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教會歷史上的屬靈復興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3年03月07日20:18:33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image.png

 

教會歷史上的屬靈復興(上)

 

文 | 任運生

生命季刊專稿

 

音頻為慕溪弟兄朗讀:




 

賽62:6-7

 

“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設立守望的,他們晝夜必不靜默。呼籲耶和華的,你們不要歇息,也不要使祂歇息,直等祂建立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為可讚美的。”(以賽亞書62:6-7)

 

2023年2月11日我參加在馬里蘭藝術學院的宣講分享,來自前線土耳其、伊朗、敘利亞的宣教士清一色是在讀或剛畢業的年輕大學生,有美國白人、俄羅斯裔、韓裔、華人ABC、緬甸人等,年齡在23-28歲之間。他們愛主的心志和宣教的熱情令人備受激勵。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Asbury Revival(阿斯伯里大復興),甚至國內教會和弟兄姐妹也在激動地談論這一復興事件。

 

阿斯伯里大學(Asbury University)是位於肯塔基州威爾摩(Wilmore)的一所無宗派私立基督教大學。 2023年2月8日,在學校休斯禮堂例行的周三崇拜結束後,一些學生並沒有離開禮堂,而是留下來認罪、禱告、讚美,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隨即成為持續兩周的24小時不間斷的禱告、讚美、敬拜。這一事件經由社交媒體以及一些基督教媒體的在線報道,迅速吸引全美各地甚至包括其他國家將近五萬人湧進了威爾莫(Wilmore)大學城,不少人參加對外開放的休斯禮堂(Hughes auditorium)敬拜活動。因為歷史上阿斯伯里大學具有數次復興記錄(1905年2月,1908年2月,1921年2月,1950年2月,1958年3月,1970年2月,1992年3月,2006年2月),1 因此這一事件被稱為2023 Asbury Revival——2023阿斯伯里屬靈復興!阿斯伯里大學的復興也引發美國其他地區二十多間基督徒大學和神學院類似的認罪、禱告、敬拜的聚會。

 

image.png

 

本文嘗試對教會歷史上的歷次大復興做一簡要綜述。

 

一、教會復興的定義

 

以下引用復興領袖以及不同牧者有關復興的定義。

 

image.png

 

“教會復興”指一段時期內,眾教會的會眾對屬靈事情增加特別的關注,或會眾靈命更新。它可以是地區性的,也有普世性的。通常教會冷淡一段時期後,恢復了與神關係的火熱和活力,結果帶來多人悔改歸主;信的人則獻身事奉。”2

 

連達傑牧師:“復興是指神的子民從靈性衰退、冷淡不振的境況中,因着神的同在和屬靈的激動,而願意更新、迴轉、悔改歸向神,從而得着新活力,而且滿有生命力的去傳揚救贖的福音,領人歸向真神耶穌基督。”2

 

約拿單.愛德華茲:“復興,也稱之為聖靈的洗、聖靈的澆灌,是指聖靈在某一段時間和地點,突然異乎尋常地大規模澆灌下來,以致大量不信主的人悔改信主;在教會中沉睡的基督徒被喚醒而重新有活潑的基督徒生命。”2

 

查爾斯.芬尼的定義∶“復興是教會從她倒退的光景中重新恢復到神的教會的地位,(使她)重新歸順於神。” 3

 

《當代神學詞典》對復興(Revival)作了以下的定義:“復興是神臨到祂的子民,觸摸他們的心靈,在他們的生命中加深祂恩典的工作。”4

 

二、聖經記載中的復興

 

舊約聖經以色列民的屬靈復興,見於不同書卷散記的重要事件,比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撒母耳帶領以色列民歸向神,以利亞迦密山上大戰假先知,亞撒、約沙法的革新,西希家帥眾民守逾越節,約西亞重獲律法書在以色列全境剷除偶像,以斯拉、尼希米帶領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舉行奮興大會等。

 

聖經真正系統完整地記錄教會大復興是新約的使徒行傳。主耶穌復活升天之後,門徒聚集在耶路撒冷的一間樓房禱告。五旬節聖靈澆灌下來,彼得滿有聖靈能力的講道,耶穌基督的教會從此誕生。信徒都恆心遵守使徒教訓,同心合意在殿裡、家中交接、掰餅、禱告,讚美神。受逼迫之後教會分散各地傳福音,建立第一個外邦教會——安提阿教會,並差派保羅、巴拿巴等宣教士旅行布道,開展普世宣教,將福音傳到地極。

 

image.png

 

屬靈的復興通常經由禱告帶來如下結果:

 

恆切禱告——聖靈澆灌——真道宣講——認罪悔改——作主門徒——廣傳福音——普世宣教——社會變革。4

 

Robert Norris曾提出復興的七個特徵:5

 

第一,復興發生在道德黑暗的時期,上帝的干預似乎在事情糟到極點的時候才臨到。

 

第二,禱告在復興之前,歷史上的每一個復興都有禱告在先。

 

第三,每當上帝的靈喚醒祂的子民時,祂必使他們安息在上帝的話語之上。

 

