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DavidCloud 基要派,現代派,和新福音派
送交者: candle 2007年04月24日11:51:36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我的立場於2006/11/21(11:21pm)POSTED房角石網站

基要派,現代派,和新福音派

「新福音派」的歷史,基要派和「現代派」之爭:

DavidCloud
翻譯:陶柏君


基要派,現代派,和新福音派

「基要派,現代派,和新福音派」一文包括了叄講,是由「WayofLifeLiterature」發行。
這篇「基要派,現代派,和新福音派」文章曾在一九九五年第十二卷第一期“OTimothy”雜誌上刊登,並在九八年五月叄十日修訂,作者是DavidCloud。
「基要派,現代派,和新福音派」第一講:「新福音派」的歷史,基要派和「現代派」之爭,基要派是甚麼?
『「新福音派」是在神學上和道德上最致命的協,它在私下攻擊神的話語。』─Dr.CharlesWoodridge
「新福音派」的歷史
我深信「新福音派」對基要派和信服聖經的基督教會造成很大的破壞。當有人離開我們的教會時,他們會到那裡去?他們會否加入天主教會?他們會否加入現代主義的教會,例如:循道聯合教會﹝UnitedMethodist﹞,美國長老會﹝PresbyterianChurchU.S.A.﹞,或加拿大聯合教會﹝UnitedChurchofCanada﹞等?或是加入各類異端?以上的情況都少有,事實上人離開基要派的基督教會時,大部份會加入附近一些只傳講「正面」思想,面面俱圓的「新福音派」教會。
假哲學一直在各方攻擊大力基要派浸信教會,藉着廣描電台,電視傳道人,普世合一的書店,新福音派教會,布道大會,甚至政治團體等途徑。是以我們大有須要去知道「新福音派」的本質是甚麼。
很多在優良教會聚會的信徒並不清楚知道甚麼是「新福音派」,也不知道一百年來為了保衛真理而在教義上發生過的爭戰。若對「新福音派」穩藏的邪惡不加了解,便無法去認出並抵擋它來。
在第一講,我們將根據本世紀上半部的基要派和現代派之爭,為「新福音派」下一定義。
基要派和「現代派」之爭
「基要派」一詞現在被不相信聖經的人濫用、誹謗,甚至被用來形容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伊斯蘭教派、阿拉伯國家的種族主義、弄蛇的江湖藝人、有如被鬼附的占鍾斯─他使跟隨他的群眾自殺。
從基督教的歷史來看,在本世紀初現代主義席捲美國教會時期,並紮根在神學院和一些宗派的領導地位上,而基要派便在當時從其中破土而出。根據歷史學者D.O.Beale:『浸信會刊物:“Watchman-Examiner”首先在1920年使用基要派一詞去形容一群在紐約州水牛城DelawareAvenue浸信會內的浸信會會友,他們關注並討論在北美浸聯會內妥協主義的問題。』(Beale,S.B.C.HouseontheSand?p.195)
雖然基要派是北美教會的現象,然而它的出現卻源於歐洲神學上的腐敗。
神學上的「現代主義」(Modernism),即「自由主義」(Liberalism)源自歐洲,尤其是德國,在十九世紀時,理性思想被加進基督派當中。那時正是科學時期方始,不少人認為他們正接近了解宇宙奧秘及解決人類難題的邊緣。反基督的思想家如達爾文、Hegel及馬克思各人領導推翻神權,而代之以人權。並未得救的「基督徒」教授在歐洲各大學及神學院中早已排斥神的話語,現更樂得接納人文主義,把進化論的思想使用在聖經及基督教中。結果十分可悲,聖經被視為人所寫的書,其中的默示與莎士比亞作品中的默示沒有兩樣。耶穌基督被看作為常人,即使良善且有人跟從,但不過是一個老好人。
「現代主義」認為聖經不是神藉着聖靈耳直接向古人默示而來,而是純粹由人漸進式地寫下來。讓我們想一下,當人對神的認識漸變為精細,聖經的作者也漸對神的描述變得詳,直至新約中的高層次的神學觀念。但「現代主義」不相信聖經的歷史記載是準確,也不相信奇蹟曾經確實發生過,他們不相信有亞當和夏娃、伊甸園、洪水曾淹沒全球、也不相信在出埃及記及舊約中的神跡奇事為史實,他們認為這一切不過一如印度教中的神話故事。根據「現代主義」他們不相信摩西五經為摩西得自神而來的啟示,以為它們不過是在列王時代集合而成,「現代主義」不相信基督是童貞女出生、不相信祂是神、也不相信祂肉身復活。他們也不相信基督在福音書中記載的生平為事實,更認為人無法可以藉聖經知道耶穌基督的真相。
