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逍遙"漫談
送交者: 夢華園 2010年10月04日14:32:04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在哲學上,所謂唯物論指的是認為物質先於意識存在,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而唯心論則與此相反,認為意識先於物質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唯心論本身,認為有一個獨立於個人意識之外的絕對精神先於物質的存在的流派被稱為客觀唯心主義(以黑格爾為代表),而將個人自我意識無限放大,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觀感覺,則被稱為主觀唯心主義(以康德等人為代表)。

 

現代中國人在學校所學的都是馬克思的唯物論,認為這是貫穿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標準。占統治地位的觀點是,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值得批判的。其實這些觀點,其實都很有商榷的餘地。儘管在學習哲學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提到,真理和謬誤只有一步之差。真理如果超出了它的應用範圍,就變成了謬誤。但在現實中人們經常忘記這一點。馬克思的唯物論的問題其實也是如此。

 

首先我們要區分的是,這個宇宙和世界到底是神創還是自然形成的。對於無神論者,基本上都會是唯物論者,因為他們會認為宇宙是自然形成,然後是星球,幾百億年後才有人類,而有了人類才有意識。所以,對於無神論者,唯物論似乎是絕對真理。

 

不要以為宇宙大爆炸理論就完全否定了宇宙神創。按照大爆炸理論,我們目前的宇宙起於一點,而點是沒有體積的。有點象道家所說的"無"。我們可以理解這一"點"為能量聚集體。根據能質轉化定律,這一點的能量絕對是無法計量的。你只要設想以下核聚變所產生的能量,要化成整個宇宙的能量是多少。而這個點如何而來?點處於什麼之中?如果處於虛空,為什麼這麼多能量在爆炸之前可以聚而不散?因為按照人類目前掌握的知識,如果存在能量階梯,除非有更大的外力阻止這種流動,能量就會自動由能量高的地方,流向能量低的地方,直到二者平衡。那麼在宇宙大爆炸前,阻止這個巨大的能量流動的巨大外力是什麼?這些都是科學無法回答的問題。而如果用神的存在來解釋就比較容易。所以,我們並不能完全排除神的存在(注1)。

 

對於相信宇宙神創的人則相反,任何事物的產生、興亡和湮滅都是由神決定。宇宙的存在在於神的一念,因為神的一念,所以有了宇宙,"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着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着核"。所以,如果世界為神創,那麼客觀唯心主義無疑就是最正確的。神的意識就是這個絕對精神。

 

對於包括虛空、物質世界、人和人類意識的整個宇宙,無論如何我個人都找不到能支持主觀唯心主義的堅實理由。希望本文能拋磚引玉,有朋友能給出一個主觀唯心主義得以成立的理由。

 

在自然界,不管這個宇宙是否神創,離開了人和人的思想,從星球虛空,到山川河流,在到分子、原子、電子和其它更小的粒子,它們都可以依然按照自己的規律或神設定的規律照常運行。也就是說,這部分的存在並不會因為我們人類的思維不同而改變。人類對其思維的變是因為我們對它們的認識加深,也可以說是它們改變了我們人類的思維。所以,即使宇宙和世界為神創,對於人類而言,物質也是先於意識而存在。

 

但自從人類來到這個地球,除了無論是否神創都先於人類存在的物質世界外,人類還創造了一個龐大的精神世界。這個精神世界包括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律等等。在人類社會的精神層面,則完全不同。首先,如果人類不存在,則這個精神層面就不會產生。同樣,如果人類消失,這個精神層面也就失去了依託而會消失。其次,所有的精神層面的東西比如宗教、道德、法律等等完全是人創。它們並不是獨立於人之外的客觀存在。也就是說它們存在是因為我們人類或人類中的某一部分人或某個人需要它們存在,並為此制定了它們存在的規範。比如宗教,不同國家、民族和區域的人就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出不同的宗教。比如道德,同樣一件事,在有的國家或民族被認為是道德的,而在另一個國家或民族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或在某些人認為是道德的,而被某些人認為是不道德的。例如對同性戀的看法,有些人認為是道德的,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是不道德的。在例如八十年代的喇叭褲,在中國也經歷了一個不被社會大眾所接受的過程,最開始穿喇叭褲的人被認為是流氓阿飛。還有,關於美的觀念,漢武帝喜瘦(燕瘦),而在唐玄宗愛胖(環肥)。所以說,精神層面的所有存在都不是先於人類意識存在的存在,而是因為人的思維和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心,希望它們存在而存在。而這就是典型的的主觀唯心主義:意識決定某樣東西是否存在。

 

但正確的唯心論應該僅限於由人類意識創造的精神世界,不能擴展到物質世界。而不應該象傳統的唯心主義那樣,認為無論在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人的意識都是首先存在的。

 

