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信息分享:當我們試圖改變他人時(Ray C. Stedman)
送交者: 方周 2003年05月18日13:20:06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當我們試圖改變他人時

by Ray C. Stedman

方周 譯

今天早上,我們要回到羅馬書第十四章,談談基督徒最喜歡的一項室內運動,那就
是試圖改變彼此。正如這段聖經所指出的,這是歷代以來教會裡的一個大問題。在
整個教會歷史當中,這個問題的產生在於,我們大多數人以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是神
所喜悅的,而對我們周圍的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喝啤酒、打牌、看電影、抽雪茄,
他們連禮拜天都工作,他們擦口紅,他們跳舞,他們玩樂器,他們用拉鏈,不用鈕
扣。這個清單上可以列出數不盡的事項,都是教會無法敲定的有爭議的事情。究其
原因,是我們沒有明白這段經文裡闡述的原則。

毫無疑問,我們所面對的是基督徒的禁區,是我們從各地各方、各個時候所遇到的
基督徒的生活中的禁止之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如果有人與你的生活方式不同,
所作之事違背了你所設定的基督徒的界線,那麼你與他們還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往來。


這是基督徒道德規範的問題,所謂律法主義行為的問題。這段聖經的探討十分詳細,
指出了問題的界線範圍。它包括了整個十四章和十五章的前十四節。我相信注意到
使徒保羅在這裡的全部論述是他關於耶穌彼此相愛的命令的註解之延伸是很要緊的。
這裡講的是如何彼此相愛,而這是使徒在這封書信的第十二章轉向實際應有部分後
的主題。事實上,第十二章告訴我們兩件關於愛的事情:

首先,愛必須服事。這是它的本性,愛就要服事。這是為什麼神賜給我們屬靈的恩
賜,這樣我們可以彼此服事。保羅在第十二章強調了這一點。其次,他告訴我們,
愛必須名符其實,不能虛假、不能表面。它必須是真的。這樣,在第十三章,我們
學到愛必須順從,特別是順從有權柄的,也就是掌權的,因為他們是神所安排的。
在十三章的後一部分,保羅告訴我們,愛必須是包括一切的,我們毫無例外地欠所
有人愛的債。“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

現在,來到第十四章,我們學習到愛必須忍耐,容忍他人的觀點。保羅以我們應該
如何對待那些不如我們有光照的人開始:

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但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

這是很清楚的,是不是?不要拒絕他,不要忽略他,不要把他當成二等公民似地對
待他。接納他,但不是為了與他辯論,不要為了辯論而接納他,“不要辯論所疑惑
的事”。

接納他,當然意味着不論你在哪裡與某些人衝突,或衝突到什麼程度,你必須明白
他們是神家裡的弟兄和姐妹,只要他們是基督徒。不是你使他們成為家裡的一員,
那是神作的。因此,你必須接納他們,因為他們是你的弟兄姐妹。你的接納不是出
於為了在他們軟弱的那些地方立即糾正他們。我認為這是極為不可或缺的實際勸告,
因為我們許多人喜歡爭論,有時候我們的頭等大事就是糾正他人。

保羅希望我們明白這是我們要作的。首先,接納別人,讓他們知道你視他們為弟兄
姐妹一般。這裡的希臘文說不要為了辯論你們之間的差異而接納他們,或者,像NIV所
翻譯的那樣:“不要試圖辯論疑惑的事”。讓彼此相屬成為你們認識的共同基點。
保羅在第二節更為具體地指出辯論之處:

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軟弱的,只吃蔬菜。

這不是在講論營養學,當然不是。這裡的起因是,吃不吃肉對於初期教會是一個真
正的道德問題。不單是猶太人的傳統不允許某些種類的肉(他們不吃豬肉,即使是羊
肉或牛肉也要是潔淨的),而且它們必須是以特定的方式宰殺的。所以一個猶太人成
為基督徒以後,在吃肉的事上總是有很大的掙扎。

而在羅馬和其它異教的希臘、羅馬城市,吃不吃祭過偶像的肉則是一個問題。有的
基督徒說,如果你吃了,你就等於拜偶像了。你和拜偶像、信偶像的人沒有區別,
這讓你在信仰上背了黑鍋。其他的基督徒說,“不,怎麼會這樣呢?肉就是肉而已。
別人以為這是拜偶像的與我無關。”在這些異教城市,廟宇隔壁的肉鋪出售最好的
肉,所以這成了教會一個實際的問題。

對於每一個這類的問題都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自由和寬廣的,認為這樣作是完
全對的,還有一種觀點則是嚴格和狹窄的,認為這樣作是錯的。當一個問題屬於這
一類可爭辯、聖經本身沒有明確講論的範圍時,你爭辯與否並不能帶來任何真正的
改變。你可以把許多現代的問題歸入這一類問題:是否可以喝葡萄酒和啤酒?是否
可以看電影?是否可以跳舞?是否可以打牌?禮拜天工作又如何呢?

