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美国人为何不提朝鲜战争?
送交者: 劳九 2002年01月30日15:11:00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送交者: 绝地西风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在亚洲打过三仗:对日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对日战争中美国和中国是盟友,结果美国赢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和中国是对头,结果美国表面上一平一输,实际是都输了,而且输得一次比一次惨。

好莱坞的电影对这三场战争的表现也很有意思:有关对日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片子连绵不绝,有关朝鲜战争的则几乎空白一片。对日战争的片子调子基本是眉飞色舞,回味无穷;而关于越南战争的片子的调子则基本是满腹牢骚,一腔怨气,说来说去无非是之所以吃了败仗,不是将士无能,只怪内部小人捣乱,敌人太狡猾。这类片子还挺卖座,好几个还得了奥斯卡奖,如《野战排》(Platoon)、《早安越南》(GoodMorning,Vietnam)、《猎鹿人》(DeerHunter)等等。还有个《蓝波》(Ranbo)系列更活灵活现,总之是战场上打输了银幕上打赢了。谁说阿Q精神是中国的土特产?美国阿Q们发挥起来比中国同行们精彩多了,而且绝对是现代化水平。

  好莱坞的作品反映了一般美国人对这几场战争的心理状态:彻底赢了的自然要耀武扬威一番;彻底输了的也得找个替罪羊出出鸟气;但表面上不输不赢而实际上输了的就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按下不提。朝鲜战争被美国人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ForgottenWar),绝对不堪回首。没有卖点的片子必赔本,好莱坞岂敢违背市场法则?

为什么美国人要忘掉朝鲜战争?简单说:太窝心。既没能打赢,又不甘认输,还没法向全世界说明为什么自己占了绝对优势却赢不了一个占绝对劣势的对手,而且双方伤亡总数居然不相上下。既然战争结果是维持住了三八线,表面上算是平了,在这种情况下保住面子最干脆的办法是装聋作哑,等时间一长大家都忘掉,同时设法另找机会再跟中国较量,找回这个“场子”。(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越南战争。)中国的孔老二发明了“春秋笔法”,写历史要“隐恶扬善”、“为尊者讳”。在朝鲜战争的评价问题上美国人照样无师自通,与孔夫子的教导不谋而合。

俗话说:“打人别打脸,说话别揭短”。阿Q忌讳别人说癞疤,和尚腻歪被人当着面骂贼秃,美国人不想渲染朝鲜战争这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都是人之常情,不难理解。令人难以理解的倒是中国这里,胜利的一方内部居然有人对自己的胜利不以为荣,反而陪着输家比健忘。更有甚者,则以赢为耻。朝鲜战争爆发都50年了,中国居然有人嘟嘟囔囔说朝鲜战争不该打,不该赢,没有赢,赢了反而亏了,等等。

他们对志愿军的一切要么淡漠,要么嘲讽。如果这样做的是美国人那自然不奇怪:本来也不能指望人家挨了揍还要一个劲地夸你揍得好;但如果这样做的是中国人自己,那才真叫离奇。过去只听说过“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臣,不可以言谋”,想不到如今这世道不仅变得快,而且变得怪,怪得阴阳倒错,怪得胜利之师的一些后人不但既不语勇,又不言谋,而且冷嘲热讽自己的历史英雄。

  鲁迅曾说一个民族的最大悲剧是乱捧与乱骂,比如把英雄说成娼妇,把娼妇说成英雄。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一页如果由中国人自己来一笔勾消,则其荒唐程度决不亚于把英雄说成娼妇,把娼妇说成英雄。经常听到的反对观点是:“中国抗美援朝得罪了美国,延误了中国建设,得不偿失。”持这种看法的人中有的是铁了心,敌视中国的一切。跟这种人当然犯不着浪费唇舌。但还有不少的人出发点还是替中国着想,希望中国好起来。这些人算有共同语言,自然还有沟通的基础。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