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學林雲涌“ID論”( 八 )
送交者: 天山客 2002年11月14日09:10:38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本客要“潛深水”,不久前寫的一點就放下了。然而看到樓下niupitan的帖子,所以把已寫的這
些帖出,也就算對niupitan的回應吧,因為本客現在是火燒屁股 - 急。所以就不針對niupitan
的論點一一回應了。如有時間本客是真希望諸條回應niupitan的,現在只能說抱歉。
******

生物物理學家BROOM教授的書《造表者有多盲目》一書就是對DAWKINS的《盲目的造表者》的又一
反擊。

在《造表者有多盲目》書中,BROOM教授指出在生物分子上科學自然主義越來越多地顯示出其局限
性,而科學自然主義又從哲學本質上排斥其它的解釋。實際上科學自然主義根基是哲學,而不是
證據。BROOM教授同時論證了科學不可能圓滿地將生命的解釋歸因於無生命的自然力。

BROOM教授以條理清楚,閱讀性強的形式討論了最近科學界關於生命起源,RNA、DNA和蛋白質的功
能的研究。進一步,BROOM教授也論述了很多人常常怎樣將經生命特徵歸因於自然分子,以及為什
麼自然界幾十億的時間不能合理地解釋進化的故事。

值得指出的是,BROOM教授很敏銳地指出了DAWKINS的《盲目的造表者》一書中闡述進化法則(例如
DAWKINS書的第二章“微小變化的積累”ACCUMULATING SMALL CHANGE)中存在的根本問題。關於
DAWKINS的進化法則的問題及對其反駁,在後來數學家DEMBSKI的書中也有精彩的描述,我們將在
那裡一併介紹。這裡暫且不提。

BROOM教授《造表者有多盲目》一書的重點在於批評科學自然主義及其自然進化論。無疑這是非常
重要的。當BROOM教授的書首次在英國出版的時候(ALDERSHOT,U。K。:ASHGATE,1998),他似乎
對美國的智能設計論者了解甚少,在他的書中幾乎沒有提及美國的ID論。然而,有趣的是儘管當時
BROOM教授不在ID論的圈子裡面,但他幾乎得出了與ID論者們相同的結論。同時BROOM教授的重要論
點之一“生命的不可約化結構”就來自對60年代MICHAEL POLANYI觀點的更新。這也顯示科學界對
這些問題已經慢慢出現了一些共同的意識。後來當BROOM教授在2001年再版他的書的時候,就明顯
地出現了與美國ID論者們工作的連接。

對舊有理論的批評固然重要,也必不可少。但是批評遠遠不足以推倒一個舊有的理論。NAPOLEON III
表達過這樣的觀點:人們永遠不能推翻一個東西除非你提供新東西替代它(ONE NEVER DESTROYS A
THING UNTIL ONE REPLACES IT)。智能能設計運動也是一樣,對科學自然主義進化論的批評是遠
遠不構的,更重要的是提供智能設計的理論。1996年BEHE教授的《達爾文的黑匣子》的重要意義就
在於他開始提供一個可供判斷智能設計的準則一樣的概念“不可減少的複雜性”,在建構ID理論
方面可謂是個歷程碑。

如果有人說1996年由於BEHE的工作而使這一年成為ID運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年的話,那麼我說另外一
件發生在1996年的事與BEHE教授的書共同使1996年奠定了在ID運動中的重要性。

這件事就是1996年11月分在美國洛杉磯BIOLA UNIVERSITY召開的一個研究大會,題目為“創造必須
考慮 - 科學,信仰與智能設計”(MERE CREATION - SCIENCE,FAITH & INTELLIGENT DESIGN)。由
於其顯示了美國學術界智能設計倡導者從各自為政第一次走向初步整合,逐漸形成一個團隊,其在
整個智能設計運動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故此我專門稱為其BIOLA會議,以顯示其重要性。

