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十架雋言
送交者: 基甸 2002年04月13日02:32:02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十架雋言

基甸摘譯,2002年4月

[基甸按]以下關於基督被釘十架(The Crucifixion)的引言摘譯自“今日基督教”
網站(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2002年復活節刊登的內容。


誰聽說過一個受苦的上帝呢?這本身是一個多麼愚拙的想法!上帝高坐在天上,哪
會俯身塵寰?但是如果這是真的,豈不是很一件奇妙的事情?如果上帝象一個微服
私訪的君王那樣訪問過塵世間的我們--甚至比這個更好:他曾經成為我們中的一員,
住在我們中間,與我們一同生活起居,跟我們一起擔當生活中的悲傷,憂愁和哀痛
--如果這是真的,豈不是很一件奇妙的事情?
--Alister E. McGrath, 《上帝在十字架上做了什麼?》(What Was God
Doing on the Cross?)


如果我們想到我們是何等的不配這十字架,我們稱之為恩典;如果我們想到主自己在
十字架上付上的代價,我們稱之為代贖;如果我們想到十字架的果效,我們稱之為新
生命,救贖,成聖。
--Austin Farrer, 《我們自己的信仰》(A Faith of Our Own)


被釘十架是上帝自己的選擇:上帝與受害者和被定罪者認同,上帝在陪伴受害者中--
而不是在其它任何地方--被尋見。耶穌是審判者,因為他也是受害者,而這個事實正
意味着他是一個不定人罪的審判者。
--Rowan Williams, 《復活》(Resurrection)

即使在十字架上,當我們的主在痛苦之中彰顯出他的完全聖潔的神性和人性的時候,他
也沒有以不公義的受害者自居--耶穌說,“他們所做的,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Georges Bernanos, 《一個鄉村神甫的日記》(The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里復活”--《使徒
信經》這段話裡面所蘊含的巨大無比的張力,今天的我們已經不再能敏銳地感受。我們
聽到第一個詞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結局是“從死里復活”,對很多人來說這不過是又一
個“大團圓的美滿結局”。但是復活節之所以有意義,正是在於基督的被埋葬。舊的生命
如果沒有徹底的終結,新的生命就不可能從中誕生。
--Paul Tillich, 《根基的動搖》(The Shaking of the Foundations)

恩典的上帝,所有憂傷之人的安慰,
所有受苦之人的力量,
求你垂聽那些在急難和需要中的人的呼求。
在苦痛之中向他們彰顯你的慈愛,
也求你給我們力量去服侍他們--
只為你的兒子,耶穌基督我們的主,
也曾經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受苦。
阿門。
--《公禱書》(Book of Common Worship)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