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美國,從來沒有國王?
送交者: 李永燕 2002年08月24日09:31:2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答案寫在美國建國初史里。不遠,往回翻二百多年就到了。

至十八世紀中葉,英國在北美那塊土地上建有十三個殖民地。居民是道地的歐洲殖民者,思維方式離不開“路徑依賴”,一直認為交錢納稅乃天經地義。但慢慢地,廣袤的大地,開闊的天空,輕鬆的空氣,舒暢的呼吸,使得每個人心中的自利本能,在讀書人的思考和辯論中,開始甦醒了。

也許,自己勞動所得,拿出一部分貢給英王,是子民的本分。但交多少,怎麼交,是不是該有個平等商量?

交上去的錢花在哪裡,自己能不能受惠,可不可以訂個公平契約?由此,源自天然人性、要求社會公正的現代自由主義萌芽,與英王專橫權力之間的衝突,就變得不可避免了。

再說,在英國本島上多少還實行着的“無代表,不納稅”(no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到了殖民地卻若有若無,例如攤派駐軍費用,繞過殖民地議會直接收稅的湯森條例,則顯得稍嫌過分了。英王好歹還算順應民意,在抗議聲中廢除了該法。

但是,追求個人、集團最大利益的人性,不久又一次憑藉強權表現出來。英東印度公司積壓在手中一千七百五十萬磅茶葉,跑關係從英王那裡搞來一張特別免稅令,呼啦啦傾銷到了波士頓。

只是誰也沒想到,成包的茶葉會變為火藥,點燃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並最終鍛造出人類史上繼羅馬帝國後最為強盛的國家。

接下來發生的故事,讀書人耳熟能詳。

波士頓人民把港內船上的茶葉拋入海中,以示抗議。氣得英王採取了一系列報復、懲罰措施:封鎖港口,限制集會,軍隊隨意徵用民宅等。這些“令人忍無可忍的法令”,激起當地居民更強烈的反抗,並迅速升級為武裝衝突。

擺脫英國統治的“獨立戰爭”打響了。

為了給這場戰爭賦予正當理由,一些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自由平等意識的人士聚集一堂,寫出一篇“獨立宣言”,聲稱人人生而平等,天賦人權任誰也不能隨意壓迫、剝奪。

事實教育他們,有着無上權力、專橫武斷的國王,本是他們反抗的對象、不堪的負擔;自然不能再另立一個賢良開明的君王代替英王的統治,因為哪怕天使,也難保不被絕對的權力沖昏頭腦。但究竟什麼樣的統治形式才能順應人情天理,抑制權力濫用,那群仁人志士摸了十多年的石頭才過河上了岸——一八八七年制定聯邦憲法,一八八八年選出總統,一八八九年成立了第一屆有明確任期、義務,行政權力且受到司法、立法監督、限制的聯邦政府。

由此過程看,設計這套制約、平衡制度,目的無非是要百姓的財產得到更好的保護,稅收更加公正,被統治者的意願更容易變成統治者的任務。而這些在今天政治學中視為基本常識的原則,在君主國里是不存在的。於是,飽受專斷權力壓迫的人們,開宗明義地否定了生下來就口含天命的統治特權,因為“人人生而平等”。

這種真知灼見與成功實踐,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意義,無論怎樣強調也不會過分。

不需要超群的智慧,我們每個人只要用心想想,三分鐘後即可明了箇中道理:世界上有種較聰明的動物,從樹上爬下來直立行走後不久,便在戰天鬥地的生存過程中強化了家庭、部族的組織意識。負有安排、調停和裁斷等職責的長老則以此類“社會服務”換取不必耕作即可吃飯的權利。問題是,坐在樹蔭下搖搖扇子還不挨餓,這等好事有誰不想。爭權奪利應“想”而起,拳頭大、弓刀硬的,便占了上風;為擴大、為鞏固、為傳代,更有那聰明的,自封酋長、國王、皇帝;幾是打輸戰敗的,不論本姓異族,都要俯首聽命,上貢納稅。

