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三名少年殺人事件”敲響的警鐘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4年03月20日11:51:10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三名少年殺人事件”敲響的警鐘

——讓福音進入未成年人的心靈

 

文/凝輝

生命季刊專稿

 

音頻由藝博姊妹朗讀:


 

近日,河北邯鄲13歲初中生王子耀被同學殺害,兇手為三名不滿14歲的少年。根據屍體檢驗,殺人者手段極為殘忍,死者面部骨骼多處破碎,且被埋在深坑內。

 

這一事件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群情激憤下人們紛紛表示要嚴懲三個“小惡魔”,也有很多分析文章開始討論這一事件背後的原因。

 

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不斷增加且呈現低齡化的趨勢。根據中國最高檢的官網資料:

 

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長,且呈現低齡化趨勢。2018年至2022年,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32.7萬人,年均上升7.7%;其中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從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

https://news.cctv.com/2023/03/01/ARTIN2famLzryBoRR9FQJqft230301.shtml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年前,各方面就已經注意到這些現象。也有很多文章從法律的角度、經濟的角度、社會學的角度、教育的角度來探討這一嚴重趨勢的原因和預防措施。但如果不從根源來認識這一問題,就無法真正改變!很多人同意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教養的缺失。教養的兩個主要方面是關愛和管教。

 

 

但基於一個根本認識的不同,關愛和管教這兩方面的實際操作就會截然不同。這就是:兒童,就其本性而言,是良善的,還是有罪性的?

 

很多人認為兒童是良善的,之所以“變惡”是因為環境的影響,所以就把主要精力放在阻止孩子接觸到外界的不良影響。我們不否認環境對人的影響,但如果把人犯罪的原因完全歸結為環境,就很難解釋很多有着良好環境的兒童為何犯罪;也無法真正幫助兒童成長。

 

所以我們首先需要認識人的犯罪根本原因:人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罪人。人因為是罪人才犯罪,而不是因為犯罪而成為罪人。我們這裡說的罪人,不是指具體的犯罪行為,而是指人在沒有實施犯罪行為之前,就有了犯罪的傾向。也就是人先有罪性,後有罪行!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案件並非突發,而是經過預謀,並且在案發後藏匿屍體掩蓋證據,在偵破過程中隱瞞說謊,逃避罪責。他們並非不知道犯罪的嚴重性和惡劣性!而是故意犯罪!甚至有些未成年犯罪是明知道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規定,而故意殺人!(15歲少年殺人事件的警示https://zqb.cyol.com/html/2015-04/03/nw.D110000zgqnb_20150403_1-06.htm

 

為何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多呢?

 

環境雖然不是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但惡劣的環境可以誘導或者孕育罪性的發展,使人心中的惡念變成惡行。因各種原因導致兒童長期缺乏關愛,內心充滿苦毒和怨恨,心中充滿暴戾,人際關係惡劣。遇到矛盾和衝突,容易用極端的方式解決。

 

缺乏關愛,甚至被虐待,會讓兒童懷疑自己的人生意義。從小看到生存的艱難和生命的苦澀,對自己的生命絕望,也對他人的生命漠視。很多兒童從生活中領受到的是苦待和歧視,心中也被惡毒充滿,以作惡來發泄內心的不滿,宣泄對世界的憤怒。也有些早早就在網絡上接觸色情信息,慾火攻心之後將魔爪伸向街邊鄰里的小女孩。

 

因為網絡時代資訊的發達,現代的青少年(或未成年人)能了解到極多的信息,不能再將他們看作是“懵懂無知”的孩童。他們不僅能了解相關法律規定,甚至可以從過往的案件中學習犯罪手法,並了解警方偵破方式,採取措施來破壞作案證據,以期逃避刑罰。很多人以監獄為學校,以罪犯為夥伴。相互影響,一起墮落,逐漸以犯罪為樂趣,以違法的方式來生活。在一個崇拜暴力、強者為尊的社會文化中,這些違法犯罪反而會吸引他們,甚至成為他們羨慕的生活。

 

如果人不認識真理,就很容易被黑暗吞噬。因此,我們如果不從聖經真理來認識人生的結局,就無法真正明白善惡的分別。因為這世上往往是惡人得意。我們從報道中可以看到,很多犯罪的未成年人只是接受了很輕的處罰,而受害者卻終生痛苦甚至失去生命。法律並不能讓所有人敬畏。

 

地上的法律終歸有限,但天上的律法卻一定公正。所有的人都最終會來到上帝的審判台前,領受祂無比公正的審判。我們無可隱瞞,因為一切都顯露在祂的面前,一切的惡都無可推諉。我們會在公正的審判中受到應有的刑罰。那些在地上不能伸冤的人,就因此有盼望了。上帝不會允許任何的邪惡留存。

 

但問題是,我們如何才能坦然來到上帝面前,接受祂公正的審判呢?