出席BIOLA會議的有200多人,其中180人為學術界各個學科的科學家和學者。這些學者拒絕接受把自
然主義作為科學研究的必然框架,他們認為創造的概念的必須納入科學領域。而作為一個合理的科
學理論,他們倡導擁護智能設計論。這些學者來自不同的領域,形成了不同的組團,他們中的大部分
人以前從未謀過面。他們質疑隨機變異和自然選擇作為生命起源和發展的現行傳統範式。而這些學者
又區別與美國媒體經常報導的所謂“創造論者”,他們是“智能設計論者”。

美國傳統的“創造論者”與“智能設計論者”的區別在於:“創造論者”是以聖經創世記及其它經
文作為一種科學假設建立理論,來尋求對自然界及生命的起源發展的解釋,並尋求證據支持。而
“智能設計論者”則是走另外一種路徑,他們以現代科學界運用的設計理論為根基,從數學與現代
信息學出發,尋求對自然界及生命的起源發展的解釋,並與發現的各種證據相比較。在“智能設計”
理論中,其昌導者不藉助任何信仰經典。當然,這不是說“智能設計論者”沒有信仰,任何人都有
信仰,無神自然主義也是一種哲學信仰。而是說“智能設計論者”訴求用純科學理論來闡明自己的
觀點。這實際上涉及到科學的定義問題。

在最近引起廣泛注意的OHIO科學教學標準爭論案中一個重要議題就是科學的定義。

現行科學界流行的科學自然主義對科學的定義是“科學知識限定在自然現象的自然的解釋(scientific
knowledge is limited to natural explanations for natural phenomena).”。

而目前有人提出的對科學的新定義應為:

“科學是一種不斷研究的系統方法,它基於實際觀察、假設檢驗、實驗和理論構建,它導致對自然
現象的更合理解釋(Science is a systematic method of continuing investigation, based on
observation, hypothesis testing, measurement, experimentation, and theory building,
which leads to more adequate explanations of natural phenomena)。”

這兩個對科學定義的區別在於:傳統的定義強行將自然主義哲學觀引人科學之中,而後者(新定義)
則是從科學本身的行為出發,排除任何哲學信仰在科學定義中的影響。而這種對哲學信仰在科學
定義中的排除非常重要,它能使人們清楚地區分一個陳述中那些是哲學信仰的部分,那些是科學的
部分。

以“進化在科學界無異議”為例。

進化論者經常聲稱:進化在科學界無異議,有爭議的只是進化的機理。這個聲稱在科學自然主義的
科學定義下非常正確,因為“科學知識限定在自然現象的自然的解釋”,那麼要科學地解釋生命的
出現發展,當然只能是自然的解釋,那麼自然的解釋必定是自然進化了,所以進化在科學上無異議。
科學上無異議的觀點,科學界的人敢有異議嗎?因為誰要是對進化有異議,你就是不科學的。

很多時候進化論者只要反問一句,就令你陷入絕境:“除了進化你還有別的選擇嗎?”,每個人都
可以在頭腦里好好想想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然而,在排除了自然主義哲學對科學的定義之後,情況就有了很大不同。因為除了進化外,我們還
有創造這個選擇。作為哲學信仰思辯,無論是自然主義還是創造主義,都不能在科學的定義上占優
勢。他們各自需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理論假設,對自然界和生命的起源發展做解釋,並尋求必要的證
據支持。

如果進化論不能提供對進化理念的良好機理解釋,象進化論者通常聲稱的那樣“有爭議的只是進化
的機理”,那麼我們就有理由從科學上面懷疑進化理念的正確性。因為沒有正確的進化機理支持進
化理念,就說明進化的理念至少當前在科學不是完全正確的,或者可能可能是錯誤的。這時,“除
了進化你還有別的選擇嗎?”這樣的問題就再也幫不了進化論者的忙了。

這就是科學定義的重要性。

言歸正傳,再回到BIOLA會議。BIOLA會議共有五大議題:

1。批判自然主義;2。設計理論;3。生物設計;4。哲學與設計;5。宇宙的設計

這五大議題吸引了不少有名望的學者,有十八學者提交了論文並宣講。很明顯智能設計運動已大幅
度從批判現有理論轉向了自己設計理論的建構。

“潛完深水”後我會就此次會議及後來的論文集做進一步介紹。

欲知後事,下回分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