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奇异恩典
万维读者网 > 彩虹之约 > 帖子
没有盐、没有灯的日子怎么过?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2年04月16日19:19:41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salt light - Copy 1.jpg

 

日用品和大使命

 

文 | 薛亚伯

生命季刊专稿

 

本文音频为冬梅姐妹朗读:

 


 

太5:13-16

 

引言:为什么会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呢?

 

在这段经文中,主耶稣用“盐和灯光”来比喻基督徒。盐和灯都是非常普通的东西,每个家庭都能看到这两样东西,它们是日用品。

 

日用品往往就是必需品。我们难以想像没有盐、没有灯的日子是什么样子的。菜里面没有盐,就没有味道;家里没有灯光,就不方便。主耶稣就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基督徒,说基督徒不是这个世界的奢侈品,基督徒是这个世上的日用品、必需品。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基督徒,那么在属灵方面,就是一片黑暗,是腐化的,是没有味道的。

 

我想,这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我们基督徒在主的手里,竟然会有这么大的价值。我们这些平平凡凡的基督徒,是主放在这个世上的日用品,是神给这个世界的祝福,神要让人可以透过基督徒的见证,认识基督、认识福音、认识神。这就是基督徒每一天的生活!我们就在普普通通的日子里,参与到了基督的大使命当中。

 

每次提到大使命,我们常常会纪念远方的宣教士,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和传统。不过,我们也需要彼此提醒,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每个基督徒都是神放在此时此地的宣教士。我们踏入工作的地方,我们走回自己的家,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肩负着一个使命:活出基督的样式,让人认识神。

 

我们来看这段经文,太5:13-15: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这段话首先让我们看到:神给基督徒有相同的生命,来成为祂所喜悦的人。

 

在这段经文的前面3-12节,是非常出名的八福。如果当时我们在场的话,我们听主耶稣讲八福,从第一福听到第八福:虚心的人有福了,哀恸的人有福了,温柔的人有福了……我们可能会边听边想,“这么美好的生命,到底在哪里才可以看到?”“如果一个拥有八福的人,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会是什么样子呢?”

 

那么,主耶稣从13节开始说的话,就回答了我们的思考:“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祂用特别淳朴的语言,告诉我们,如果有人活出了八福的生命,他会像什么样?会像光和盐一样,虽然普普通通,却是不断地给人祝福。那么,如果问,“这个人在哪里呢?谁是那个人呢?”主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世上的光。”原来,基督徒就应该是那样的人。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出人意外的宣告。我们如果说,“基督是世上的光,跟从祂的,就不在黑暗里走。”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基督是世上的盐,神使祂成为我们的公义、圣洁,神使祂成为我们的和睦”。也没有问题。但是,耶稣却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世上的光”。多么地出乎意料。如果不是主耶稣讲这段话,我想我们大部分的基督徒都不太敢说自己,“我是世上的光,我是世上的盐”。但是,耶稣却非常肯定地说:你们是盐,是光,这是一件事实!

 

面对这些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门徒,到底耶稣在讲什么?

 

耶稣在讲,基督徒生命的本质。祂不只是说一个目标,一个追求,更重要的是说“生命”。我们确实需要有目标,需要有追求,需要操练敬虔,但是,首先,我们必须是一个活的生命。你可以叫一个孩子学习走路,你不能叫一个布娃娃学习走路。因为有生命,才会有行动;是生命,才会有成长。是盐,就有咸的味道;是灯,点着了就会发光。

 

我想,这是提到光和盐,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我们生命的本质已经改变了。我们本来是黑暗之子,变成了光明之子;我们本来是应该丢弃的石头,变成了有味道的盐。

 

这是第一件事,光和盐的比喻告诉我们,我们有一个被改变的生命,它是我们生活的衡量,是我们生活的引导,提醒我们行事为人要与蒙召的恩相称(弗4:1)。

 

接下来,我们看到:神给基督徒有足够的空间,用不同的方式,去成就祂所命定的事。 

 

神给基督徒的生命是一样的,而我们见证基督的方式却可以不一样。

 

记得宣教之父克里威廉,有一句名言:“为主求大事,为主作大事。”他后来真的成了他自己所说那种人,为主祈求大事,也为主做成了大事。那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人。

 

不过我们也需要看到,在历史中,大有作为、轰轰烈烈的基督徒,毕竟是少数的。更多的基督徒,是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面,见证自己所信靠的主。 

 