「現代主義」其中一重要的工作便是以歷史批判的方法來解釋聖經。根據這方法,摩西五經不是神向先知摩西的默示,而是經過數世紀不斷進化而來的結果。
另一個現代主義的例子便是英文修訂標準本聖經﹝RevisedStandardVersion,1951年出版﹞,這是一個腐敗的聖經譯本,由一群自命信神而實則離經叛道者的人翻譯而成,目的是排斥那交付給信徒的信心;從翻譯這版本的人所寫的書本中看到「現代主義」的作風:
『有人認為在一本聖書中記錄了默示,在基督教內:聖經有時被認為是藉着聖靈確實地交與各作者,但我不認為這是基督徒應有的看法;倘若神在一本無誤的書中寫下祂的啟示,祂顯然沒有提供一個方法使這書不經人錯誤的污染而存留下來,真正基督徒的看法應是聖經含有啟示紀錄。』﹝ClarenceT.Craig,TheBeginningofChristianity,NewYork:Abingdon-CokesburyPress,1943,pp.17,18)
『單是墳墓空了這事上可以有多個解釋,對一個現代人而言,最後的解釋才是一個空身的復活。』(Craig,Ibid.,p.135)
『聖約首五卷書發生的日期及數字,今日證明為完全不可靠。』(JuliusBewer,TheLiteratureoftheOldTestament,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40)
『新約的作者在解釋舊約預言時,犯了錯誤。』(JamesMoffatt,TheApproachtotheNewTestament)
『人不應把約翰福音與對觀福音書﹝另外的叄本福音書』放在同一地位,作為歷史的根據。』(WilliamAlbright,FromtheStoneAgetoChristianity,Baltimore:JohnsHopkinsPress,1957)
『祂﹝耶穌基督』被形容過份,這不是祂本人習性而是東方社會的特色。』(HenryF.Cadbury,Jesus,WhatMannerofMan?)
『耶穌故事中的神跡,無疑是藉着時間及傳統被誇大了。』(Cadbury,Ibid.)
『神的心性,倘若這是耶穌應有的話,卻看不到。』(Cadbury,Ibid.)
『根據以色列人民間傳說中遺留下來的熱心傳統,瑪土撒拉活了969年。』(WalterRussellBowie,GreatMenoftheBible,NewYork:Harper&Brothers,1937,p.1)
『亞伯拉罕的故事,自古流傳下來,其中有多少是事實,有多少是杜撰,沒有人可以知道。』(Bowie,Ibid.,p.13)
『我們不會主張約翰福音在記錄耶穌話語時,有太多的準確性。』(WillardL.Sperry,RebuildingOurWorld)
『「神這樣說」這一詞幾乎是偽造的證明。』(WilliamA.Irwin,TheProblemofEzekiel)
『只有懷疑成性的人才會領我們去否定古巴比倫的無名思想家如Zoraster和Ikhnator等人的宗教異象缺乏了與以色列先知同樣的準確性。』﹝Irwin,Ibid.)
『從天上召下天火把要拘捕他的士兵消滅完全是傳奇故事。』(FlemingJames,TheBeginningsofOurReligion)
『在紅海真正發生的事情,我們無法知道。』(FlemingJames,Ibid)
『我們不可以把聖經視為完全地,且每一處都是藉神的權威說出,是以我們應相信及遵守。』(MillarBurrows,OutlineofBiblicalTheology)
一 個較近期關於「現代主義」的說明,可由JohnShelbySpong,一個美國聖公會教士的着作中可見到:

『我是否在此建議童貞女出生這些故事不可能是真確的?我的答案是一個簡單直接的「正是」。這些記載不可能是真確的:星星不會遊行,天使不會歌唱,童貞女不會生子,博士不會自遠而來向一個嬰孩送上禮物,牧羊人也不會尋覓新生的救主...去說到有一個父神,有一個童貞女所生的神一人兒子是神話故事,我們這世代絕不會寫作出來,更不會使用它,說到有一位父神因人的罪而憤怒,但因我們沒法付上贖罪代價,祂是以要祂的兒子代我們而死,以此作為奉獻,實在是今世紀的荒謬之談。那在福音派及基要派中流行的獻祭的觀念,強調基督的血得以洗淨我們的罪實在使人生厭。』(JohnSpong,RescuingtheBiblefromFundamentalism:ABishopRethinkstheMeaningof????ure,Harper,1991,pp.215,234).
