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網友討論:什麼是義?
送交者: 喜來登 2005年09月11日17:36:20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msc:問一個問題,希望能有有益的討論:什麼是義?

聖經中多處講到“稱義”和“為義”, 但什麼是義?

我不是明知故問, 我沒有答案。 願聽DXJM高見。
----------------------------------------
思齊:與神同在為義,達到的方法為:悔改贖罪,愛神愛人

信耶穌才能贖罪,悔改是要在行動上真實的悔改,愛神愛人可以參看十戒和登山寶訓.

righteousness is to be right with God

耶穌是神在肉身的顯現,信耶穌是to be right with God最基本的一環.
----------------------------------------
Yuehanmiao:弟兄,我剛好看到點這個問題,和你分享一下:義,有三種

1,上帝的義,就是他本身的屬性,完美無缺
2。耶穌基督的義,他在世上生活表現的完美無缺
3。信耶穌的人被稱為義,因義的(耶穌)代替了不義的(我們)滿足了上帝對我們罪的刑罰-死,所以,我們在上帝面前被稱為義,被接納

不知回答了你的問題沒有
----------------------------------------
誠之:義,就是在行為或關係上符合一個標準。

中國古書上說,義者,宜也。為所當為,循理而行,裁製事物使合宜,都是義的意思。

苗兄下面說的很好,義有上帝的義,耶穌基督的義,和我們的義這幾個層面。
上帝是義,是因為他本身就是義的源頭,也是唯一可以定義什麼是義的那一位。(而不是因為宇宙中先有一個義的標準,然後上帝符合了這個標準,所以,上帝是義的。)
耶穌基督的義,是因為他本身也本為義,又順服了天父的旨意。
我們的義,則是完全來自耶穌基督把他的義歸算給我們,我們才有可能成為義。

下面貼兩個聖經辭典的解釋。

聖經新辭典:公義(RIGHTEOUSNESS)
公義(RIGHTEOUSNESS)(來:s]ed[eq, s]#d[a{qa^;臘:LXX 和新約都作dikaiosyne{)

摘自聖經新辭典

  希伯來文的 s]ed[eq 大概是源於意思為「直」的亞拉伯字根;它的引申義因而含有關於標準行為的觀念。然而,這個詞在聖經中的含意相當豐富,所以不容易用一個簡單的英文同義詞來翻譯與這詞有關的希伯來文或希臘文字眼。舊約有關「公義」的概念包含一種基本元素,就是關係,包括神與人(詩五十6;耶九24),以及人與人(申廿四13;耶廿二3)的關係。
  在人際關係而言,公義的行為就是符合這種關系所要求的行動,而按更廣泛的意義來說,公義的行為是促進體的幸福與和睦的行動(撒上廿四17;箴十四34)。所以,它是與法庭上的*公正有關的;然而,這觀念並不是要人遵行某些明文的法律規範,而是以倫理為主導觀念的行為,但它卻靠賴法律加以維持,因為它有利於大眾的幸福(申一16;摩五7)。在先知時期,公義包括幫助窮人和困苦人(但四27;摩五12、24),因此也包括施捨(太六1-2)。
  當我們的討論從人際關係進到神人關係之際(不過這可說是形式上的區分而已,因為希伯來人無論在何時使用 s]ed[eq 一詞,大概不會完全不想到神的),公義是隱指人和神的旨意之間的正常關係,這旨意是特別藉以色列與神立約一事表現出來,人也藉此詮釋神的旨意。因此,公義的行動是始於神憑恩典揀選以色列,而它又須符合約書上的律法(申六25;結十八5-9)。神本身是公義的(代下十二6;詩七9),我們因此確信祂的作為都付合祂與以色列之關系所要求的。所以,神也是為其子民行事的公義審判主(詩九4;耶十一20),而且祂的子民可憑祂的公義,仰賴祂來拯救和伸冤(詩卅一1;耶十一20)。
  於是,公義的觀念便與拯救的觀念連合起來。神是「公義的神,(所以)又是救主」(賽四十五21;參:詩卅六6;賽六十一10)。對於舊約來說,神是創造主,所以祂也是道德秩序的基礎和保證者。因此,祂的公義緊連於祂另一些更普遍的道德屬性,例如祂的聖潔。然而,這位創造主也是救贖主,而我們也是透過祂的救贖行動來詮釋祂的公義。再者,以色列在過去體驗了神公義的拯救,這些經歷使她對於神將來的拯救行動充滿期望。按舊約的描述,那位將要來的、有彌賽亞身分的王是神公義的特別容器和工具(詩七十二1-2;賽十一3-5,卅二1-20;耶廿三5)。「義者」乃是彌賽亞的稱號(賽五十三11;參:徒三14,七52,廿二14)。
  公義在新約的用法,是指跟神旨意所定的要求和責任相符的情況,即所謂「律法的義」(加三21;腓三6、9;參:多三5)。對於人所能行的義,新約在某些經文裡有比較肯定的看法(路一6,二25;太五20),但最終來說,所有人的這種成就都遠遠達不到「真正遵行神的旨意」(羅三9-20;路十八9-14;約八7)。但神的義卻與人的不義成了鮮明的對照(羅一17),這種神的義與舊約的觀點是一致的;按這種觀點所引申的想法,神的義意味祂憑祂奇異的恩典積極搭救人。
  耶穌宣稱,這種義是一份禮物,賜給那些獲准進入神國的人(太五6)。人雖然是不義的罪人,但因相信耶穌基督和祂的救贖工作,便得到神的義;那就是說,他得以與神發展真正的關係,這種關係意味他所有的罪得蒙饒恕,以及他在神面前,因他與「那義者」基督聯合,而可有一全新的道德上的地位(羅三21-31,四1-25,十3;林前一30;林後五21;腓三9)。神既藉十字架處理了一切由人的罪和不義(不論對神或對人)所引致的後果,祂便維持了道德的秩序,(祂只在這種秩序中與人相交,)也同時在恩典中搭救困苦的人(羅三26)。
  神所賜的義,包括了讓人進入神救恩的新領域,這就是在神國度里的永遠生命(羅六12-23;林後六7、14;腓一11;弗四24)。因此,十字架所賦予人的外在之義必然透過有內在之義的生命流露出來,這生命是以新的方式來順服神的旨意,但這種順服的最後完全實現仍有待那國度完全降臨的時候(約壹三2;腓三12-14;林前十三12-13;彼後三11-13)。(*稱義)
  書目:G. Schrenk, in TDNT 2,頁192-210; N. Snaith, Distinctive Ideas of the Old Testament, 1944; J. Denney, Romans, in EGT, 1;同作者,The Death of Christ, 1951 再版;A. Nygren, Commentary on Romans,英譯本,1952; G. Rupp, The Righteousness of God, 1953, H. Seebass, C. Brown, in NIDNTT 3,頁352-77。
B.A.M.