讓我們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是聖經講明了而根本毋須辯論的。醉酒總是錯的,淫亂
總是錯的。無論是在新約還是舊約,神都講了,審判了。基督徒要彼此勸戒、斥責、
責備,必要時要按照聖經的模式進行管教。這不是彼此論斷。神的話已經判定、已
經界定什麼是錯誤的。

但是,還有一些地方是開放的,令我驚奇的是,在聖經里這些事情從來都是開放的。
保羅對這些問題沒有給一個是與否的回答,因為神也沒有。這是神希望我們個人自
己來決定的地方,而且他期望我們根據自己深處的信念來行事。保羅談的正是這樣
的地方。同樣清楚的是,他稱“自由派”是信心堅固的,“狹窄派”為信心軟弱的。


我要指出NIV將第一節翻譯成“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是錯的。這和個人信心的
強弱沒有關係,這裡說的乃是有的人在信上薄弱。這是教義領受上的問題,他不理
解真理。請記得,主耶穌自己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 你
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所以,曉得真理的標記就是自由。這就是保羅為什麼稱那清楚知道真理的人是在信
里堅固的人,而那些不曉得真理的人則是在信里軟弱的人。他們不知道真理具有使
人得釋放的特性。他們的問題在於不完全理解基督帶給他們的自由,為這一類的事
而掙扎,而其他人則有作與不作的自由。每一個教會都有這些不同類型的人。如果
他們希望彼此接納的話,保羅向每一類人直截了當地指出他們對另外一類人當避免
的態度。

第三節說: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

這是第一件事。換句話說,堅固的人不能拒絕仍在掙扎中的軟弱人。這裡的輕看一
詞實際就是“趕走”的意思。堅固的人不能把人趕走,絕不能把人驅逐。這裡有幾
件事:第一,不能以輕蔑或輕視的方式對待他。他不能允許自己看不起別人。

我想我們中的一部分人習慣於感覺我們在這些方面已經獲得自由了,而那些還沒有
獲得自由的則是軟弱的,不錯,他們在某種程度上的確這樣。但是,我們不要覺得
他們是存心如此,好像那是他們自己的過錯。這樣的話,當他們不能照着我們思想
的那樣自由時,我們便被冒犯了。這是錯的。保羅說:“堅固的不能請看軟弱的。”


我們不能把這些人從我們聯絡的名單上去掉。我們不能在教會裡形成一個小圈子,
將那些與我們觀點不同的人排除在外。我們不能以為我們圈子裡的人都是自由的,
而圈子外的都是狹隘之人,與我們不相干。保羅清楚地說這是錯誤的。事實上,他
指出如果所謂堅固的人排除軟弱的弟兄,輕看他們,對待他們仿佛二等公民一般,
那麼就證明他們不過和他們所拒絕的人一樣,也是在信里軟弱的。信里堅固不單單
是說明白真理,還意味着與軟弱的人一起活在愛中。

另一方面,使徒繼續說:

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

這是問題的另一方面。那些還在掙扎的不要輕看那些在這些地方已經獲得自由的人。
那些認為基督徒不能喝葡萄酒或啤酒的人不要輕看那些感覺有這種自由的人。他們
不能論斷他們。論斷的意思就是“坐下來審判”他們,這包括不要批評或者審查這
樣的人。我們不能走過去告訴他們:“我不明白,作為一個基督徒,你為什麼還作
這種事情。”這與是不是基督徒沒有關係。他們基督信仰所建立的根基不是這些東
西。這就是說不要把基督徒分門別類,好像他們是屬肉體的基督徒,並責備、斥責
他們。不要以律法主義來反對他們,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準則強加給他們。聖經說這
些地方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如何去行的,我們不能只與和我們意見相同的人來往。
教會中時常發生的情形是,那些在信上軟弱的,不完全了解基督里之自由的是主流,
他們為基督徒設立了人為的標準,把這些標準強加給每一個到教會來的人,並且給
人一種感覺,好像如果你不遵守這些標準,你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這極大地扭曲了基督信仰在世界眼中的形像,使人以為基督信仰是“不許作”的宗
教,歪曲了福音信息裡帶來的自由,使人誤以為它就是一系列必須遵守的規條。我
相信,無論過去,還是今天,這是廣泛存在的現象,“狹隘派”在福音派教會中是
勝利者。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誓死不到教會來,即使他們對福音非常感興趣。

第四至十二節是這一段的中心,告訴我們如此去行的原因。使徒提出三樣事實,都
可以用來支持我們行事的原則。第一,改變弟兄不是我們的責任,他們不是我們的
僕人:

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
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