看到這些所謂的基督教學者,排斥聖經,實在使人震驚,「現代派」在不同的旗幟下出現,且不是所有都如Spong主教的大膽坦白,但一無例外地否定聖經是神無誤的啟示,及對神跡質疑。
要了解這一切都由聖靈預言,使徒警告說有很多未得救的假教師會進入教會內欺騙多人,事實上在使徒時期已有假教師的出現了,看馬太福音7:15-23;24:5,24;使徒行傳20:28-30;羅馬書16:17-28;哥林多後書11:1-20;加拉太書2:4;腓立比書3:1,2;3:18-19;哥羅西書2:4-8;提摩太前書1:19-20;4:1-3;6:20-21;提摩太后書2:14-21;3:1-13;4:1-4;提多書1:10-16;3:9-11;彼得後書2:1-22;3:1-18;約翰一書2:18-19;4:1-6;約翰二書7-11;猶大書3-19;啟示錄2:2,6;2:14-15;2:20-23;3:15-17;17。
「現代主義」迅速地為人接納,尤其在十九世紀中期至末期,成為德國和歐洲的神學主流,此外也藉着互相交流「現代主義」得以踏足美國:就是藉着在歐洲各大學進修之美國各宗派人士,同時歐洲學者也探訪美國學校及教會;雖然在歐洲也有人拒抗「現代主義」,但它比在美洲更易流行,因為當「現代主義」興起時,歐洲的基督教大都已離經叛道了。除了天主教以外,歐洲的大部份基督教模式是新教的國教教會(statechurches),可是這些教會卻教授嬰兒洗禮及各類聖禮、救恩藉行為而來等,是以教會中充滿了未真正得救的會友及靈性上的死人;在十九世紀結束時,他們沒有力量去抗拒「現代主義」,而餘下少數的歐洲自立教會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去抗拒「現代主義」此異端。
基要派
在美國的情況卻不一樣,因為在美國並沒有國教的設立,此外,在十九和二十世紀時也在數次有改造力量的奮興會中蒙福。
是以基督教在美國比歐洲有活力得多,當神學的「現代派」在美國各宗派中漸抬頭時,基督教中真正得救而又信奉聖經的領袖便予以對抗,是以引起基要派/現代派之爭。
「基要派」一辭是藉着一系列由信奉聖經的信徒所寫的書而得名,它們是用以詳細解釋基督徒的信心所據的教義,這套由64作者在1910-1915年完成。寫成的九十篇文章集成為一列稱為「基要守則」(Fundamentals)的書本。一個富裕的基督徒予以資助,數以萬計的書送到美國及二十一個外國的基督教工作者手上,這些文章說明:聖經的絕對正確性、重生得救(NewBirth)、神性(Diety)、童貞女出生(Virginbirth)、奇蹟(Mirecles)、基督復活(ResurrectionofChristJesus)及其他真理,書本中同時指出天主教、社會主義、邪教及現代派的錯謬。
有人把基要派定義為遵守「信心五個基要信條」,這是不正確的,G.ArcherWeniger指出這定義的錯誤:「這五個信條只與長老會與現代派的相爭有關...大量的基要派成員,尤其是浸信會的各分支,從不單接受這五信條的定義。世界基督基要協會(TheWorld’sChristianFundamentalsAssociation),在1919年成立,強調至少十二條的關鍵信條。在1920年成立的基要浸信會團契(FundamentalBaptistFellowship)也同一樣。絕不會有任何基要派人士,在任何情況下把他的信仰基礎局限在五信條之中。即使Dr.CarlHenry,一個新福音派的神學者,也寫下了至少幾十條與信心有關的信條。把信心所據減少至五條的唯一好處便是可以接納為數龐大的各類宗教份子,他們大有可能在其他較詳細的信仰地方與聖經大相徑庭,把要求降至最低時,便更容易召納群眾。(G.ArcherWeniger,quotedinCalvaryContender,April151994)
以下是由世界基要大會(WorldCongressessofFundamentals)定下的正確定義:
一 個基要信仰份子是一個重生得救,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他:─
.絕對忠心於完全正確,無可謬誤,由神默示的聖經。
.相信聖經一切的內容。
.用聖經去作一切分析和決定,和個人單接受聖經的批判。
.監守歷史相傳下來基督徒信心的基要真理:叄位一體,道成肉身,和基督的童貞女出生、代罪而死、肉身復活、榮耀升天、再臨,人藉聖靈而重生,信徒復活得享永生,不義的復活面對審判和永死,信徒團契生活,那就是基督的身體。