 

每個人都是罪人,依照我們有罪的本性,我們完全無法在聖潔、威嚴的上帝面前站立。人的罪不被消除乾淨,沒有一個人可以得救。罪的問題不解決,人的結局就是萬劫不復的地獄,因為聖經的教導是:罪的工價就是死: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多一些關懷,多一些管教,改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水平,父母親更多地承擔起教養子女的責任,法律對罪惡的懲治更加嚴格一些……所有這些人能做的,讓我們盡本分努力去做,勢必會減少一些罪惡的發生。近些年來一連串的惡性未成年人犯罪事件,迫使我們從社會層面,從教育的角度,從父母親責任等各個方面,反思,省察,檢討,並且積極採取行動改進。——若是我們盡到這些責任之後,罪的問題,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是否就可以徹底解決了呢?

 

答案是:我們可以減少罪惡,但是我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罪的問題。那些在良好生活環境中成長、不缺乏任何關愛的人,不是也會犯罪嗎,而且是那種震驚人的良知的大罪,比如弒母罪。所以,人自己不能解決罪的問題,人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自救。

 

所以,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回到我們的根本:回到那位創造我們、也有能力救贖我們的上帝面前!唯有祂,可以解決我們罪的問題,唯有祂,可以救贖我們脫離罪與死。

 

 

 

兩千多年前,上帝因為愛我們,賜下祂的獨生愛子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人間,在十字架上替眾人的罪受死,代替我們承受了死的刑罰,第三天復活,升天,成全了救贖的大功。耶穌基督是代替那些犯罪的未成年人而死,也是代替你、我,以及所有的罪人而死;所有的罪人,那些未成年的罪犯,還有更多的已成年的罪犯,還有更多的其罪隱而未現的罪人,包括你、包括我,——我們這些罪人,只要我們承認自己的罪,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脫離罪,願意悔改,願意認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我們就得救了。我們的罪就被祂的寶血塗抹了,我們的罪就被祂赦免了,我們就得到了新生命。這是一個被神潔淨的生命,一個恨惡罪、竭力不再犯罪的生命。

 

試想,那三個未成年的殺人犯,不管他們的生活環境多麼的惡劣,不管他們多麼缺乏父母親人的關愛,不管他們多麼缺乏生活上物質的需要,但是——

 

若是他們從小就被告知:對上帝當有敬畏之心,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上帝的眼睛一直在觀看着他們;

 

若是他們從小就聽到過福音,知道耶穌基督是他們的救主,知道耶穌基督愛他們,知道他們是罪人、並且要靠着耶穌的恩典和能力來勝過罪;

 

若是他們從小就知道:神是愛,神愛他們,是他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也是將來審判他們的終極大法官;

 

若是他們從小就被教導:要愛人如己,主耶穌所教導的一切,他們都要遵行;上帝救他們就是要他們行善;

 

若是他們從小唱着這樣的兒歌長大:“耶穌愛我我知道,因為聖經告訴我”,若是他們每天都能有讀經禱告的家庭敬拜生活,

 

 

 

那麼,他們還能慘無人道地舉起鐵鍬把王子耀同學砍死、砸死、埋在地下嗎?

 

所以,讓福音走進孩子們的心靈!讓耶穌成為孩子們的保護者,教育者,拯救者,守護者!

 

不僅是這些未成年人,包括我們這些成年人,也需要福音!也需要救贖!孩子們的罪性是如何被引發的、惡行是如何被引爆的?與這個充滿暴戾之氣、充滿兇殺殘暴的成人社會不無關係!整個社會的罪,我們成年人的罪,一絲一毫也逃不過神的眼睛,逃不過神的審判!悔改吧,所有的罪人!

 

唯獨福音,唯獨基督,唯獨神的恩典,可以救贖我們的孩子,救贖我們成年人!讓福音進入孩子們的生命,讓基督在罪人中做拯救的工作!讓我們抓住今天神還在實行救贖的日子,迴轉歸向祂!

 

 

 

願神拯救所有的未成年人,願神的恩典臨到所有的罪人!

 

凝輝 來自中國大陸,福音機構同工。


 

請點擊參加禱告👇:

為教會復興守望禱告(Zoom)

守望禱告時間: 

北京時間

周一至周五:

早上六點開始,晚上10點結束

每天禱告16個小時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國中部時間

主日至周四:

每天晚5點開始,次日清晨9點結束

周五:5點至9

 請轉發守望禱告Zoom鏈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主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里程信仰問答之76】“磐石”指何?
2022: 主日信息:如何在疫情中“心得安慰”?(
2022: 查經分享:撒母爾記第二章
2021: 平安是內心的平安,跟二郎神的忿怒有什
2021: 神新約經綸神人生活_9(完篇)
2020: 基督徒的義 司徒德
2020: 聖靈與良心 慕安得烈
2019: 聖經: 約10
2019: 預苦期靈修第十四日 耶穌:離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