曾经有一位英国的宣教士和受恩女士,她去到中国,在那里写下了一句话:“为己无所求,为主求一切。”我想我们需要这一种的平衡,“为主求一切!”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为主而求。这是基督徒应当有的精神。

 

有的人,被主兴起作大事,我们为他们欢喜,为他们感谢主。而大部分的基督徒,我们只是在平平常常的生活里面,为主而活,见证主的大爱,我们也一样的感谢主!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迦南,都是轰轰烈烈、做大事的人。但是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亚伯拉罕的一生,如果用世人的眼光去总结,不过就两件事:一件是搬家、一件是生孩子。搬家,从吾珥一步步搬到迦南地;生孩子,生下以撒,把他献给神。从世人的角度,他的一生就这么简单,但是,就在这些简简单单的生活中,他学习完全地信靠神,而神就借着这些普通的事情,彰显了自己奇妙的心意,宣告了伟大的拣选计划,预备将来基督的救恩。亚伯拉罕也因此被称为信心之父,何等的奇妙! 

 

这世界需要有人为主做大事,也需要有人为主作小事。并且最后我们一定会看到,大事和小事,凡是为主做的,一切事,都会在神的计划里面,连在了一起。

 

在耶稣的比喻中,祂用了盐和光,古代常见的日用品,即使最贫穷的家庭中也能够见到。说明主的心意里面有一层意思,盼望基督徒不要忽略日常生活中的见证。祂特地讲到,“人点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家是个小地方,点灯是个小事情。小地方、小事情,都是我们事奉主,服事人的机会。

 

曾经有三、四位基督徒妇女,有一天她们坐在街道的旁边晒太阳,并且在那里谈论我们的神。这个时候,路过一位工匠,他当时正在痛苦中挣扎,希望能够脱离罪恶。他被这几位妇女所吸引,“为什么她们这么喜乐?”他靠过来听,听完了,就跟她们请教。然后,回到家里,和他的妻子连续几个月读圣经,后来终于明白了救恩,完全归向神。这个人就是本仁·约翰,他写了世界名著《天路历程》。

 

这么有影响力的人物,引导他踏入救恩之门的,竟然是那三、四位普普通通的妇女。而那些妇女会不会知道这位工匠将有一天成为大有成就的人呢?她们当然不知道。她们只是很自然地,跟平时一样,在街道旁边谈论她们的信仰,在小地方发出一点点的小光芒,就点着了一个生命,结出了荣耀的果子。

 

每个人见证神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神记念大事,神也记念小事,凡是为主所作的,都被神所喜悦。神许可基督徒用不同的方式,参与神的计划,参与神所命定要成就的事。

 

结论:

 

最后,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当主耶稣,说这些话的时候,祂心里想什么?

 

祂在讲八福,讲光和盐,讲登山宝训,祂在讲的时候,心里想着什么呢?我们看第16节经文:“让人看见你们的好行为,就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我们看到,祂心里想着天上的父。

 

在福音书中,我们会发现主耶稣有一个特征:就是凡事以父的事为念。当我们的主说话的时候,祂想到的是天上的父;当我们的主作事的时候,祂想到天上的父;当我们的主被人拒绝的时候,祂也是想到天上的父;当我们主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祂还是想到天上的父。祂时时刻刻,以父的事为念。

 

耶稣提醒我们,神在我们心里的地位,是独一的、是最崇高的、是不可替代的,只有这个目标清清楚楚确定在我们心中,一个基督徒才有可能活出光和盐的样式。

 

光和盐的生命,就是以神为中心的生命。所以耶稣说,“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这在告诉我们,光和盐不是我们最后的目标,用光和盐的生命去荣耀神,才是我们的目标。

 

一个人所能做的最荣耀的事情,不是成就、地位、名声……而是让神在每一件事上,得着荣耀。这就把日用品和大使命连在了一起,把耶稣基督的差遣和今天的生活连在了一起。

 

大使命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每一天的日子,就活在大使命的呼召当中。无论我们是用口传扬基督,还是用生活见证基督,都是在传扬基督,荣耀神。

 

薛亚伯 现居新加坡,福音机构同工。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1637949035660576.png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1637949059445651.png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主祷文》
2020: John Macarthur关于妇女讲道
2020: 王峙军:疫情期间如何领受主餐?(zt生
2019: ZT:有五個環節的金鏈
2019: 圣经: 重生婴孩论
2018: 死亡 等于 不复存在吗?
2017: 耶稣…使他们能明白圣经:
2017: 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