.根據信心而作出相稱的見証,並盡力向眾人傳講福音。
.揭露一切敵擋基督信心、與錯誤及叛道妥協的宗教,並與它們分別。
.為一次交付與信徒的信心揭力的爭辯。

多年來不同的「基要派」定義不斷的出現,事實上基要派漸有不同的面目,作為一個運動而言,它已變為宗派間互相交往。但有不少自立、分別的教會如自立浸信會已接受這稱呼。此外,基要派一個重要的識別,便是它對神話語的尚武忠心,任何人在真理上缺乏尚武好戰的鞏衛精神,不足
當日當「現代主義」在美國各宗教中、各神學院中、各基督教機構中得勢時,戰火漸趨激烈。不少信徒,看到自由主義已生根,不能與之對抗時﹝哥林多前書5:6;加拉太書5:9﹞便與這些藏污之所分別開來,另立教會、或宗教、或組織。
http://7000men.faithweb.com/Archives/z-cd-1.htm


基要派、現代派和新福音派:第二講

「福音派」一詞一如「基要派」一樣,從未有正式的定義,傳統上「福音派」是用以形容與天主教對抗及傳講重生得救的道理的新教(Protestants);1990年代的福音派與1940年代及更早期的大為不同,五十年前「福音派」一詞是代表穩立在聖經信仰上的基督教,當時歐美兩地的福音派是基督的精兵。
有些人把「福音派」一詞追溯至英國衛斯理及Whitefield的復興運動,有些人追溯至更早期的宗教改革,不過不論何者,我們可見從前的福音派是謹守教義及具有尚武﹝militant﹞的精神,這是舊日的基督派操守。馬丁路德被教皇逐出天主教,衛斯理不准踏入英國聖公會,並非無因;任何熟悉馬丁路德及循道會宗旨的人都會知道這些事情倒底因何發生。這些人雖然與浸信會在很多要點上並不彼此完全同意,但卻同樣地以肯定的尚武精神站立在所信的真理上。這些新教的福音派不單為他們在聖經上的信仰立下定義,這些定義更拒絕與錯誤同流和合作,這正是今日的「新福音派」不會去做的。
讓我們來看看「循道會宗教事項」(MethodistArticlesofReligion)中關於天主教的化體說(Transubstantiation))的批評:『﹝天主教的』化體說,就是說在領聖餐時,餅和杯會變為基督真正的肉和血。但在聖經中並沒有證據證明這教導,違背了聖經簡明的話語、破壞了禮儀(ordinance,聖餐是教會兩個禮儀之一,另一是浸禮-譯者)、和鼓吹迷信。...是以守聖餐在天主教中,沒有按基督的禮儀的吩咐而保留、傳流、高舉及敬拜。』更說:『「望彌撒」是說教士為死人和活人獻上基督,是以得免去痛苦和罪,這是褻瀆神的虛構故事,具有危險的欺詐性。』
DavidOtisFuller這樣說及這些往日靈性上的戰士時:『每一人都擁有同樣火熱的信念:一切真理都是絕對,決不是相對的。對這些人而言,真理不是一塊可變形的軟臘,以適合不同環境的需要或?Q?欺詐的目的。二乘二是四,在數學上最高的權威是乘數表,在神學上是聖經。』(D.O.Fuller,preface,ValiantfortheTruth,NewYork::McGraw-HillBookCompany,1961,PP9,10)
浸信會施布真牧師(CharlesHaddonSpurgeon)是往日「福音派」的一個好例子;施布真的傳道事業充滿了對真理、聖潔生活、純正福音上的盡忠;即使被人譭謗、誤會、和恨惡,他毫不猶豫揭露錯謬,他脫離浸信聯會(BaptistUnion)是因為當中接納假教導,他也不猶豫地與天主教對抗,以下節錄自他的講章:─
『當天主教在日益擴大時,我們作為看守羊群的護羊犬不可能保持緘默,而其他人卻文雅平滑地舖路,保證道路通暢,使尋找信心的人可以一直無阻地進入天主教設下的地獄中。我們需要JohnKnox,不要向我提起溫吞拘謹,言語柔和的人,我們需要激烈的Knox,即使他的激烈會把這講壇打碎,但他會激發我們的心,而付諸行動。』(施布真講章第十冊322頁)我們不能期望在「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Today)中看到這些說話。
施布真一言中的,今日的福音派正為天主教舖路,使人可以安然地踏上地獄之路。
在很多例子上,可以看到上一代的福音派竭力的守護着神從前一次交付的信心。以往的福音派不怕稱天主教為「那喝飽了聖徒的血的大淫婦」;絕不會與天主教、「妥協派」和任何叛道的「宗教」有交往。
「新福音派」是甚麼?