第四,在許多的復興中上帝使用人作祂的器皿。

 

第五,聖靈的降臨帶來對罪的審判。

 

第六,強調基督的贖罪之工。

 

第七,復興總是帶給信徒一種享受上帝同在的極大喜樂。

 

對照使徒行傳的記載,以色列亡國被外邦人奴役,期待彌賽亞的拯救;而當救主降臨之時,猶太人和外邦人聯手將祂釘死在十字架上,人類之罪惡莫過於此。耶穌基督復活升天之後,門徒和眾信徒聚集在耶路撒冷禱告。“這些人,同着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徒1:14)

 

使徒們放膽宣講神的話語,使徒行傳記載使徒彼得、保羅(包括司提反)的十四篇精彩講章。使徒行傳記載的包括使徒彼得、約翰,司提反、腓利、巴拿巴、使徒保羅及其眾同工,都是神所使用的器皿。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聖靈的降臨,第五章記載教會第一次執行教會紀律:神對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審判。

 

使徒講道強調基督贖罪之工。“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2:37-38)

 

信徒享受神同在的喜樂:他們聚在一處,“存着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徒2:46-47)

 

三、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復興通常是在屬靈黑暗、社會墮落敗壞的情形下發生。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宗教改革前夕,羅馬天主教大賣贖罪券,“錢兒叮噹響,靈魂升天堂。”教廷不准民眾擁有聖經,也不能讀聖經,教廷獨占把持聖經並擁有對聖經的絕對解釋權,翻譯或擁有聖經的常常被處死。

 

神學家阿奎那 (Thomas Aquinas,1225-1274)有一次參觀聖彼得教堂,當時的教皇親自引導,為金碧輝煌的教堂很是自豪,得意洋洋地說,“我們再也不用像彼得那樣說,‘金銀我都沒有’的話了。” 阿奎那接着說,“是的,但我們也再不能像彼得那樣說,‘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的話了。”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側門貼出他著名的反對贖罪券買賣的95條論綱,點燃宗教改革的火炬。

 

羅1:17節乃宗教改革的屬靈亮光:“義人必因信得生。”

 

馬丁路德“因信稱義”、“信徒皆祭司”及宗教改革“五個唯獨”(“唯獨聖經、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基督、唯獨神的榮耀”)等真理帶來教會的極大復興。6

 

宗教改革的的代表人物有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宗教改革的偉大成果帶來歐洲社會巨大的變革。新教教會和聖經翻譯如雨後春筍,實際上馬丁路德本人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翻譯德文聖經。宗教改革激發出人們巨大的熱情與活力,在科學、技術、人文、音樂、國家政體、公民自由、工業革命等方面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也為以後教會歷史上的大復興奠定了基礎。

 

四、教會歷史上的復興

 

(一)摩拉維亞大復興:

 

1722 年大約200名摩拉維亞信徒為逃離宗教逼迫,從捷克來到德國貝特爾斯多夫(Bertlesdorf)德國貴族親岑多夫(Count Nik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的領地。7親岑多夫收留了他們,給這地起名叫赫仁護特(Herrnhut),就是“主的守望”的意思,通稱“守望村”。3

 

1727年5月12日,他們簽訂了“弟兄會公約”(Brotherly Agreement),將他們的生命獻於耶穌基督。1727年7月22日,他們一致認為要定期禱告和讚美聚會,為復興禱告。

 

1727 年 8 月 13 日,親岑多夫和和摩拉維亞信徒從守望村步行到貝特爾斯多夫的一座教堂崇拜。親岑多夫分享了關於十字架和羔羊榮耀的講道。恭守聖餐時,聖靈大大降臨,在他們之間傾注了巨大的弟兄之愛。主以利未記6章13節的經文感動親岑多夫,在壇上必有常常燒着的火,不可熄滅。”(利6:13)為着基督的犧牲,他們應該保持7天24小時的守望禱告。

 

始於1727年8月26日的守望禱告持續了整整100年,從而掀起了歷史上偉大的宣教運動。 摩拉維亞弟兄會隨後獻身與宣教事業,他們前往宣教工場的座右銘是:THE LAMB HAS CONQUERED, LET US FOLLOW HIM. (羔羊已經得勝,讓我們跟隨祂!)7

 

“這就是摩拉維亞大復興的開始。當一班真正合一的弟兄姊妹把自己無保留地完全獻給神的時候,聖靈借着他們所成就的,是令任何人驚訝的。從那時起他們大批大批出去傳福音。在短短二十年間送出去的宣教士,超過了基督教會在過去兩百年所差派宣教士的總和。”3 “但摩拉維亞的弟兄會帶給教會最大的貢獻,卻是他們不停息的守望禱告。正如聖經所說,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設立守望的,他們晝夜必不靜默。’”(賽62:6)3

 

(二)約翰·衛斯理帶領的英國大復興

 