西方以黑格為代表的唯心論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如前所述,如果世界是神創,那麼唯心論在神的層面上,可以說是絕對正確的。但就我們現在的宇宙和世界而言,即使這個宇宙為神創,也更象是神在創造了這個世界和宇宙後,就很少干涉這個宇宙的運行,特別是並沒有干涉人的思維,因為每個人的思維都不同(當然,我們還是不能排除這就是神所設定的。如果整個宇宙只是神遊戲的一部分,他也可以設定每個人有不同的思維來增加遊戲的趣味)。考慮到黑格爾的唯心論是針對人,而不是針對神,在這種情況下,唯心主義顯然是不能應用於與人為同一層次甚至高於人的層次存在的物質世界的。而超出界限的結果,就使的許多人認為唯心論是一種謬誤,而認為它是謬誤的人又犯了與黑格爾相反的錯誤,那就是全盤否定唯心論。其實唯心論如果僅僅用於完全由人心創造的精神世界,卻是最正確的。

 

相反,將唯物論用於精神世界,反而會帶來很大的問題。因為按照唯物論的觀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金子就是金子,垃圾就是垃圾。但這在精神世界則完全不是這樣。比如同一個長着長臉尖下巴的女人,喜歡輪廓分明的男人會認為她很美,而喜歡圓臉的男人會認為她很醜。類似的例子,捆綁和鞭子可以讓喜歡性虐的人得到無邊的快樂,卻只能讓正常的人慾念全消。在例如,在金和宋的戰爭中,同樣一個金兀朮,但他是金的英雄,卻是宋的惡魔。所有這些例子,都說明在人的精神層面,唯心論比唯物論更正確。

 

東方,由達摩所創立,由六祖慧能發揚光大的禪宗也是唯心主義。禪宗是宗教,且"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所以沒有能發展出一套象黑格爾一樣完整的哲學體系。禪宗的主旨貌是在談悟道和成佛,看似一門修行成佛的流派。一般人都認為她的主要思想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從宗教的角度來看,這一點也沒有錯。但拋開宗教,仔細揣摩"六祖壇經"和禪宗的公案,你就會發現禪宗除去宗教成佛這部分和一些修行的法門,其思想主要是萬物皆源於心。由六祖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到六祖初次開講的"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到"魔由心生"的故事,"水桶公案"的的故事,"渡女過河"的故事,"天堂之門"的故事,"文字魔"的故事,等等,其本質說的都是,對任何事物(包括物質世界)心認為它存在,那麼它就存在,心認為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但做為宗教,在加上禪宗的特點,很多事情都有點故弄玄虛,點到即止,沒有展開論述,更沒有系統理論。而且,禪宗將"心動"擴展到物質世界,且用於普通人的境界是完全錯誤的。

 

中國學術界目前除了個別人將莊子劃入唯物主義外,幾乎口徑一致的將莊子劃入主觀唯心主義,其原因是因為莊子的萬物與我為一。其實,我認為即使將莊子劃入唯心主義,也應該是客觀唯心主義,因為莊子認為道生萬物。這裡的道並不是個人的精神或意識,而是先於一切而最先存在的東西,與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很類似。莊子追求人心的絕對自由,儘管所用的例子都涉及天、地的具體的物質,但從哲學上看,我覺得他更多的應該是指的心的天地,而不是指的物的天地。因為即使他描述的真人和聖人,也只有在心的天地中,才能真正達到他所描述的那種絕對自由。

 

當然從宗教的角度看,那是另一回事。中國的宗教與基督教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無論佛教(雖源於印度,但實際興在中國)為多神教。而且中國宗教中的神們沒有從無到有的創世。他們是覺悟的人,只是象人一樣在這個宇宙中活動。所以,人通過修行可以成佛(佛教)成神(道教)。佛教中的"緣起"似乎與宇宙的起源有關,但我認為"緣起"主要涉及人類已經存在的世界中的因果關係,與宇宙的起源無關。道教認為是"無生有","道生萬物"。但"無"和"道"並不是神。即使是神,也是在道之後產生。因為道是一切的本源,所以不需要追究道從何來的問體。就象基督教中認為神是一切的本源,所以也不追就神從何來的問題。在基督教中,人只是人,死後要麼進天堂,要麼入地獄,但還是人。而中國的宗教,在佛教中,所有的生物的本質是一樣的,他們只是在這個宇宙中隨因果而循環。本世為人,前世可能是牛,下世可能為一棵樹。道教中,也認為任何生物(植物和動物)只要通過修行,就可以成人和成神(邪惡的為妖)。

 

回到莊子。從宗教的角度看,雖然莊子定義的真人、聖人和神人是後於道而生,不是道本身,但他們已經得到和理解了道的真諦,可以與道同一。所以,他們可以擺脫天地的束縛而隨心所欲的遨遊在天地之間。即使是從宗教的角度,莊子認為普通的凡夫俗子是做不到逍遙的,他的萬物與我為一並不是針對普通人,而是與道同一的真人、聖人和神人。所以,莊子絕不是是主觀唯心主義。