他不是你的僕人,保羅說,揀選他的是主,改變他是主的事。他正在學習站住的過
程中,他會站住的,他會糾正在這方面的錯誤的。如果他真的大錯特錯了,神會糾
正他的,這不干你的事。我們都在改變的過程中,主正在改變我們,他也將要改變
我們。如果我們能夠稍微等待一會兒,就能夠看到自己的改變。如果問題出自對聖
經的理解,那麼解決的方法就是把聖經講得更清楚一些。當大家聽到了,明白了以
後,他們就獲得自由了。試圖強迫他們與他們還不領會的事情協調是荒唐和徒勞的。
要有耐心。讓主來改變他們,這是他的事。

既然改變他人不是你的責任,下來保羅告訴我們神是監察人心的,他知道我們看不
見的事:

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守日的人,
是為主守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因他感謝神。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的,也感
謝神。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
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

這是發人深省的一點。保羅說神是監察人心的,而你卻不能。我們之間觀點的不同
源於誠實的信念。因此,我們個人不能因為他人與我們的意見不同而心生難處。他
的行為是基於他以為正確的感覺,要相信他在神面前的動機和你是一樣誠實的。如
果他陷於你以為不對的事上,你起碼要相信他這樣作是為了避免神的不喜悅。不要
因為他的局限和沒有獲得自由而難為他。請記得他確實認為作那些事會令神不悅,
這是出於誠實的信念。當使徒說“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時,他清楚地說明每
個人的行為都應該出於這樣的信念。

不要因為你是在那個傳統里成長起來的,或你覺得那是正確的,便以那傳統為行為
準則。要從聖經中找根據,從神的話里找依據。當你對真理的理解加深以後,你或
許會改變意念,但是基礎還是我們心思里的信念。

保羅說的下一件事是,在神來看,這兩方面的人和他們的觀念都是為着榮耀神的。
守主日的是為了主。有人說:“不,當我們在基督里時,日子再沒有任何意義了。
每一天對我都一樣。我要每天都榮耀神。”可以,不要覺得為難,這是發自他內心
的信念。

喝啤酒的要為它使我們精神爽快和它的美味而感謝神,他這樣作是完全無可厚非的。
有人說:“不,我不喝啤酒,只喝咖啡。”那就為咖啡感謝神。咖啡對身體也許和
啤酒一樣有害,但是不論是那種情形,都不是道德問題,而是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如
何的問題。我們在這些方面有時彼此過於嚴厲了。

從前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個曾在夜總會的女孩,新信了主,成為新基督徒,有
人請她在教會聚會的時候唱歌。她希望為她所愛的主獻上最好的,所以她穿上她以
為最好的衣服,以她覺得最能表現的方式唱了一首歌。那是夜總會傷感戀歌的風格。
事後有人找到她,狠狠教訓她一頓:“你怎麼可以唱這種歌,還自稱是基督徒呢?
神永遠不會喜悅你這身打扮的基督徒,唱這種夜總會的歌是得罪神!”可憐的女孩
呆立在那裡,不知所措,流下眼淚,轉身跑走了。誠然,她以後或許會改變她的風
格,但那是神的權力,不是你的。她的心是對的,神看見那心,並且喜悅。我相信
那是神所悅納,而不是神所不悅的。

保羅所講的最後一件事是,我們之間的關係比我們的生活方式更加重要(7、8節)。
我們活着就是自由的,死了則是受限制的。在這裡,他不是在討論葬禮和生死的問
題。他說的是完全享受自由解放的那些人。他們是活的,而那些有自己深處的信念
的人,則是受限制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是死的,因為死就是限制。

保羅說,“不論我們是活、是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屬於神。神知道我們。”
因此,我們要記得這一點。我們是屬神的,是弟兄姐妹,不是彼此的僕人。我們是
主的僕人,他才有權改變我們。

最後一個事實是:

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主。你這個人,為什麼論斷弟兄呢?
又為什麼輕看弟兄呢?因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台前。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
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這樣看來,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
在神面前說明。

這再次清楚說明,只有主才有權力在這些方面審判我們。他有這樣的能力,因為他
是死人活人的主。所以保 羅說:“不要取代他的地位,不要在教會裡面充當基督,
扮演神的角色。你這軟弱的,為什麼論斷你的弟兄呢?你這堅固的,為什麼輕看你
的弟兄呢?錯了。你這樣作的時候,你是試圖站在基督的位置上。請記住,我們每
一個人,男的女的,弟兄姐妹,都要單獨站在神的台前。”

禱告:

我們的父,我們為這些使我們都感到自己有罪的話而感謝你。不論是堅固的還是軟
弱的,我們在這件事上都是有罪的。我們論斷我們的弟兄,譴責他們。主,赦免我
們。幫助我們看見我們這樣行,就是占了你的位置。幫助我們不再這樣,讓我們如
果感到弟兄姐妹有需要,就為他們禱告。主啊,保守我們,讓我們更加明白那使我
們自由的真理。奉耶穌的名祈求,阿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