十八世紀初的英國社會,道德墮落,酒館林立。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在這種背景下出生。約翰·衛斯理是撒母耳·衛斯理(Samuel Wesley)和蘇珊娜·衛斯理(Susana Wesley)十九個兒子中的排行第十五,畢業於牛津大學基督學院,22歲被按立為聖公會的牧師。8

 

1738年約翰·衛斯理曾經拜訪過摩拉維亞弟兄會的守望村深受感動。他發起聖潔運動,並建立循道會。並在教會發起每周五晚上的通宵禱告會及每天早晨的晨禱會。根據衛斯理的日記記載,他於1739年1月1日和60位同工舉行通宵禱告會時,在半夜被聖靈大大澆灌,從而開始了英國的復興運動。9

 

image.png

 

約翰·衛斯理因為看到聖公會無法幫助眾多下層平民,隨與兄弟查爾斯.衛斯理(Charles Wesley)及好友喬治.懷腓特(George Whitefield)開始在英國鄉間四處傳道。四十餘年中他騎馬傳道行走二十五萬英里,講道四萬多篇。約翰·衛斯理的布道帶來英國社會的更新,其影響力也波及歐洲其他國家及北美地區。有人說是約翰·衛斯理的布道使英國避免了法國大革命的悲劇。10

 

(三)美國的第一次大覺醒運動

 

約拿單.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 1703 – 1758)是美洲第一次大覺醒的核心人物。愛德華茲1703年出生在康涅狄克,十七歲便畢業於耶魯大學, 1727年被按立成為麻薩諸塞州中部北安普頓城 (Northampton) 一間公理會的牧師。1734年十二月,愛德華滋講了一系列因信稱義的信息,力勸罪人儘快逃避神的震怒。他的講道帶來教會和北安普頓城的復興。第一年,超過三百人決志歸主。11

 

1741年7月8日愛德華滋在康涅狄克安田鎮(Enfield)布道,經文是申命記32章35節,“他們失腳的時候近了”,題目是《落在忿怒之神手中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講道不停地被會眾的喊叫聲打斷,哭喊聲甚至蓋過了講道的聲音。有人緊緊抱住教堂的柱子和欄杆,因為在那一刻他們感到自己正在往地獄滑落。整整一夜,該城到處都能聽到人們求神拯救的呼喊。”12

 

image.png

 

喬治.懷腓特(George Whitefield)也在大覺醒運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懷腓特在英國與衛斯理兄弟一道做過轟轟烈烈的布道事工,但他更大的服事是在美洲。1738到1770年間,他在美洲進行七次旅行布道。12 “從新英格蘭到喬治亞,不停地在各地講道;不管他到哪裡,都有無數人前來聆聽,有時聽眾達兩萬之多。”11

 

第一次大覺醒對美國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1740至1770三十年間,復興直接促成九間大學的創立,包括普林斯頓大學、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州大學。復興也觸發了解放黑奴運動,更重要的是,大復興也催生了1776年美國的獨立建國。9 (待續)


 

請點擊參加禱告👇:

 

24小時為教會守望禱告(Zoom)

24小時不間斷的禱告

弟兄姊妹可以隨時加入

 

請轉發守望禱告Zoom鏈接:

https://us06web.zoom.us/j/84491084893?pwd=VTFaWkRMRk5kZ3pYOVkwWGU5eXFkQT09

 


 

本文參考文獻:

1. Revivals,

https://www.asbury.edu/academics/resources/library/archives/history/revivals/

2.周廣亮牧師,《教會復興運動》,良友聖經學院)

3.吳華,《從守望禱告到百年復興》,生命季刊,

https://www.cclife.org/View/Article/632

4.蘇文峰,從教會歷史看禱告與復興,《信望愛》

https://www.fhl.net/ngb/behold/behold71.html

5.Robert Norris著 蔣虹嘉譯,靈火焚燒——--歷代大復興中上帝的降臨。生命季刊 36期,2005年12月

6.陳希曾,教會復興史,

http://cclw.net/other/chenxizen/jhfxs/index.html

7. Austen C. Ukachi,Re-digging the wells of Moravian Revival,

https://guardian.ng/sunday-magazine/ibru-ecumenical-centre/re-digging-the-wells-of-moravian-revival/

8.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Wesley

9.近代普世教會六次大復興,中信114期 ,2007年9-10月

10.佚名,《基督教歷史人物小傳》——衛斯理.約翰,

https://www.godoor.net/text/history/zhuanji21-31.htm

11.祁伯爾著,李林秀芝譯,《兩千年教會史》校園書房出版社,1995年4月

12.清泉,基督教簡史,

http://www.pcchong.com/mydictionary/special/historyofchristianity7.htm

 

任運生 牧師,在美國牧會;生命季刊特約撰稿人。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手機主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烏克蘭戰場:在仇恨之處撒播愛--生命季
2021: 預苦期靈修第十九天 另外一個神跡
2020: 真實的敬虔
2020: 關於“對自己的絕望”
2019: 預苦期靈修 第二日
2018: 聖經:信是神賜,人當有信,信為人有
2018: 求助∶有 弟兄姊妹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