近五十年來,有另外一派興起:「新福音派」。一方面當不少聖潔的信徒與「現代派」(moderism,與自由派liberalism、新福音派、中立派neutralism,同一意義)斷然分別;並且斷絕與維護「現代派」的教會、機構來往時;另一方面有不少自稱為福音派的信徒卻不同意這「分別為聖」的原則。直至當時「福音派」一詞普遍地用來形容傳講基督寶血的贖罪功效和堅信聖經的信徒。可是現在有自稱為「福音派」的人卻拒絕服從聖經中的部份指引,我們稱他們為「新福音派」。
是以今日「福音派」一詞不再是一個代表忠實擁護聖言的名詞,新一代「福音派」崛起,擁有世上一切的榮華,但放棄先人靈性上的火熱,盲目地跟隨妥協成性的領袖。今代的福音派,移走往日的地界,又拆下智慧祖先細心定下的藩籬;家傳戶曉的葛培理的正是「新福音派」的代表。
「新福音派」一詞由HaroldOckenga所始用,去形容新一代的福音派以與舊日的分別開來。往日Ockenga的作為對今日的福音派大有影響力,他是NationalAssociationofEvangelicals的創始人,又是Fuller神學院(FullerTheologicalSeminary)的創始人之一,曾任此校的主席;世界福音團契(WorldEvangelicalFellowship)的首任總理,葛培理福音布道會的總監之一,是「基督教今日」刊物的董事會主席及一度編輯。
Ockenga為Dr.HaroldLindsell的着作「為聖經而戰」(TheBattlefortheBible)作序時,說到「新福音派」:『在1948年在Pasadam一地的CivicAuditorium舉行的會議致詞中我首次使用「新福音派」這名詞,在重新肯定基要派的神學觀點之時,我的講章要人捨棄基要派神學觀點及社會神學觀點,我這拒絕「分別為聖」和要實行「社會參予」的呼召,得到福音派的衷心支持;這與基要派不同之處是在我們拒絕「與世分別」及決心要與今日其他宗教進行對話,這是福音應用在社會學上、政治上及財經上的新強調。』
Ockenga、「新福音派」、以致名氣顯赫的葛培理都決心放棄一個尚武剛強的聖經立場;Ockenga更堅持福音派應放棄「分別為聖」(separation)而代之以「滲透」(infiltration);意思是說他們會仍然逗留在離經背道的宗派及機構當中,並試圖在當中改變它們,而不是與它們分別開來而轉往純正的教會中去事奉神。他堅持應與福音派實行對話,而不是勸誡。「新福音派」絕不會公開地以負面的訊息去申斥及警告假教師,反而嘗試與他們對話以改變他們,Ockenga教導福音派要重修他們對世俗的看法,不要嚴格地與世上的邪惡分離,也不要與舊日的基督徒看齊。
Ockenga又說當聖經與科學衝突時,福音派應考慮科學可能會正確,他更以宇宙的起源為例。Ockenga認為基督徒不應如往日的分別為聖之士一樣去忽視進化論,他認為科學與聖經可以合一,這些「新福音派」的理論引發後來「神學進化論」此異端。
Ockenga又相信基督徒應決心與「妥協派」信徒、俗世之士在同一學術層面互相交流,他鼓勵基督徒的領袖在社會學科上、文藝上應如非信徒學者及「現代派」信徒一般,具有同等的教育水平和語文能力;這些建議是要基督教首領用人間的智慧及學識去做就人,而非藉着聖靈的力量和使徒昔日傳揚神話語的方法。
神說:「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那是善道。」但「新福音派」」要改變舊日的道路。
神說:「不要挪移昔日你先祖定下的地界。」但「新福音派」卻把他們逐一移走。
神說:「那暗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但「新福音派」卻辯稱這同行是必須的。
神說:「一點麵酵能使全團都發起來。」但「新福音派」他們可以改造那已發酵的餅。
神說:「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但「新福音派」相信與不義相交可以改善惡劣行為。
神說:「我抵擋那驕傲並恩待那謙卑的。」但「新福因派」認為去拯救世界的方法是與他們在同一驕傲的學術領域上會面,以學位應付學位。
不幸地,這種新思想的效果十分驚人,在短短五十年內福音派完全失去往日的純正、有力、和榮耀的面目。其實「新福音派」是瞎眼的、是裸露的,但自己對此卻一無所知。「新福音派」沾沾自喜,因為得到世界及離經叛道者的接納,又擁有大量物質財富、衛星通訊設備、滿布全球的電視台、廣播站網絡、大型的印刷機構及舉行不斷的大型會議。