這樣一來,有膽有識之輩,便只靠打殺同類去獲得較好的生活享受,無需再汗流浹背地耕地狩獵了。

再後來,含辛茹苦的人不服了:憑什麼我的血汗要供你嘬吸?你我之間不就是個武力大小的差異麼?“帝王將相,寧有種乎”之類的問題便提了出來。只是在某些地方,後一撥人打倒了前一撥人,皇帝輪流做,今朝到我家。在其他一些地方,人們決心徹底根除“有槍就是草頭王”式的叢林邏輯、惡性循環,代之以民選統治,把被統治者的同意作為權力的惟一合法基礎,將統治者的言行置於被統治者,即權力來源的全面監督之下。

理由再簡單不過:任何人不應不勞而獲,更不用說欺壓、魚肉百姓了。例如山中的礦石,地下的石油,本屬全體人民。可至今仍能聽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反動故事。國王出門坐一架波音747,王后另乘一架噴氣機在後面跟着;自己過生日花一千七百萬美元請邁克爾·傑克遜連演三場,公主十八歲生日禮物是一架A340空客飛機;王子走進名牌時裝店,同式一色的西服一買就是一百套。

相反的典範可舉兩例。其一是傳說,其二是真事。

獨立戰爭初期,英軍統帥豪將軍登陸長島,意欲切斷大陸軍的供應線,形成圍殲之勢。在這危機時刻,有人獻計火燒紐約市以阻英軍。大陸議會未予批准,但不放心華盛頓總司令的態度,便派一位上校來司令部營地試探一番。

上校投下誘餌:“雖然議會拒絕下令,但咱們能不能假裝沒收到這份文件?或者乾脆報告說士兵用火不小心,引起了火災?”

華盛頓輕揮馬鞭,趕走落在靴子上的蒼蠅,一字一句地說道:“無論是對是錯,議會的決定,我們作為下屬必須服從。如果顛倒了這一主從關係,我們就算贏得了戰爭,也同時打垮了自己。”

時間拉到現代一九七四年。水門事件曝光後,國內要求尼克松下台的呼聲日益高漲,國會彈劾已成定局。這一天,尼克松仍照常召集內閣開會討論通貨膨脹等經濟問題。

福特副總統鼓起勇氣聲明道,在目前形勢下,他已不能繼續為本屆政府辯護或從事國務活動了,以示自己不能同流合污、將錯就錯。

他本以為尼克松會大發雷霆,沒想到尼克鬆緩過神來點頭稱讚他“採取了正確的立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建國先驅們所反抗的,是英王對百姓的橫徵暴斂;他們絕沒有想過殺過大西洋,奪了“鳥位”,將溫莎宮的財產占為已有。這對人類有何教育意義呢:無他,已所不欺,勿施於人。不要別人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我們把他甩開就是。若反過來壓在他身上,掏空他的口袋,我們則無異於我們所憎恨的壓迫者。那種“與其你獨裁,不如我獨裁”的思想和實踐,不但給社會、民族,最終也會給自鳴得意的人帶來災難和恥辱。這是因為,專橫最多只能成功地奪取權力,卻絕無法更有效地創造財富;其次,這種制度絕不可能長治久安。例如江青,一覺醒來發現北京下了雪,當即就要了一架專機飛到暖風習習,鮮花盛開的海南島。用她秘書的話說,就是“夢到哪裡,就去哪裡”。哪兒有人敢計算折舊、燃油、維修和人工等財務賬。如此不可一世的人物,生命中最後幾年又是在哪裡度過的呢?

到這裡,應該能夠回答開頭的問題了:美國沒有國王,是因為他們受夠了蠻不講理、巧取豪奪的專橫。進一步說,美國國父們真正偉大之處,在於他們明智地認識到,即使擁立一個賢明講理的國王,也難有長久保障。於是,他們撣精竭慮,為子孫後世建立了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統治框架,從根本制度上保證民眾選出來的當權者不但永不能封爵加冕,還要折腰低頭聽取、執行民意。而民意中至關重要的原則就是:人民的錢,政府不能隨便拿;合理收上來的稅,在使用上要由人民通過民意代表及議員說了算。花百姓的錢買三萬雙鞋子,一千萬美元一條的項鍊,想去哪兒去哪兒,到此為止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