諾梅爾金先生是鉗工出身。一直在工業部門工作,非常實際,很有經驗。但是他也干傻事。這說明到了俄羅斯的社會環境中,犯錯誤和是不是書呆子,並無直接關係。我們在後面會討論俄羅斯的社會環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以至於不管什麼出身的人,都要犯很愚蠢的錯誤。切爾諾梅爾金搞的是國家政府的老鼠會。什麼叫老鼠會?就是高息集資。中國人對這東西並不陌生。因為有幾個大案子,在全國都曾引起轟動。比如北京的長城集資案,還有江蘇的一個很傻的老太太,都搞過這種事。搞事的人已經被槍斃。這種集資辦法很簡單,就是用高息吸引人來存款。然後用新錢還老錢。只要新錢能源源不斷地來,就可能把老錢不停地還上。但是錢不可能源源不斷地來,早晚有一天還不上。這就叫老鼠會。為什麼叫老鼠會?可能是存錢的人都像老鼠,都想從這個勾當里撈一把。而且都想撈完就跑,自己千萬別當那最後倒楣的。因為誰都知道到了最後一定是樹倒猢猻散。我們知道,如今的所謂傳銷,也是這麼一個勾當。這種鬼勾當,也居然能在全世界流行,可見人和老鼠的基因,有太多相同的地方。

但是各國政府一般不幹這種老鼠勾當。因為這勾當很下流。但是我們的鉗工同志,總理同志,切爾諾梅爾金先生,居然用這種勾當,為俄羅斯的政府籌錢。他發行了一批批,越來越多的高息短期債券。用新債還舊債。這些債並非用來投資,什麼投資也不可能獲得和債券利息一樣高的回報。這些債用來維持政府開支。而政府靠發新債來還舊債。這種政府老鼠會和所有老鼠會一樣,也有樹倒猢猻散的一天。這一天來了,這就是98年8月的俄羅斯金融危機。俄羅斯政府開始耍賴,對短期債券不還錢了。不但當年到期的不還,2000年以前到期的,全都事先宣布不還了。買了債券的人都到了霉。然後在普金上台之後進行政府債務重組。所謂重組就是賴帳。當然俄國政府不會這麼說,他只還十分之一的錢,其他的變成不值錢的別的什麼券。對俄國政府發的券我們可別抱一絲一毫的幻想。我們看看俄羅斯政府一連十年,從91年開始,在自己發行的有價證券上都幹了些什麼,或者說,他們都利用這些證券幹了什麼:91年到94年蓋達爾把盧布搞黃了。並用這辦法把俄國老百姓的存款全部吃掉,在93到94年的時候,蓋達爾和邱拜斯把他們發行的私有化證搞黃了。從而讓官僚集團把國有資產全部吃掉。96年到97年切爾諾梅爾金把國債搞黃了。從而讓官僚集團把國內外投資者的錢吃掉。這回就連大亨的錢都被官僚們吃掉不少。因為這些錢全部是用來支付政府也就是官僚們的開支。這些開支通過各種途徑,一部分讓官僚們花了,一部分流入官僚的腰包。俄羅斯政府發行的有價票證,在十年之中,都變成了糊牆紙。用這些票證騙來的錢,都被官員私有掉。

相比而言,中國政府比俄羅斯政府負責得多。取消雙軌制,物價闖關的時候,中國物價也飆升。但是中國政府努力保障居民的儲蓄不泡湯。辦法是提高儲蓄利息。讓利息高於通貨膨脹率。而且,銀行沒有耍賴。該付的本息都付了。政府也發了高息國債,也都到期償還了。人民幣的真實性被它的發行者��中國政府的行為所證明。人民幣沒有變成糊牆紙。市場的兩條腿中的一條很結實地站立着。當然中國的官員也貪,但是他們的貪是個人的行為,不是政府行為。政府還是對自己發的貨幣和債券負責,所以中國的官員貪和俄國的政府貪相比,殺傷力小得多。

俄羅斯政府對自己的發行的錢和債的耍賴,可是有歷史傳統的。當年蘇聯對自己的國債也耍了賴,90年筆者正在德國某保險公司的投資部工作,看到蘇聯國債利潤極高,認為可以買進。筆者以為蘇聯有石油黃金木材金屬。都是能在世界市場上輕易賺錢的東西。以一大國政府的身份,斷不致於連在西方公開發行的債務,也要耍賴。筆者的看法,遭到德國同事的恥笑。他們告訴我,對俄國人可別抱有一點幻想。但我當時以為德國人的態度,來源於二次大戰。筆者難以想象,如果對外公開發行的國債都能耍賴,以後如何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可他就是耍了。證明筆者心目中的蘇聯和俄羅斯的形象,和實際相差很遠。以筆者對中國政府的經驗,根本想不倒蘇聯政府會這麼作。中國政府說“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其意義要對照蘇聯和俄羅斯的行為,才能體會。在98年俄國證券市場大崩盤的時候,西方投資者(包括精明的所羅斯),一下子虧掉了上百億美金,俄國的國債有四分之一在他們手裡。吃了大虧的所羅斯們發誓再也不到俄國投資。顯然他們犯了筆者當年犯的錯誤。有如此這般的一個政府,不需要其他因素,也足以嚇止外國的投資者。

