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奇异恩典
万维读者网 > 彩虹之约 > 帖子
[Robert]尼西亚信经
送交者: waiter 2003年10月24日10:33:47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尼西亚信经

作者:Robert

序言


我们如何说我们信的是正统的基督教?我们如何说统一教或摩门教是异端?在历世历代以来,基督徒都相信我们的一切判定标准是根据圣经,但圣经那麽多卷那麽多节,如何清楚而简易的说出这个标准?信经在这时就发挥了他的功能。

有关信经或信仰告白的字有几个

1. Symbol - 一般这个字的意思是象徵符号或表记,但此处是特指信仰的标志,这是比较古老的用字。

2. Creed - 这是最常用的字,它是来自拉丁文的credo(我信),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都以“我信”为起始。

3. Confession - 一般这个字指坦白或承认,宗教上指忏悔或告解,在此可翻成信仰告白,如二次大战前对抗希特勒政权的德国教会就自称为Confessional Church。

4. Catechism - 这个字翻成“教理问答”,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所作的信仰告白,还有分大小教理问答,小教理问答是特别为小孩子写的。

5. Declaration - 这个字是宣告或宣言,大多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巴尔曼宣言就是上述提到的Confessional Church所作的信仰宣告。

因此,历史上出现过大大小小不少的信经(或称信仰告白),但要说到基督教(包含天主教)普遍都接受的信经,大概只有叁个,就是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迦克墩信经。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信经不是使徒信经,而是尼西亚信经,它是在处理亚流问题; 第二个迦克墩信经处理的是基督神人二性的问题,这两个信经都是为了处理当时教义的问题而出现的,而现在教会最常使用的使徒信经反而是最後出现的。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切入,介绍尼西亚信经出现的原因,涉及的双方论点,及其最後的结果。

背景

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信经尼西亚信经其实不是一次就制定出来,它是开了好几次教会大公会议才定案的,而且中间还有颇多曲折。整个尼西亚信经主要在处理的是亚流问题,所以我们就先来看亚流这个人。

亚流(Arius,260-336)当时是非洲东北角亚力山大城的长老,为人非常敬虔,但他所提出的神学主张却给当时的教会带来绝大的冲击,而不得不处理。当时他所在的亚力山大城虽然位处北非,却是一个希腊化非常深的城市,可能因此使他的信仰受了太多希腊文化的影响,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影响力量可能就是灵肉二元论,这个思想基本上认为灵是善的肉体是恶的,所以人应该追求灵弃绝肉体,此处的肉体最後是指一切的物质,在此信念下於是亚流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神学主张[ii]:

1. 上帝是“独一”的,其他的一切都是受造物。但因为物质是恶的,纯善的灵不可能造出恶的物质,於是上帝先创造了“道”,再藉由道创造世界。

2. 耶稣基督就是那道,是因上帝特别的旨意而受造。他受造於创造之先,亦即”他虽生於时间之外,但出生之前他并不存在”,此处的”生”亚流认为是”作”的比喻说法。

3. 论到崇拜与祷告时,他说耶稣基督就是那道,虽是受造但有神性,所以可以是敬拜的对象;但论到拯救时,他又说耶稣基督不过是人,不过是我们学习的模范而已,因此这两个观点有点不一致。

4. 圣灵是圣子所造。因为当时讨论的重点是圣子与圣父的关系,所以圣灵的部份着墨不多。

5. 耶稣因为顺服上帝的旨意所以被接纳为儿子,我们若学习耶稣的榜样,就可以被上帝接纳为他的儿子,得蒙救赎。

在这种主张下我们可以看到亚流的出发点是一神论,但因为他说圣子和圣灵是可以被敬拜的,所以最终又倾向叁神论。至於对耶稣基督的看法则有点混乱,又说有神性,又说不过是人。

对垒

当时的教会为此吵得不可开交,於是在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促成下开了数次大会,结果定亚流为异端,并产生了尼西亚信经。为什麽大会是由皇帝促成的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当时基督教已被接纳成为国教,而教会内的不稳定会影响政治上的稳定性;二是依照罗马传统,皇帝是罗马国教的“大祭司”,所以会议就由皇帝促成而召开了。

其实在制定出尼西亚信经上开了不止一次大会,第一次是在AD325年召开的,会後制定了原始版的尼西亚信经,让与会的人员签署,第二次则是在AD381年召开,尼西亚信经此时才正式成形与公布,但它最後的正式被接纳则要迟到AD451年的迦克墩会议。

在反亚流的一方一刚开始的领袖是亚历山太的主教亚历山大,但没多久整个阵营就变成他的学生也是接续他做主教的亚他拿修(Athanasius,AD295-373)在主导,於是整个过□几乎可以看成是亚流跟亚他拿修的论战。亚他拿修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iii]:

1. 圣子为圣父在永恒中所“生”,与父虽然有别,但本质上“与父同质”,他就是上帝,在Godhead里面与父完全合一,这是一种奥秘。

2. 要与神联合就必须得救,除了他本是神的那一位之外,没有一个受造之物能叫我们与神联合[iv],故拯救只可能从上帝而来,所以耶稣基督必定是上帝。透过他,人与上帝联合,恢复上帝的形象。

3. 耶稣基督的人性包容在神性里面。而亚他拿修比较强调耶稣基督的神性,以致称马利亚为“生神者”(Theotokos),但似无特别尊崇马利亚到“无罪性”的地步。

结果

尼西亚会议後,亚流虽被定为异端,但在当时的皇帝死後(AD337),另一位皇帝康斯坦丢当政,亚流派就又复僻,罢去了亚他拿修,後来也订了一个色蒙(Sirmium)信经。但到AD361年之後亚流派开始式微,直到AD381年尼西亚信经才正式公布。

尼西亚信经如下:

(英译)

We believe (I believe) in one God, the Father Almighty, maker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of all things visible and invisible. And in one Lord Jesus Christ, the only begotten Son of God, and born of the Father before all ages. (God of God), Light of Light, true God of true God. Begotten not made, consubstantial to the Father, by whom all things were made. Who for us men and for our salvation came down from heaven. And was incarnate of the Holy Ghost and of the Virgin Mary and was made man; was crucified also for us under Pontius Pilate, suffered and was buried; and the third day rose again according to the ????ures. And ascended into heaven, sits at the right hand of the Father, and shall come again with glory to judge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of whose Kingdom there shall be no end. And (I believe) in the Holy Ghost, the Lord and Giver of life, who proceeds from the Father (and the Son), who together with the Father and the Son is to be adored and glorified, who spoke by the Prophets. And one holy, catholic, and apostolic Church. We confess (I confess) one baptism for the remission of sins. And we look for (I look for)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and the life of the world to come. Amen."[v]

(中译)

我信独一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和有形无形万物的主。我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都是借着他造的;为要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因着圣灵,并从童女马利亚成肉身,而为人;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受难,埋葬;照圣经第叁天复活;并升天,坐在父的右边;将来必有荣耀再降临,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度永无穷尽;我信圣灵,赐生命的主,从父和子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他曾借众先知说话。我信独一神圣大公使徒的教会;我认使罪得赦的独一洗礼;我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生命。阿门。[vi]

信经中最主要的神学主张有两点[vii]:一、圣子“与父同质”,是被“生”而非被“造”,与父有一样的神性。二、采纳俄利根观点,认为子是在“永□”中为父所生,是时间之外的奥秘。

在英译部份有括号的文字是什麽东西呢?这要提到一个小插曲,就是AD589年时有一个托立多会议,此时罗马帝国已分为东西罗马帝国,所以教会也分为东西方教会,而此一会议是由西方教会召开的,会中他们受奥古斯丁神学的影响,认为圣灵不只由父而出也由子而出,於是在信经中加入圣灵是由父“与子”而出,这一加竟造成日後东西方教会分裂的原因之一[viii]。中译部份即根据此一修改後之版本。

评论

1. 从尼西亚信经的成形过程可以发现, 政治与教会关联太深时, 往往对教会的发展会有不健康的影响。但即使如此,神还是在这个过程中,保存了纯正的信仰。

2. 东西方教会的神学传统都可以上接到亚他拿修,西方奥古斯丁的叁一论即以“本质相同”为本,东方加帕多加叁教父则强调在同本质上的“叁位格”,前者拒绝多神论或次神论,後者反对唯一神论,而这正是叁一论的精神。

3. 其实在亚流和亚他拿修两边的争论中他们一直在给彼此戴帽子,亚他拿修这边说亚流那边是多神论,亚流那边则称亚他拿修这边是撒伯流主义者[ix](即唯一神论者),但其实为数最多的是中间派,他们当然不同意将耶稣视为被造,却也担心分不清父与子的分别。所以当我们神学立场不同时,何妨先放下各自的定见,先更深入了解彼此的观点。

注:

林鸿信着“教理史(上)”, 1996,p56-57。

[ii] 此处主要参考“教理史(上)”p169-170, 少数参考康来昌译“早期基督教教义”(Early Christian Doctrines by J. N. D. Kelly, 1977)。

[iii] 林鸿信着“教理史(上)”p179-182。

[iv] 赵中辉译“基督教教义史”(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by Dr. Louis Berkhof), 1984,p66。

[v] 取自以下网址:http://newadvent.org/cathen/11049a.htm。

[vi] 取自以下网址:http://www.ccel.org/contrib/cn/creeds/nicene.html,赵中辉译。

[vii] “教理史(上)”p176-177。

[viii] “教理史(上)”p159。

[ix] 撒伯流主张神性的本质是独一的,而他显示的形态却有多种,参“基督教教义史”p60。


本文出处:华文基督教归正网 http://ccn.fhl.net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25.绝不离家出走 (成为基督徒)
2002: 26.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成为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