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如何叫響“中國製造”
送交者: MadeInChina 2002年11月18日14:49:52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這些年來,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從國外大包小包地買東西了,因為國內商品豐富,什麼都不缺。將要出國的人甚至常被提醒:買東西一定要看準,別買回來一看還是國產的。

  中國的出口產品,上面大都有“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字樣。20年前,這是令多少中國人感到自豪的標記啊!在國外,即使這個標記打在一隻玩具熊上,都會讓中國人激動不已。可現在,這個標記已經出現在從玩具到電器,乃至大型機械等無數的出口商品上面,讓國人司空見慣了。一些知名企業像海爾等,還把生產基地擴張到海外,其產品或許已不再打“中國製造”標記,但根本上仍是不折不扣的中國技術、中國品牌。“中國製造”漸漸讓全世界矚目起來。

  一個標記引發的國人心理的變化,折射出中國製造業走過的路程。以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為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主要是廉價的農副產品和紡織品;10年前,舊金山的地攤上遍布的是中國製造的收錄機、電子表;而現在,紐約超市陳列的精美家電產品、漂亮的電子玩具等多是中國製造。出口結構的變化令人欣喜。這意味着,“中國製造”不僅在數量上擴大了,質量上也提高了。如今,製造業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牽引器,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一直維持在40%以上,占了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吸收了近一半的城市就業人口,創造了近四分之三的外匯收入,中國產品遠銷全球。製造業對推動中國經濟功莫大焉。

  中國製造業突飛猛進,外貿出口連年遞增,以致外電稱中國將要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其實,我們離“世界工廠”的水平和規模還差得遠。僅就東亞來講,日本製造業就占東亞產值的65%,中國僅占15%。“中國製造”雖然由以前的簡單製造,一步步向高精尖深邁進,由以前的加工組裝基地向製造基地轉變,但企業創新能力弱,研發投入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不太多,自己的著名品牌少,也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看看成績,找找差距,保持清醒,更有利於我們知難而進,迎頭趕上。中國製造業起步晚,基礎弱,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取得這樣的長足進展實屬不易。有差距不可怕,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增強創新能力,加快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摸准國際市場脈搏,以質取勝,“中國製造”就有能力應對入世挑戰,取得更大發展。

  “中國製造”行銷世界,是改革開放的成果,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碩果。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成就了“中國製造”。“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妨說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中國製造”。它以民族傳統為根基,具有中國特色,其設計師是一代偉人鄧小平,理論指導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中國共產黨勾畫了這張宏偉藍圖,六千多萬黨員就是實現藍圖的先鋒隊。黨的堅強領導和與時俱進的精神,13億中華兒女的聰明智慧,是我們“中國製造”做好、叫響的保證。我們相信,“中國製造”響徹全球之日,必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