4,私有化的誤區

41,古代私有制和現代私有制的區別

我們知道私有制的歷史悠久,類型繁多。有原始部落時代的私有制,也有奴隸制時代的私有制,也有現代的私有制。我們先不討論古代的私有制有什麼特點,只討論現代私有制有什麼特點。這現代私有制,簡而言之,有兩大特點:

A,獲得私有財產的方式,必得到社會的認可。也就是必須以合法的方式獲得私有財產。如果用非法手段獲得財產(比如盜竊或販毒),社會不但不承認你的所有權,還會對你加以懲罰。

B,所有私有的財產,及其所有者,都對社會有法定的責任。這責任包括交稅。我們知道,凡是沒主的財產,對社會沒有責任。一旦一筆財產有了主人,這筆財產就對社會有了責任。其所有者必須交稅。掙到的錢必須交所得稅,消費的東西必須交消費稅,住的房子要交房產稅,使用的土地要交土地稅,放在銀行里的錢要交利息稅。進口的貨物要交關稅。買東西消費要交消費稅。繼承遺產要交遺產稅。所有這些稅,少交一個子兒也不行:社會將不承認你的所有權,

由於現代的私有制有這兩個特性,所以現代私有制應該叫作“社會主義私有制”。因為私有財產獲得的方式及財產本身,都必須得到社會的認可,並承擔社會責任。如果現代私有制沒這兩個特性,如今的資本主義社會根本就不能存在。連一天都不能存在。

可是俄羅斯實行的私有制,正好沒這兩個特點。俄羅斯的大老闆們,獲得財產的方式既不合法也不合理。而且,蓋達爾和邱拜斯的私有化政策,也就是不管合理不合理,只要把國有財產,劃給私人,“哪怕給了強盜”,就算成功。正因為如此,撈到大筆國產的人,也不指望社會會高興地承認他們的財產所有權。他們必然要儘快把這些財產轉移到國外,以防止俄羅斯人民對這些財產的追討。這麼一來,這些財產對俄羅斯社會的義務和責任,也就根本不存在了。

也就是說,俄羅斯實行的私有制,並非現代的私有制,而是古代的私有制。至於這古代有多古老,我也說不上來。因為我懷疑在人類還沒出現之前,動物就實行了這種私有制。我們知道狐狸會偷雞,偷完了會把雞拉到安全的地方��狐狸的塞浦路斯,使這倒楣的雞變成狐狸的私產,供它私自享用。這狐狸的私有財產的獲得和保有,和俄羅斯私有化的方式的基本相同。允許這類私有財產存在的制度,只能叫作“狐狸私有制”。如果把前蘇聯解體,由200個西方經濟專家設計方案,全民投票選出總統,就是要實行狐狸偷雞式的私有制,似乎也太不嚴肅。可是我們眼睜睜地看到的,就是這麼回事。

在這方面,中國可以借鑑俄羅斯的慘痛經驗:千萬別把中國社會倒退到狐狸時代。如今很多人倡導私有化。筆者也完全贊成。只是別搞狐狸偷雞的私有化。狐狸私有化的結果,是把老百姓的財產都私有到官員的手裡。官員們一定會很贊成的。他們會像葉利欣蓋達爾一樣,把這種私有化吹得天花亂墜,一些書呆子經濟學家,特別是美國博士們,會用高深理論。證明讓官員私吞了財產,百姓們就有福了。這事可不是鬧着玩的,中國老百姓可要小心了。

我們看到,西方世界之所以沒像馬克思預言的那樣,在一百年前就爆發總危機並徹底完蛋,就是因為他們實行着現代的私有制。或者說,他們把古代的私有制現代化了。他們的私有財產承擔了社會義務,按累進稅制交了大筆的所得稅,其他稅也一點不能少交。而這些錢的一部分,給了“窮則思變”,餓的要造反的窮人,使他們能吃飽,生病了也能進醫院。賣火柴的小女孩,也能上學。如果不是這樣,那合小小的火柴,足以燒掉五十座豪宅,無產階級革命早就爆發,資本主義確實會按馬克思的預言,早早地就徹底完了蛋。

42,社會主義私有制的優越性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這現代私有制(社會主義私有制),確實比中蘇兩國實行過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更合理並更具有生命力。現代私有制允許人們利用私有財產進行再生產,也就是用於投資、作買賣,從而使自己的財富增加,也使社會財富增加。而中蘇以前的公有制,不允許個人擁有生產資料,也就是說,你不能用自己的錢,進行再生產。一旦把私有財產用於生產或商業,這財產就不是你的,就應該是公有的。我們知道,在集體化和公社化的時候,就是這麼把農民的田地、樹木和大小家畜給“公有”了;在公私合營的時候,把個人的工商業資產給公有了。這使中國人失去了利用自己的私產,進行再生產的權利。在這種制度下,經濟怎麼能搞得好?可以得出結論:馬克思式的公有制不如現代私有制,但是狐狸偷雞式的私有制不如馬克思式的公有制。

所以中國的私有制方向,必須是社會主義私有制。一旦變成狐狸偷雞式的私有制,經濟馬上倒退到狐狸時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