 

對於莊子而言,達到逍遙的境界後,可以是莊子夢蝴蝶,也可以是蝴蝶夢莊子。這對達到逍遙的真人、聖人和神人們而言,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萬物同一,我就是你,你也是我。我就是山,山亦是我。以六祖慧能的"風動"、"幡動"、"心動"為例,對達到逍遙的人來說,既是"風動"、又是"幡動"、也是"心動"。因為我就是風,我也是幡,人與風幡是為一體。

 

但我認為,人們在討論莊子時,說莊子的萬物與我為一,往往忘記了莊子說此話時的前提條件是達到逍遙的境界,而不是針對普通的凡夫俗子。也就是說,莊子認為普通人是做不到的萬物與我為一。而真理如果超出了它的應用範圍,就變成了謬誤。而超出這個範圍的並不是莊子,而是批判者自己。所以,我覺得前人所有對莊子批判基本上都占不住腳。因為他們批判的,並不是莊子所表達的。

 

但是,人生活在一個社會之,而社會有它的規範。即使是對於精神世界,也存在相對客觀的存在和完全主觀的存在。我這裡所謂的相對客觀的存在是指相對於某一個具體的人,即使這個人認為某項東西不存在,但它實際是存在的。例如某個人可能認為如果雙方願意,成年人和低於14歲的未成年人之間發生性關係是道德併合法的。但在大多數國家,共同的道德和法律都是認為即使雙方願意,成年人和低於14歲的未成年人之間發生性關係也是道德並不合法的。這裡,公認的道德和公共制定的法律就成了精神領域的客觀存在,而你個人的觀點就是純粹的主觀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在純的精神層面,你仍然不能唯你之心。這即使在莊子的時代,也仍然是成立的。那時中國人類社會已經有了強大的道德與法制規範。所以,我認為莊子論述的逍遙並不鼓勵在行為上來違反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範。

 

認為莊子所論述的逍遙,主要應該是對個人精神的修行而言,而且應該主要集中在自然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情感觀上。也就是在自然觀上要做到順其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人生觀上,要做到不為生死所惑,不懼生老病死,在價值觀上做到不沽名釣譽,不為錢財和權力所惑,在情感和情愛上要做到不以情喜,不為情悲,不為欲望所控制,因為他認為愛本是無中生有,也必然會有化為無。如果做到了這些,就可以達到逍遙 -- 個人的精神自由。

 

一個沒有達到莊子所描述的大道的人來試圖理解莊子的大道思想,也許開始就錯了。但按照莊子的思想,誰又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呢?如果已經達到逍遙,誰又會在乎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呢?

 

 

注1:可以大膽假宇宙有其自己的規律,而不需要神來控制。按照現有的理論,恆星演化規律為原恆星(幼年期)、主序星(青年期)、紅巨星(壯年期)、高密度恆星(老年期)。 終演化結果是質量小的恆星形成行星狀星雲,之後成為白矮星,最後演化成黑矮星。質量大的恆星經過新星爆發或超新星爆發,質量較大的形成中子星,質量很大的形成黑洞。

而黑洞會不但吞噬其它物質和星球,越變越大。最後,整個宇宙蹋縮為一個黑洞,並在內部由於引力不斷縮。收縮過程中,由於巨大的引力使得黑洞中的部分物質逐漸無法以物質形態存在而轉化為能量,而巨大的引力使的能量被壓縮且無法擴散(必須證明引力對沒有質量,沒有體積,沒有形態的能量也起作用),體積進一步收縮。最後,當收縮為一個點時,因為超過了臨界點而引起爆炸,開開始宇宙新一輪的循環。

這裡的問題是當黑洞中物質逐漸轉化為能量時,引力會逐漸減少,即使引力對能量也起作用,在某一點時,其質量將無法維持對能量的引力,這樣,黑洞將會在還有體積,而不是一個點時,能量就開始擴散,而不是爆炸。

過我們可以假設黑洞的引力並不僅僅純粹是依靠質量,而是還存在其它的場,這種場對能量存在特殊的引力,使得能量不會擴散,直到黑洞中物質全部轉變為能量消失。但最後一點假設太過牽強。還是由神控制更自然一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朋友們:我決計不再上高山開看任何貼!
2009: 我喜歡的音樂--天鵝之死(聖桑)
2008: 人生如夢—--三十年後話高考(一)
2008: 我的高中時代27 - 愛情手記4
2006: 閒評《天龍八部》第一佳人
2006: 房事絕對可以滿足:朝思暮想靜蕾妹妹的
2005: 紅牆童話 (5)
2005: 35歲之前成功的12條黃金法則(轉載)