Righteousness 公義

摘自當代神學辭典

「公義」一詞的基本意義及其有關詞彙,皆從希伯來文s]ed[eq而來,在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通常譯作dikaiosyne{,故此它並非指一種抽象的公義或美德,而是指在一個群體內的公正立場,和由此而發的正直行為。英文譯作righteousness,包含了兩個不同的字根在內︰第一個是「對的」、「公義的」(righteous);第二個是「公平」(justice)、「稱義」。中文譯作「公義」,是把這兩組詞的意義揉合來用,表達一種正確、公平、正直的意思,這與希伯來文在語意學及神學上揉合二者的用法非常接近。
舊約聖經(新約用法之所本)由兩方面的思想構成公義的特別意義︰
1.法庭背景︰即指一個人之身分與法庭之判決相互關聯。希伯來法庭沒有設立檢察官,一切案件均由原告直接控告被告;公義也者,即法官宣告原告或被告勝訴。法官判案的標準是神立盟約(Covenant)*的律法(Law)*,故此「公義」就有「行為符合約的要求」這意思;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從人的日常行為看出他在立約上所處的身分。再者,法官或君王均需符合不同的公義要求︰他必須以公平斷案,意思就是他要忠於律法和(或)盟約,必須定邪惡為罪,沒有私心,以及維護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人。這些不同的「公義」含義,應可說明為什麼七十士譯本有時用dikaiosyne{不是翻譯s]ed[eq及同源之詞,而是譯其他的字根,如h]esed[(恩典、立約之恩)、mis%pa{t](審判、公平)等。
2.與法庭揉合一起的立約背景︰這是因為律法(Torah)乃是立約之本。雖然有時神看來是以色列人在律法上的對頭,但更多時候神是法官或君王,而以色列人是原告(控告她的仇敵),或被告(因不守約而受審);那時人便訴諸神的公義,以此為據,祈求祂拯救自己的子民;因為祂在立約時申明自己會如此作。倘若不見神採取行動(如在被虜期,後來的瑪喀比叛變,和主後70年耶京失陷),此時期的作者就會說神的公義正審判祂有罪的子民,或說祂延宕審判仇敵是合乎公義的,目的是再給他們時間悔改;日後當祂重建祂的子民時,就顯出祂是公義的,或說祂要更新所立的約來顯出公義(但九;拉九等)。約伯記可說是一出長長的法庭訴訟記錄︰約伯述說自己的公義,假想神是他的原告,後來才發現他不能把神帶上法庭。首兩章顯出撒但(參魔鬼與鬼,Devil and Demons*)才是真正的檢察官,而約伯的三個朋友無意中則成了檢察官的助理。
這兩個背景(法庭和立約)合起來,便成了耶穌時代猶太教的立約神學。「公義」的意思,就是屬於約的,其範疇皆由妥拉(Torah)所界定,而其盼望乃是,神按祂的公義在歷史中行事,特要為祂的子民昭雪平反,施行公義;亦即是證明他們的確是祂的子民,而方法乃是把他們從仇敵的手中拯救出來。這一系列的思想在馬太福音表達得最清楚;在那裡,神的公義應是神的救贖計畫(太三15),和祂子民在約上的責任(太五20,六1)。同樣地,路加亦很看重這思想,強調不同事例中主角的「公義」立場(路一6,二25,二十三50;徒十20)。有時聖經會稱耶穌為「公義者」,因為祂是神揀選的、在盟約上的真正夥伴(如︰徒三14,七52,二十二14;雅五6)。猶太人相信神要按公義審判世界,這信仰不斷在新約出現(如︰帖後一5~6;羅二1~16;來十二23)。不過表達得最完備的還是保羅,他特別在羅馬書解釋神的公義。
保羅認為猶太人關乎神公義的問題(即︰倘若這世界的創造者正是與以色列立約的神,為什麼以色列仍受欺壓?)已得解答,那就是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事實上,這答案迫使整個問題要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出來,那就是猶太人與外邦人一樣,同是罪人,同是耶穌為之犧牲和復活的對象。保羅宣告說,福音說明神站在公正的位置,儘管外表看來好像不是如此︰祂守了與亞伯拉罕立的約,正面處理了罪的問題,無私地採取了行動,將來還要如此行,並且保守那些無助地向祂求憐憫的人(羅一16~17,二1~16,三21~四25)。換句話說,神顯出的「公義」,正與一個立約的主及法官的公義相符,因此亦能夠預言末日審判的判斷(羅二1~16),並在今天宣布(羅三21~26),一切相信的人都已經在約的群體內(參稱義,Justification*)。