神的命令是要人去與錯謬及假教師分別開來,神要屬祂的人「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道竭力的爭辯」,當舊日的福音派被人拒絕時,人便失去從神而來的力量及祝福,一如參孫違反拿細耳人的願的後果一樣。
即使福音派中的關鍵人物也注意到他們當中的靈性沒落。曾任「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Today﹞編輯HaroldLindsell在1969年4月舉行的第二十七屆NationalAssociationofEvangelicals(N.A.E.)年會上這樣說:『福音派基督教在今日大受靈性上的損害:自得、充裕、自滿,使我們缺乏靈性的動力。』(D.A.Waite,What’sWrongwiththeN.A.E.1969?)
其後在1985年Lindsell又為同一問題作更大力的宣稱:「今日的福音派處在一個紊亂的憂傷狀況...,十分明顯地福音派在今日變得更廣闊、更膚淺,且每況愈下。福音派的兒女正不斷地放棄他們先祖所擁有的信心。」(ChristianNews,12月1985)
在1970年NAE在華盛頓行政區舉行的年會上,FrancisSchaeffer以「福音派的分水界」為題作演講,說到聖經是完全由神默示。他說:「福音派人數日益增多有何用處呢,當龐大數目自稱為福音派的人不再持守福音派之所以為福音派的原因時?」(D.A.Waite,What’sWrongwiththeN.A.E.-1976?)
但福音派沒有理會此類警告。
「新福音派」的思想為不少着名的基督徒領袖所採用,例如:BillyGraham,BillBright,HaroldLindsell,JohnR.W.Stott,LuisPalau,E.V.Hill,LeightonFord,CharlesStanley,BillHybels,WarrenWiersbe,ChuckColson,DonaldMcGavran,TonyCampolo,ArthurGlasser,D.JamesKennedy,DavidHocking,CharlesSwindoll等人;又藉着刊物如「今日基督教」和「慕迪每月」和其他的印刷機構如InterVarsityPress,Zondervan,TyndaleHousePublishers,MoodyPress,和ThomasNelson等傳播開去,這不過是一些例子,「新福音派」的思想已廣傳世界各地;除了印刷品帶來有力的影響外,同類的妥協性神學教導也由神學院和基督教機構散播開來,例如:FullerTheologicalSeminary,MoodyBibleInstitute,WheatonCollege,BIOLA,theLausanneConferenceforWorldEvangelism(LCWE),theNationalAssociationofEvangelicals,theWorldEvangelicalFellowship,NationalReligiousBroadcasters,RadioBibleClass,YouthforChrist,BacktotheBible,CampusCrusadeforChrist,Inter-VarsityChristianFellowship,WorldVision,OperationMobilization,和BillyGrahamEvangelisticAssociation。有無數的會議以推廣「新福音派」的思想為目的,其中兩個最大型的是Amsterdam’83及Amsterdam‘86,由葛培理布道會.
http://7000men.faithweb.com/Archives/z-cd-2.htm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人論” (修正稿)
2004: [ZT]與基督聯合
2003: 復活的主是我的膀臂
2003: 彩虹查經(創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