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体制内的批判与体制外的批判
送交者: 程蕾 2002年02月16日19:57:32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井蛙细语》(7) 体制内的批判与体制外的批判程蕾

我认为对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作 结论。这对看热闹的观众来说,可能有些不够刺激, 但是对想真正想弄清理论问题的人,却是必须坚持 的心态。

理论批评的方法,大致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体 制外的批判。二是,体制内的评论。

任何一个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假设之上的。 这个假设,在论理者看来是不容置疑的公理。在这 一基础上,论者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包括实践的、 和理论的),经逻辑思维的编识扩建成一个有一定 规模的理论体系。

这第一种批评方法,就是通过否定别一理论的基本 假设,达到否定其整个理论体系。这是一种革命的 方式。看来痛快,但却难以令人心悦诚服。因为这 一建立在别人的人生经验,与基本知识,即基本世 界观的基础上的假设,经常是根深蒂固,不通过 人生经验的激烈变更是不易改变的。于是,这种批 评方式往往会伴随某种非理论的批评方法,比如, 政治的批评,甚至武器的批判。严格而言,这其实 不能称为理论批评。

第二种方式,是我主张采用的方式,即不必去否定 其认为是公理的基本假设。而是,指出在论理者建 构其理论体系中存在的原质性的矛盾,最基本的就 是逻辑上的矛盾。或者说,揭示其理论体系中存在 的不能自适之处。如果你能在一个理论体系中找到 很多不能自圆其说之处。那么,这个理论体系也就 失去了基本的立足点。至于,这一理论体系的问题 出于原始假设,还是论证,推理那就可以由论理者 自己去思考,修正了。如果该理论体系中具有严密 的自适性。但你不能接受它。我以为这就不是单纯 的理论问题,而当从视角或习惯上称为立场的不同 作为分析分歧的出发点。这往往会导致政治的批判 。政治的批判,仍然可以是心平气和的。可以是客 观地分析此理论的形成条件,这理论服务于哪一阶 层。这仍不涉及否定其基本假设的合理性。所以, 仍属于体制内的批判。

今天所见的所谓批评,辩论中,很少有属于上述体 制内的理论批判。所谓的批评多是以否定对方的基 本假设为前提的批评。在还未论述对方的理论上的 缺失,还未分析对方理论的产生因原,适用范围之 前先自断定对方理论的不合理。产生了必将其彻底 批倒的决心。这种体制外的批判如果处理不当往往 成为一种情绪发泄,一种自以为是的独白,其中下 三流者更成为丧失了理智,毫无逻辑的泼妇骂街。 当然这能在同道中获得哗众取宠的效果。但对于提 高理论水平,对于寻找适当的处理分歧的途径都有 害无益,更致命的是,往往批评者所持的理论比被 批评者的理论更无自适性,逻辑上更荒谬。这种谩 骂式的批评,看似立场鲜明,但被骂倒的必定是自 已,被拖累的必定是谩骂者的同道及他自以为为之 效命的事业。

推而广之,不仅在理论批评时如此,即使对政治制 度的批判,对一种文化传统的批判,我以为看似温 和的体制内的批判方式,往往会比体制外的,革命 式的批判更有效,更能取信于人,更能引起被评论 者的反思。我由衷的盼望今日两大阵营在无穷的政 治争纷中,能拿出些有说服力的,从对方的理论体 制内来动摇其理论体系的理论批判,把口水战,提 高到理论战的水平。

现存的,你反动,我革命。你专制,我民主,你邪 教,我正统,三代表,三讲,口号式的语言,哪有 什么理论可言,在我看来尽是儿戏。中国要走上稳 定发展的正途,没有能令人信服的理论作指导是不 可能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