「神的公義」是神賜予人類的概念,源出於奧古斯丁(Augustine)*,在近代神學界則是透過路德而再受重視。路德反對當時流行的「普及的義」(iustitia distributiva)思想,因為按這裡的iustitia(早見於武加大拉丁文本),它與羅馬書一17的了解不一樣,認為神的義不可能僅止於賞善罰惡;路德提出的另一解釋,同樣容易引起誤解,因為他把注意力從神對約的忠誠,轉移到較注重人的地位。在路德之後,更正教神學大體上又返回「普及的義」;因為神是公義的,必須賞善罰惡,而耶穌基督正滿足神公義之要求。
按新約的看法,神的子民的確是有「義」的;嚴格來說,它不是神的義(但另參林後五21),乃是一個法庭宣判勝訴之人所當有的地位。在立約的情況下,這就差不多表示具有「聖約會員」的身分,並顯出公義的行為(如︰腓一11)。保羅與當時猶太人的辯論時用詞非常小心;對那些以血緣來厘定立約群體的猶太人,保羅說,他們完全不明白神的義是怎麼一回事(也就是不知道神的公義會成就什麼事,又要怎樣成就祂的約),而只在尋求自己的義(也就是說,只有猶太人才是立約會員)。但在神的計畫中,基督把這身分賜給一切願意相信福音的人(羅十3~4;另參保羅,Paul*)。
故此,聖經討論的公義,基本上實在是關於立約的會員身分,以及和這身分相配的行為。不過,這些經文的解釋乃根據我們看神是創造者和全地的審判者,神子民要反映出神性情的這些神學觀點,故由這些看法引伸出神喜悅的公義,和祂為這世界所定的計畫等教導,也是合理的。教會不僅要成為新人類的榜樣,也要成為神至終要使公義臨到全地的媒介。較古老的神學常不能充分反映這思想,部分原因是強烈的個人主義作祟,另一個原因是完全分割了教會與世界,結果引來一些極嚴厲的批判,像某些解放神學(Liberation Theology)*的抨擊。他們把「公義」提升到成為一種抽象的美德,是完全不合乎聖經的(如只有公義的聲音,沒有憐憫的心腸)。不過這不應攔阻我們重建一種平衡的世界公義,並且把它放回教會的教導與生活中。
參考書目
論「公平」︰馬素爾着,《神旨,人治》,蔡鄭寶璇譯,證主,1990(P. Marshall, Thine is the Kingdom: A Biblical Perspective o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Today, Basingstoke, 1984); R. J. Mouw, Politics and the Biblical Drama(Grand Rapids, MI, 1983); N. Wolterstorff, Until Justice and Peace Embrace(Grand Rapids, MI, 1984);尤達着,《耶穌政治》,廖涌祥譯,宣道,1990(J. H. Yoder, The Politics of Jesus, Grand Rapids, MI, 1972)。論「公義」的書目,參稱義(Justification)*。N.T.W.
----------------------------------------
msc:謝謝DXJM的交通

起初我的理解義是一種與我們和神之間關係有關的存在,但究竟是什麼不是太清楚。

神是一切的源頭,他是不可定義的。 他和他的ATTRIBUTES只能被描述。
義也是一樣。

謝謝DXJM的交通和主里的豐富。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基督的信徒 - 第四章 信徒的追求: 六、
2003: 評“大”科學家大多不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